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志诗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志,民族志诗学,“文化书写”,文化诗性
民族志诗学论文文献综述
董迎春,覃才[1](2019)在《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学人类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20世纪初的民族志理论、20世纪70年代的民族志诗学理论及20世纪末的文学人类学转向研究的综合影响下,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话语理论越来越普遍地被用于概观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创作和文本特征。从"文化书写"层面看,民族志关于远方异地某个民族、地方的田野调查及文化"深描",民族志诗学对部落的、口头的诗歌进行翻译实验及诗性构建,与少数民族诗人"浸润"于本土、本民族、本文化的民族诗歌创作与转译有着本质的重迭和共通性。考察民族志书写和民族志诗学理论与少数民族诗歌创作及文本的"嵌合"关联,对消减当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诗歌创作和文本经验性、感性的民族志和民族志诗学观念,构筑现代汉语诗歌中少数民族诗歌作为一种"文化书写"的诗学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吴彤[2](2018)在《民族志的转身——读《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的研读,结合《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及其所引发的米德-弗里曼之争,对20世纪60年代掀起的有关民族志写作的质疑和争论进行分析。本书及同派观点主要是采用后现代主义的反思人类学的视角,对传统民族志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表示质疑,认为人类学家在民族志中缺少与当地人的对话,更多表达了研究者的主观观念。基于以上批评,他们提出了发展实验民族志的倡导。本文作者通过研读与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中国人类学田野研究的相关材料,认为人类学的再研究也将会是民族志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8年06期)
陈晓琼[3](2017)在《阐释与虚构:民族志诗学的边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处于斗争之中,是暂时的,不断生成的,没有人能在一个时间的切面,用写作的武器,聚拢一个其内容超过任何个人所知或所说的文本,阐释(转译)必将原来的语境消磨殆尽,而文化本身持续地在变动不居中抵抗着系统的诠释。随着全球化席卷全世界的多样文化,异文化正在消失,而它们的存在,曾经是民族志开创并存在的理由,残留的异文化日益被均质化的世界推至边缘地界,那么对他们的考察对于现代生活而言的意义在哪里?民族志这种作为阐释文化的权威文体在当下的语境里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如何衡量?另一方面,文学一直以来被看作一种反应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模仿与反映,它可状难状之景,赋予人类多变情感冲动以切实的形式,文学作为情感结构的文本形式,在文本化经验的过程中,让经验形成区分与联系,由此,人对自身的呈现的解读也得到了加强,因此,虚构是认知的源泉,是深植在社会文化的内在动态结构之中的属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文本形式更是一种无止尽的探索,它不受本体化概念的制约,它是“生产”着文化的语言载体。民族志的历史,是对于自身学科存在的问题发现和克服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志不断引入不同的语言的技术,试图为自己作为一种文体把握文化的合法性取得立场,但语言本身是异质的,任何试图文本化经验的行为,都要经历这种异质性,与其说,在语言和真实之间,存在着一方对于另一方的表达和阐释,不如说,是互相之间的较量,较劲产生了作为文本的现实。本文希望通过梳理民族志写作的变迁与困境,第一部分通过系统的比较代表性的民族志文本诠释文化的路径演变,第二部分,通过代表性文学文本对于文化的经验和反映,第叁部分,通过具体的一个文学文本《繁花》的细读,文化与文本,虚构与阐释,想象与认识的融合,为民族志如何成为更开放的语体,去接近文化,经验文化提供可能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17-06-30)
向程,范园,王珺,伏燕[4](2016)在《声音与形式重现中的民歌前景化特质呈现——民族志诗学与《巴山幺妹哭嫁歌》1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志诗学理论强调将经颂、讲述、歌唱的声音再现予挽歌、赞美诗、公开演说以及叙事等口头表达形式的表达文化,这为口头文学文本的转写和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巴山幺妹哭嫁歌》的英译以此为理论基础,并根据相应的英语诗艺术形式翻译出蕴于大巴山地区哭嫁歌汉译本中的民歌韵味(前景化特质)。基于此,文章在民族志诗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巴山幺妹哭嫁歌》中的身位与称呼、声响与回应、韵味与诗意等特点,并涉于译诗中予以重现,以期能为大巴山歌言翻译的理论建设与批评理论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徐燕[5](2016)在《民族志写作的困惑与前景——基于《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以下称为《写文化》)一书问世以来,在人类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影响波及诸多人文学科。该书以其犀利的语言和批判性的后现代风格对传统民族志进行了反思。文章拟在厘清"民族志"、"民族志诗学"等几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从"民族志文本与文学文本的关系"、"民族志的科学表述与伦理问题"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民族志写作的困惑与前景,以期为民族志写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益。