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舒适防护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能,防护,织物,防护服,舒适,假人,氯纶。
舒适防护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金艳苹,陈诚毅,刘林玉[1](2019)在《反热辐射层对消防服织物组合热防护和舒适性能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消防服织物的服用性能,在常规四层织物组合的基础上增加铝层反热辐射层,通过打孔改善铝层的透气性。测试五层组合的热防护性能(TPP值)和舒适性能(总热损失),利用密切值法探究反热辐射层对消防面料热防护和舒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置增加反热辐射层后,组合织物的TPP值均有提高,且当反热辐射层位于外层与防水透气层之间时,热防护性能最好。随着反热辐射层孔洞率的增大,织物组合的TPP值变化不明显。当孔洞率由0个/cm~2增大到26个/cm~2时,织物组合的总热损失依次增大。当反热辐射层孔洞率为26个/cm~2时,织物的综合性能最好,优于四层织物组合。(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9年12期)
薛敏敏[2](2017)在《叁层消防服如何兼顾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邦维普泰防护纺织有限公司近几年推出的3层消防服面料组合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传统的4层消防服面料包括阻燃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和舒适层,其中隔热层主要为芳纶针刺或水刺非织造布,它因结构蓬松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但易吸水、湿重大,使消防员负重增大,甚至产生热应激反应,(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7年12期)
何华玲[3](2017)在《消防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及热湿舒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围绕消防服用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从低强度辐射热暴露下的辐射热防护性能以及热湿舒适性能两方面入手,首先对现有的热防护性能测试仪进行改进,使用传统辐射热防护性能(RPP)测试方法以及热蓄积(SET)测试方法对低强度辐射热暴露下消防服用单层、双层以及多层织物系统的辐射热防护性能及热蓄积性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织物基本性能(厚度、克重)、热暴露强度、空气层、反光性标志带(反光带)、防水透湿膜完整与否等因素对消防服用织物辐射热防护性能及热蓄积性能有较为显着的影响。基于改进的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及自制的空气层模拟装置,探讨了消防服多层结构中空气层位置、空气层厚度以及含水率对二度烧伤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上叁因素均对二度烧伤时间影响显着,在消防服热防护性能测评过程中应给予一定的重视。为模拟消防服用织物经低强度辐射热暴露后的老化受损情况,采用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对消防服用单层、双层及多层织物系统进行了不同时间的辐射热预处理,并分析探讨了预处理对单层织物的外观、色差、拒水性能、物理机械性能以及各织物组合热防护性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辐射热暴露后单层织物的经、纬向断裂强力保留率及经、纬向撕破强力保留率与织物色差值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可用叁次回归模型表示;预处理后织物厚度、克重及透气性增加,结晶度下降,但基本化学结构未发生改变。辐射热暴露后,单层织物的热防护性能未发生显着变化,双层及多层织物系统的热防护性能提高。利用平板式织物保温仪对消防服用织物的隔热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了热舒适性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简单、易操作。采用透湿杯法测试了单层及多层消防服用织物的透湿率,推算出相应的湿阻,进而对其湿舒适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组合的热阻可用各组成织物的热阻之和来预测;当空气层厚度由0mm逐渐增加到8 mm时,消防服用多层织物组合的热阻值呈逐渐增加趋势,说明空气层对织物组合隔热性能的提高起着积极地影响作用;多层织物组合的透湿率随空气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较少,二者之间存在二次多项式关系。并建立了织物物理参数、空气层厚度、环境变化等因素与湿舒适性能之间的数学回归模型,探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7-05-21)
