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井眼轨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轨道,页岩,水平,涪陵区,方位角,最优化,模型。
井眼轨道论文文献综述
李菁[1](2019)在《鱼骨分支井布置方案及井眼轨道设计——以玛湖凹陷下叁迭统百口泉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为超深、特低渗、中等孔隙度致密砂砾岩油藏,区块内主要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的开发方式,取得明显的开发效果。同时,新疆油田也具有开发鱼骨分支井的经验。鱼骨分支井的布置方案决定了鱼骨井的产油能力,但同样决定了钻井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消耗。在满足鱼骨井布置方案要求的同时,降低钻井风险和成本尤为重要。所以,尝试分析将鱼骨分支井作为玛湖油藏新开发思路的可行性,通过建立产量预测模型,模拟不同布置方案对鱼骨井产油能力的影响。此外,以各布置方案为基础,设计一系列鱼骨井分支井眼轨道,分析不同造斜率对滑动钻进工况下钻柱所受摩阻以及分支井眼各分段长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常规水平井,鱼骨分支井能有效地提高单井产量,其中增大分支井眼长度和分支数最为明显。采用6°/30 m和7°/30 m的造斜率在能够保证多数鱼骨井实钻井眼能够达到设计指标的同时,减少分支井眼扭方位段长度和钻柱所受摩阻,进而可降低分支井眼的钻进成本和钻井风险。(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9年08期)
王新刚[2](2018)在《大位移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位移井成功运行关键是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以大位移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井眼曲线上稳斜段稳斜角计算公式,确定了大位移井轨道设计中造斜点选择原则,提供了造斜段设计中常曲率法双增剖面、圆弧剖面和变曲率法的抛物线、摆线、悬链线、准悬链线、修正悬链线和侧位悬链线的计算公式。并根据设计的造斜率、井深长度、造斜段长度、各种摩阻及扭矩因素选出最佳曲线,旨在为大位移井井眼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8年12期)
唐雪平,洪迪峰,盛利民,窦修荣,王家进[3](2018)在《恒工具面角井眼轨道设计模型及求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恒工具面角曲线是一种典型的井眼轨道设计模型组件,计算复杂,设计求解难度大。现有模型缺乏一般性,且求解模式单一,为此提出两种典型的恒工具面角井眼轨道设计模型,并寻求灵活、有效的求解方法。针对定向井和水平井一般设计问题,构建了单、双恒工具面角曲线与直线组合两种典型设计模型,探讨了多种设计变量求解方法。通过合理确定设计变量初值,采用拟牛顿数值求解方法,精确、快速、灵活地求解了这两种设计模型。算例应用结果表明,两种典型轨道设计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合理、有效,可用于定向井和水平井轨道设计。(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赵婷,何亚斌,郭春芬[4](2018)在《涪陵区页岩气YY1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涪陵区页岩气田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南方,该地区属于丘陵山地,具有构造改造强,地应力复杂,埋藏较深和地表条件复杂等特点,在直井生产中存在钻井难度大,生产时间长,单井产量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地质背景条件的研究,综合运用现代钻井工艺理论技术及其最新进展以及系统工程领域的最优化理论方法,从井眼轨道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各种参数的约束条件,选取合适的水平井钻井轨道模型,然后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造斜点深度、稳斜角、水平段长度、造斜率等约束条件的取值范围,进一步定量计算。最后,针对该地区水平井设计井眼轨道并优化。该水平井的设计研究满足该地区实际生产需要,可以优质、快速、低成本地完成作业,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井产能,为该研究区其他水平井的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也作为今后勘探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世栋,张志刚,耿雪樵,于彦江,陈奇[5](2018)在《考虑方位漂移的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在钻井过程中经常出现方位漂移的问题,方位漂移严重影响了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控制,进而影响水平井的准确中靶。在现场施工中,通常根据施工区以前的钻井经验,在进行定向造斜时,先估计出一个"方位超前角",这种现场的做法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可能出现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了考虑方位漂移的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的方法,解决了仅凭现场经验给出的"超前角"不准确的问题。