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北地区油橄榄发展的气候生态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和润云,苏震雷[1](2022)在《迪庆州干热河谷区油橄榄产业发展途径探析》文中指出金沙江河谷区是我国油橄榄四大适生区,是云南省油橄榄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油橄榄栽培历史证明迪庆州两江干热河谷油橄榄生长适应性较强、经济性状表现优良,满足产业化发展要求。本文针对迪庆州当前油橄榄生产现状及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综合因子态势分析法,通过剖析当地油橄榄产业优、劣势和生态适宜性,不仅将油橄榄在迪庆地区的适生范围确认至金沙江、澜沧江两江流域,还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适于两江上游干热河谷区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对策,并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区域油橄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以期为迪庆州干热河谷区油橄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方新高,程军勇,姜德志,龙伟[2](2021)在《浙江油橄榄引种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指出为明晰浙江省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油橄榄引种到至今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浙江省油橄榄引种历史、经验教训和产业现状内容,分析油橄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陈丽[3](2020)在《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是世界着名的优质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甘肃省白龙江沿岸是中国油橄榄三大适生区之一,但陇南油橄榄多种植于山地,灌溉条件较差,影响了油橄榄的生长发育,干旱缺水问题成为制约当地油橄榄生产重要的因素之一,牧草间作具有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果园小气候,减轻果园病虫危害等优点。本研究采用盆栽实验方法,实验控水设置正常浇水(土壤含水量18%,记为对照CKw)、轻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5%)、中度干旱(土壤含水量12%)、重度干旱(土壤含水量9%);各干旱胁迫条件下栽种油橄榄幼苗的盆内分别进行3种间作牧草的处理,即间作苜蓿、间作红三叶、同时间作苜蓿和红三叶,以不间作作为对照。对不同牧草间作与干旱胁迫条件下,油橄榄根系形态指标、生理指标、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及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不同牧草间作的抗旱性比较,研究干旱胁迫下间作牧草对油橄榄根系的影响,旨在为油橄榄的抗旱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轻度干旱胁迫促进油橄榄根系总长度和根系生物量的增大,干旱胁迫加剧则显着降低了根系的总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总表面积、总根体积,间作牧草后降低幅度减小。间作牧草明显增加油橄榄根系生物量、比根长、比根面积,以间作红三叶处理最为显着。随着土壤含水量减小,油橄榄根系组织密度增大,间作苜蓿和间作苜蓿+红三叶重度干旱胁迫下高于不间作。(2)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油橄榄根系活力、根系含水量呈显着降低趋势,间作牧草后其降低幅度减小;随着干旱加剧,油橄榄根系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逐步升高,油橄榄根系受到氧化胁迫,而间作红三叶和间作苜蓿均显着抑制了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的升高;间作牧草后,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不显着,油橄榄根系脯氨酸含量(Pro)、可溶性糖含量(SS)、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对照显着增加。(3)油橄榄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加剧而降低,在重度干旱下降幅最大(54.73%),间作牧草后减缓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在轻度干旱胁迫下达到最大,且以间作红三叶增加效果最好(65.56%);不间作的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仅在轻度干旱胁迫时高于间作牧草,重度干旱胁迫下,除间作苜蓿+红三叶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不间作无显着差异(P<0.05),其余牧草间作下均显着增加;干旱胁迫条件下,土壤蔗糖酶活性在间作牧草后均高于不间作,间作苜蓿和间作红三叶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除轻度干旱与不间作无显着差异(P<0.05),其它干旱胁迫下提高效果显着。(4)相关性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间作牧草能明显增强盆栽油橄榄幼苗根系的抗旱性,间作红三叶处理的油橄榄根系抗旱性较强。
肖莎莎[4](2020)在《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文中指出油橄榄作为特色经济林树种,是生产医疗、保健、化妆品的主要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油橄榄的种植年限增长,蛀干害虫增多,对油橄榄产业发展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蛀干害虫危害过的油橄榄树,树势衰弱,枯梢、枯枝增多,油橄榄产量大幅下降,给企业和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从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条件、种类及发生规律着手,根据不同虫态,利用天敌昆虫和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主要结果如下:(1)油橄榄蛀干害虫危害程度与其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在年日照时数超过1900h、年降水小于900mm、相对湿度小于70%、周围植被单一的地区(云南永仁、甘肃陇南)危害程度较轻;在年日照时数小于1500h、年降水在9001100mm范围、相对湿度在70%左右、周围植被丰富的地区(四川游仙、金堂)危害较重。在危害程度较重的区域,精耕细作的种植园受害情况比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种植园受害情况轻20%。(2)绵阳地区油橄榄蛀干害虫主要由大粒横沟象、桑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等4种鞘翅目昆虫组成,其中大粒横沟象约占60%,是蛀干害虫防治的主要对象。大粒横沟象体型是4种蛀干害虫中最小的,且生活史较短,在绵阳地区1年完成2代;其他3种天牛科蛀干害虫体型较大,云斑天牛体型最大,生活史较长,一般12年完成1代。油橄榄鞘翅目蛀干害虫(大粒横沟象、桑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幼虫1年有2次活动高峰期,分别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9月上旬至10月下旬;蛀干害虫成虫活动期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整体呈世代重叠的现象。(3)管氏肿腿蜂可使大粒横沟象幼虫盛发期的虫口减少280%,天牛幼虫盛发期虫口减少160%。花绒寄甲成虫对大粒横沟象和天牛的防治可使幼虫盛发期的虫口分别减少72%和79%。花绒寄甲卵对大粒横沟象的防治可使幼虫盛发期的虫口减少45%,对天牛类的防治可使幼虫盛发期虫口减少57%。短期内管氏肿腿蜂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花绒寄甲成虫的防治效果,花绒寄甲卵的防治效果在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措施中效果最差。管氏肿腿蜂在绵阳地区的繁殖力较弱,在长效防治上的效果不如花绒寄甲的效果好;在秋季试验中,花绒寄甲的整体长效防治效果优于管氏肿腿蜂。(4)在蛀干害虫成虫期,利用3种农药在田间喷洒,8%氯氰菊酯微胶囊400倍液水悬剂效果最好,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5.29%;40%噻虫啉微胶囊800倍液悬浮剂效果次之,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4.94%;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成虫校正死亡率为88.58%。利用乳油制剂涂干法对蛀干害虫成虫进行防治时,与柴油混合后的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的效果更好,其中40%氧化乐果乳油与柴油混合涂干,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1.45%,水胺硫磷乳油与柴油混合涂干后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3.99%。化学药剂对油橄榄大粒横沟象成虫防治效果更好,对天牛类成虫个体较大的蛀干害虫防治效果较差。