雷中祥[4](2017)在《基于动态条件下消防服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世界各地,火灾频繁发生,消防服是战斗在消防一线的消防员的生命安全重要保护装备。在灭火战斗中,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不仅关系消防员的工作效率而且直接危及消防员的生命安全。所以,消防服整体的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消防服热防护性能评价都是在稳定环境状态下进行的,并不能客观真实的模拟消防员接警后由普通环境到进入火场这一动态过程。本文研究了,基于动态条件下,消防服整体的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探究了消防员穿着消防服进入火场,消防员核心温度、皮肤温度、消防服内层温度和消防服外层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构建实验平台,基于出汗暖体假人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消防服整体防护性能的方法,并提出一个客观参数核心温度变化率CTCR来测量消防服整体的热防护性能。探究了基于动态条件下,消防服热防护性能影响因素,同时基于动态条件下对消防服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进行了客观和主观评价。首先本文自行搭建了两个实验设备,隔热保温罩与闪爆辐射热源,与人工气候室、出汗暖体假人系统一起构成了本研究的实验平台。文中选用了叁套常见的现役消防服,在动态条件下,研究了其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并对每一套消防服的热阻、湿阻、透气性能、透湿性能、厚度、重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F2消防服的核心温度变化率CTCR最小,其热防护性最好,综合比较F2消防服的舒适性能最优。在动态条件下,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与消防服的热阻、湿阻、透气性能、透湿性能有关,且都与其热护性能正相关,特别地热阻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热阻越大消防服的动态热防护性能越大。最后,在动态条件下,对叁套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主观评价进行了真人实验,结果表明F2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都是最优的,F1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次之,F3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最差,主观评价结果与基于动态条件下消防服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客观评价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7-02-24)
王静,戴宏钦,王丽丽[5](2016)在《医用防护服热舒适性能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医用防护服的热舒适性,选择目前典型的医用防护服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暖体出汗假人模拟热舒适性的测试方法进行热舒适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四件防护服的舒适性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四件服装的冷暖感知系数随运动强度的增大感觉冷变为感觉热,说明在低运动强度时,出汗量很少,不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在高运动强度时,出汗量迅速增加到很大且不易排出,表明穿着医用防护服时不易进行高强度运动。(本文来源于《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张欢[6](2016)在《阻燃织物热湿舒适性及热防护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阻燃织物是现代社会安全必需品之一,尤其在消防服领域,为消防人员生命安全、顺利完成消防作业提供了保障。阻燃织物可以阻碍外界热量向人体传递、减少皮肤烧伤,但在发挥防护作用的同时,织物系统也会阻挡人体内部热量向外界散失,从而导致人体热应激的出现。此外,在热暴露过程中织物系统本身会蓄积大量的热量,而在热暴露结束后,织物中的蓄热将会成为二次热源,继续向人体释放,从而引起更严重的皮肤烧伤。因此,在对阻燃织物进行研究时,一方面需要对考虑蓄热作用后的热防护性能进行探讨,另一方面需要对其热湿舒适性和热防护性能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本文通过使用出汗热平板仪及织物储存热测试装置,对8组织物系统在5种空气层厚度下的热湿阻、总散热量(THL)以及是否考虑热蓄积条件下的热防护时间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织物系统热湿舒适及热防护性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了空气层对织物系统热湿舒适性及热防护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热蓄积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织物系统热湿舒适性及热防护性,对织物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THL值作为织物系统热湿舒适性能评价指标,结合织物系统热湿阻,对各空气层厚度下织物系统热湿舒适性进行分析。对织物系统基本物理性能及其th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无空气层条件下,织物系统克重、厚度对其thl影响显着,织物系统克重厚度越大,其thl值越小,热湿舒适性越差。但随着空气层厚度的增加,空气层逐渐成为影响织物系统热湿舒适性最关键的因素,织物系统thl随空气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下降速率逐渐减小。对比分析织物系统在有无考虑热蓄积时的热防护时间差异性,并引用热蓄积指数这一概念,对影响织物系统热蓄积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考虑热蓄积后织物系统的热防护性能随空气层变化的趋势以及影响织物系统热防护时间的因素。结果表明考虑热蓄积后,织物系统的热防护时间较不考虑热蓄积时显着下降;不考虑热蓄积时,织物系统克重、厚度与其热防护时间正相关,而考虑热蓄积后表现为负相关;织物系统的热蓄积能力与其基本物理性能显着正相关,热暴露时间以及空气层厚度同样会对织物系统热蓄积能力产生影响,空气层为6mm和9mm时,热蓄积对织物系统热防护时间测定的影响最大;考虑热蓄积后的热防护时间随空气层厚度增加而增长,在空气层厚度为12mm时增长显着。