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培根的绘画在对传统经典名画的解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形式,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反映着那个时代的艺术特征。文章通过解读培根颠覆经典绘画的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重新审视并阐释了作品的意义。
关键词:培根;经典绘画;艺术语言;意义
1649年西班牙大画家委拉斯开兹(DiegoRodriquezdeSilvayVelasquez,1599—1660)在第二次去意大利时完成了著名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这幅油画震动了教皇,也震惊了整个罗马。当教皇自己看到这幅肖像画时都发出“画得太像了!”的感叹。委拉斯开兹只画他能看到的东西,在画布上只画下真实可信的形象,而由于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卓越的写实绘画技巧,其艺术成就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度。
从此画的形式看,它与欧洲当时的其他肖像画没有什么两样,人物的形态、构图都符合传统肖像画,然而在人物的性格描写上,却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深刻地表现了这位宗教统治者的精明强干、威严阴森和多疑不安的复杂性格。画面上的教皇尽管脸上流露出一刹那坚强有力的神情,但是他放在椅上的两只手都显得分外软弱无力。热烈的暖红色调,表现出宗教的庄严气氛,白色法衣与红色披肩形成了诱人的色调对比,笔法流畅精妙,表现出艺术家的高超技巧。
委拉斯开兹对人物个性品质的敏感,人物特征的描绘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握,都达到了无比深刻的程度。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来看,在现实的各种关系中,在与人们周围的现实生活的联系中显示真实的人物。教皇的真实性、深刻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就美学的观点而言该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创造性和审美价值。
在一百年以后,哥雅临摹了这幅作品,但却以揭露形象身上的否定点为基调,他所描绘的作品更多表现的是狠毒和猜疑的特性。俄国画家苏里柯夫(VassilyIvnovichSurikov,1848—1916)对此画极为推崇:“这一切都很完美,技巧、形式、色调每一部分都使人惊奇—————这是一个活的人,这是所有过去绘画中高于一切的绘画”。更耐人寻味的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l909-1992)却篡改了这幅作品。
弗朗西斯·培根小时候患过严重的哮喘,导致他无法接受正常教育;少年时代和父亲关系疏离。1927年他17岁时离开了家乡,浪迹欧洲。20世纪20年代的柏林,充斥着性交易、酗酒、赌博,他便卷入了这放浪形骸的都市;在法国巴黎,他沉浸于艺术的海洋里;其中给他最大影响的是毕加索和费尔南·莱热。在模仿20世纪早期的伟大艺术家尤其是莱热和毕加索时,培根获益匪浅。《上十字架》(1933)令他崭露头角;在这之后的十年中,培根迷恋于经营一个非法的赌场,这差点让其放弃绘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体弱培根逃过服兵役,这使他重新燃起了绘画的兴趣。培根创作的顶峰是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他的风格和题材的广度发挥到了极至,创作出了一些20世纪颇具震撼力的作品。他反复运用的形象便是在歇斯底里大叫的教皇,根据委拉斯开兹的名画《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加以变形转化为自己的绘画形式。
当面对《根据委拉斯开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的习作》的时候,让我们看看培根都做了些什么?我们又会想些什么呢?
也许你会回答:看不懂!为什么画成这样?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怪兽吗?还是一个异化的猩猩?
