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认知加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认知,加工,结构,信息,语料库,情绪,创造性思维。
认知加工论文文献综述
徐慧敏,张娜,元国豪,王佳,赵梦雪[1](2019)在《新训期新兵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追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追踪研究新训期新兵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的发展特点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和军人心理健康量表,于新训早期(10月中旬),中期(11月中旬)和后期(12月中旬)对某部1 776名新兵进行调查,使用SPSS 22.0对调查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交叉滞后分析等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新训期间,随着新训时间的增加,新兵总体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水平显着下降(P<0.01),心理健康水平显着上升(P<0.01);②男兵在新训中期和后期的心理健康得分显着高于女兵(P<0.01),但两者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同文化程度的新兵在心理健康、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的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新兵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呈显着负相关(r=-0.30~-0.47,P<0.01);④新训前期,新兵的心理健康能有效预测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水平(β=-0.19,P<0.01);新训后期,心理健康和负性认知加工偏向相互预测(β=-0.16,P<0.01;β=-0.04,P<0.05)。结论新训期新兵整体的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水平呈下降趋势,在新训后期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而新兵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在整个新训期均能较好地预测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水平。(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24期)
程晓彤,王佳,徐慧敏,赵梦雪,冯正直[2](2019)在《高原军人抑郁情绪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与高原军人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questionnaire,NCPBQ)、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armymen’s emotion regulation types questionnaire,AERTQ)和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对3 522名在海拔1 100~5 231 m驻训的高原军人进行现场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①高原军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9.2%;②高原军人抑郁情绪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4个因子、认知重视、行为抑制均呈显着正相关(r=0.230~0.588,P<0.01);③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均可独立预测高原军人抑郁情绪,解释率分别为37.8%和30.9%;④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显示,认知重视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高原军人抑郁情绪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和消极情绪调节方式是高原军人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高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军人的认知重视使用频率,有助于减少高原军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陈圣栋,陈永强,高伟,罗利,杨洁敏[3](2019)在《认知加工的自动化现象:从二分法到渐进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自动化是人类学习和进步的必经之路。传统的二分法通过无意识等特征简单地将认知加工过程分为受控加工与自动化加工。但这些特征取决于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范式,不具有普适性。近年来研究者根据注意资源有限理论提出自动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注意资源需求的减少是自动化发展的核心特征。相比二分法,这种渐进观更加符合实证研究的发现。而且,渐进观在信息加工自动化理论和技能习得理论的阶段性中都得以体现,进一步证明了渐进观的普适性。(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徐翠芹[4](2019)在《从写作停顿看体裁差异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电脑键盘日志和回溯性访谈,本研究分时段解析65名大学二年级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停顿行为,进而考察体裁因素对二语写作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在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的初始阶段表现出频次低、时间长的构思停顿,表明初始时段是二语写作者进行构思认知加工的重要阶段。随着写作的发展,二语学习者在记叙文写作中表现出频次高、时间短的撰写停顿,集中表现为对语言匹配内容的认知加工过程;而议论文写作中则表现出频次高、时间短的撰写停顿和频次低、时间长的在线构思停顿交错进行,凸显出写作者对内容检索构思和语言匹配内容的双重认知加工过程。