导读:本文包含了消息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消息,作业,多核,本体论,数据,集群。
消息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卜忠贵,牛芳,宋小明,何涛[1](2018)在《Diameter信令消息模型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4G和VoLTE的商用部署,4G数据上网、VoLTE高清语音和PCC能力开放等业务快速发展,对Diameter信令网转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Diameter信令网运行数据,对各信令接口消息模型进行分析和修正,同时针对网络发展的演进及新业务引入对信令网的要求,补充完善消息模型,为Diameter信令网络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8年11期)
凌东,谷建华[2](2014)在《一种采用消息模型的多集群作业管理方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针对多集群环境资源异构且地域分散、网络环境不可靠以及面向用户需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消息模型的多集群作业管理方案。该方案采用全局-局部的层次调度方法,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模型,根据当前网络环境、用户作业的资源需求、各集群自身负载情况进行综合统一调度管理。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案设计实现的多集群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了多集群环境下的资源监控、资源管理、作业调度、作业控制、数据管理等功能,有效解决了在资源异构及网络环境不可靠条件下的系统稳定性问题,显着提高了多集群系统作业吞吐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4年09期)
王鹏,吕永健[3](2013)在《基于消息模型的股票市场波动与相关消息因素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消息"(News),对于验证市场有效性和研究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消息模型(News Model),对上证A股综合指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样本数据分别利用ARMA(Auto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VAR(Vector Autoregressive)、HPF(Hodrick Prescott Fliter)模型提取消息部分,进行回归分析;再利用估计ARDL(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形式的消息模型,检验相关因素对股市是否存在滞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一方面,与对众多国外市场的研究保持一致,论文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研究同样证实,消息对股市是具有影响力的,另一方面,我们还得出以下结论:(1)财政收入消息对股市存在显着的影响;(2)财政支出消息对股市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3)消息对股市影响的滞后效应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数理统计与管理》期刊2013年06期)
顾建炜,李晓波,王海彪,谢胤喆,罗楠[4](2012)在《基于本体的IEC61968松耦合消息模型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网模型与集成服务的综合管理已成为配网应用服务能够充分共享、有效集成、即插即用的关键。文章从信息模型管理、业务领域定义、业务语境定义及服务语法定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基于CIM设计了一套元模型管理工具,管理配电网领域所有的信息模型;基于IEC61968的消息机制,设计了一套集成业务需求驱动的消息定义流程及工具,保障集成服务的即插即用。文章所建模型及机制能满足不同业务集成场景对数据处理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力信息化》期刊2012年07期)
余建[5](2012)在《消息模型在数据迁移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孤岛”的产生极大降低了信息系统间的合作效率,解决该问题的核心在于历史数据的集成,数据迁移作为数据集成的关键组成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现有的数据迁移解决方案存在很多弊端,不能完全适应复杂的实时应用环境。本文在对传统数据迁移方法和JMS消息模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消息模型的数据迁移模型。论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数据迁移方法的不足,并提出JMS消息模型的优势和当前数据迁移面临的新挑战,给出数据迁移模型的设计目标,对层次模型进行设计,并对体系结构分层策略、数据迁移规则描述和数据一致性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基于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Darwin对层次模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借助RBD and Criticality改进模型进行可靠性建模与分析;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J2EE框架与技术对各层进行实现,完成了推送式数据迁移和订阅式数据迁移。最后,论文实现了西安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配套的数据迁移系统的开发与测试。(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01-01)
梁富厚[6](2011)在《支持业务协同的集成化多通道消息模型研究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过程也越来越复杂,企业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使其各个业务流程紧密联系,协同配合。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概念的提出,为支持这种工作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CSCW研究的目标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时间不同、空间分散的不同群体能够克服时空的障碍,共同协作完成一项任务。在协同工作中,准确及时地将消息传递给各个用户非常重要,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通信方式也多种多样,支持业务协同的集成化多通道消息模型就能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它集多种现代通信模式于一体,并可以随时添加新的通信模式,具有极强的扩展性。它可作为一种独立的WEB服务应用于不同的业务系统中,提供消息提醒、各业务流程间的协调和辅助业务流程执行等功能,并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共享的、分布式集中化协同工作环境。对任一种消息输入都可以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其传递给相同或不同的用户,使得企业之间能方便的进行异步、同步的消息通讯,促进整个企业业务链条中的通信及信息共享,提高企业服务间的集成能力。在本论文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叁种通信模式的集成,分别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和即时通讯,并实现了消息模式间的相互转换。在集成过程中,首先分析了叁种消息的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格式及协议要求,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消息格式,该格式同时兼容叁种消息格式,并能对其进行扩展,以实现更多消息模式的集成。同时分析了如何采用XSLT(extensible style language transformation)进行消息格式的转换。想要解决基于不同消息的集成问题,关键就在于解决各种消息格式的兼容问题。XML在1998年由W3C提出时,就成为数据表述和交换的标准,它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契机,采用XSLT对XML文档进行异构转换就能实现不同消息间的兼容和集成。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提出了一种集成化的多通道消息模型,兼容多种消息的表达,支持消息格式间的相互转换。2.设计实现了多通道消息系统,可以以消息的形式支持企业业务协同,包括用户间的同步、异步通信和对业务协同消息传递等。目前,基于本文工作的集成化多通道消息系统已经在淄博纺织企业的协同业务中进行应用。最后,论文对集成化多通道模型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该模型研究的展望。(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1-04-20)