结合织物系统热湿舒适性指标thl及考虑蓄热后的热防护性能指标ty对织物系统综合性能进行相关研究。对比研究热蓄积对织物系统性能关系的影响,分析各空气层下织物系统两者性能的相关性,并对织物系统在不同空气层下热湿舒适性及热防护性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对织物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研究,引进了经济学中的密切值法对织物系统的热湿舒适性能和防护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织物系统在不考虑热蓄积时,其热湿舒适性及热防护性呈负相关关系,热蓄积的考虑使两者性能之间相关性不明显,随空气层厚度的变化,织物系统热湿舒适性及热防护性能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密切值法将织物系统热湿舒适性及热防护性结合到一个指标中,对于织物性能综合评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综上所述,织物系统基本物理性能对其热湿舒适性及热防护性能均具有一定的影响,热蓄积的考虑与否会影响到织物系统基本性能对热防护性能的影响作用、织物热防护性能水平以及织物系统性能之间关系,空气层在降低织物系统热湿舒适性的同时能够提高织物系统热防护性,不同空气层厚度下织物系统的热蓄积能力不同、性能之间关系不同。(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6-01-01)
李向红,马军[7](2015)在《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舒适层织物设计与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织制了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舒适层织物,并对织物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采用不同种类腈氯纶/棉混纺纱制织平纹织物,测试了织物阻燃性、热稳定性、缩水率和断裂强力。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纬密增加,织物续燃时间和损毁长度缩短,热稳定性提高,断裂强力略有增加。当织物中腈氯纶含量较高时,续燃时间和损毁长度减小,热稳定性变差,缩水率变小,断裂强力提高。通过实验结果指出:若将腈氯纶混纺织物用于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舒适层,需通过有效措施保证织物的阻燃性和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5年11期)
田苗,王云仪,张向辉,张忠彬[8](2013)在《高温防护服的舒适工效性能评价与优化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于防护服的开发往往偏重功能性而忽视舒适性,舒适性不佳最终会影响穿着者的工作效率.针对国内工业中普遍应用的3类高温防护服,进行穿脱便捷性、工效学和穿着生理负荷测试,从受试者的穿着反馈探寻防护服对人体造成灵活性限制以及生理负荷的原因,结果表明,影响舒适工效性能的主要原因是关键部位结构不合理和材料厚重.根据防护服装的功能设计模式对测试的高温防护服提出结构设计优化策略,以达到改善服装舒适性、降低工作人员生理负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实现防护服的功能性和舒适性的相对平衡.(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刘晨[9](2012)在《经编间隔织物防护性能及产品舒适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开发了十种不同表面组织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面料,在前人开发叁种经编间隔织物的基础上,研究了经编间隔织物的防护和舒适性能,包括压缩性能、冲击性能、透湿性能及透气性能,并分析了影响间隔织物面料防护性能的结构因素。首先,论文从总结前人研究的内容及不足开始,分析了前人所研究的经编间隔织物的表层结构对防护性能的影响。由于经编间隔织物具有特殊的间隔层结构,并此结构决定其具有很好的压缩性能和冲击性能,但由于前人样本较少的原因,使得分析防护性能时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另开发了十种不同类型的经编间隔织物。其次,本文针对十叁种经编间隔织物进行了防护及舒适性能的研究,并把这十叁种织物分为四个方面,分别讨论经编间隔织物间隔丝角度、间隔丝细度、织物厚度、织物表面结构对防护及舒适性能的影响。在研究该类织物防护及舒适性能的阶段,采用相同的上机参数,减少其他因素对防护及舒适性能的影响。以研究影响经编间隔织物防护性为主,结合舒适性能对本课题所开发的经编间隔织物做综合分析。课题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其织物性能的各个结构参数,合理设计了织物结构,严格按照结构设计参数上机织造,以减少理论参数与实际下机参数的差异。再次,本课题对定型后的面料进行了防护及舒适性能的实验测试和研究分析。以本课题开发的十种面料和前人开发的叁种面料为研究对象,以面料的压缩性能、抗冲击性能、透气性、透湿性为研究目标,对十叁种面料分组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测试,得出了经编间隔织物在定压力50kPa压力下的,压缩压力-压缩率曲线图和叁种能量3J、6J、10J的冲击能量-载荷图,利用Origin软件对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了各种不同分组结构的防护性能差异,严格分析了产生各种差异的结构因素,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抽取六种织物对实验结果分析各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综合性能差异。最后,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该课题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2-01-01)