考虑方位漂移的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按照井段划分,将地层因素与井身剖面结合起来求取井段的平均方位漂移率。根据该方法研制开发了考虑方位漂移的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软件,并通过举例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夏立满[6](2018)在《煤层气井工厂井眼轨道设计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领域普遍面临单井产量低、投资回收期长的问题,为了适应煤层气降本增效的发展方向,同时良好适应煤层气区块普遍的苛刻地形地貌条件,针对煤层气藏井工厂试验开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相应问题研究。本文从以沁水盆地某区块为研究对象,从井眼轨道靶点设计入手,利用气藏工程多组分数值模拟方法,分别优化定向井和水平井相应参数,形成井工厂靶点布置方案;接着,通过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煤层气矿区复杂地形约束下,为实现地下靶点目标的平台位置、连接靶点数等多重未知量相互牵制的优化模型,解决了平台建设的若干问题;最后综合理论分析和软件计算等手段,立足于前期定向井和水平井靶点分布,按照钻井工程设计原则和标准对单井和井工厂轨道依次进行设计优化,并依靠防碰扫描方法进行了调整完善,最终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我国煤层气领域的多井井工厂井眼轨道模式,可为现场应用和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6-01)
王志月[7](2018)在《页岩气丛式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丛式水平井具有水平井和丛式井的双重特征,是高效开发页岩气田的先进井型。丛式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是页岩气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仍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丛式水平井的单井井型多为叁维水平井,属于复杂结构井的范畴,叁维待钻轨道设计是复杂结构井轨道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连通井待钻轨道设计时,根据是否限定连通点的井眼方向,分别对连通过程中的“单向待钻轨道设计”和“双向待钻轨道设计”进行了研究。运用矢量代数法和最小曲率法,建立了不同已知参数组合下的连通井叁维待钻轨道设计计算方程;拓展了靶区几何形状,建立了定向井着陆到复杂构造的轨道设计计算方程;结合工具面角的矢量表达式推导出了定向井到邻井以及着陆面最近距离的计算公式。在连通井双向待钻轨道设计方程组求解中,应用拟解析解理论,避免了求解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使计算更加高效。针对不同的纠偏目标段建立了纠偏轨道设计方程组,以轨道总长度、轨迹符合率和轨道复杂度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了纠偏轨道多目标优化模型。算例分析表明选用最大井眼曲率进行设计时,轨道总长度最短且轨迹符合率最高,而设计水平位移最大时纠偏轨道的复杂度最小。针对丛式井侧钻绕障水平井轨道设计,综合考虑了轨道长度、轨道复杂度和中靶精度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并将邻井防碰作为约束条件,根据不同的绕障类型建立了侧钻绕障轨道最优化设计模型。在现有的平台位置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井工厂”模式下的钻井学习效应,建立了“井工厂”模式下丛式水平井平台位置最优化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考虑钻井学习效应的平台位置优化模型,可望增加每个平台的钻井数量,从而减少平台的个数,更有利于应用“井工厂”作业模式以降低工程费用。在地面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在同一平台同时部署鱼钩型水平井和大位移水平井,可以进一步提高“井工厂”作业效率,有效降低总建井费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王瑞杰[8](2018)在《煤层气丛式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丛式井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新井型,具有节省空间、投资成本低、见效快、易管理、控气面积大等特点,使得其在煤层气开采中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丛式井开发煤层气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丛式井井眼轨道的设计,井眼轨道设计的好坏关系到钻井质量好坏、钻井成本大小、钻井周期的长短,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等。由于丛式井需要在一个钻井平台上布置多口井,因此丛式井的井口与对应靶点的匹配也是丛式井设计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研究丛式井井眼轨道设计及其井口-靶点匹配对于指导利用丛式井进行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丛式井轨道设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分为丛式井靶点以上的影响因素及靶点以下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在分析影响因素之上,根据二维及叁维井眼轨道的基本计算模型,以造斜点深度、井眼曲率和井斜角等为约束条件,以井眼轨道长度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二维及叁维井眼轨道最优化模型以及基于虚拟靶点的叁维井眼轨道最优化模型。