刘建[5](2019)在《重庆市奉节县油橄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傅籍锋[6](2019)在《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因地制宜地推广,不仅可以实现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与区域扶贫开发,取得良好的石漠化治理效果,同时还可以优化我国粮油生产布局,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因地制宜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立足于喀斯特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为推进喀斯特石漠化山区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以发展特色木本食用油料产业治理石漠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的内容主要从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以及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油脂提取工艺等三方面展开。本研究旨在为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建设为主线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提供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助力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双脱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深入分析,结合当前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发展情况,认为要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地资源和丰富的油料资源优势,把握住国家政策条件和油料市场提供的机遇,依托石漠化山区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推进木本食用油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提出了加强政策协调,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产业各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强资源保护、发掘和培育等基础工作,寻求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注重生态化经营,立足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等四个方面的产业发展对策。(2)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对石漠化治理中具有产业化开发潜力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选择,通过建立以不同强度石漠化治理为基础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可产业化开发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最后得出在轻度石漠化治理中可以优先考虑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香榧(Torreya grandis)、核桃(Luglans regia)、星油藤(Plukenetia volubilis)、油茶(Moringa oleifera)、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而在中度和强度石漠化治理中可以优先考虑的树种有盐肤木(Rhus chinensis)、花椒、香榧、三叶木通和核桃等五种木本食用油料树种。(3)采用溶剂法提取盐肤木果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得到盐肤木果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原料过40目筛,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5℃,液料比为30:1(mL/g),在此条件下盐肤木果出油率为8.336%。盐肤木果油共有11中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高达72.54%,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占87.14%。(4)采用溶剂法提取青刺尖果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青刺尖果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青刺尖果粉过100目筛,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为45℃,液料比为30:1,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青刺尖果出油率为42.13%。青刺尖果油的折光指数为1.4716、相对密度为0.9314、碘值为50.23 g/100g、皂化值160.96 mgKOH/g、酸价为0.38 mgKOH/g、过氧化值为2.71 mmol/kg。青刺尖果共有11脂肪酸,主要以油酸39.91%和亚油酸37.41%为主,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79%。(5)采用水剂法提取八月瓜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优化后得到八月瓜籽油水剂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八月瓜籽粉末过40目筛,以自然纯水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5:1,提取温度为65℃,提取时间1.2 h的条件下,八月瓜籽油的提取率可达68.85%。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八月瓜籽油的相对密度为0.93070.9346,折光指数为1.46241.4628,碘值为71.2274.34 g/100g,皂化值为196.35212.87 mgKOH/g,酸价为1.338.83 mgKOH/g,过氧化值为4.256.39 mmol/kg。八月瓜籽油共有9种脂肪酸,脂肪酸相对含量较高的为油酸42.743.19%、亚油酸29.2829.46%和棕榈酸23.1223.3%、总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72.8-73.07%。