曹贺[7](2011)在《基于消息模型的统一(外围)接口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发展,用户群体不断增加,基于电信行业核心系统Business &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BOSS)的外围接口也随之增多,如何面对当前电信行业的激烈竞争化,如何能更快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业务办理渠道,以及如何大幅度提高用户的感知度和体验度,对外围接口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各个外围厂商对于接口的实现方式和部署平台不尽相同。为更加有效的管理烦乱杂多的接口,从而进一步拓展业务、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需要对外围接口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接口平台则势在必行。统一接口平台的建设,可以更加有利支撑电信业务发展,是及时准确的提升用户感知度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业务受理流程逐渐电子化,当前电信行业的激烈竞争化,可以通过外围接口的访问量分析出主要用户的实时动向,在电信行业市场中始终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基于电信行业核心系统(BOSS)的外围接口接入协议不同,接入的厂商不同,对接口的实现语言,实现机制不同,部署平台不唯一,如何更好的处理不同厂家,不同协议之间的差异,减少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提出了直接实时对外围接口进行统一处理,统一接口平台选择了以消息模型做为基础,将所有外围接口接入消息统一转换为平台消息进行处理,再通过接口管理转化为各个平台的接入消息进行返回。通知选择基于JMS的消息中间件MQ来进行平台消息的封装。本文首先介绍了统一接口平台依赖的消息模型的设计,包括对JMS消息的探究以及平台消息的设计,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可以屏蔽不同消息协议,与平台无关的统一接口平台。其次详细介绍了统一接口平台的总体架构和平台可以支持统一鉴权,统一消息格式,适配不同协议,支持服务路由,具有动态伸缩性等特性。第四章则详细介绍了统一接口平台各个功能模块的主要设计与实现,通过协议适配器模块对外围接入消息进行统一管理,将不同接口标准,不同协议的外围系统接入,转化成平台内部的消息流转和业务处理采用统一数据格式,同时也支持以不同协议、不同接口标准接出到外围系统;配置管理模块可以更灵活的支持业务实现,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减少开发工作量,提高需求响应速度;业务处理模块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模块,根据不同业务需求编写各自的业务处理类。在业务处理中可能与配置管理模块、接出管理模块发生协作关系。通过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协作,可以充分保障平台的正确性、安全性、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03-01)
颜廷良,钱江[8](2011)在《基于JMS的混合安全消息模型在煤矿应急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集团式煤矿企业特殊的上报和下发应急信息的业务要求,根据JMS的点对点和发布/订阅2种消息传递模式,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混合安全消息传递模型。该模型不仅解决了单个消息传递模式不能解决集团式煤矿企业特殊业务的问题,而且对传递的消息使用数字信封技术进行加密和解密,保证了消息迅速,安全,有效的传递到集团式煤矿企业各个单位。最后,构建了原型系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1年01期)
王莉莉[9](2010)在《基于分布对象的异步消息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对象技术发展迅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为client提供一种有效的远程方法调用手段。虽然传统分布对象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步、紧耦合的远程方法调用模型,但这种模型并不能满足异步特征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对象的异步消息模型,重点对其两种异步的远程方法调用模型进行了定义、分析和研究。(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0年07期)
张立博,漆锋滨,卞卫峰,姜小成[10](2009)在《一种适合众核MPI的托管式消息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异构多核为特征的众核处理器已成为处理器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如何在众核上实现高效、可用的MPI将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众核MPI的研究现状,然后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适合众核MPI的消息模型,最后对MPI在众核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9年S1期)
消息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中针对多集群环境资源异构且地域分散、网络环境不可靠以及面向用户需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消息模型的多集群作业管理方案。该方案采用全局-局部的层次调度方法,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模型,根据当前网络环境、用户作业的资源需求、各集群自身负载情况进行综合统一调度管理。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案设计实现的多集群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了多集群环境下的资源监控、资源管理、作业调度、作业控制、数据管理等功能,有效解决了在资源异构及网络环境不可靠条件下的系统稳定性问题,显着提高了多集群系统作业吞吐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消息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卜忠贵,牛芳,宋小明,何涛.Diameter信令消息模型优化[J].移动通信.2018
[2].凌东,谷建华.一种采用消息模型的多集群作业管理方案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
[3].王鹏,吕永健.基于消息模型的股票市场波动与相关消息因素的关系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
[4].顾建炜,李晓波,王海彪,谢胤喆,罗楠.基于本体的IEC61968松耦合消息模型研究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2
[5].余建.消息模型在数据迁移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6].梁富厚.支持业务协同的集成化多通道消息模型研究及实现[D].山东大学.2011
[7].曹贺.基于消息模型的统一(外围)接口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
[8].颜廷良,钱江.基于JMS的混合安全消息模型在煤矿应急系统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1
[9].王莉莉.基于分布对象的异步消息模型研究[J].软件导刊.2010
[10].张立博,漆锋滨,卞卫峰,姜小成.一种适合众核MPI的托管式消息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