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微流控芯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流控芯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芯片,细胞,盖印,光谱分析,烷基,共聚物,单细胞。

微流控芯片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丁宗庆,陈楠,邱阳,吴晓慧[1](2019)在《盖印法加工纸基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盖印法加工纸基微流控芯片的方法。滤纸经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的正己烷溶液浸泡,以叁乙醇胺溶液为阻断试剂,用绘图软件设计芯片图案并制作光敏印章,用带有芯片图案的印章将阻断试剂盖印在滤纸表面。滤纸在105℃烘箱中加热10 min后,非盖印区域呈疏水性,盖印区域呈亲水性,从而形成液体流动通道。考察了疏水试剂浓度、阻断试剂的选择及配比、盖印分辨率等因素对纸芯片性能的影响。制得的纸芯片用于亚硝酸钠溶液的比色分析,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在制备廉价易普及的纸芯片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周昊,杨正[2](2019)在《基于耦合微流控芯片的可逆式铵检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铵(NH_4~+)的光谱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微流控领域的发展,以快速性、便携性以及多组分检测为目标的微流控光谱分析成效卓着。但是分析中存在的指示剂浪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锌卟啉作为一种天然的自发光分子,能够实现NH_4~+的可逆性检测,解决这一问题,但却存在选择性低的缺点。针对这些问题,实验设计了一种耦合微流控芯片,由反应芯片、气体扩散芯片和检测芯片组成。其中反应芯片用于将NH_4~+转化为NH_3,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气体扩散芯片使NH_3扩散进入待测溶液,由上下两片玻璃芯片及夹在中间的一层PDMS材质的气体透过膜制成;而检测芯片则通过多层结构将指示剂固定在其中。指示剂是通过将锌卟啉永久染色在离子交换树脂上制作而成的,在遇到NH_3分子时会产生由绿到紫的变化,而当周围变成纯水环境时,又能够实现从紫到绿的逆向变化。以此耦合芯片为分析平台,搭建了一套小型化的光谱检测系统,以便携式光谱仪为分析器件,通过测量450 nm处的透射光谱强度变化,实现了NH_4~+的定量检测,同时研究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叁个参数:气体透过膜厚度,流速和指示剂用量。首先通过光谱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我们证明了指示过程的可逆性,因而解决了指示剂浪费的问题,时间响应也说明了指示过程的快速性;接着通过与对照实验的对比,说明检测过程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能够排除干扰物的影响,光谱变化仅仅是因为NH_3的存在;通过改变气体扩散芯片中气体透过膜的厚度,得到了膜厚和光谱强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膜的厚度增加使得检测效果变差,但当膜厚小于10μm时效果基本不变,考虑到机械强度,选择了10μm作为膜的最佳厚度;随即研究了耦合芯片中流速对于光谱强度变化的影响,发现流速的增加会使得光谱强度变化减小,但流速小于5μL·min~(-1)时效果基本不变;最后又研究了指示剂用量对于光谱强度变化的影响,证明指示剂过多和过少都会影响检测效果,以5 mg为最佳。这套以耦合芯片为平台的光谱分析系统具有体积小,经济性高,响应迅速的特点,能够实现NH_4~+高选择性、可逆性的定量测量。(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9年12期)

王洁,张宇,于敏,方瑾[3](2019)在《基于双向浓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多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流控芯片易于模拟体内生理环境、流体控制精确及易于集成等优势,将基于扩散原理的浓度梯度形成结构与经典的圣诞树形浓度梯度发生器相集成,建立了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形成连续、双向浓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系统,采用该系统对不同类型细胞(HEK-293,MCF-7,SGC-7901)的侵袭力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在垂直方向上施加血清浓度梯度,在水平方向上施加抗肿瘤药物十字孢碱浓度梯度,分析了在连续药物浓度作用下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被抑制的情况,同时观察并定量评价了伴随细胞侵袭力变化过程中细胞增殖能力受抑制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形成稳定的双向物质浓度梯度;在血清浓度梯度存在情况下,伴随十字孢碱浓度梯度的升高,肿瘤细胞侵袭(P<0.0001)和增殖能力(P<0.001)均呈现浓度依赖性的连续降低.建立的双向浓度梯度微流控芯片系统可用于评价复杂环境对细胞的多重影响,也为研究细胞间相互作用、多种药物联用及药物筛选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雷,刘江,段志超,付双岁[4](2019)在《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荧光判读仪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简介了微流控免疫荧光判读仪的技术原理,然后从系统、光学、硬件和软件算法等方面介绍了判读仪的研制方法。首先设计判读仪的光电传感器,然后在对传感器扫描的数据进行滤波、寻找曲线峰等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获得样品液的定量浓度结果。该文对临床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标准样品进行定量准确性和重复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判读仪与韩国NanoEnTek公司的判读仪相关系数大于99%,变异系数(CV)小于10%。(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Ming,LEI,Jian-zhang,PAN,Guang-ming,XU,Pei-zhen,DU,Mei,TIAN[5](2019)在《PET分子影像探针微流控芯片自动合成系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影像探针是支撑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分子影像和核医学诊断应用的关键。微流控芯片自动合成系统可以根据各种不同PET分子影像探针的合成工艺,灵活组合微流控芯片模块,微量且高效地合成不同类型的PET分子影像探针。这种自动合成系统的成功研制对发展现代PET分子影像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期刊2019年11期)