龚桂莉[7](2019)在《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以南江县为例》文中提出国内外旅游扶贫开发研究文献较多,但有关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的文献数量却略显不足。与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除了一般的旅游功能外,还具备环境保护功能、社区发展功能和生态教育功能。这说明,一方面社区扶贫是生态旅游与生俱来的固有义务和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扶贫比普通的旅游扶贫更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论文即以世界现代生态旅游扶贫理论为指导,进行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以期获得最大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指导意义。秦巴山区既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又是全国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同时还属于限制与禁止开发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它既扮演着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角色,又承担着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重担,这在客观上决定了秦巴山区如何选择既能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特色优势,又能带来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的发展之路,即如何找到实现秦巴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扶贫发展之路和开发模式,意义重大。广义的秦巴山区涉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河南、湖北六省交界的山地区域,论文以狭义的秦巴山区(涉及四川片区广元、巴中、达州、南充、广安等)为重点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国内外生态旅游扶贫现状及进展,分析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紧紧依托秦巴山区作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的特色和作为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山区的特点,以生态旅游扶贫理论为指导,结合山地经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秦巴山区贫困现状、贫困成因及区域发展历程,确定了秦巴山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最佳途径——生态旅游扶贫。在此基础上,通过旅游扶贫基础条件和扶贫开发环境分析,结合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战略和目标,提出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和旅游商品型三种旅游扶贫开发路径。最后,以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较好的南江县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南江县不同功能区域(集镇、乡村、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及模式,研究了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受益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和人才保障机制。
余春花[8](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台县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三台县建设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乡村现状,探讨合理的方法解决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协调乡村建设与乡村产业、乡村环境、乡村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从而创造优越的居住环境,凸显乡村地域特色,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乡村居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是目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以三台县乡村为研究对象,结合乡村振兴内在要求,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践调查、GIS分析等方法,探讨三台县乡村规划发展思路,并用于指导三台县建设镇乡村规划实践。首先,分析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主要内容,分析国内外乡村规划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规划的关系进行辨析和总结。其次,分析三台县乡村地域特色与现状发展问题,发现乡村特色产业突出但是发展不强,丘陵风貌优越但是缺乏保护利用,蜀汉文化丰富但是缺乏保护和传承,乡村治理有待改善,乡村人才队伍有待调整。通过优势和问题的分析,为后文提出相应发展策略奠定基础。最后,针对三台县乡村发展问题,结合乡村振兴五大要求和乡村特色要素,提出五个方面宏观层面的乡村规划策略。包括:发展特色产业,维育丘陵生态环境,加强非遗文化传承,形成多元共治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宏观层面的乡村规划策略,以建设镇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针对建设镇做完整的规划方案,为其他乡村规划提供借鉴。
刘泉[9](2019)在《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油橄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油橄榄是世界上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鲜果生产的橄榄油有益人类健康。合理的栽培技术是提高油橄榄产量和调节品质的重要途径,灌溉和施肥是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栽培手段。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关于水肥对油橄榄采收期产量和橄榄油品质的影响,而针对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肥响应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于2014-2017年分别在地中海冬雨型气候的以色列Negba、Hoshaya地区和夏雨型气候的中国西昌地区果园进行,设置灌溉方式(自然降雨、浇灌和滴灌)、灌溉量(自然降雨、非充分和充分灌溉)、施N量(0、75、150和300 kg/hm2)和施P量(0、100和200 kg/hm2)4个试验。其中,灌溉方式和灌溉量试验分别采用苏莉(Souri)品种的6年生和11年生成年大树,施肥量(氮、磷)试验均采用白橄榄(Barnea)品种的7年生成年大树,试验研究了从开花坐果至果实成熟期间油橄榄生长、树体营养状况及产量与品质等特性,揭示了油橄榄对灌溉及施肥(N、P)的响应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灌溉对油橄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与对照(自然降雨)相比,滴灌和浇灌均提高了油橄榄地径和枝条生长量、叶片P和K含量以及果实K含量,显着提高了花序数、小花数、完全花比率和坐果率,从而显着提高了果实数量、产量和产油量,且滴灌效果更优:浇灌较不灌溉的果实数量增加了255.77%-335.02%,产量提高了254.40%-324.26%,产油量提高了268.29%-287.80%;滴灌较浇灌的果实数量增加了103.65%-125.50%,产量提高了103.49%-110.85%,产油量提高了88.05%-90.07%。与对照(自然降雨)相比,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均显着提高了油橄榄地径和枝条生长量、叶片P和K含量以及果实K含量,显着提高了小花数和坐果率,从而显着提高了果实数量、产量和产油量,且充分灌溉效果更优:非充分滴灌较不灌溉的果实数量增加了22.39%-71.94%,产量提高了39.16%-84.75%,产油量提高了37.84%-86.36%;充分滴灌较非充分滴灌的果实数量增加了49.62%-53.29%,产量提高了61.01%-63.07%,产油量提高了53.92%-59.35%。2灌溉对油橄榄品质的影响滴灌和浇灌均显着提高了油橄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麻酸和棕榈油酸含量)的含量,但也显着降低了叶片、果肉和橄榄油的总多酚含量,提高了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和二十二烷酸)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滴灌的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于浇灌,而总多酚含量低于浇灌。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均显着提高了油橄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麻酸和棕榈油酸)的含量,但降低了叶片、果肉和橄榄油中总多酚含量、提高了硬脂酸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充分灌溉的总多酚含量低于非充分灌溉,但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则显着高于非充分灌溉。