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约束论文_杨艳敏,胡挺益,王勃,陈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塑性约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塑性,屈曲,刚度,应力,混凝土,损伤,曲线。

塑性约束论文文献综述

杨艳敏,胡挺益,王勃,陈宇[1](2019)在《不同布置方案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体系静力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刚度比的屈曲约束支撑框架体系设计方法,设计了两种不同支撑布置方案框架体系与空框架对比,应用有限元软件SAP 2000对各体系进行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研究其在8度罕遇地震下的塑性铰分布、层间位移角、连接滞回耗能以及框架柱轴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各体系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弹塑性位移角限值1/50。屈曲约束支撑能抑制体系的塑性铰发展,且布置数量越多效果越明显,但并未改变体系的薄弱层分布;同时,连接滞回耗能占比不低于20%,体现出屈曲约束支撑良好的耗能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错列布置方式的屈曲约束支撑框架体系,能改善底层柱轴力集中现象,支撑用量减少了16.7%,且其抗震能力无明显改变。(本文来源于《钢结构(中英文)》期刊2019年05期)

刘英南[2](2019)在《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弯曲破坏模式下塑性铰长度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一直是各国规范主要采用的抗震设计方法,但历次的地震灾害表明,柱足够的变形能力将能有效地防止结构的倒塌破坏。柱塑性变形能力的实现,最通常的做法是在塑性铰范围内通过施加一定的侧向约束,提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从而使得柱具备相应的变形能力。本文在对已有往复荷载作用下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弯曲破坏模式下塑性铰长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碳纤维(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布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弯曲破坏模式下塑性铰长度。首先,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CFRP约束方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模拟分析,通过有限元模拟所得CFRP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等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软件的可行性,确立了合适的有限元模型。其次,以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通过对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试验数值分析,分析得出对3种不同加固方式中的最优加固方式。在最优加固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研究CFRP布缠绕层数、轴压比、剪跨比和混凝土强度对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和塑性铰长度的影响。最后,在弯曲破坏模式下对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塑性铰长度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现有的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借助统计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根据有限元计算出的多组模型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给出弯曲破坏模式下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塑性铰长度建议公式。(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熊焕君[3](2019)在《某加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具有4项超限的大跨混凝土框架结构扭转效应明显,没有加防屈曲约束支撑(BRB)时,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限值0.90(第一扭转周期/第一平动周期),最大扭转位移比大于限值1.4。不符合规范要求,故需要在结构中加入防屈曲约束支撑限值扭转。为验证加防屈曲约束撑后结构的的可靠性,对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出结构层间位移角及支撑屈服情况。结果表明结构在加入屈曲约束支撑后是可靠地,屈曲约束支撑不仅控制了结构的扭转,而且在大震下充分耗能,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建材世界》期刊2019年02期)

隋焕文,张莹,姜峰[4](2019)在《屈曲约束支撑对钢框架结构动力弹塑性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设置普通支撑和屈曲约束支撑两种钢框架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统计在不同地震波激励下的层间位移角峰值、底部剪力最大值、构件损伤等级及支撑构件的内力-位移关系滞回曲线等计算结果,分析两种支撑钢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时的承载能力和耗能作用。(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S1期)

王海江,李国强,黄小坤,孙飞飞[5](2018)在《屈曲约束钢板联肢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屈曲约束钢板联肢剪力墙结构通过在整体墙中部开设竖向贯通的洞口并均匀布置屈曲约束钢板组件来改进传统联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算例对比了整体墙及基于该结构改进的屈曲约束钢板联肢剪力墙结构在地震时程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发现了后者在减小地震响应上的优越性,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同时,提出了屈曲约束钢板联肢剪力墙的弹塑性分析简化模型,并根据理论分析,给出了简化模型中相应参数的设计公式。最后通过原模型及简化模型在地震时程曲线下的动力响应,验证了所提出的弹塑性分析简化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8年06期)