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恐惧、尖叫的状态,表达了一个孤独的人物形象。绝望和恐惧让自我心里的压抑彻底崩发,自我就像恶魔一样蚕食自我的灵魂,幽灵一般。看培根的画如同一场“恶梦”,在痛苦无助中被张开的大口吞入一个似幻非真的世界。这种幻觉,增加了绘画表现的深度空间;这种不适应感带来了心理层面的紧张甚至恐惧。原本习以为常的一切都显得不真实了,这种与现实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触及到现存的审美观念。培根的思想消解了原作的意义,对经典作品进行了颠覆、破译和重新阐释。作品不仅通过重新塑造委拉斯开兹的教皇形象并将时代的精神注入其中,也为绘画的表现下了一个全新的诠释。
我们从这幅画看到委拉斯开兹的教皇已不复存在,我们似乎也找不到其对培根在绘画方面的影响。而培根对教皇形象进行了篡改,并借用这个著名的形象来表现他内心的真实。培根曾说“真实的东西给人感受较深”,“真正的画家不是按照事物实际存在的样子来画它们,而是根据他们对这些事物的感觉来画它们”。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幅画产生的环境,不难看出这幅画产生于二战之后,西方人失落的年代。战后的英国仍然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对死亡的恐惧,对未来的迷茫,无法抚平的战争创伤仍然萦绕着当时的人们;未来的梦想被心底的阴影缠绕、笼罩而不能自拔,这生命的痛,人类内心的呐喊正是培根真实的感受。从这一角度看人物形象描写的真实性和当时环境是相统一的,其独特感受和人物情感是相统一的,其艺术形式和内容是相统一的。
而委拉斯开兹和培根不同的是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培根却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涂抹得面目全非。委拉斯开兹的红白色调也被培根的黑白色调所取代;支离破碎、肆意、平刷的笔触;激愤挥洒的线条将人物形象无情的打碎破坏,形成无法辨别似人非人的魅影;似乎暗喻权力背后的痛苦不安和恐惧。“教皇”的身体被撕裂,恶运正在降临自己,恐惧刚刚降临内心,力量越来越大。“教皇”更加怪异,这种怪异来自培根自身和外界的混合和变异,凝聚内心而无法消除。“教皇”体现出来的精神崩溃感正是二战后人类内心的真实写照,人类正被不安和恐惧所吞噬着。因而培根说:“我希望我的画看起来犹如人在其中走过一样,像一只蜗牛,留下人的足迹和往事的记忆纹路,一如蜗牛留下的黏液一样。”培根受早期新闻胶片的影响、迈布里奇的运动研究、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以及直接引用希特勒及其党徒的新闻照片或世界名画加以转化,创造了一种“真实”的恶梦。用培根自己的话说,无论这些作品看上去如何复杂、神秘,其目的在于去“诱捕真实”,营造一种尽可能强烈的紧张感,却不陷入幻想之中。培根喜欢利用画笔和颜料的效果,使之沉浸到画布编织的纹理中。运用多变的技法以有力笔触表现人物形象的孤独、野蛮、恐怖、愤怒和兴奋。它们通常尺寸较大,在表现被摧残后的扭曲和破碎的心态时,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和有力的风格。从马克思美学观点的基本精神来看培根的艺术形式与技巧已成为形象地展示“历史真实”和隐喻地传达思想倾向的艺术表现。
张开的大口,也是培根早期作品的一种符号。培根不仅经常描绘人物咧开大口呐喊,也刻画了一个仿佛将人吞噬撕裂的空间。“教皇”撕心裂肺的喊叫不禁让人联想到蒙克的名作《呐喊》,关于这幅画在其日记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尼斯,1892年1月22日,我和两个朋友还在散步,太阳已快下山了,天空突然间变得血一样红,我似乎感受到一种悲伤忧郁的气息,我止住了脚步,轻轻地倚在篱笆边,极度的疲倦已使我快要窒息了。火焰般的云彩象血,又象一把把利剑笼罩着蓝黑色的挪威海湾和城镇。我的朋友,他继续独自地走着,而我却呆呆的站在那儿,焦虑得不停地发抖,我感到四周似乎被一声巨大又不断的尖叫声震得摇摇晃晃。
不难看出蒙克《呐喊》表现的是悲伤和忧郁之下焦虑的心情,并且他作为一个孤独的人影出现在画幅中,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强调一种个人情绪,是现代表现主义艺术;我们从蒙克的生平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当然蒙克的《呐喊》也体现出当时社会中部分人们的一种孤独和痛苦。而培根更多表现的是他对当时社会现状以及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刻感悟,其中多是恐惧绝望的成份,因此不难看出培根作品的精神指向———焦虑、绝望、恐惧、死亡。
培根的创作期正处于现代向后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一思想历程中培根的艺术思想和审美理念无形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与旨趣在一定程度上被颠覆,其作品也体现出后现代精神的思想特征。培根在对传统经典名画的解构过程中创造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形式,而不是一种构形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