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化铵论文_冯雪贞,肖转泉,卢平英,范国荣,王宗德

导读:本文包含了卤化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尿素,铵盐,氢化,晶体,烷基,氟化,己内酰胺。

卤化铵论文文献综述

冯雪贞,肖转泉,卢平英,范国荣,王宗德[1](2019)在《氢化诺卜基二甲基烷基卤化铵的合成及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氢化诺卜基二甲基胺与9种卤代烃反应制得含氢化诺卜基的季铵盐化合物(氢化诺卜基二甲基烷基卤化铵),分别为氢化诺卜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2a)、氢化诺卜基二甲基正丙基溴化铵(2b)、氢化诺卜基二甲基正丁基溴化铵(2c)、氢化诺卜基二甲基正戊基溴化铵(2d)、氢化诺卜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2e)、氢化诺卜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f)、氢化诺卜基二甲基乙基碘化铵(2g)、氢化诺卜基二甲基正丙基碘化铵(2h)、氢化诺卜基二甲基正丁基碘化铵(2i)。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9种化合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药液质量浓度为500 mg/L下,9种化合物对8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2d的抑菌效果最好,对层出镰刀菌、梨链格孢菌、辣椒菌核病菌、毛竹枯梢病菌、松枯梢病菌的抑菌率均达到100%,2b、2c和2f也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对辣椒菌核病菌的抑菌率均达到100%。(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9年01期)

闫璇,薛冰纯,刘二保[2](2018)在《水体系中尿素卤化铵共晶合成及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缓慢蒸发技术合成尿素氯化铵、尿素溴化铵和尿素氟化铵3种尿素卤化铵共晶.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原尿素氯化铵晶胞结构基础上,构建同晶系的尿素氟化铵及尿素溴化铵共晶晶胞,并对3种尿素卤化铵共晶结构的稳定性、堆积系数和形成能、卤素离子半径和电负性及离子水合作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尿素溴化铵共晶,Br~-半径较大导致晶胞内部空腔变形,溴离子水合团簇稳定,均会阻碍Br~-进入尿素孔道内;对于尿素氟化铵共晶,F~-的强电负性使氟离子水合团簇F~-(H_2O)5稳定性很强,阻碍裸F-进入尿素空腔中;对于易于合成的尿素氯化铵共晶,由于Cl~-的电负性及半径大小都适中,水合离子团簇的稳定性适当,易于进入尿素空腔中.(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孙春晖,朱玲玲,李赛,刘洛强,陈留刚[3](2018)在《前驱体预处理及卤化铵添加剂对α-氧化铝微粉颗粒形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工业氢氧化铝为前驱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方法,研究了前驱体经轻烧再经球磨预处理的物相转变及形貌演变,并进一步研究了在预处理后的前驱体中添加氟化铵、氯化铵以及氟化铵和氯化铵的复合物后,经过高温煅烧所得α-氧化铝的颗粒形貌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经650℃轻烧再经3 h球磨,所得样品主要物相为γ-氧化铝,样品由颗粒尺寸小于10μm的不规则片状颗粒组成,其中包含大量尺寸小于1μm的不规则颗粒;预处理后的前驱体经1 400℃煅烧2 h,所得样品为α-氧化铝,蠕虫状空间网络结构得到部分抑制;在预处理后的前驱体中加入1%氟化铵(质量分数)时,在相同条件下煅烧所得样品为粒度分布在1μm左右的片状α-氧化铝,但片状结构尚不规则,粒度分布也不均匀;在预处理后的前驱体中加入1%氯化铵(质量分数)时,对α-氧化铝的颗粒形貌影响不大,所得样品形貌与无添加剂时类似,但初始晶粒尺寸略显细化;与单一加入1%氟化铵(质量分数)相比,在预处理后的前驱体中加入0.5%氟化铵(质量分数)和0.5%氯化铵(质量分数)复合添加剂时,促使片状α-氧化铝转变为圆饼状α-氧化铝,且粒度分布更为均匀,绝大部分圆饼状颗粒尺寸分布在1μm左右。(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8年09期)