王永贵,宋红弟[6](2018)在《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影响因素的静力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检验抗侧刚度比和支撑布置方式等因素对具有不同总层数的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影响,借助SAP2000软件,探讨6层、12层、18层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在抗侧刚度比分别为1、2、3、4、5共五种工况及倒V型和单斜向两种支撑布置方式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呈典型的双线性特征;随抗侧刚度比的增大,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基底剪力及支撑轴力增大,顶点水平位移变小,框架所分担的剪力降低;倒V型布置支撑较单斜向布置具有略大的基底剪力、谱加速度,较小的顶点位移、层位移、层间剪力和框架剪力分担率。分析表明,总体上来看,倒V型布置较单斜向布置时支撑框架结构具有略优的抗震性能;抗侧刚度比较支撑布置方式对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华坤[7](2018)在《基于累积塑性变形的屈曲约束支撑低周疲劳寿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BRB)作为一种金属屈服型耗能构件,在新建结构设计和已有结构的抗震加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RB的显着优点在于其能够集中损伤,震后可更换。然而目前尚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损伤评估方法定量分析BRB在地震作用下经历的损伤程度,从而无法预测其在经历大震后剩余的低周疲劳寿命,导致工程上在震后更换BRB时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而BRB的累积塑性变形(CPD)与其加载历程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BRB的低周疲劳寿命,也是AISC 2010等规范衡量BRB低周疲劳性能的关键指标。为此,本文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一种机械表式位移计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塑性变形的屈曲约束支撑低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对BRB的剩余低周疲劳寿命进行评估以指导损伤程度较大的危险BRB进行更换。主要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BRB在常幅加载下的累积塑性变形曲线(C-CPD曲线),分析了该曲线的相关特性,讨论了不同参数的改变对C-CPD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C-CPD曲线能够描述BRB在常幅加载下塑性应变范围Δεp与破坏时累积塑性变形CPDt值之间的关系。该曲线可由Manson-Coffin寿命曲线准确推导而得,是BRB产品的“固有曲线”,只与其产品参数有关,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该曲线经过零点,并呈现出明显的“两段式”特征。分析表明,疲劳参数对C-CPD曲线的形态有着显着的影响。(2)提出BRB在时程加载下的累积塑性变形曲线(R-CPD曲线),给出了获取R-CPD曲线的求解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R-CPD曲线的相关特性,验证了求解过程中所采用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CPDt与各相关指标间的灵敏度分析,以及R-CPD曲线的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R-CPD曲线能够反映BRB在地震作用下最大塑性变形与破坏时累积塑性变形CPDt值之间的关系。该曲线需通过BRB框架的大量IDA分析结果拟合得到,其对地震波的敏感性不高,且受BRB核心板面积、结构楼层数和结构布置方式影响较小,而受疲劳参数影响较大。(3)设计了一种能够测量累积塑性变形和最大塑性变形的机械表式位移计CMM,用以实现CPD曲线中相关参数的测量。详细介绍了CMM的基本构造、传动原理以及测量过程,并给出了一种可采用的安装位置及测量方案。对CMM的工作性能分析结果表明:CMM能够实现BRB在各种应变历程下CPD和最大塑性变形的直接测量,建议在BRB的两端采用双表式测量布置。(4)结合CPD曲线和测量位移计CMM,建立了一套基于CPD曲线评估BRB低周疲劳寿命的方法。详细介绍了评估流程,并分别给出了变幅加载和多次地震作用下的评估算例。结果表明:C-CPD曲线可以实现拟静力试验下BRB的损伤评估,且将其推广至变幅加载的情况同样是可行的。而R-CPD曲线则可以用于实现地震作用下BRB的损伤评估,并通过CPD消耗率φ的大小情况指导危险BRB的更换。两条CPD曲线拥有相似的曲线特性,但在数值上并不完全相同。(5)针对FEMA 450和AISC 2010等规范中关于BRB累积塑性变形限值的规定进行了讨论,并统计了大量BRB的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上述规范规定的CPD限值(140或200)偏低,大部分BRB产品均能够容易地满足,而较低的标准可能使得部分低周疲劳性能较差的BRB产品也能达到要求,且统一CPD限值的做法未能体现加载历程对CPD值的影响,从而导致规范限值并未较好发挥出控制产品质量的效果。本文建议采用一条CPD限值曲线更合理地约束BRB产品的低周疲劳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5)

曹胜涛,李志山[8](2017)在《约束混凝土单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采用混凝土叁维弹塑性损伤模型和弧长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单轴压缩过程中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得到了约束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和延性增大系数。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基本框架,引入约束混凝土强度和延性增大系数,建立了混凝土单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验证表明:该文模型符合热动力基本方程,可较好地反映约束混凝土强度和延性增大、强度软化、刚度退化、塑性变形、裂面效应、等力学特性;模型参数与中国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推荐的模型完全相同,易于工程应用。将该文模型与纤维束形式的Timoshenko梁单元相结合,在自主研发的结构非线性分析软件SAUSAGE中完成开发实现。利用SAUSAGE完成了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大震动力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箍筋约束作用可以有效抑制梁、柱构件的非线性发展,影响了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层间剪力等宏观指标。(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7年11期)

