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课文编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课文,汉语,教材,爱国主义,语文教材,博雅,儿童文学。
课文编选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泉[1](2017)在《课文编选:理念为先,理念贴心——以《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Ⅱ)》叁篇选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近年来,业界不少同仁对汉语教材的话题及内容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和分析,得出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如"教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题的选择","初级阶段以生活类、个人类话题为主,中级阶段以社会类、文化类话题为主,高级阶段以社会类、哲理类话题为主"(杨晓惠、郭曙纶,2012),"提高话题的普适性、实用性和讨论性,在与多元文化对比的基础上突出中国文化的特点"(汝淑媛,2016),等等。但是,话题的(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期刊2017年01期)
谈玉鹏[2](2014)在《中学语文教材课文编选中的体裁判定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读者对一篇课文的体裁判断并没有明确的认知,一篇短文,在通常情况下,无论是把它分为小说还是散文体裁并不影响阅读。而对于选入教材的课文来说,读者是特殊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因此,在编选文章时应准确进行体裁判定,在古代短篇小说与散文的判定上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现行教材中存疑课文入手,由此分析入选课文体裁判定存在分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张小珊[3](2014)在《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现当代散文课文编选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当代散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材中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随着新一轮的课改的展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散文的选文的编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在这一变化中不断的得到完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即“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即“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这两版教材中,“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现行的几个高中语文教材中影响范围最广泛的教材,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虽然它的使用范围比较小,但是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而受到教育界的认可与青睐。本文试从现当代散文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教学价值、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现当代散文的编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现当代散文的编选、对两版教材中现当代散文课文编选的建议四个部分对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现当代散文课文的编选进行比较研究。(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4-06-30)
庞悦[4](2014)在《《博雅汉语》和《新概念英语》课文编选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文化融合几个方面,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了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正在使用该教材的不同水平的留学生各50名对《博雅汉语》的课文编写的认识,并访谈了5名对外汉语教师,以及乌鲁木齐新东方英语学校大十字校区、新市区校区不同水平的中国学生100名对《新概念英语》的认识,并访谈了5名英语教师。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新概念英语》有几方面优势:采取中外专家合编的方式编写,更加的精确;课文难度适中,梯度的上升更加循序渐进;课文经典,适于背诵;趣味性从插图、语言、内容、题材要略胜一筹;较好的将英式文化内涵融入到课文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充分的理解。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方法,以期《博雅汉语》系列教材更加完善,能让其他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能够关注教材的编写和改革,编写出更多更优秀的教材。(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4-05-23)
塔娜[5](2014)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编写中课文的编选原则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语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课文作为一种具体的语境,集中体现了教学的语言知识和信息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文统领着教材的外在语言形式和内在信息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居于关键的地位。因此,精心选择课文和编排课文,就成为编者的一项首要的关键性的工作。本文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编写过程中课文的编选原则进行了探究与分析。(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4年05期)
张心科[6](2011)在《关于爱国主义课文的编选与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一些人热衷对爱国主义题材进行解构,对英雄人物形象进行颠覆,如说董存瑞炸碉堡是被班长所欺骗,邱少云被火烧谁也没看见,狼牙山作战其实为6人,其中5人跳崖,还有1人是投敌被杀。这种解构和颠覆不时引发争议。争议最大的是爱国主义题材的代表《狼牙山五壮士》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遭落选和在课堂教学中被曲解。2005年3月,上海、湖南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将其删除。2007年9月,人教版将其从《语文》教科书调整到自读课本,引发了(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1年10期)
潘先军[7](2010)在《中高级精读教材语料编选刍议——兼谈《目标汉语(提高篇)》课文安排》一文中研究指出精读课是中高级阶段汉语教学最重要的课程,它担负着培养学生汉语综合交际能力的主要训练任务。中高级阶段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成段表达能力,尤其是得体表达能力,能在各种语境下完成交际任务。这就要求中高级阶段的精度教材能适应这种教学和学习要求。(本文来源于《“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11-12)
潘先军[8](2010)在《中高级精读教材语料编选再议——兼谈《目标汉语(提高篇)》课文安排》一文中研究指出教材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语料的编选和安排,目前我们的中高级精读教材语料主要是书面语语料,其中文学作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在多方面影响了学习效果。课文的编选应该考虑到交际性、语体文体的多样性、语料要短而精等方面。《目标汉语》力求科学、有序、实用,课文形式以短文为主,同一主题但语体、风格不同的多篇文章,提供不同语境、不同交际目的、不同形式的交际范本,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期刊2010-08-18)
张心科,郑国民[9](2010)在《20世纪二叁十年代儿童文学课文论争及教科书儿童文学编选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二叁十年代,儿童文学成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主体,也由此引发了诸多论争,包括其主旨是激趣还是教化,内容是为审美还是为实用,课文体裁是多文学还是多文章,其语体是用白话还是文言,用字是追求艺术还是科学等。如果能辩证地看待这些不同的观点,兼顾双方的合理性,则可为确立当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儿童文学课文编写的基本原则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2010年06期)
叶晨燕[10](2009)在《试论叶圣陶对课文编选的多向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材建设的开拓者,在语文教材编写的多向探索上,建树颇丰,对后世影响深远。文章从课文的创编、精选、节录、加工、还原五方面详细探讨叶圣陶在课文编选方面的多向探索,以期对当下语文教材编写及一线教师教学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期刊2009年05期)
课文编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读者对一篇课文的体裁判断并没有明确的认知,一篇短文,在通常情况下,无论是把它分为小说还是散文体裁并不影响阅读。而对于选入教材的课文来说,读者是特殊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因此,在编选文章时应准确进行体裁判定,在古代短篇小说与散文的判定上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现行教材中存疑课文入手,由此分析入选课文体裁判定存在分歧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课文编选论文参考文献
[1].李泉.课文编选:理念为先,理念贴心——以《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Ⅱ)》叁篇选文为例[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7
[2].谈玉鹏.中学语文教材课文编选中的体裁判定问题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
[3].张小珊.人教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现当代散文课文编选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庞悦.《博雅汉语》和《新概念英语》课文编选对比研究[D].新疆大学.2014
[5].塔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材编写中课文的编选原则探析[J].语文学刊.2014
[6].张心科.关于爱国主义课文的编选与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
[7].潘先军.中高级精读教材语料编选刍议——兼谈《目标汉语(提高篇)》课文安排[C].“国际汉语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对外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0
[8].潘先军.中高级精读教材语料编选再议——兼谈《目标汉语(提高篇)》课文安排[C].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2010
[9].张心科,郑国民.20世纪二叁十年代儿童文学课文论争及教科书儿童文学编选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10
[10].叶晨燕.试论叶圣陶对课文编选的多向探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