闫璇[4](2018)在《尿素卤化铵共晶合成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课题实验组发现了生成尿素-氯化铵晶体的新方法—固相微孔道法。在相同的条件下,我们尝试合成尿素-溴化铵和尿素-氟化铵晶体,发现这两种尿素共晶不易生成。之后,我们尝试用缓慢蒸发法在实验室合成尿素卤化铵共晶,发现尿素-氯化铵易生成,合成尿素-溴化铵及尿素-氟化铵仍比较困难。基于此,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验的方法,探讨研究尿素卤化铵共晶合成难易的可能原因,为制备尿素卤化铵共晶的实验工作提供理论参考。首先,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基于尿素-氯化铵晶胞结构,分别将晶胞结构中的Cl~-换成F~-和Br~-,对比讨论这叁种尿素共晶结构稳定性。同时也计算了水作为溶剂对卤素离子(X~-=F~-、Cl~-、Br~-)的作用能,探究尿素-溴化铵及尿素-氟化铵晶体不容易合成的可能原因。其中发现Br~-半径比较大,会扩大尿素晶胞内部稳定的空腔结构,且溴离子水合团簇也稳定,会阻碍Br~-进入尿素孔道内;对于尿素-氟化铵,发现由于F~-强电负性在尿素晶胞内形成的分子内氢键破坏了尿素本身的稳定结构,且F~-(H_2O)_5水合团簇结构稳定,也会严重妨碍F~-顺利进入尿素晶胞内。其次,通过上一章研究分析发现水溶剂效应是影响尿素卤化铵共晶合成的可能原因之一。基于此,我们采用高温熔融法将尿素与卤化铵充分混合,快速固化后得尿素与卤化铵的冷却产物,对其进行了光谱表征。其中发现卤化铵中的卤素离子(X~-=F~-、Cl~-、Br~-)与尿素的-NH-构成氢键而形成包合物。同时我们也讨论了影响尿素-溴化铵、尿素-氟化铵共晶合成的主要因素,为合成实验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最后,基于在CCDC数据库中找到的单斜晶系尿素-溴化铵晶胞,将晶胞结构中的Br~-换成F~-和Cl~-,对比讨论叁种同晶型晶胞结构的稳定性。在不同晶型晶胞结构的层面上,我们分别探讨了斜方晶系和单斜晶系的尿素-氟化铵、尿素-氯化铵和尿素-溴化铵的稳定性及某些晶型共晶不易合成的可能原因。其中单斜晶系的尿素-溴化铵易合成,这和不同晶型中尿素晶胞通道大小有关系。斜方晶系的尿素-氯化铵共晶最易合成,而对于尿素-氟化铵晶体,这两种晶型都不稳定,这和F~-的电负性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陈子丹[5](2017)在《己内酰胺—四烷基卤化铵离子液体形成和吸收SO_2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燃烧所释放SO_2,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并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前期研究发现,己内酰胺-四烷基卤化铵类(CPL-TAAX)离子液体对SO_2具有良好吸收性能,然而其形成机理及吸收SO_2过程中TAAX与SO_2相互作用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CPL-TAAX离子液体形成机理研究中,考察了原料配比、含水率、卤素和烷基链长等的影响;测定了热分解温度、密度、酸性、粘度、电导率等物化性质;利用红外和核磁表征化学结构,并通过在线原位红外监测形成过程,推导了CPL-TAAX分子结构与性质间关系。结果表明:CPL-TAAX结构对热稳定性有较大影响;TAAX与CPL较优配比主要取决于TAAX中卤素阴离子氢键接受能力;随温度升高,CPL-TBAB(己内酰胺-四丁基溴化铵)粘度、密度降低,电导率增加,粘度表观活化能为13.98 kJ·mol~(-1);CPL的N-H键与TBAB的Br~-相互作用,形成分子间氢键C=O-N-H…Br~-,生成CPL-TBAB离子液体,加入水后生成水合物,红外谱图发生红移现象;分子模拟发现,Br~-、Cl~-与CPL更容易形成氢键,产生氢键数目次序分别是Br~->Cl~->F~-。SO_2吸收机理研究中,考察了温度、压力、水分等对SO_2溶解性能的影响;利用在线红外监测了CPL-TBAB吸收SO_2过程,并对比离子液体吸收SO_2前后红外和核磁谱图变化,推导出吸收产物和离子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表明:SO_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升高而升高;经过5次循环吸收,离子液体吸收能力基本没有损失;离子液体的酸性越高,极性越大,粘度越小,SO_2吸收效率越高;CPL-TBAB吸收SO_2后红外谱图出现新C=O振动峰(1646.9 cm~(-1)),S=O伸缩振动峰(1122.4 cm~(-1)和1353.8 cm~(-1)),核磁氢谱中CPL的NH-峰(7.89 ppm)消失,CH_2峰从低场上升到高场,证实了SO_2与CPL-TBAB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7-12-01)