3氮磷肥施用对油橄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施N、P肥均显着提高了油橄榄地径和枝条生长量、叶片和果实N、P含量、花序数、小花数、完全花比率和坐果率,从而显着提高了果实数量、产量和产油量,其中,年施N量为207.14 kg/hm2,年施P量为145.68 kg/hm2的促产效果最佳。4氮磷肥施用对油橄榄品质的影响施N肥能显着提高了油橄榄棕榈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但也降低了叶片、果肉和橄榄油中总多酚含量、使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上升。年施N量为300 kg/hm2的橄榄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大于0.8%,不满足特级初榨橄榄油的要求;年施N量为75 kg/hm2比150 kg/hm2的橄榄油品质更佳,主要表现为多酚含量和油酸含量显着提高。增施P肥显着提高了油橄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油酸、亚麻酸),降低了饱和脂肪酸(硬脂酸、花生酸和二十二烷酸)的总含量,年施P量为84.09 kg/hm2时,总多酚含量最高,其他处理的年施P量都会导致总多酚含量偏低,且随年施P量的增加,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和过氧化值也增加。综上所述,夏雨型气候下优质高产的灌溉方式为花芽分化前、开花坐果期进行滴灌;冬雨型气候下在果实发育期进行充分灌溉;以高产为主要目标时,年施N肥量为207.14 kg/hm2,年施P量为145.68 kg/hm2;以优质为目标时,年施N肥量为75.00kg/hm2,年施P肥量为84.09 kg/hm2。
谭枫[10](2018)在《滴灌条件下施肥量对油橄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近年来,油橄榄在我国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但生产过程中存在品种混杂、栽培技术研究滞后等许多问题。就施肥技术而言,施肥量多少适合,目前研究甚少,缺少科学合理的施肥数据。生产上依靠主观经验进行施肥现象突出,造成油橄榄树的大小年现象明显、落花落果、树体早衰、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等问题。施肥技术研究已成为当下油橄榄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研究施肥量对油橄榄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宜施肥量,对油橄榄优质丰产具有重要的现实生产意义。本研究以四年生的克罗莱卡和科拉蒂两个油橄榄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七个不同施肥量处理{CK(N:0、P2O5:0、K2O:0)、T1(N:12、P2O5:4.6、K2O:7.2)、T2(N:24、P2O5:9.2、K2O:14.4)、T3(N:36、P2O5:13.8、K2O:21.6)、T4(N:48、P2O5:18.4、K2O:28.8)、T5(N:60、P2O5:20.3、K2O:36)和T6(N:72、P2O5:27.6、K2O:43.2)(单位g/株)},通过滴灌方式进行施肥,研究其对油橄榄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不同施肥量对油橄榄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T1、T2、T3、T4),克罗莱卡和科拉蒂两个油橄榄品种叶片中的全N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较高的施肥量(T5、T6)下,叶片全N含量无显着增加或呈降低趋势。总体而言,各施肥处理与CK相比能显着提高叶片中全P含量;除个别时间段外(克罗莱卡在7月、科拉蒂在6月),处理间全P含量差异不明显。克罗莱卡和科拉蒂在T1、T2、T3处理下叶片全K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继续增加施肥量后,叶片全K含量降低。不同处理下克罗莱卡和科拉蒂叶片中全N、P、K含量在时间上(6-11月)的变化趋势为:全N、全K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两品种叶片全N含量均在11月最低。P在6月至7月均呈现升高、在7月至9月均呈降低、9月至10月期间趋于平稳的趋势,在10月至11月期间有略微上升。(2)不同施肥量对油橄榄生理特性的影响。总体而言,T1、T2、T3处理能显着提高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素含量,T4处理对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无明显影响,T5和T6处理会降低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T1、T2、T3、T4处理能显着提高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T5和T6会降低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类胡萝卜素含量。T1、T2处理的施肥量对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提升作用最为显着。不同处理下的克罗莱卡和科拉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在6月至7月随着时间的推进呈上升趋势,7月至11月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两个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在6月至10月随着时间的推进均保持平稳趋势,10月至11月、呈现升高趋势。两个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11月中旬较高。总体而言,克罗莱卡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均(Gs)在T1、T2处理下较高,在T3、T4、T5、T6处理下降低。科拉蒂的Pn、Tr在T1、T2处理下较高,在T3、T4、T5、T6处理下降低。科拉蒂的Gs在T1、T2、T3、T4、T5、T6处理下均降低。T1、T2、T3、T4、T5处理能显着提高克罗莱卡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T6处理则表现出降低;而施肥量对科拉蒂各月的Ci影响上不如克罗莱卡明显。克罗莱卡与科拉蒂的水分利用率(WUE)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的规律性差异较大。不同处理下克罗莱卡与科拉蒂的Pn在6月至10月随着时间推进无明显变化;在10月至11月呈降低趋势;两个品种的Pn总体均在11月中旬最低;6月至11月,克罗莱卡与科拉蒂的Tr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Gs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降低;克罗莱卡的Ci随着时间的推进无明显变化,科拉蒂的Ci在11月较高。克罗莱卡的WUE在6月中旬、7月中旬整体较高,科拉蒂的WUE在8月中旬整体较高。(3)不同施肥量对油橄榄生长量的影响。克罗莱卡与科拉蒂的株高增长量与新梢生长量均在T3处理条件下最大。克罗莱卡的发枝数在T4、T5处理条件下最多,科拉蒂的发枝数在T3处理条件下最多。T1、T2处理能显着促进4年生克罗莱卡与科拉蒂挂果。综上所述,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影响了克罗莱卡与科拉蒂两个品种油橄榄的生长和生理特性,在本试验通过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对油橄榄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了较适宜4a生克罗莱卡和科拉蒂的适宜施肥范围均在T2-T3之间,为油橄榄的栽培管理和施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二、川北地区油橄榄发展的气候生态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北地区油橄榄发展的气候生态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迪庆州干热河谷区油橄榄产业发展途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迪庆州油橄榄产业发展现状 |
2 迪庆州油橄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油橄榄品种选择与种植区域生态适宜性问题突出 |
2.2 经营管理模式难统一,土地制约性突出 |
2.3 管理粗放,产量低 |
2.4 区域内可利用优良适生新品种资源少 |
2.5 油橄榄产品单一 |
2.6 果榨油品质制约因素突出 |
3 发展态势分析 |
3.1 优势 |
3.2 劣势 |
3.3 战略机遇 |
3.4 外部胁迫因素 |
3.5 应对策略 |
4 迪庆州干热河谷区油橄榄产业发展对策 |
4.1 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 |
4.2 不断创造积累产业化发展要素 |