结合回溯性访谈,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二语学习者在不同体裁写作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郭芳,赵庆柏,胡丽霞,费昕媛,陈石[5](2019)在《执行功能子成分对创造性思维不同认知加工阶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考察叁种中央执行子功能(刷新、转换和抑制)对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初始表征与搜索阶段以及重构阶段的作用模式。结果发现,抑制功能显着预测初始表征与搜索阶段反应时,刷新与转换功能与重构阶段反应时存在显着相关,但只有刷新功能显着预测重构阶段反应时。本研究结果表明,叁种执行子功能在创造性思维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姬庆春[6](2019)在《先验概率信息对足球运动员动作预测表现的影响及认知加工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动作预测能力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快速球类运动项目中,如足球点球情境下,守门员往往需要在球员射门动作完成之前预测球的落点方向,从而为其后续执行扑球动作预留足够的时间。大量研究表明,高水平运动员能够使用对手有限的身体运动学信息(当前信息)完成高效的动作预测。然而,基于贝叶斯理论和实际运动情境,在当前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高水平运动员会倾向于将先验信息(如预先获知的关于点球队员的射门方向概率信息)与当前信息结合起来以对动作结果进行更为准确的预测。但目前很少有研究探讨先验概率信息与动作预测表现间的关系,其影响特征及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索。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先验概率信息对动作预测表现的影响,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深入考察先验概率信息效应的认知加工特征。围绕“先验概率信息影响动作预测表现”这一主线,研究一通过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索先验概率信息能否影响足球运动员的动作预测表现及影响的关键时间点;在此基础上,研究二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通过实验3和实验4操纵先验概率信息和当前信息的一致性,分别考察先验概率信息匹配和不匹配条件下影响动作预测的大脑电生理特征;最后,研究叁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入手,通过实验5和实验6分别分析了专项和非专项情境下,先验概率信息效应的阶段性特征,即运动员的专家优势是发生在前期对先验概率信息的加工阶段,还是后期对先验概率信息和当前信息的整合阶段。研究结果显示:(1)实验1中,在当前信息量最少时,干预有偏向、测试有偏向条件下专家组后测动作预测成绩显着高于前测。(2)实验2中,当前信息量为中等和最少时,专家组在有偏向信息条件下的预测正确率最高;对照组在叁种当前信息量条件下,有偏向信息条件的正确率均最高。(3)实验3中,专家组在无先验概率信息条件下诱发的N2波幅显着高于无偏向信息条件和有偏向信息条件,而对照组在叁种条件下无显着差异。(4)实验4中,专家组在不匹配条件下诱发的N2波幅显着高于中性和匹配条件,对照组在叁种条件下的N2波幅无显着差异。(5)实验5中,对先验概率信息诱发的CNV波幅无组间差异,在整合两类信息过程中,只有专家组中不匹配条件下的N1和N2波幅最高,对照组叁种条件间无显着差异。(6)实验6中,专家组诱发的CNV波幅显着高于对照组;专家组在匹配条件下诱发的P3波幅显着小于中性和不匹配条件。研究结论:(1)先验概率信息能够促进足球运动员的动作预测表现;(2)足球运动员能够基于先验概率信息,灵活地调整对当前信息的注意资源投入和认知控制水平,以保持更好的动作预测表现;(3)对于专项情境下的动作预测过程,专家优势主要源于足球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整合先验信息和当前信息,而非前期对先验信息的加工能力更强;(4)先验概率信息不仅能够促进足球运动员在专项运动情境下的动作预测表现,也对一般认知加工过程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9-06-19)
魏瑶[7](2019)在《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EEG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效率是个体获得任务绩效的认知加工过程,大脑皮层神经资源使用的有效性。空间任务认知加工是指个体对视觉客体空间信息,进行感知、编码、记忆、存储和提取等认知过程。运动领域运动相关空间信息的认知加工,是获得运动优异绩效的关键。长期的专项运动训练,不仅提高运动员运动相关空间任务信息的加工能力,还可能提高大脑相关皮层功能,表现皮层神经高效率。探讨运动员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的神经效率,对解释运动员高水平动作绩效,揭示运动员高绩效的认知加工神经机制,揭示长期体育锻炼对个体大脑神经功能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目前研究显示,受专项经验、任务类型、训练项目、脑区环路等调节变量影响,在运动专项或运动相关空间任务认知加工过程,运动员的脑区激活、脑区间功能耦合,以及事件相关电位波幅等变化趋势并不一致。为此,本研究依据神经效率假说,以及神经元节律同步绑定与相干模型,采用诱发脑电信号分析技术,以典型快速对抗性的乒乓球运动员为被试,通过专项动作和运动相关空间任务,比较诱发脑电节律去同步化/同步化、节律相干性、事件相关电位波幅的组间差异性,分析乒乓球运动员不同空间任务诱发的脑区激活、脑区间功能耦合、不同加工阶段资源消耗差异性等神经活动特征,探讨运动员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在专项动作任务加工中,运动员组的正确率优于对照组;任务诱发脑电节律分析显示:运动员的枕区和顶区的低频α节律去同步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运动员组的枕叶、顶叶和镜像系统等脑区的高频α节律去同步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专项任务诱发运动员皮层激活下降;右侧枕区与颞区的θ节律和高频α节律波相干性系数,右侧枕与额区的θ和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右侧额区与颞区的θ节律、低频α和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都高于对照组;运动员的左侧枕与顶区、左侧枕与额区的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左侧额区与颞区θ节律和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左侧额区与颞区低频α和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左侧额区与顶区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额区、顶区和颞区半球间θ节律、低频α和高频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表明专项动作诱发运动员脑区间功能耦合的分化趋势。