武亚雄,苏波,文毅伟,何敬锁,张盛博[6](2019)在《太赫兹微流控芯片》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生物大分子和基团的振动或者转动能级处于太赫兹频段,而其生物活性在水溶液中才能表现出来,由于水对太赫兹波的强烈吸收,从而限制了太赫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了研究水溶液中生物样品的反应、变化等动态特性,将太赫兹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相结合,分别研究了微流控芯片上微流控沟道的尺寸,微流控芯片的材料及其制作流程,最后用去离子水对该芯片进行了初步测试,证明了该太赫兹微流控芯片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陆瑶[7](2019)在《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探索生命健康与疾病常需要以细胞研究为基础。由于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差异,群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只能得到一群细胞的平均值,这往往会掩盖个体差异信息。为更全面的了解细胞以服务人类健康、疾病研究,单细胞分析就变得尤为必要[1, 2]。细胞通讯是多细胞生物为执行各种生物学功能的必需手段,其中最普遍的是通过化学、生物分子的分泌、接收来进行细胞通讯。细胞通过复杂、稳定、动态的细胞分泌网络协同实现组织、器官、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利用单细胞分析工具解析细胞之间的多维、动态分泌信息,可以精准监测细胞的状态及其执行的功能。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开发了一系列的基于抗体条形码微流控芯片的高通量、高内涵单细胞细胞分泌分析工具,实现了如对数以千计的活体单细胞所分泌的42种蛋白分子分别进行同时检测,单细胞外囊泡免疫分型,单细胞-单细胞自分泌/旁分泌分析,单细胞分泌蛋白动态分析,单细胞叁维培养/分析等诸多应用,大大加深了人们对细胞分泌异质性的认识,并尝试将其服务临床实现个体化、精准医疗[3-9]。(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9年全国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期刊2019-10-24)

