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李娜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李娜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目的:探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儿科病区自2017年9月开始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现选取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8月)和实施后(2017年9月—2018年4月)儿科病区收治的患儿各128例,整理住院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等。结果:实施后,儿科病区患儿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从13.28%降至4.69%,护理纠纷发生率从10.16%降至3.125%,且住院时间也较实施前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强调护理风险的事前防控管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预防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风险防范式护理;儿科;护理纠纷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258-02

儿科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其收治的患儿具有年龄小、病情变化快、配合度差等特点,护理工作繁忙,护理风险大[1]。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是基于护理风险现状和实情制定的护理管理模式,其强调护理风险的早发现早预防[2]。本院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自2017年9月开始全面落实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实施前(2017年1月—2017年8月)和实施后(2017年9月—2018年4月)我院儿科病区收治的患儿各128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前的128例患儿中,男童60例,女童68例,年龄4~12岁,平均(8.1±0.6)岁;呼吸系统疾病49例,消化系统疾病38例,神经系统疾病20例,泌尿系统疾病11例,循环系统疾病10例。实施后的128例患儿中,男童63例,女童65例,年龄3~13岁,平均(8.3±0.7)岁;呼吸系统疾病50例,消化系统疾病43例,神经系统疾病17例,泌尿系统疾病10例,循环系统疾病8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在儿科病区内成立由护士长、主治医生、骨干护士、责任护士组成的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负责全面统筹管理儿科病区的护理风险事件,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防范方案。(2)风险评估。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分析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风险事件分类、发生率、发生原因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护理风险事件、类型、原因等,总结护理管理中常见的三种护理风险:技术操作相关风险、医嘱执行中相关风险、患儿自身的潜在风险。(3)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对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培训教育,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病区的管理规章制度宣教,提升医护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掌握儿童护理的风险事件、原因、防范措施等。针对护理人员的岗位特点进行专题化培训,加强对护士护理操作技能、沟通交流能力等的培训教育。例如:责任护士需要负担患儿的基础护理操作、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加强对其静脉穿刺技能、儿童病情观察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的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4)制定儿科护理管理流程。针对儿科病区收治患儿的特点,结合护理风险因素,就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制定严格的流程、监管方法以及质量考核标准等,掐灭安全隐患,并保证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无序。(5)针对性保护措施。在每次护理操作完毕后或是巡房时,注意观察病房护栏是否固定牢靠,并叮嘱家属,以免患儿坠床,同时注意避免挤压患儿手臂等;对于使用约束带的患儿,一名护士操作,一名护士床旁观察守护,使用棉质宽条的约束带,合理调节约束带的松紧度。给患儿服药时护士亲自送到病房给患儿服用,认真安抚患儿情绪,避免哭闹时服药引起误吸等。(6)人文关怀。加强患儿及陪护家长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结合患儿的年龄,以与患儿聊天、玩耍中渗透健康宣教内容,叮嘱患儿勿做一些危险动作,鼓励患儿加强自我保护。给患儿护理操作过程中,耐心、温柔询问患儿的感受,通过抚触、拥抱、肢体语言等鼓舞患儿引导患儿提出疑问,耐心解答。对于陪护家长,一方面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让家长对患儿的治疗方法、预后转归、生活注意事项、疾病防治等有一定了解,使家属能配合医护人员合理安排患儿的作息、饮食以及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等。另一方面针对家长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安抚家长的情绪,并讲解可能出现的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原因,指导家属照护患儿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患儿。

1.3观察指标

收集实施前后患儿的住院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检验数据资料,计数数据/计量数据组间比较行χ2/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后,儿科病区患儿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实施后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实施前,P<0.05。

3.讨论

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模式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循证医学、预见性管理思想等科学方法、理念,结合现状,制定现代化的护理风险防范管理模式,其要求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注重护理风险的预防控制。儿科护理管理工作繁重,且服务对象较为特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3]。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结合风险事件发生的类型、根源等,从护理人员、护理流程制度、患儿及家长本身等方面着手,力求将风险因子掐灭在萌芽状态。例如:重视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提升风险意识,使其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有意识的主动防控风险事件,主动提升业务能力,减少意外伤害事件发生[4];注重风险事件的总结调查,持续性改进,提升护理质量。又如:强化对患儿及家长的人文关怀,重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真正将患儿和家长放在心上,了解其护理需求,积极解答其各种疑问,耐心安抚患儿及家长情绪,提高其配合度,利于各项治疗护理性操作的顺利开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5]。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患儿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住院时间缩短。

综上,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效果确切,有利于加强护理风险的控制,减少意外事件、护理纠纷事件发生,建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正芳,黄馨,李建云,等.浅析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206.

[2]王媚媚,陈梅香.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开展输液风险防范护理对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4):3448-3450.

[3]刘媛媛.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方式及施行意义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137-139.

[4]刘红菊.儿科门诊患儿输液风险防范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4):434-435.

[5]王姣.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16-117.

标签:;  ;  ;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李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