(2)在位置和旋转特征空间任务加工中,运动员反应时、正确率优于对照组,运动员的绩效更优;任务诱发脑电节律分析显示:运动员左侧额区和颞区的θ节律同步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运动员的左侧顶区的低频α节律,以及左侧额区和颞区、顶区和枕区的高频α节律去同步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在位置和旋转特征空间任务中,运动员表现皮层更低激活;任务诱发脑电节律相干性系数比较显示:运动员右侧颞区与额区、额区与枕区的α节律相干性系数高于对照组,运动员左侧颞区与额区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颞区、顶区和额区半球间的α节律的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员脑区间功能耦合也呈现分化趋势。(3)在位置特征空间任务加工中,运动员反应时优于对照组,表现加工速度的优势;任务诱发脑电节律分析显示,运动员顶区和中央区诱发高频α节律去同步化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员的顶区和中央区诱发皮层激活更低;任务诱发节律相干性系数的比较显示:运动员的右侧颞区与额区、额区与枕区的α节律相干性系数高于对照组,但左侧颞区-额区α节律,以及顶区半球间α节律相干性系数低于对照组,反映这些脑区间功能耦合也呈现分化趋势。(4)位置和旋转特征空间任务事件相关电位比较显示:运动员的顶区和枕区诱发N1峰波幅,额区和中央区诱发N2峰波幅都高于对照组,潜伏期组别差异不显着,但额区、中央区和顶区诱发P300峰波幅低于对照组,潜伏期小于对照组;位置特征空间任务事件相关电位比较显示:运动员额区和中央区诱发N1峰波幅,以及额区和顶区诱发N2峰波幅都高于对照组,但运动员额、顶区诱发P300峰波幅和潜伏期低于对照组,表明运动员早期神经资源消耗增强,而加工后期神经资源消耗下降。(5)位置空间特征任务诱发脑电信号时-频功率谱谱显示,被试的枕叶、顶叶、中央区和额区α节律去同步化/同步化趋势,与事件相关电位成分波幅呈现较高相关,进一步验证事件相关电位的N1、N2、P300峰波幅和潜伏期,反映运动员大脑神经效率不同加工时间阶段变化特征。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专项动作和运动相关空间任务认知加工中,乒乓球运动员额区、顶区等皮层神经激活水平,以及额-枕、额-颞、额-顶等脑区间节律功能耦合的变化,都表现大脑神经资源使用的高效率。(2)在运动相关空间任务认知加工中,乒乓球运动员的大脑神经高效率,主要表现认知加工的晚期。(3)在专项动作和运动相关的空间任务加工中,运动员的大脑认知加工的神经高效率,既表现一定迁移性,又受运动经验的影响。(4)提出的乒乓球运动员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模型,揭示了运动员大脑神经效率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9-06-19)
逯芝璇,鹿士义,蒋思艺[8](2019)在《“N的V”结构认知加工的类型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复杂动作事件的类型学入手,通过句子可接受度判断实验,考察了母语为"领格—宾格"型语言和"作格—领格"型语言的高水平汉语二语者对"N的V"构式的加工情况。为了确定构式中V的论元选择和编制实验材料,我们进行了语料库考察。研究发现,选择施事的动词数量最多,选择受事的略少;高水平汉语二语者对"N的V"的认知加工会受到母语概念迁移的影响,具有类型学效应。(本文来源于《汉语学习》期刊2019年03期)
高晨[9](2019)在《现代汉语名—名结构的认知加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定中结构是自然语言中最普遍也是最复杂的结构之一,这种结构在词汇层面叫作复合词,在句法层面叫作定中短语。现代汉语名-名结构作为定中结构的一种,理论研究成果很多,而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前人的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定语标记词“的”在名-名结构中的隐现条件及其相关的语义变化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名-名结构中,部分定语名词兼具形容词属性,即结构中的第一个名词项经历了由名词到形容词的词类转变并被赋予熟语语义,成为形容词化的名词。然而,“的”字隐现和形容词化的名词是否以及如何影响现代汉语名-名结构的认知加工尚无从知晓。本文旨在通过叁项心理学实验研究以上问题。实验一采用了自定步速阅读的方法研究“的”字对名-名结构的加工影响。结果表明“的”字隐现会影响名-名结构的加工,但这种影响由结构的整体语义类别(字面义/非字面义)调节,且对非字面义名-名结构影响更大。认知距离假说可解释这一结果,当定语名词和中心语名词的认知距离近时,整合度高,加工更容易,而当定语名词和中心语名词的认知距离远时,整合度低,加工更困难。实验二也采用了自定步速阅读的方法研究[±形容词化的名词]对无语境下名-名结构的加工影响。结果表明形容词化的名词会对名-名结构的加工产生显着影响。与[-形容词化的名词]的字面义名-名结构相比,[+形容词化的名词]的非字面义名-名结构加工更容易,这是由非组构式(非字面义/隐喻义)词块和组构式(字面义)结构的加工差异所引起。非组构式词块整合度高,因此需要更少的认知资源,加工也更快。实验叁采用了眼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证明[±形容词化的名词]对有语境下名-名结构的加工影响。结果表明,形容词化的名词会对名-名结构的加工产生显着影响。在加工时间上,[+形容词化的名词]的非字面义名-名结构比[-形容词化的名词]的字面义名-名结构用时更短。语境并未对两类名-名结构的加工产生显着影响。总的来说,实验结果支持直接通达模型和非字面义优先模式。本文有望丰富现代汉语名-名结构加工的研究方法,同时为先前理论研究提供实证补充。