刘显亮,金霖霖,肖转泉,范国荣,陈金珠[6](2017)在《二烷基氢化诺卜基苄基卤化铵的合成及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氢化诺卜基溴为原料,分别与二甲胺、二乙胺、二正丙胺反应得到3种二烷基氢化诺卜基胺,后者再分别与溴化苄、氯化苄、碘化苄反应制得了7种二烷基氢化诺卜基苄基卤化铵,其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确认,这7种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以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parva)、柑橘茎点霉菌(Phoma citricarpa)、柑橘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ecosporioides)、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actinidia)、枣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mauritiana)为供试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化合物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500 mg·L-1的浓度下,7种化合物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率均达80%以上,对柑橘黑斑病菌的抑制率均比多菌灵的抑制率更高,且N,N-二乙基-N-氢化诺卜基苄基碘化铵对柑橘黑斑病菌的抑制率高达100%.化合物N,N-二甲基-N-氢化诺卜基苄基碘化铵和N,N-二乙基-N-氢化诺卜基苄基碘化铵对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徐欢,沈伯雄,张笑,田灵辉,李富宽[7](2017)在《卤化铵改性竹炭对单质汞吸附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廉价吸附剂竹炭的脱汞性能,将经过CO_2活化并采用NH_4Cl、NH_4I超声浸渍改性的竹炭(BC)应用于单质汞的吸附,并对比不同负载量的NH_4Cl以及NH_4I改性和温度等因素对竹炭的汞脱除性能的影响。采用了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分析、XPS表征、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等对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H_4Cl和NH_4I改性显着提高竹炭的脱汞能力,并且在同等条件下NH_4I改性剂效果优于NH_4Cl。研究表明提高负载量会造成吸附材料孔堵塞,但在0~8wt.%的负载量情况下,孔道的堵塞不足以抵消化学吸附带来的积极作用,表明改性竹炭对汞的吸附主要表现为化学吸附。同时改性竹炭存在随着温度升高其吸附效率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暗示竹炭对汞的吸附在低温时物理吸附占优势,温度升高时化学吸附占优势。(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金霖霖,肖转泉,范国荣,陈金珠,王鹏[8](2017)在《N-氢化诺卜基吡啶类卤化铵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氢化诺卜基氯、氢化诺卜基溴和氢化诺卜基碘为原料,分别与吡啶及其同系物(α-甲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4-甲基吡啶)通过季铵化反应,制得N-氢化诺卜基吡啶类氯化铵、N-氢化诺卜基吡啶类溴化铵和N-氢化诺卜基吡啶类碘化铵共7种氢化诺卜基吡啶的季铵盐类化合物,分别为N-氢化诺卜基吡啶溴化铵(2a)、N-氢化诺卜基吡啶碘化铵(2b)、N-氢化诺卜基吡啶氯化铵(2c)、N-氢化诺卜基-γ-二甲氨基吡啶溴化铵(2d)、N-氢化诺卜基-γ-二甲氨基吡啶碘化铵(2e)、N-氢化诺卜基-α-甲基吡啶碘化铵(2f)、N-氢化诺卜基-γ-甲基吡啶溴化铵(2g)。采用了质谱(MS),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7种化合物对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柑橘茎点霉菌(Phoma citricarpa)、柑橘炭疽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ecosporioides)、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actinidia)和枣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mauritiana)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500 mg/L下,7种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2d和2e对柑橘茎点霉菌和猕猴桃拟盘多毛孢菌的抑菌率为100%,均高于对照样多菌灵对这2种病原菌的抑制率,而2d对葡萄座腔菌的抑制率达到100%,与对照样多菌灵的抑菌效果一样。(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7年03期)

姚秋丽,黄晓丽,蒲家志,席先秀,方学红[9](2017)在《卤化铵催化氧化磺酰亚胺为哑嗪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卤化铵催化的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磺酰亚胺为哑嗪的方法.四乙基卤化铵(包括四乙基碘化铵及四乙基氯化铵)和四甲基卤化铵(包括四甲基碘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甲基氯化铵)被首次应用于催化氧化一系列磺酰亚胺为相应的哑嗪,可获得很高的产率.研究结果表明铵盐上氮原子的取代基对反应产率的影响是关键的,而卤素离子的影响较小.为哑嗪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高产率、简便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7年01期)