根据最优化理论对所建立的最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所得结果较常规井眼轨道设计具有更短的井眼轨道长度及较低的井斜角和井眼曲率。针对利用丛式井进行工厂化作业过程中的井口-靶点匹配问题建立了匹配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匹配流程;最后,针对利用常规丛式井开发煤层气过程中钻井平台下方存在“死气区”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勺形井眼轨道进行煤层气的开发,从而提高钻井平台下方煤层气的动用量,实现煤层气的高效低成本开发。(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张子瑜[9](2018)在《空间斜平面上的二维井眼轨道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维井眼轨道是指井眼轨道上每一点的井眼切线都与某个固定的非零矢量相垂直的叁维井眼轨道,如过井口铅垂面上的S型井眼轨道,空间斜平面上的"稳斜-圆弧-稳斜-圆弧-稳斜"型待钻设计轨道,将叁维井眼轨道设计问题转化为空间斜平面上的二维井眼轨道设计问题,可使设计简单易解。讨论了叁维井眼轨道退化为空间斜平面上的二维井眼轨道的设计条件,推导出了叁维设计参数与空间斜平面上的设计参数之间的变换公式;利用圆弧轨迹的矢量描述技术给出了全局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之间的矢量变换公式,即先将已知设计参数变换为空间斜平面上的参数,再按照二维S型轨道设计方法在空间斜平面上进行设计求解,最后将设计结果变换到全局坐标系中。数值算例表明,该计算流程简单快捷,易于编程实现,可用于特殊设计条件下的待钻井眼轨道设计、侧钻轨道设计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18年04期)
庞明越,唐海,林家昱,吕栋梁,何娟[10](2017)在《渤海油田叁维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井眼轨道设计是水平井钻井的首要环节,目前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井眼轨道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对于"直—增—稳—边增边扭—水平段"型水平井的优化设计方法。假设井眼轨道是由空间直线或圆弧连接而成,因而将井眼轨道优化的问题转化为空间几何问题,应用非线性不等式与等式约束从而建立优化模型。将建立的模型在Matlab中进行编程,并引用工具箱中的fmincon函数进行求解。通过此程序对渤海油田的水平井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减小井眼轨道的长度,能够有效降低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且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并论证了在渤海油田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运用优化的各项设计参数可有效地指导井眼轨道的设计,对其它油田相同类型的水平设计及优化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油气藏评价与开发》期刊2017年06期)
井眼轨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位移井成功运行关键是井眼轨道优化设计。以大位移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井眼曲线上稳斜段稳斜角计算公式,确定了大位移井轨道设计中造斜点选择原则,提供了造斜段设计中常曲率法双增剖面、圆弧剖面和变曲率法的抛物线、摆线、悬链线、准悬链线、修正悬链线和侧位悬链线的计算公式。并根据设计的造斜率、井深长度、造斜段长度、各种摩阻及扭矩因素选出最佳曲线,旨在为大位移井井眼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井眼轨道论文参考文献
[1].李菁.鱼骨分支井布置方案及井眼轨道设计——以玛湖凹陷下叁迭统百口泉组为例[J].能源与环保.2019
[2].王新刚.大位移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与应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
[3].唐雪平,洪迪峰,盛利民,窦修荣,王家进.恒工具面角井眼轨道设计模型及求解方法[J].石油学报.2018
[4].赵婷,何亚斌,郭春芬.涪陵区页岩气YY1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王世栋,张志刚,耿雪樵,于彦江,陈奇.考虑方位漂移的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8
[6].夏立满.煤层气井工厂井眼轨道设计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7].王志月.页岩气丛式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8].王瑞杰.煤层气丛式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9].张子瑜.空间斜平面上的二维井眼轨道设计方法[J].中外能源.2018
[10].庞明越,唐海,林家昱,吕栋梁,何娟.渤海油田叁维水平井井眼轨道优化设计[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