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部挂职是培养干部、促进发展的实招。挂职干部应避免“团团伙伙”,强化政治意识;避开“过客”心态,强化“主人翁”意识;多做“雪中送炭”的事;避免贪大求全,多从小处实处着手;避免脱离群众,强化群策群力;避免监督盲区,保持清正廉洁,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挂职干部 作风建设 政治意识
挂职干部的范围和层次多样,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挂职干部在岗位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多数干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丰富了经验阅历,对国情民情有了进一步认知,在实际工作中增进了对群众的感情,增长了工作本领,特别是一些在边远地区的挂职干部,工作尽心尽力,严守纪律,作风清廉,为基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部分挂职干部在作风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避免“团团伙伙”,强化政治意识
挂职干部应是挂职地区良好政治生态的维护者、塑造者和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挂职干部在这方面责无旁贷。“讲政治”是挂职干部的第一素质。在组织和单位隶属关系上,挂职干部是从外单位到挂职单位锻炼和服务的。挂职干部选择的第一标准是“优秀”。优秀的第一要义是政治素质过硬。原则上,讲政治、作风好的干部,才会被派出单位选中去“上挂”“下挂”或“横挂”。讲政治、作风好的干部到了挂职单位,能够主动维护和推动良好政治生态的建构。挂职干部在这个方面是有自身优势的。良好政治生态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不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和利益输送。
当“等价映射”无法实现时,这种情况下,译者就需要调整源认知域的映射价元来配价目的认知域的映射关系,采用意译法达到获得相同目的认知概念的目的。如:
当然,挂职干部面临的一些客观情况,易导致一些不良现象出现。作为外单位人员,挂职干部需要较快地融入群体、打开局面、开展工作、获得认可,但也很容易在没有充分了解实际情况时,被“拉入”某个“圈子”,陷入不必要的人际关系纠葛,甚至陷入所谓利益的纷争中。此外,由于人生地不熟,一些挂职干部可能会寻找并加入熟人群体,如“老乡会”等,尽管客观上没有“圈子文化”的氛围,也不能算“团团伙伙”,但在一定情况下或某种程度上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一些拥有资源的干部,能够拉来项目,能够招来商,或能够打通一些所谓“关节”和“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自己周围干部的“相对优势”,难免会产生虚骄情绪,爱听好话,甚至出现利益输送、交换资源的情况。
做良好政治生态的维护者,需要从认识和实践上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组织的选择是最优选择,认识到自己是得到组织充分信任的优秀干部,政治上是强的,作风上是要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二是要强化政治意识,处处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增强党性修养,时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三是要发挥正能量,对不当言论,不听、不信、不从,看好自己的人,管好自己的门。
另外,科研成果具有时效性,若科研成果未在时效期内转换成实际生产力,就失去了价值。当前高校和企业之间更多采用传统的合作模式,技术信息的传递不能保证实时性,一部分科研成果只是以理论成果的形式存放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的过程中,学校、企业、个人之间缺少信息实时流通的平台,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节点距离[2]。
避开“过客”心态,强化“主人翁”意识
干部挂职,不是脱离组织,更不能脱离群众,恰恰是广泛接触群众、服务群众的机会。我们党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干部挂职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有效地进行干部交流和锻炼的举措,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践行。从形式上,挂职干部离开了原单位,到陌生的单位就职,似乎成了“独立作战”的个体,但实际上,这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走群众路线、群策群力的大好机会。
有些挂职干部之所以会认为自己可以干“大而全”的事,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接收单位有期望。在有些情况下,欠发达地区单位对挂职干部会寄予厚望,会重用来自实权部门如发改委、国土、财税、电力系统的干部,希望通过他们与派出单位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以便得到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挂职干部也就潜移默化地产生“救世主”的心态,“舍我其谁”的念头就会冒出来。二是挂职干部有抱负。有些干部希望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施展拳脚。这是值得鼓励的,但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主管与副手、核心与外围、大事与小事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定准位”。首先,要服从组织安排。组织的意图要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组织对干部的使用,是按实际需要和干部自身条件作出的。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定要和组织的安排相协调。其次,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从调研情况看,厌恶小事、想干大事的干部,多数缺少调研功夫,头脑中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东西较多,以为很多地方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实际上,各地的差别很大。如果能够多走走,多看看,多听听,一定会辩证地把握看待大与小、核心与外围的关系,会发现很多小事也是大事,从而切实做好每一件小事。
客观讲,挂职干部一般干的是“小事”,而不是“大事”。挂职干部毕竟是短期任职,同时也是需要锻炼的干部,很多派出的干部到接收单位都承担自己在原单位没有做过的工作。因此,在岗位安排和工作部署上都会以“副职”“副手”形式体现。而完成交办任务、配合工作,是挂职干部的“本分”。从一定意义上说,挂职干部在承担的职务上,一般不会是“主管”,而是分管,在工作内容上往往不会是决定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可能外围的、枝节性的任务会多一些。因此,做小事、做实事,“以小见大”,是挂职干部锻炼和服务的基本路线图。这就要求挂职干部要从小事着眼,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要重视细节,把每件事干成干好,不能眼高手低,要立足解决实际问题,防止坐而论道、纸上谈兵。