4.3 按照产业化发展规律推进产业建设 |
4.4 不断推进油橄榄产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创新 |
4.5 树立集约化经营的思想,实现良种栽培、精细化管理 |
4.6 切实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和服务功能 |
5 迪庆州干热河谷区油橄榄产业化模式分析 |
5.1 产业化思路与产业化模式选择 |
5.2 油橄榄综合型产业化模式的适用性分析 |
(2)浙江油橄榄引种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种历程 |
2 经验教训和发展前景 |
2.1 经验教训 |
2.2 发展前景 |
3 发展对策与建议 |
3.1 产业发展规划 |
3.2 产业布局优化 |
3.3 科技支撑引领 |
3.4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
(3)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植物根系抗旱性研究进展 |
1.1.1 土壤水分胁迫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
1.1.2 植物根系生理的抗旱性研究进展 |
1.2 果园生草研究进展 |
1.2.1 果园生草与种植栽培 |
1.2.2 果园生草的作用研究 |
1.2.3 果园生草对果树根系影响研究进展 |
1.3 油橄榄研究概述 |
1.4 研究背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背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研究创新点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方法 |
2.3.1 根系形态指标测定 |
2.3.2 根系生理指标测定 |
2.3.3 油橄榄根际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酶活性指标测定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
3.1.1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总根长和根平均直径的影响 |
3.1.2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的影响 |
3.1.3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比根长和比根面积的影响 |
3.1.4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生物量与根系组织密度的影响 |
3.1.5 油橄榄根系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6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形态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 |
3.2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1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活力和根系含水量的影响 |
3.2.2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3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4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5 油橄榄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2.6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 |
3.3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际土壤有机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3.1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3.2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3.3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4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3.5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对油橄榄根系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6 土壤酶活性之间及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7 间作牧草与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际土壤微环境指标的隶属函数分析 |
4 讨论 |
4.1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
4.2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
4.3 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际土壤有机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油橄榄简介 |
1.2 国内外油橄榄种植情况 |
1.3 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 |
1.4 蛀干害虫对油橄榄的影响 |
1.5 蛀干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
1.5.1 物理防治 |
1.5.2 化学防治 |
1.5.3 生物防治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材料 |
2.2.1 主要用具 |
2.2.2 主要试验树 |
2.2.3 主要天敌昆虫(卵) |
2.2.4 主要药剂 |
2.3 方法 |
2.3.1 蛀干害虫情况调查 |
2.3.2 蛀干害虫幼虫防治 |
2.3.3 蛀干害虫成虫防治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幼虫防治效果计算 |
2.4.2 成虫防治效果计算 |
2.4.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气候条件种植基地蛀干害虫发生情况 |
3.1.1 气候因子对蛀干害虫发生的影响 |
3.1.2 周围植被对蛀干害虫发生的影响 |
3.2 四川游仙油橄榄种植园蛀干害虫发生情况 |
3.3 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 |
3.4 油橄榄蛀干害虫生活世代及形态 |
3.5 天敌昆虫对蛀干害虫幼虫防治效果 |
3.5.1 春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3.5.2 秋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3.5.3 天敌昆虫对不同蛀干害虫的防治效果 |
3.6 化学药剂对蛀干害虫成虫防治效果 |
3.6.1 三种农药喷洒不同浓度对成虫防治效果 |
3.6.2 两种涂干乳油对成虫防治效果 |
4 小结与讨论 |
4.1 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
4.2 天敌昆虫对蛀干害虫幼虫防治效果 |
4.2.1 春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4.2.2 秋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4.3 化学药剂对蛀干害虫成虫防治效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
5.1.2 天敌昆虫对蛀干害虫幼虫的防治 |
5.1.3 化学药剂对蛀干害虫成虫的防治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发展 |
1.1.2 我国食用油料安全的国内外形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动态发展 |
1.3.1 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 |
1.3.2 石漠化治理植被修复与衍生生态产业 |
1.3.3 植物油脂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
1.3.3.1 压榨法 |
1.3.3.2 溶剂法 |
1.3.3.3 水剂法 |
1.3.3.4 水酶法 |
1.3.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3.3.6 其他辅助方法 |
1.3.4 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
1.3.4.1 石漠化治理特色资源植物的发掘与利用 |