(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向程,范园[6](2016)在《声音与形式重现中的民歌前景化特质呈现——民族志诗学与《巴山幺妹哭嫁歌》英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志诗学理论强调将经颂、讲述、歌唱的声音再现予挽歌、赞美诗、公开演说以及叙事等口头表达形式的表达文化,这为口头文学文本的转写和翻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巴山幺妹哭嫁歌》的英译以此为理论基础,并根据相应的英语诗艺术形式翻译出蕴于大巴山地区哭嫁歌汉译本中的民歌韵味(前景化特质)。基于此,在民族志诗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巴山幺妹哭嫁歌》中的身位与称呼、声响与回应、韵味与诗意等特点,并涉于译诗中予以重现,以期能为大巴山歌言翻译的理论建设与批评理论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徐燕[7](2016)在《民族志写作的困惑与前景——基于《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以下称为《写文化》)一书问世以来,在人类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影响波及诸多人文学科。该书以其犀利的语言和批判性的后现代风格对传统民族志进行了反思,基于对该书的一些思考,本文拟在厘清"民族志"、"民族志诗学"等几个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从"民族志文本与文学文本的关系"、"民族志的科学表述与伦理问题"等方面进一步探讨民族志写作的困惑与前景,以期为民族志写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益。(本文来源于《青藏高原论坛》期刊2016年01期)
朱刚[8](2015)在《白曲演述传统与诗行观念——白族山花体民歌的民族志诗学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既有白曲研究多从文学或文本的范式出发,对白族民歌的文学功能和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和总结,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遮蔽了白族民歌真实的存在状态。为了还原白曲演述的实际样貌,引入民族志诗学的理论模型,实现白曲研究从"目治"向"耳治"的范式转换势在必然。"口头性"和"书面性"绝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面向,二者的互动关系是口头传统研究无法绕过的理论起点。(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耿占春[9](2015)在《像雪豹一样思考:民族志诗学与生态伦理——读吉狄马加的《我,雪豹……》》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诗歌界,吉狄马加是一位最具生态伦理意识的诗人。其生态精神不仅体现在长诗《我,雪豹……》,也体现在吉狄马加全部诗作中。这既缘于诗人青少年时代和世居地大凉山自然环境的赐福,也源于少数族裔这一文化身份所获得的特殊感知。就前者而言,吉狄马加成为一个具有生态精神的诗人是由于生存空间的"邻近性";就后一因素而论,这是一种具有隐喻意味的事情:"我是雪山真正的儿子":我穿行于生命意识中的另一个边缘(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5年04期)
李武[10](2014)在《志人志物的民族志诗学——评李传峰等《武陵王之文星曜天》》一文中研究指出如同沈从文笔下总流淌着湘西的水,贾平凹笔下堆积的是商州的陶土,来自鄂西山区的土家族作家李传峰,一直笔耕不辍地展现着武陵群山中的生态资源。《最后一只白虎》、《红豺》等作品,以武陵群山中的动物为主体,在动物小说方面广受赞誉。在其新作,与另两位土家族作者一起创作的《武陵王》系列历史小说中,他将视角转向了人,转向了生活在武陵群山中的土家先民,以及他们波澜壮阔的历史。从写意象的动物到写具象的人、从写虚构的故事到写真实的(本文来源于《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期刊2014年04期)
民族志诗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对《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的研读,结合《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及其所引发的米德-弗里曼之争,对20世纪60年代掀起的有关民族志写作的质疑和争论进行分析。本书及同派观点主要是采用后现代主义的反思人类学的视角,对传统民族志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表示质疑,认为人类学家在民族志中缺少与当地人的对话,更多表达了研究者的主观观念。基于以上批评,他们提出了发展实验民族志的倡导。本文作者通过研读与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中国人类学田野研究的相关材料,认为人类学的再研究也将会是民族志发展的关键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志诗学论文参考文献
[1].董迎春,覃才.民族志书写与民族志诗学——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文学人类学考察[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吴彤.民族志的转身——读《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J].南方论刊.2018
[3].陈晓琼.阐释与虚构:民族志诗学的边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7
[4].向程,范园,王珺,伏燕.声音与形式重现中的民歌前景化特质呈现——民族志诗学与《巴山幺妹哭嫁歌》1英译研究[J].职大学报.2016
[5].徐燕.民族志写作的困惑与前景——基于《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的思考[J].河西学院学报.2016
[6].向程,范园.声音与形式重现中的民歌前景化特质呈现——民族志诗学与《巴山幺妹哭嫁歌》英译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7].徐燕.民族志写作的困惑与前景——基于《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的思考[J].青藏高原论坛.2016
[8].朱刚.白曲演述传统与诗行观念——白族山花体民歌的民族志诗学反思[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9].耿占春.像雪豹一样思考:民族志诗学与生态伦理——读吉狄马加的《我,雪豹……》[J].文艺争鸣.2015
[10].李武.志人志物的民族志诗学——评李传峰等《武陵王之文星曜天》[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