挂职干部应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一些挂职干部只看重“锦上添花”的工作,这种现象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惯性和客观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干部的素质和认识问题。不能否认,一段时间内,一些干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浮夸”“飘忽”作风,为官一任,怎么才能更快地出政绩,短平快的“面子工程”往往成为首选。这种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具有“标志性”。当前,这种风气已经大为改观,但其内在的文化和心理因素并没有得到彻底清理,也难免会在挂职干部身上体现出来。此外,挂职干部由于任职期短,要在短期内取得成绩,并不是很容易,一些工作上的“硬骨头”,不是短时间内啃得下来的,做一些“短线”的工作,则更容易出成绩。解决这个问题,仍然要找干部的主观原因。组织上对挂职干部面临的环境条件是有充分把握的。对挂职干部来说,最主要的是改变畏难情绪。“雪中送炭”的事,都是难事。多数挂职干部都是离开优渥的生活工作环境前往条件相对困难的基层挂职锻炼,所以应当迎难而上,锤炼意志,做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的桥梁,使“三方”一体化,变自己的“单打独斗”为两个单位的信任与支持,这样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就会更容易些。
干部挂职是培养干部、促进发展的实招,不是虚招。因此,挂职干部在挂职岗位上应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急难险重的任务和人们群众的迫切要求,为干部提供了锻炼的舞台。面对“硬茬儿”,需要挂职干部主动承担,并且能够接得住,解决得好、处理得当,不仅自身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能够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智慧和能力用在刀刃上,做到“雪中送炭”。一般来说,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对于接收单位来说,急需能干实事的干部,没有必要接受“镀金”客,更不需要只会干“面子活儿”、只会搞“形象工程”的人。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雪中送炭”都是挂职干部应尽的义务。
避免贪大求全,多从小处实处着手
挂职干部“过客”心态的存在,尽管有客观原因,但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还是要从主观上找突破口。认可和融入都是靠实干干出来的。挂职干部的环境是客观的,只有先改变主观世界,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成绩,得到认可,才有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囿于客观条件而不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挂职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无论组织上分配什么样的岗位、何种工作,都应全身心地去做,做出成绩,而不应挑三拣四。做好服务,就是“真干活儿”,不做面子功夫,才能得到锻炼。
“过客”心态的产生,存在客观原因,就派出单位来说,派出挂职干部是组织人事管理上的硬性规定,当事人可能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从某些接收单位来说,其认为实质性工作有复杂性、连续性,不能放手把核心工作交给挂职干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挂职干部来说,锻炼和服务两个目标往往不能兼顾,更多地局限于服务,而这种服务从职务上往往表现为任副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挂职干部往往把自己置于积极配合的位置,服从组织安排,而忽视自身主观能动性。另外,一些挂职干部自身客观上确实存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缺乏工作经验、专业不对口等短板。因此,一些挂职干部会在主观上产生“过客”心态、“边缘化”意识,导致其“身在曹营心在汉”,难以形成主人翁精神。
(2)子弹落点模型:时间引信控制子母弹开舱,其作用时间误差影响抛撒高度,试验数据显示母弹开舱高度在预期高度±5%范围内。子弹抛撒时处于下落段且高度较低,在此高度变化范围内,子弹姿态和速度变化较小,误差主要体现在抛撒高度上。将抛撒高度Y0在Y0±5%范围通过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取10个随机高度,如式(2)所示。再通过仿真程序计算生成10组随机落点坐标后,对10组坐标取平均值得最终落点坐标,如式(3)、(4)所示。
避免脱离群众,强化群策群力
挂职干部是挂职单位的“生力军”,不是“看客”和“过客”,不能做“逍遥派”。无论是从锻炼还是从服务的角度,挂职干部只有实干,才能得到锻炼。没有切实地投入到工作中,没有切实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洪流并成为其中的“领头羊”,挂职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挂职干部不论在当地任职长短,都应该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工作,避免人到心不到。
在挂职过程中,一些干部确实存在脱离群众、“单打独斗”的情况,这与其对工作的介入不深有关。一些挂职干部对工作的把握浮于表面,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深入到问题实质,对现实矛盾把握不到位。这种情况的产生有着一定的主观原因,也与工作安排有关。一些接收单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人手少、任务重,一个挂职干部可能要扮演多种工作角色,往往需要一个人把一项工作“拿下”,难以与其他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缺少具体的支持与合作。克服这种问题的关键是要切实把群众观点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做事才会更有底蕴、底气,有群众的智慧和支持,才是最好的群策群力。因此,要多到一线去,了解群众、感受群众生活,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中,收获智慧,增长才干。
慕课商业模式的伙伴关系研究——以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为例 ……………………………………………… 钱小龙 4·143
避免监督盲区,保持清正廉洁
清正廉洁是选拨挂职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组织的选派过程已经充分肯定了挂职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如何正确地认识权力、运用权力,形成正确的权力观,也是干部通过挂职得到锻炼的题中之义。特别是对一些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和东部地区的年轻干部来说,在接收单位往往任领导职务,这是对干部权力观一个很好的锻炼。与正确权力观直接相关的是清正廉洁的问题。权力观扭曲,权力就会被滥用,工作会失误,作风会跑偏,廉洁就会出问题。
产生腐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监督缺位。在服务锻炼期间,干部暂时脱离了原单位,缺少原单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接收单位有时又碍于情面“讲客气”,往往会出现监督盲区,组织监督、群众监督中就出了“飞地”,个人定力如果不强,就很容易出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一靠教育。派出单位要认真地进行挂职前教育,提醒干部要自觉以身作则,抵制特权思想和行为,规范用权、廉洁用权,把权力用在造福群众、服务发展上。挂职干部要严守廉洁纪律,绝不能违规接受礼品礼金和服务、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干预插手财务活动和工程项目。共产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章,积极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二靠制度。接收单位要明确建立考核办法,不能流于形式,要有严格的问责机制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编/孙娜 美编/宋扬
标签:干部论文; 单位论文; 群众论文; 工作论文; 组织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组织建设论文; 《人民论坛》2019年第21期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