1.3.4.2 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业生态化建设 |
1.3.4.3 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业产业化开发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
2.1 前言 |
2.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生态产业建设意义 |
2.2.1 促进石漠化地区的扶贫开发,社会经济显着 |
2.2.2 促进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生态效益显着 |
2.2.3 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 |
2.2.4 合理开发石漠化山地资源,优化粮油生产布局 |
2.3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现状 |
2.4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SWOT分析 |
2.4.1 优势分析 |
2.4.1.1 土地资源供给优势 |
2.4.1.2 可开发木本食用油料资源丰富 |
2.4.1.3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2.4.2 劣势分析 |
2.4.2.1 石漠化土地水土条件劣势 |
2.4.2.2 贫困问题、资金缺乏 |
2.4.3 机会分析 |
2.4.3.1 国家政策支持 |
2.4.3.2 市场前景广阔 |
2.4.3.3 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参与 |
2.4.4 威胁分析 |
2.4.4.1 市场发育程度不足 |
2.4.4.2 国外油料市场的冲击 |
2.5 石漠化治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策略与对策 |
2.5.1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SWOT策略分析 |
2.5.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 |
2.5.2.1 加强政策协调,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产业各主体的扶持力度 |
2.5.2.2 加强资源保护、发掘和培育等基础工作,寻求多元化发展 |
2.5.2.3 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 |
2.4.2.4 注重生态化经营,立足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 |
3.1 前言 |
3.2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初步选择 |
3.2.1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初步选择原则 |
3.2.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初步选择结果 |
3.3 石漠化强度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影响及其等级划分 |
3.3.1 石漠化强度对植物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
3.3.2 基于农业工程实施的石漠化强度划分 |
3.4 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与筛选 |
3.4.1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1.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综合评价指标的选择 |
3.4.1.3 基于AHP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2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2.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3.4.2.2 各层次指标权重及其一致性检验 |
3.4.3 基于石漠化强度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的筛选 |
3.4.3.1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评价指标赋值标准 |
3.4.3.2 指标赋值 |
3.4.3.3 基于石漠化强度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筛选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盐肤木(Rhus chinensis)果油提取工艺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提取工艺流程 |
4.3.2 单因素考察 |
4.3.3 正交实验设计 |
4.3.4 盐肤木果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
4.3.5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因素考察结果分析 |
4.4.1.1 过筛情况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1.2 提取时间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1.3 提取温度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1.4 料液比对盐肤木果出油率的影响 |
4.4.2 盐肤木果油溶剂法提取工艺优化 |
4.4.3 盐肤木果油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青刺尖(Prinsepia utilis)果油提取工艺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青刺尖果油提取工艺流程 |
5.3.2 单因素考察 |
5.3.3 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 |
5.3.4 青刺尖果油理化特性分析 |
5.3.5 青刺尖果油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 |
5.3.6 数据分析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5.4.1.1 提取溶剂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2 过筛情况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3 回流次数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4 提取温度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5 液料比对青刺尖果出油率的影响 |
5.4.1.6 提取时间对青刺尖出油率的影响 |
5.4.2 青刺尖果油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 |
5.4.2.1 响应值结果与模型拟合 |
5.4.2.2 各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面分析 |
5.4.2.3 最优工艺及验证实验 |
5.4.3 青刺尖果油的理化性质 |
5.4.4 青刺尖果油的脂肪酸组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漠化治理典型油料树种八月瓜(Akebia trifoliate)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试验方法 |
6.3.1 八月瓜籽油提取工艺流程 |
6.3.2 单因素考察 |
6.3.3 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6.3.4 八月瓜籽油理化性质测定 |
6.3.5 八月瓜籽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
6.3.6 数据处理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6.4.1.1 pH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2 液料比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3 提取温度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4 提取时间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1.5 离心转数对八月瓜籽油提取率的影响 |
6.4.2 八月瓜籽油水剂法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分析 |
6.4.2.1 响应值结果与模型拟合 |
