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https://www.lunwen90.cn/thumb/b650d41abd4a162a2777b89c.webp)
论文摘要
<正>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热射病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可能远超预期。调查资料显示,在高强度运动中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热射病而非心血管意外[1-2];而由热射病导致的死亡可能超过所有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总和[3-4]。2015年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了国内首部热射病专家共识—《热射病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草案)》[5],并于2016年成立了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论文目录
1 概述2 流行病学3 热射病的表现 3.1 不同类型热射病的表现 3.1.1 CHS 3.1.2 EHS 3.2 热射病器官受损表现 3.2.1 中枢神经系统 3.2.2 凝血功能 3.2.3 肝功能 3.2.4 肾功能 3.2.5 呼吸功能 3.2.6 胃肠功能 3.2.7 心血管功能 3.2.8 横纹肌溶解4 实验室检查5 辅助检查 5.1 心电图 5.2 超声检查 5.3 头颅CT 5.4 头颅MRI 5.5 脑电图6 诊断与鉴别诊断 6.1 诊断 6.2 鉴别诊断 6.2.1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6.2.2 感染性疾病 6.2.3 代谢障碍性疾病 6.2.4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6.2.5 恶性高热7 现场急救 7.1 立即脱离热环境 7.2 快速测量体温 7.3 积极有效降温 7.4 快速液体复苏 7.5 气道保护与氧疗 7.6 控制抽搐8 转运后送 8.1 转运后送前评估 8.2 转运途中的管理9 院内治疗 9.1 目标温度管理 9.1.1 持续体温监测 9.1.2 有效控制体温 9.1.3 维持目标温度 9.1.4 诱导性亚低温 9.2 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 9.3 循环监测与管理 9.4 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 9.4.1 替代治疗 9.4.2 抗凝治疗 9.4.2. 1 抗凝时机 9.4.2. 2 抗凝药物的选择与剂量 9.4.2. 3 停药时机 9.5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脑保护 9.6 肝功能损伤的治疗 9.7 胃肠功能保护及治疗 9.8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治疗 9.9 CBP1 0 预防 1 0.1 CHS的预防 1 0.2 EHS的预防 1 0.2.1 热习服训练 1 0.2.2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1 0.2.3 关注重点人群 1 0.2.4 训练中及时补水 1 0.2.5 重视训练中监测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树元,宋景春,毛汉丁,赵金宝
关键词: 热射病,诊断,治疗,医疗准则文献类型
来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单位: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
分类号: R594.11
页码: 181-196
总页数: 16
文件大小: 1041K
下载量: 1276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热射病论文; 诊断论文; 治疗论文; 医疗准则文献类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