袁闱墨,薛春东,刘波,覃开蓉[8](2019)在《一种高通量测量单细胞弹性模量的微流控芯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微流控芯片以便高效简便地捕获大量单细胞并测量其弹性模量。方法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设计微流控阵列及其单细胞捕获单元的通道结构和几何尺寸。培养海拉细胞,制作微流控芯片实物,并采用该芯片进行单细胞捕获实验。采用COMSOL软件对作用在被捕获细胞上的剪切力和压差进行有限元仿真。根据作用在被捕获细胞两侧的压差值和细胞在捕获通道中的伸长长度,计算出细胞的弹性模量。结果所设计的微流控芯片能有效地捕获大量单细胞;计算的单细胞弹性模量为780. 7 Pa±100. 5 Pa,与文献中报道的763 Pa±93 Pa接近。结论本文所提出的微流控芯片可高效捕获单细胞并测量单细胞力学特性。(本文来源于《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方芳,闻艳艳,吴志勇[9](2019)在《多用途全玻璃微流控芯片流通检测池(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玻璃为基材的微流控芯片具有光学透明、亲水性好和强度高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具有可更换丝状电极的全玻璃微流控芯片流通检测池。该芯片通过玻璃光刻、湿法刻蚀和热封合制备。一对Pt丝电极通过平行的脊突精确定位在检测通道的两侧,之间相距190μm,流通检测池功能区的总体积仅约为300 nL。包括电化学(EC)、电化学发光(ECL)及化学发光(CL)的多模式检测均在此池体上进行了成功展示。利用微通道中的层流效应实现了电极之间的有效隔离。该芯片流通检测池具有耐用、透明、死体积小和与微型化在线流动检测相匹配的特点,可在高灵敏流动生物传感检测中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刘玉芳,刘婷姣[10](2019)在《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源的细胞外囊泡促血管新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微流控平台,在叁维细胞外基质中重构复杂的血管生成级联过程从而研究CAF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在促血管新生中所发挥的作用。材料和方法:1:CAF-EV的提取及鉴定方法:采用差速离心的方法提取CAF-EV;透射电镜、WB以及Nanoteza方法证明成功提取获得CAF-EV;2: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及制作:该芯片由PDMS制作,包含五个通道,由上至下依次编号为1、2、3、4、5;首先将纤维蛋白(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叁次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微流控芯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铵(NH_4~+)的光谱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微流控领域的发展,以快速性、便携性以及多组分检测为目标的微流控光谱分析成效卓着。但是分析中存在的指示剂浪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锌卟啉作为一种天然的自发光分子,能够实现NH_4~+的可逆性检测,解决这一问题,但却存在选择性低的缺点。针对这些问题,实验设计了一种耦合微流控芯片,由反应芯片、气体扩散芯片和检测芯片组成。其中反应芯片用于将NH_4~+转化为NH_3,由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气体扩散芯片使NH_3扩散进入待测溶液,由上下两片玻璃芯片及夹在中间的一层PDMS材质的气体透过膜制成;而检测芯片则通过多层结构将指示剂固定在其中。指示剂是通过将锌卟啉永久染色在离子交换树脂上制作而成的,在遇到NH_3分子时会产生由绿到紫的变化,而当周围变成纯水环境时,又能够实现从紫到绿的逆向变化。以此耦合芯片为分析平台,搭建了一套小型化的光谱检测系统,以便携式光谱仪为分析器件,通过测量450 nm处的透射光谱强度变化,实现了NH_4~+的定量检测,同时研究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叁个参数:气体透过膜厚度,流速和指示剂用量。首先通过光谱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我们证明了指示过程的可逆性,因而解决了指示剂浪费的问题,时间响应也说明了指示过程的快速性;接着通过与对照实验的对比,说明检测过程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能够排除干扰物的影响,光谱变化仅仅是因为NH_3的存在;通过改变气体扩散芯片中气体透过膜的厚度,得到了膜厚和光谱强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膜的厚度增加使得检测效果变差,但当膜厚小于10μm时效果基本不变,考虑到机械强度,选择了10μm作为膜的最佳厚度;随即研究了耦合芯片中流速对于光谱强度变化的影响,发现流速的增加会使得光谱强度变化减小,但流速小于5μL·min~(-1)时效果基本不变;最后又研究了指示剂用量对于光谱强度变化的影响,证明指示剂过多和过少都会影响检测效果,以5 mg为最佳。这套以耦合芯片为平台的光谱分析系统具有体积小,经济性高,响应迅速的特点,能够实现NH_4~+高选择性、可逆性的定量测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流控芯片论文参考文献

[1].丁宗庆,陈楠,邱阳,吴晓慧.盖印法加工纸基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19

[2].周昊,杨正.基于耦合微流控芯片的可逆式铵检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

[3].王洁,张宇,于敏,方瑾.基于双向浓度梯度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多重分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4].王雷,刘江,段志超,付双岁.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免疫荧光判读仪的研制[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9

[5].Ming,LEI,Jian-zhang,PAN,Guang-ming,XU,Pei-zhen,DU,Mei,TIAN.PET分子影像探针微流控芯片自动合成系统(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B(Biomedicine&Biotechnology).2019

[6].武亚雄,苏波,文毅伟,何敬锁,张盛博.太赫兹微流控芯片[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9

[7].陆瑶.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分泌分析[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9年全国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2019

[8].袁闱墨,薛春东,刘波,覃开蓉.一种高通量测量单细胞弹性模量的微流控芯片[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9

[9].方芳,闻艳艳,吴志勇.多用途全玻璃微流控芯片流通检测池(英文)[J].微纳电子技术.2019

[10].刘玉芳,刘婷姣.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源的细胞外囊泡促血管新生研究[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叁次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标签:;  ;  ;  ;  ;  ;  ;  

微流控芯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