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游离菌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菌丝,氨基酸,真菌,色谱,麦角,虫草,冬虫夏草。
游离菌丝论文文献综述
徐军,汪家春,李兆兰,王玥,陈雅琳[1](2018)在《3种虫生真菌菌丝的游离氨基酸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种虫生真菌菌丝进行游离氨基酸的分析,了解其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为进一步食用、药用的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信息和技术资料。采用安捷伦1200 HPLC C18反相柱梯度进行分离,邻苯二甲醛-芴甲酯(OPA-FMOC)柱前自动衍生化,利用已知浓度的氨基酸标准品的峰面积与样品峰面积之比计算出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中国弯颈霉(Tolypocladium sinense)、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分加含20、23、22种游离氨基酸。3种真菌菌丝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种类不同,各有特异性,但有互补作用,游离氨基酸总量相差较大,在食品药品开发应用中建议配合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8年05期)
陆涛,张其磊,姚善泾[2](2015)在《海洋黑曲霉游离菌丝的对染料和不溶性颗粒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菌丝球在溶液中易于实现固液分离并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可以用于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但菌丝球结构较为紧密,而吸附物要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菌丝球内部,影响整体吸附效率。本实验室从东海的海底污泥中筛选得到的一株海洋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经研究发现具有极强的成球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将其菌丝球匀浆后得到的游离菌丝接入含有少量C源的培养液中即可重新形成菌丝球从而易于进行固液分离(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17)
于士军,刘肖肖,张胜利,张汆,柴新义[3](2015)在《7种虫草真菌菌丝游离氨基酸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虫草真菌菌丝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主成分和依据氨基酸的聚类。方法以7种虫草真菌菌丝为原料,以菌丝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对象,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不同虫草真菌菌丝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规律。结果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将7个样品分为3类;其中蛹拟青霉、蝉棒束孢菌丝聚为一类,古尼拟青霉、粉被玛利亚霉、中国被毛孢、细脚拟青霉菌丝聚为一类,戴氏绿僵菌菌丝单独一类。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3个主成分可以代表7个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93.901%的信息,第一主成分以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甲硫氨酸、天冬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影响为主;第二主成分以丝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影响为主;第叁主成分以脯氨酸、赖氨酸和谷氨酸的影响为主。结论聚类分析将7个样品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提取得到3个主成分。(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汪家春,杨睿倩,李兆兰,陈雅琳[4](2014)在《天然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菌丝及发酵液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天然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丝及发酵液样品进行24种游离氨基酸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叁者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它们的应用研究提供可用的信息及参考。方法采用安捷伦1200 HPLC,C18反相柱梯度分离,邻苯二甲醛-芴甲酯(OPA-FMOC)柱前自动衍生化,利用已知浓度氨基酸标准品进行外标法定量,根据已知浓度氨基酸标准品的峰面积与样品峰面积之比计算出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24种游离氨基酸的测定中,天然冬虫夏草含有19种,冬虫夏草菌丝含22种,发酵液含23种,叁者所缺少的游离氨基酸种类互不相同。叁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有着明显差别和变化,其原因是由于天然冬虫夏草是在野外天然生长,冬虫夏草菌丝和发酵液是人工发酵培养,处于不同的温度和环境条件的原故。结论天然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丝及发酵液的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并不等同,建议临床配合使用。(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药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刘肖肖,李淑林,陆瑞利,罗飞飞,胡丰林[5](2013)在《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虫生真菌菌丝中16种游离氨基酸》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LC-ESI-TOF-MS)法,选择阴离子电离模式,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虫生真菌菌丝中16种游离氨基酸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6种氨基酸的色谱特征和质谱离子特征明显,可用来对氨基酸进行准确定性分析。定量实验结果表明,16种氨基酸的线性范围广准确性高,在氨基酸浓度线性范围4.0~125μmol/L,16种氨基酸的峰面积与浓度相关系数都大于0.998。在氨基酸浓度为50μmol/L时,16种氨基酸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84%~2.75%之间。用液质联用法对7种虫生真菌菌丝样品中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同一菌株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相差较大,但所有供菌株中含量最高的均为苯丙氨酸,它在不同供试菌株中的含量范围为0.718~2.173 mg/g,其中中国被毛孢的苯丙氨酸含量最高。供试菌株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还有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和谷氨酸,它们含量大部分都在0.3mg/g以上,较其他氨基酸含量明显较高,这些含量较高的氨基酸可作为判定虫生真菌菌丝中游离氨基酸的特征指标。不同菌株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国被毛孢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7.537 mg/g,较蝉棒束孢(3.196 mg/g)的总含量高出1.36倍。(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3年01期)