此外,本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汉语结构的理论认识,而且将对中文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直接的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侯义屹[10](2019)在《侦查讯问人员认知加工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侦查讯问作为以言辞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强制性调查的刑事司法活动,在查明事实、收集证据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侦查讯问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侦查讯问工作的质量,法治化进程的发展对侦查讯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对侦查讯问人员认知心理的研究尚显薄弱,难以适应侦查讯问工作的需求。认知加工理论所研究的认知主体对于信息加工过程,与侦查讯问工作具有紧密联系。侦查讯问人员作为侦查讯问工作的认知主体,以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其认知加工现象进行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侦查讯问人员认知加工现象是侦查讯问人员对自身获取信息所进行的加工、分析以及判断决策的认知心理过程现象。本文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定性研究为研究方法,在整理归纳侦查讯问人员认知心理及认知加工的研究背景、相关文献、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侦查讯问人员认知加工具体现象:从侦查讯问人员的生理属性出发,对侦查讯问人员的视觉与听觉加工、知觉加工过程以及模式识别等感觉与知觉加工现象进行描述;以侦查讯问人员社会属性为视角,基于Dodge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分析了侦查讯问人员的社会信息加工现象,阐述了侦查讯问人员社会信息加工现象的六个阶段;文章同时探讨了侦查讯问人员的决策现象,以决策结构、讯问阶段为标准对侦查讯问人员决策进行分类,并对决策过程进行分析。在当前的侦查讯问实践中,侦查讯问人员在注意资源分配、信息加工效率及长时记忆信息储备等方面存在影响其认知加工的潜在问题。此外,沉没成本、过度自信等心理效应也可能对侦查讯问人员的判断决策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以上研究,从心理思维与业务能力两个方面入手提升侦查讯问人员认识加工水平具有可行性:在心理思维方面,通过元认知、沉思心理、转变归因倾向以及消极思维阻断等方面的训练,使侦查讯问人员了解自身认知加工的过程,提升感知觉和注意能力并消除不良心理状态;在业务能力方面,以建构主义为视角,创新业务能力培训教学形式,重构师生关系,通过开展提问情境训练和探索以讯问记录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提升讯问人员业务能力,丰富长时记忆内容,提升讯问人员认知加工效率与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期刊2019-06-10)
认知加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与高原军人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questionnaire,NCPBQ)、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armymen’s emotion regulation types questionnaire,AERTQ)和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对3 522名在海拔1 100~5 231 m驻训的高原军人进行现场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①高原军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9.2%;②高原军人抑郁情绪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4个因子、认知重视、行为抑制均呈显着正相关(r=0.230~0.588,P<0.01);③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均可独立预测高原军人抑郁情绪,解释率分别为37.8%和30.9%;④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显示,认知重视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高原军人抑郁情绪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和消极情绪调节方式是高原军人抑郁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降低高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军人的认知重视使用频率,有助于减少高原军人的抑郁情绪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知加工论文参考文献
[1].徐慧敏,张娜,元国豪,王佳,赵梦雪.新训期新兵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追踪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9
[2].程晓彤,王佳,徐慧敏,赵梦雪,冯正直.高原军人抑郁情绪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19
[3].陈圣栋,陈永强,高伟,罗利,杨洁敏.认知加工的自动化现象:从二分法到渐进观[J].心理科学进展.2019
[4].徐翠芹.从写作停顿看体裁差异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
[5].郭芳,赵庆柏,胡丽霞,费昕媛,陈石.执行功能子成分对创造性思维不同认知加工阶段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9
[6].姬庆春.先验概率信息对足球运动员动作预测表现的影响及认知加工特征[D].上海体育学院.2019
[7].魏瑶.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空间任务认知加工神经效率的EEG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
[8].逯芝璇,鹿士义,蒋思艺.“N的V”结构认知加工的类型学效应[J].汉语学习.2019
[9].高晨.现代汉语名—名结构的认知加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10].侯义屹.侦查讯问人员认知加工现象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