6.4.2.2 各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面分析 |
6.4.2.3 最优工艺及验证实验 |
6.4.3 八月瓜籽油理化性质分析 |
6.4.4 八月瓜籽油脂肪酸组成成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7)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以南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进展与评述 |
一、国外生态旅游扶贫研究 |
二、国内生态旅游扶贫研究 |
三、国内外生态旅游扶贫研究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厘定 |
一、贫困与反贫困 |
二、旅游扶贫 |
三、扶贫开发战略 |
四、生态旅游扶贫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 |
二、山地经济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旅游乘数理论 |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章 秦巴山区贫困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
一、贫困现状 |
二、贫困特征 |
第二节 贫困成因与战略产业选择 |
一、贫困成因分析 |
二、秦巴山区战略产业选择 |
第四章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基础条件分析 |
第一节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
一、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 |
二、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第二节 生态旅游扶贫有利环境 |
一、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条件 |
二、良好的旅游扶贫开发前景 |
第五章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战略及路径 |
第一节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战略 |
一、生态旅游扶贫原则 |
二、生态旅游扶贫战略思路 |
三、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目标 |
第二节 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路径 |
一、实施景区带动型扶贫开发 |
二、实施乡村生态旅游型扶贫开发 |
三、实施生态旅游商品型扶贫开发 |
第六章 案例分析: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 |
第一节 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概况及条件 |
一、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概况 |
二、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条件 |
第二节 生态旅游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生态旅游扶贫认知模糊片面 |
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 |
三、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及保障机制不健全 |
四、生态旅游特殊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
五、生态旅游经营模式不成熟,社区参与不足 |
六、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缺乏标准 |
七、扶贫精准度不够,扶贫监管未形成常态 |
第三节 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思路及模式 |
一、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思路 |
二、生态旅游扶贫开发模式 |
第四节 南江县生态旅游扶贫开发保障机制 |
一、受益保障机制 |
二、资金保障机制 |
三、政策保障机制 |
四、人才保障机制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台县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三台县建设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地域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
2.1 乡村振兴概念及综述研究 |
2.1.1 乡村振兴的背景、内涵及意义 |
2.1.2 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
2.2 乡村规划概念与研究综述 |
2.2.1 乡村规划的内涵 |
2.2.2 国外乡村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 |
2.2.3 国内乡村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 |
2.3 乡村振兴与乡村规划的关系 |
2.3.1 内涵存在差异 |
2.3.2 根本目的相同 |
2.3.3 实施相互补充 |
2.4 本章小结 |
3、三台县乡村发展特征分析 |
3.1 三台县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经济发展 |
3.1.4 社会发展 |
3.2 三台县乡村特色要素 |
3.2.1 产业特色:特色产业鲜明 |
3.2.2 生态特色:丘陵风貌突出 |
3.2.3 文化特色:蜀汉文化丰富 |
3.3 三台县乡村发展现状 |
3.3.1 产业特而不强 |
3.3.2 生态宜居不优 |
3.3.3 文化传承不佳 |
3.3.4 乡村治理不足 |
3.3.5 人才队伍不强 |
3.4 本章小结 |
4、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台县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
4.1 三台县乡村规划思路 |
4.2 三台县乡村规划原则 |
4.2.1 城乡协调发展原则 |
4.2.2 差异化发展原则 |
4.2.3 生态优先原则 |
4.2.4 公众参与原则 |
4.3 三台县乡村规划策略 |
4.3.1 产业发展策略 |
4.3.2 生态维育策略 |
4.3.3 文化传承策略 |
4.3.4 乡村治理策略 |
4.3.5 人才保障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案例研究——以三台县建设镇为例 |
5.1 案例选取依据 |
5.1.1 政策方面 |
5.1.2 实践方面 |
5.1.3 特色方面 |
5.2 建设镇概况 |
5.2.1 地理区位 |
5.2.2 经济社会发展 |
5.2.3 产业发展现状 |
5.2.4 镇区环境现状 |
5.2.5 乡村治理情况 |
5.2.6 人才队伍建设 |
5.2.7 现状问题总结 |
5.3 建设镇规划目标体系构建 |
5.3.1 规划思路 |
5.3.2 乡村体系规划 |
5.3.3 乡村空间布局规划 |
5.3.4 两规合一 |
5.4 建设镇乡村规划策略 |
5.4.1 产业规划:产村一体 |
5.4.2 生态规划:因地制宜 |
5.4.3 文化传承:空间重塑 |
5.4.4 乡村治理:多元共治 |
5.4.5 人才引进:加强引培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油橄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进展 |
1.1.1 油橄榄灌溉的研究 |
1.1.2 油橄榄施氮、磷肥的研究 |
1.1.2.1 油橄榄施氮肥的研究 |
1.1.2.2 油橄榄施磷肥的研究 |
1.1.3 油橄榄品质的研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点概况及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田间项目 |
2.3.1.1 地径年增长量 |
2.3.1.2 每月枝条生长量 |
2.3.1.3 开花坐果情况 |
2.3.1.4 产量相关指标 |
2.3.2 油橄榄叶片项目 |
2.3.2.1 果核硬化期叶片中N、P、K含量 |
2.3.2.2 叶片总多酚含量 |
2.3.3 油橄榄果实项目 |
2.3.3.1 采收期果实中N、P、K含量 |
2.3.3.2 果实发育期单果重、果肉率和含水率 |
2.3.3.3 果实发育期含油率 |
2.3.3.4 果实发育期果肉总多酚含量 |
2.3.3.5 果实发育期果肉脂肪酸成分及含量 |
2.3.4 橄榄油品质项目 |
2.3.4.1 游离脂肪酸含量 |
2.3.4.2 过氧化值 |
2.3.4.3 总多酚含量 |
2.3.4.4 多酚成分分析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油橄榄生长的影响 |
3.1.1 油橄榄生长特性 |
3.1.1.1 地径年增长量 |