黄志伟,张兴权,章艳,裴善报,黄志来[9](2017)在《边界约束条件对薄板激光喷丸诱导残余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边界约束条件对薄板多点激光喷丸诱导残余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结合的方法对7075铝合金薄板激光喷丸处理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板料在底部全约束和两端夹持两种边界约束条件下的变形形貌和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激光喷丸后,板料冲击区域均产生微凹坑;底部全约束的板料经激光喷丸后,未发生整体变形,仍然保持平整状态,而两端夹持的薄板喷丸区域发生了整体向上的凸起变形。两种边界约束条件下,最大残余压应力均出现在板料的冲击表面;底部全约束时的最大残余压应力为299.0 MPa,大于板料两端夹持时的251.6 MPa。在厚度方向上,其残余应力分布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底部全约束时,厚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布形式为"压应力-拉应力",而两端夹持时的分布形式为"压应力-拉应力-压应力"。(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7年08期)

曾翔,任晓虎,邹娟[10](2017)在《基于损伤塑性模型的箍筋约束混凝土有限元建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ABAUQS软件内嵌的损伤塑性模型已较多地被应用于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但采用其对箍筋约束混凝土进行模拟的研究很少。研究了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对损伤塑性模型模拟箍筋约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在损伤塑性模型中引入叁种不同的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定义其受压行为,建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叁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在损伤塑性模型中采用合适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对模拟结果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并且应用本文建议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对约束混凝土进行模拟具有较好效果。(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7年06期)

塑性约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一直是各国规范主要采用的抗震设计方法,但历次的地震灾害表明,柱足够的变形能力将能有效地防止结构的倒塌破坏。柱塑性变形能力的实现,最通常的做法是在塑性铰范围内通过施加一定的侧向约束,提高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从而使得柱具备相应的变形能力。本文在对已有往复荷载作用下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弯曲破坏模式下塑性铰长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后,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碳纤维(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布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弯曲破坏模式下塑性铰长度。首先,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CFRP约束方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模拟分析,通过有限元模拟所得CFRP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等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软件的可行性,确立了合适的有限元模型。其次,以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通过对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试验数值分析,分析得出对3种不同加固方式中的最优加固方式。在最优加固方式基础上进一步研究CFRP布缠绕层数、轴压比、剪跨比和混凝土强度对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和塑性铰长度的影响。最后,在弯曲破坏模式下对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塑性铰长度进行理论分析。结合现有的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借助统计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根据有限元计算出的多组模型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给出弯曲破坏模式下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塑性铰长度建议公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塑性约束论文参考文献

[1].杨艳敏,胡挺益,王勃,陈宇.不同布置方案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体系静力弹塑性分析[J].钢结构(中英文).2019

[2].刘英南.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弯曲破坏模式下塑性铰长度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9

[3].熊焕君.某加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J].建材世界.2019

[4].隋焕文,张莹,姜峰.屈曲约束支撑对钢框架结构动力弹塑性性能的影响分析[J].建筑结构.2019

[5].王海江,李国强,黄小坤,孙飞飞.屈曲约束钢板联肢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分析[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8

[6].王永贵,宋红弟.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结构影响因素的静力弹塑性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8

[7].华坤.基于累积塑性变形的屈曲约束支撑低周疲劳寿命评估[D].东南大学.2018

[8].曹胜涛,李志山.约束混凝土单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J].工程力学.2017

[9].黄志伟,张兴权,章艳,裴善报,黄志来.边界约束条件对薄板激光喷丸诱导残余应力和塑性变形的影响[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

[10].曾翔,任晓虎,邹娟.基于损伤塑性模型的箍筋约束混凝土有限元建模探讨[J].建筑结构.2017

论文知识图

含约束薄膜的有限元模型栓钉的受力情况钛合金不同方向上塑性约束因子...预测裂纹形状比变化与文献[20]的试验结...一27无过渡层不锈钢基体中明锐界面处出...方案3与方案4结构模型的塑性铰发展

标签:;  ;  ;  ;  ;  ;  ;  

塑性约束论文_杨艳敏,胡挺益,王勃,陈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