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论文和设计-仝高飞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属于电磁线生产技术领域。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为U型结构,并在固定座内侧底面设置有线芯调节组件,线芯调节组件正上方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滚压组件,滚压组件两侧端部均分别与固定座上端开设的多个贯通槽转动连接,且滚压组件中部与线芯调节组件中部通过外部收卷装置活动连接。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座内侧底面设置线芯调节组件,用于根据线芯的尺寸大小进行宽度调节;以及在线芯调节组件上方设置滚压组件,用于对线芯压直槽内的线芯裸线进行压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压直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电磁线生产过程中对线芯裸线的压直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为U型结构,并在所述固定座(1)内侧底面设置有线芯调节组件(2),所述线芯调节组件(2)正上方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滚压组件(3),所述滚压组件(3)两侧端部均分别与固定座(1)上端开设的多个贯通槽(101)转动连接,且所述滚压组件(3)中部与线芯调节组件(2)中部通过外部收卷装置活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为U型结构,并在所述固定座(1)内侧底面设置有线芯调节组件(2),所述线芯调节组件(2)正上方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滚压组件(3),所述滚压组件(3)两侧端部均分别与固定座(1)上端开设的多个贯通槽(101)转动连接,且所述滚压组件(3)中部与线芯调节组件(2)中部通过外部收卷装置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调节组件(2)包括对称设置于固定座(1)内侧底面的两个调节块(201),所述调节块(201)为梯形体结构,且两个所述调节块(201)斜面之间间隙配合形成的V型调节槽为线芯压直槽(4),并在所述调节块(201)外端与固定座(1)内壁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导杆(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导杆(202)内端与调节块(201)外端紧密焊接,所述伸缩导杆(202)外端与固定座(1)内壁紧密焊接,并在所述伸缩导杆(202)外侧套设有弹簧(203),两个所述伸缩导杆(20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螺杆(2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204)内端与调节块(201)外侧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204)外端穿过与其螺纹连接的固定座(1)内壁延伸至外部并焊接有转动把手(2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组件(3)包括设置于线芯压直槽(4)正上方的压直滚轮(301),所述压直滚轮(301)外缘中部开设有压直成型槽(306),所述压直成型槽(306)内侧通过外部收卷装置与线芯压直槽(4)内侧活动连接,并在所述压直滚轮(301)中部固设有转轴(302),所述转轴(302)两侧端部均焊接有滑动球体(3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组件(3)还包括与贯通槽(101)内侧转动连接的限位环(304),所述限位环(304)中部焊接有滑动杆(305),所述滑动杆(305)外侧穿过滑动球体(303)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线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线(magnet wire),又称绕组线,是用以制造电工产品中的线圈或绕组的绝缘电线。电磁线通常分为漆包线、绕包线、漆包绕包线和无机绝缘线。在电磁线的线芯生产工艺最后的收线阶段,需要对电磁线的线芯进行校直,避免其在收线盘上发生窜位现象,但现有校直方式通常是利用线芯裸线穿过多个导向轮进行拉直,在遇到小范围弯折较为严重的线芯裸线时,校直效果不理想,易导致收卷停机,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U型结构,并在所述固定座内侧底面设置有线芯调节组件,所述线芯调节组件正上方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滚压组件,所述滚压组件两侧端部均分别与固定座上端开设的多个贯通槽转动连接,且所述滚压组件中部与线芯调节组件中部通过外部收卷装置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线芯调节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固定座内侧底面的两个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为梯形体结构,且两个所述调节块斜面之间间隙配合形成的V型调节槽为线芯压直槽,并在所述调节块外端与固定座内壁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导杆。

优选地,所述伸缩导杆内端与调节块外端紧密焊接,所述伸缩导杆外端与固定座内壁紧密焊接,并在所述伸缩导杆外侧套设有弹簧,两个所述伸缩导杆之间还设置有调节螺杆。

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杆内端与调节块外侧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外端穿过与其螺纹连接的固定座内壁延伸至外部并焊接有转动把手。