秦国培,殷法杰,庞亚京,徐凌川[6](2011)在《RP-HPLC法测定茶藨子叶状层菌人工发酵菌丝中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Schumach.:Fr.)Ryvarden]菌丝中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1100 LC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 eclipse XDB C8,(150 mm×4.6 mm)色谱柱,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2 nm,流速1.0 ml·min-1。结果:标准曲线在质量浓度0.1~0.5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质量浓度限量为0.1 mg·ml-1,RSD=0.52%。结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茶藨子叶状层菌菌丝中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质量控制指标之一。(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徐凌川,闫滨,秦国培,殷法杰[7](2010)在《反式高效液相法测定茶藨子叶状层菌人工发酵菌丝中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麦角甾醇又称麦角固醇,是真菌类的特征甾醇,广泛存在于药用真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中,是真菌菌丝细胞膜的构成物质基础(Deng et al.2001)。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Schumach.:Fr.) Ryvarden为锈革孔菌科真菌,是忍冬根茎部生长的真菌子实体,具有抗炎、抑菌、抗肿瘤等作用(Zhang & Dai 2005;Dai & Yang 2008)。现代研究认为,药用抗癌真菌主要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来实现其对癌症的治疗作用,即其有效成分能调动或活化机体的"内源性抗癌物质",包括活性细胞和活性因子,使机体处于平衡、稳定与和谐的状态,防止或拮抗肿瘤的发生与发展(Mizuno T 2002;Kang & Chen 2005)。药用真菌中普遍存在的麦角甾醇及其过氧化物可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酶的活性(Deng et al.2001),具有抑制化学物质诱发的肿瘤生成、抗炎、抗氧化等重要的药理作用。(本文来源于《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0-08-14)
陈敏,戴如琴,邵爱娟,兰江丽,林淑芳[8](1995)在《几种虫草发酵菌丝酯酶同功酶及游离全蛋白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几种虫草发酵菌丝酯酶同功酶及游离全蛋白的比较陈敏,戴如琴,邵爱娟,兰江丽,林淑芳,吴志刚(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许多学者通过对一些菌的酶系统进行电泳分析证实,每1个菌的种、变种都有其特定的酶谱系,并且酶带稳定、重复性强、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1995年10期)
袁生,杜开和,秦怀兰,陆玲,薛绍白[9](1995)在《水霉(Soprolegnia fer ax)生长菌丝顶端细胞内游离Ca~(2+)和膜结合Ca~(2+)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比较和研究了水霉(Saprolegnia ferax)生长菌丝顶端胞内Fluo-3游离Ca~(2+)和CTC膜结合Ca~(2+)的荧光分布影像。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可见:Fluo-3荧光有房室化现象,Fluo-3荧光反映的是细胞质游离Ca~(2+)与细胞器游离Ca~(2+)总的分布状况,Fluo-3游离Ca~(2+)的最大荧光强度出现在菌丝顶端2—10μm区域,10μm以后荧光强度逐渐下降,约40μm以后荧光降到很低,值得注意的是菌丝顶端2μm以前存在一个低荧光强度区。CTC膜结合Ca~(2+)的荧光影像显示:pH6.8或8.0的条件下菌丝最顶端2μm以前的区域都不能被染色,但pH8.0条件下的荧光较pH6.8弥散而强烈,代表线粒体的蠕虫状荧光斑点不再能够清晰辨认,说明其它细胞器也被染色,但菌丝顶端仍然不能被着色。结合菌丝顶端DIC和超微结构分析说明,菌丝顶端泡囊不是一个Ca~(2+)库,线粒体和内质网等是菌丝胞内重要的Ca~(2+)库。本文结果还澄清了有关菌丝内细胞质游离Ca~(2+)分布的矛盾报道。(本文来源于《实验生物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游离菌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真菌菌丝球在溶液中易于实现固液分离并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可以用于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但菌丝球结构较为紧密,而吸附物要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进入菌丝球内部,影响整体吸附效率。本实验室从东海的海底污泥中筛选得到的一株海洋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经研究发现具有极强的成球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将其菌丝球匀浆后得到的游离菌丝接入含有少量C源的培养液中即可重新形成菌丝球从而易于进行固液分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离菌丝论文参考文献
[1].徐军,汪家春,李兆兰,王玥,陈雅琳.3种虫生真菌菌丝的游离氨基酸分析[J].中国酿造.2018
[2].陆涛,张其磊,姚善泾.海洋黑曲霉游离菌丝的对染料和不溶性颗粒的吸附[C].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2015
[3].于士军,刘肖肖,张胜利,张汆,柴新义.7种虫草真菌菌丝游离氨基酸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
[4].汪家春,杨睿倩,李兆兰,陈雅琳.天然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丝及发酵液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测定[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4
[5].刘肖肖,李淑林,陆瑞利,罗飞飞,胡丰林.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法同时测定虫生真菌菌丝中16种游离氨基酸[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
[6].秦国培,殷法杰,庞亚京,徐凌川.RP-HPLC法测定茶藨子叶状层菌人工发酵菌丝中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
[7].徐凌川,闫滨,秦国培,殷法杰.反式高效液相法测定茶藨子叶状层菌人工发酵菌丝中游离麦角甾醇的含量[C].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0
[8].陈敏,戴如琴,邵爱娟,兰江丽,林淑芳.几种虫草发酵菌丝酯酶同功酶及游离全蛋白的比较[J].中国中药杂志.1995
[9].袁生,杜开和,秦怀兰,陆玲,薛绍白.水霉(Soprolegniaferax)生长菌丝顶端细胞内游离Ca~(2+)和膜结合Ca~(2+)的分布[J].实验生物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