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学位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位,制度,本科,人才,学士学位,高等教育,瑞士。
学位制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Fotima,Idibeki[1](2019)在《俄中学位制度演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位制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建全的学位制度承载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等的基础力量。中俄两国在学位制度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多种不同阶段。了解中俄学位制度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学位制度的异同,在国际交往中互相交流与借鉴,才是学位制度发展的关键。(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8期)
房正宏,王宇[2](2019)在《新中国70年学科与学位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把高等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是高等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学科建设在高校居于龙头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高校的院系和学科专业进行了多次调整,经过探索与曲折发展,逐渐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学位制度。综观新中国70年学科与学位制度建设历程,其基本经验包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障了中国特色学科与学位制度的健康发展;不断深化对学科与学位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突显学科在高校的龙头地位,以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为根本旨归。(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宗会霞[3](2019)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学士学位制度的坚守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衡量本科教育标准的学士学位教育呈现出单薄且虚化的状态。学位标准过低、学位课程缺失、学位论文低质、学位培养涣散等现象较为突出。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作为高等教育中坚力量的本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学士学位制度必须在普及化浪潮中坚守内在价值,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纠偏。同时适应新时代对学士学位制度的需求,重塑内涵,增强机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谭光兴,冯钰平[4](2019)在《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逻辑——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探究中国学位制度的变迁逻辑,对于推进学位制度的理论研究,明确我国学位制度的变迁方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历史观角度审视,中国学位制度始于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其制度变迁方式逐渐演变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其价值取向逐渐由工具价值转向人本价值。从结构观角度分析,政府强力主导,学位授予单位主动响应,社会些微参与,是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结构特征。未来的学位制度变迁需努力解除路径锁定效应,畅通制度变迁通道,保障学位制度的合理高效变迁,在服务国家需要的同时关注个体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制度运行机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体系。(本文来源于《大学教育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温才妃[5](2019)在《二学位制度须以升级付未来》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所在有早有晚,产生新的认知不限于在校期间,也可能来自于毕业后的某个瞬间。然而,随着第二学士学位制度被取消,在职人士想要修读跨学科专业并获得学位,除了重新高考、考研,并没有第叁条路径。有关专家呼吁,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应早日重新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8-21)
贾欣[6](2019)在《英美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实践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现行的职业学位体系存在断层,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未实施学位制度,导致高职教育向上拓展的空间受到制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持续培养不畅,应用型人才培养结构无法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实施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学位制度。美国的副学士学位制度及英国的基础学位制度经过长期发展已非常成熟,在学位类型、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及运行模式方面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对于我国构建完善的高职教育学位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职业》期刊2019年16期)
钱敏[7](2019)在《关注学士学位制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必须进一步强化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完善制度设计,形成高水平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日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有关问题作了解读。(本文来源于《人民周刊》期刊2019年16期)
罗磊,李佑国,陈娟,祝恩,张春元[8](2019)在《澳大利亚本科荣誉学位制度与国内优等生制度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澳大利亚本科荣誉学位制度和国内高校优等生制度,包括国家基地班、卓越计划和高校实验班等,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两国在本科优等生培养方面的各自利弊,提出通过荣誉制度提高本科教育竞争性培养效益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刘文婧[9](2019)在《英国本科学位制度改革 “量变”是否会带来“质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叁年到两年,英国本科就读时限计划再缩短,是成就了更高效的学习体系?还是降低了英国学位的"含金量"?都有待探讨。近日,英国高等教育部长Sam?Gyimah发表声明称,英国高校将推动两年本科制度,加速学位授予。(本文来源于《留学》期刊2019年Z1期)
魏祥云[10](2019)在《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位制度的建设与一个国家教育体系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它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设定特定的学位已成为国际教育趋势,以瑞士为例,介绍其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并总结其特征,同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及学位制度的现状,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学位制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把高等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是高等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学科建设在高校居于龙头地位。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对高校的院系和学科专业进行了多次调整,经过探索与曲折发展,逐渐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学位制度。综观新中国70年学科与学位制度建设历程,其基本经验包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障了中国特色学科与学位制度的健康发展;不断深化对学科与学位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突显学科在高校的龙头地位,以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为根本旨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位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Fotima,Idibeki.俄中学位制度演进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房正宏,王宇.新中国70年学科与学位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宗会霞.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学士学位制度的坚守与展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4].谭光兴,冯钰平.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逻辑——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9
[5].温才妃.二学位制度须以升级付未来[N].中国科学报.2019
[6].贾欣.英美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实践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9
[7].钱敏.关注学士学位制度变化[J].人民周刊.2019
[8].罗磊,李佑国,陈娟,祝恩,张春元.澳大利亚本科荣誉学位制度与国内优等生制度比较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9
[9].刘文婧.英国本科学位制度改革“量变”是否会带来“质变”?[J].留学.2019
[10].魏祥云.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及启示[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