郑春琴[10](2010)在《隔热阻燃防护服热防护性能与热湿舒适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隔热阻燃防护服是指在铸造业、石化业和消防业等火焰或高温作业下的防护着装。随着热防护技术的发展和对热防护要求的提高,隔热阻燃防护服不仅应具备较好的热防护性能和使用性能,还应具备良好的穿着舒适性。但是,在热防护服研究开发中,增强热防护性能与减少人体新陈代谢热负荷总是相互矛盾的,前者要求隔热阻燃防护服对外来热量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后者要求服装具有一定的热湿传递能力,以利于人体热量散失和汗液蒸发。论文采用TPP-206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并基于出汗暖体假人“Walter”测试技术的改进,探讨隔热阻燃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首先,论文以阻燃纤维面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CSI公司的TPP-206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分别测试单层结构面料和多层结构面料的TPP值,评价隔热阻燃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结果显示:单层结构面料的热防护性能均未达到国标规定,即使是厚度较大的阻燃粘胶非织造布(TPP值为21.53cal/m2);多层结构面料均达到作为阻燃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基本要求,且发现阻燃粘胶/羊毛混纺织物不适合用于防火类着装;不耐燃烧的PTFE薄膜加入后能够显着提高多层结构面料热防护性能,且将PTFE薄膜置于外层与隔热层中间时的效果是显着的。其次,出汗暖体假人“Walter”是研究服装热湿舒适性的有效实验方法,但论文针对出汗暖体假人“Walter”存在的服装内含湿状态对散热功测量影响而导致的热阻和湿阻误差的问题,通过瑞典干态暖体假人“Tore”和出汗暖体假人“Walter”实验比较研究,提出了出汗暖体假人“Walter”热阻修正公式: R_d=((T_s-T_e)×A)/H-E×Q_p同时,也提出了出汗暖体假人“Walter”湿阻修正公式: R_e=A×(p_s-p_e)/H_e=A×(p_sf×RH_s-p_ef×RH_e)/E×Q_p第叁,基于阻燃隔热服的使用环境,设置了两种实验环境,即常温环境(温度20℃,湿度65%)和高温环境(温度33℃,湿度50%),利用出汗暖体假人“Walter”,实验测试了单层结构阻燃隔热服和多层结构阻燃隔热服的热阻和湿阻。结果显示:①环境温湿度影响单层结构服装热阻和湿阻的测试值,高温环境下的阻燃隔热服热阻较常温下小、湿阻较常温下大。参照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65±5%下实验得到的服装热阻,评估高温下环境热对人体热损伤严重,但较实际热损伤小;而参照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65±5%下实验得到的服装湿阻,评估在高温环境人体蒸发汗液,滞留在皮肤与服装间的水气量比实际缓和,而汗液滞留在皮肤与服装间,因导热加快,致使人体易受环境热损伤。②根据总热阻(湿阻)公式和基本热阻(湿阻)公式,计算不同着装搭配下的有效热阻(湿阻)和基本热阻(湿阻)值,再计算各单层结构服装有效热阻(湿阻)和基本热阻(湿阻)的算术累加和,并建立了统计学关系式。论文提出研究隔热阻燃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对科学设计隔热阻燃防护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出汗暖体假人“Walter”热阻和湿阻修正公式,完善了出汗暖体假人“Walter”的测试技术,具有创新性。(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0-12-09)
舒适防护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京邦维普泰防护纺织有限公司近几年推出的3层消防服面料组合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传统的4层消防服面料包括阻燃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和舒适层,其中隔热层主要为芳纶针刺或水刺非织造布,它因结构蓬松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但易吸水、湿重大,使消防员负重增大,甚至产生热应激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舒适防护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金艳苹,陈诚毅,刘林玉.反热辐射层对消防服织物组合热防护和舒适性能的优化[J].印染.2019
[2].薛敏敏.叁层消防服如何兼顾防护性能和舒适性能?[J].合成纤维.2017
[3].何华玲.消防服用织物热防护性能及热湿舒适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4].雷中祥.基于动态条件下消防服热防护性能与舒适性能评价[D].天津工业大学.2017
[5].王静,戴宏钦,王丽丽.医用防护服热舒适性能的评价[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6
[6].张欢.阻燃织物热湿舒适性及热防护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6
[7].李向红,马军.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舒适层织物设计与性能测试[J].上海纺织科技.2015
[8].田苗,王云仪,张向辉,张忠彬.高温防护服的舒适工效性能评价与优化对策[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9].刘晨.经编间隔织物防护性能及产品舒适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2
[10].郑春琴.隔热阻燃防护服热防护性能与热湿舒适性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