杨昆[10](2016)在《四烷基卤化铵水溶液吸收SO_2机理及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O_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湿法脱硫是目前常用的脱硫技术。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的脱硫剂被广泛关注,己内酰胺-四烷基卤化铵离子液体(CPL-TAAX ILs)水溶液对SO_2表现出良好的吸收性能,四烷基卤化铵(TAAX)水溶液也能高效吸收SO_2,且TAAX水溶液吸收SO_2比己内酰胺-四烷基卤化铵离子液体吸收SO_2工艺更简单,综上所述研究TAAX水溶液吸收SO_2机理及工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探讨TAAX水溶液吸收SO_2的机理和工艺,本文研究了温度、浓度、烷基链长、卤素和溶剂对SO_2在TAAX溶液中溶解度的影响,建立了相关溶解度模型,分析了烷基链长和卤素对分层临界温度的影响,测定了TAAX水溶液吸收SO_2分层后上下层的组成,得到了相关规律;采用红外光谱和Raman光谱对相关溶液进行了表征分析,探讨了TBAB水溶液与SO_2相互作用机理;测定了TAAX水溶液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研究了TBAB和SO_2的回收利用工艺,测定了吸收液浓度、进气浓度和进气流量对TBAB水溶液吸收SO_2气体吸收率的影响,得到了实验条件下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SO_2特定TAAX水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SO_2在TAAX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烷基链长的增加而增加,卤素对溶解度的影响在293.15~304.59 K间为Br>F>Cl;在304.59~317.15 K间为F>Br>Cl,随着烷基链长的增加和卤素原子电负性的减弱,分层临界温度升高;TBAB水溶液吸收SO_2后,上层为水相,含有少量的离子液体和SO_2,下层为黄色高黏度液体,含有大部分TBAB、SO_2和少量的水;在实验条件下测得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气浓度为230~240ppm,TBAB水溶液浓度为物质的量分数为3%,进气流量为1L/min,吸收效率最高可达91%。(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卤化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缓慢蒸发技术合成尿素氯化铵、尿素溴化铵和尿素氟化铵3种尿素卤化铵共晶.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在原尿素氯化铵晶胞结构基础上,构建同晶系的尿素氟化铵及尿素溴化铵共晶晶胞,并对3种尿素卤化铵共晶结构的稳定性、堆积系数和形成能、卤素离子半径和电负性及离子水合作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尿素溴化铵共晶,Br~-半径较大导致晶胞内部空腔变形,溴离子水合团簇稳定,均会阻碍Br~-进入尿素孔道内;对于尿素氟化铵共晶,F~-的强电负性使氟离子水合团簇F~-(H_2O)5稳定性很强,阻碍裸F-进入尿素空腔中;对于易于合成的尿素氯化铵共晶,由于Cl~-的电负性及半径大小都适中,水合离子团簇的稳定性适当,易于进入尿素空腔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卤化铵论文参考文献

[1].冯雪贞,肖转泉,卢平英,范国荣,王宗德.氢化诺卜基二甲基烷基卤化铵的合成及抑菌活性[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9

[2].闫璇,薛冰纯,刘二保.水体系中尿素卤化铵共晶合成及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3].孙春晖,朱玲玲,李赛,刘洛强,陈留刚.前驱体预处理及卤化铵添加剂对α-氧化铝微粉颗粒形貌的影响[J].无机盐工业.2018

[4].闫璇.尿素卤化铵共晶合成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5].陈子丹.己内酰胺—四烷基卤化铵离子液体形成和吸收SO_2机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7

[6].刘显亮,金霖霖,肖转泉,范国荣,陈金珠.二烷基氢化诺卜基苄基卤化铵的合成及抑菌活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7].徐欢,沈伯雄,张笑,田灵辉,李富宽.卤化铵改性竹炭对单质汞吸附性能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7

[8].金霖霖,肖转泉,范国荣,陈金珠,王鹏.N-氢化诺卜基吡啶类卤化铵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7

[9].姚秋丽,黄晓丽,蒲家志,席先秀,方学红.卤化铵催化氧化磺酰亚胺为哑嗪的方法研究[J].有机化学.2017

[10].杨昆.四烷基卤化铵水溶液吸收SO_2机理及工艺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尿素、尿素与卤化铵物理混合物...预处理过的前驱体添加卤化铵添...不同晶系尿素卤化铵共晶晶胞结...同晶系的叁种尿素卤化铵共晶晶...尿素与叁种不同卤化铵熔融冷却...尿素与卤化铵物理混合物及熔融...

标签:;  ;  ;  ;  ;  ;  ;  

卤化铵论文_冯雪贞,肖转泉,卢平英,范国荣,王宗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