3.1.1.2 枝条生长特性 |
3.1.2 开花与坐果特性 |
3.1.2.1 开花特性 |
3.1.2.2 坐果率变化特性 |
3.2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油橄榄叶片的影响 |
3.2.1 叶片中N、P、K含量 |
3.2.2 叶片总多酚含量变化特性 |
3.3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油橄榄果实特征的影响 |
3.3.1 果实单果重变化特性 |
3.3.2 果实果肉率变化特性 |
3.3.3 果实含水率变化特性 |
3.3.4 果实含油率变化特性 |
3.3.5 果肉脂肪酸成分及含量变化特性 |
3.3.6 果肉总多酚含量变化特性 |
3.4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油橄榄产量及果实中N、P、K含量的影响 |
3.4.1 采收期油橄榄产量、产油量和果实成熟指数 |
3.4.2 采收期油橄榄果实中N、P、K含量 |
3.5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橄榄油品质的影响 |
3.6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橄榄油多酚成分的影响 |
3.6.1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橄榄油酪醇的影响 |
3.6.2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橄榄油羟基酪醇的影响 |
3.6.3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橄榄油对香豆酸的影响 |
3.6.4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橄榄油木犀草素的影响 |
3.6.5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橄榄油香草酸的影响 |
3.6.6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橄榄油咖啡酸的影响 |
3.6.7 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橄榄油芹菜素的影响 |
3.7 产量、品质与开花、果实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及建模 |
3.7.1 产量与开花、坐果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及建模 |
3.7.2 品质特征建模 |
4 讨论 |
4.1 灌溉对油橄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1.1 灌溉对油橄榄营养生长的影响 |
4.1.2 灌溉对油橄榄生殖生长和产量特征的影响 |
4.1.3 灌溉对油橄榄品质特征的影响 |
4.2 N、P肥施用对油橄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1 N、P肥施用对油橄榄营养生长的影响 |
4.2.2 N、P肥施用对油橄榄生殖生长、产量特征的影响 |
4.2.3 N、P肥施用对油橄榄品质特征的影响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滴灌条件下施肥量对油橄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 |
1.2 油橄榄的生产概况 |
1.3 施肥对油橄榄生长的影响 |
1.3.1 N肥对油橄榄的影响 |
1.3.2 P肥对油橄榄的影响 |
1.3.3 K肥对油橄榄的影响 |
1.3.4 施肥量对植物营养的影响 |
1.3.5 施肥对光合生理的影响 |
1.4 滴灌施肥技术在油橄榄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研究内容 |
2.5 项目测定及分析方法 |
2.5.1 叶片全N、全P、全K含量的测定 |
2.5.2 光合色素与光合参数的测定 |
2.5.3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5.4 产量的测定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量对油橄榄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 |
3.1.1 施肥量对油橄榄叶片全N含量的影响 |
3.1.2 施肥量对油橄榄叶片全P含量的影响 |
3.1.3 施肥量对油橄榄叶片全K含量的影响 |
3.2 施肥量对油橄榄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施肥量对油橄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3.2.1.1 施肥量对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3.2.1.2 施肥量对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3.2.1.3 施肥量对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2.2 施肥量对油橄榄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3.2.2.1 施肥量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2.2 施肥量对蒸腾速率的影响 |
3.2.2.3 施肥量对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2.4 施肥量对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
3.3 施肥量对油橄榄叶片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3.4 施肥量对油橄榄生长量的影响 |
3.4.1 施肥量对油橄榄株高的影响 |
3.4.2 施肥量对油橄榄发枝数的影响 |
3.4.3 施肥量对油橄榄新梢生长量的影响 |
3.5 施肥量对油橄榄产量的影响 |
3.6 新梢生长量与叶片营养元素和生理指标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
4 讨论 |
4.1 施肥量对油橄榄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4.2 施肥量对油橄榄的光合色素的影响 |
4.3 施肥量对油橄榄的光合参数的影响 |
4.4 施肥量对油橄榄生长量的影响 |
4.5 施肥量对油橄榄果实的影响 |
4.6 新梢生长量与叶片营养元素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川北地区油橄榄发展的气候生态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迪庆州干热河谷区油橄榄产业发展途径探析[J]. 和润云,苏震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22(05)
- [2]浙江油橄榄引种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方新高,程军勇,姜德志,龙伟. 湖北林业科技, 2021(03)
- [3]牧草间作对干旱胁迫下油橄榄根系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D]. 陈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4]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D]. 肖莎莎.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5]重庆市奉节县油橄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刘建. 重庆三峡学院, 2019
- [6]石漠化治理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发展对策及其产业上游提取工艺研究[D]. 傅籍锋.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7]秦巴山区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以南江县为例[D]. 龚桂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4)
-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台县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三台县建设镇为例[D]. 余春花. 绵阳师范学院, 2019(05)
- [9]灌溉及氮磷肥施用对油橄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 刘泉.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10]滴灌条件下施肥量对油橄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谭枫.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