优选地,所述滚压组件包括设置于线芯压直槽正上方的压直滚轮,所述压直滚轮外缘中部开设有压直成型槽,所述压直成型槽内侧通过外部收卷装置与线芯压直槽内侧活动连接,并在所述压直滚轮中部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侧端部均焊接有滑动球体。

优选地,所述滚压组件还包括与贯通槽内侧转动连接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中部焊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侧穿过滑动球体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座内侧底面设置线芯调节组件,用于根据线芯的尺寸大小进行宽度调节;以及在线芯调节组件上方设置滚压组件,用于对线芯压直槽内的线芯裸线进行压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压直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电磁线生产过程中对线芯裸线的压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块及其连接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滚压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固定座;101、贯通槽;2、线芯调节组件;201、调节块;202、伸缩导杆;203、弹簧;204、调节螺杆;205、转动把手;3、滚压组件;301、压直滚轮;302、转轴;303、滑动球体;304、限位环;305、滑动杆;306、压直成型槽;4、线芯压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为U型结构,并在固定座1内侧底面设置有线芯调节组件2,线芯调节组件2正上方呈线性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滚压组件3,滚压组件3两侧端部均分别与固定座1上端开设的多个贯通槽101转动连接,且滚压组件3中部与线芯调节组件2中部通过外部收卷装置活动连接。

线芯调节组件2包括对称设置于固定座1内侧底面的两个调节块201,调节块201为梯形体结构,且两个调节块201斜面之间间隙配合形成的V型调节槽为线芯压直槽4,并在调节块201外端与固定座1内壁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导杆202。

伸缩导杆202内端与调节块201外端紧密焊接,伸缩导杆202外端与固定座1内壁紧密焊接,并在伸缩导杆202外侧套设有弹簧203,两个伸缩导杆20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螺杆204。

调节螺杆204内端与调节块201外侧中部转动连接,调节螺杆204外端穿过与其螺纹连接的固定座1内壁延伸至外部并焊接有转动把手205。

滚压组件3包括设置于线芯压直槽4正上方的压直滚轮301,压直滚轮301外缘中部开设有压直成型槽306,压直成型槽306内侧通过外部收卷装置与线芯压直槽4内侧活动连接,并在压直滚轮301中部固设有转轴302,转轴302两侧端部均焊接有滑动球体303。

滚压组件3还包括与贯通槽101内侧转动连接的限位环304,限位环304中部焊接有滑动杆305,滑动杆305外侧穿过滑动球体303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由于现有校直方式通常是利用线芯裸线穿过多个导向轮进行拉直,在遇到小范围弯折较为严重的线芯裸线时,校直效果不理想,易导致收卷停机的问题。因此我们通过在固定座1内侧底面设置线芯调节组件2,用于根据线芯的尺寸大小进行宽度调节;以及在线芯调节组件2上方设置滚压组件3,用于对线芯压直槽4内的线芯裸线进行压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压直效果好,有利于提高电磁线生产过程中对线芯裸线的压直效率。

工作原理:根据线芯裸线的直径大小转动转动把手205,使得调节螺杆204在固定座1上螺旋推进调节块201,从而达到两个梯形体结构的调节块201间隙配合形成的线芯压直槽4满足线芯裸线的压直需求;利用外部收卷装置收卷线芯裸线一端,则线芯裸线在通过线芯压直槽4时,受压直滚轮301重力挤压,从而达到压直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压直滚轮301端部可以在滑动杆305上滑动,便于根据线芯裸线的尺寸大小达到自动调节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在元件前的“一个”一词不排除包括“多个”该元件。产品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元件也可以由一个元件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设计图

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96671.4

申请日:2019-07-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822376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H01B13/00

专利分类号:H01B13/00

范畴分类:38A;

申请人:平顶山华钰电磁线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平顶山华钰电磁线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行政路东段

发明人:仝高飞

第一发明人:仝高飞

当前权利人:平顶山华钰电磁线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昀

代理机构:1143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电磁线生产用线芯压直装置论文和设计-仝高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