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推广价值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推广价值研究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云南西双版纳666100)

【摘要】目的:进行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16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两组患者各项统计指标的对比,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评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住院费用、住院天数等均比对照组好,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良好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304-02

近年来我国脑出血发病率逐年提升,患者患病后期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1]。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期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更高,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水平[2]。为对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进行明确,本文将选择我院收治16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16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包括26例女、54例男;年龄范围54~86岁,平均年龄为(68.4±15.6)岁;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分为(20.8±10.6)分。观察组包括28例女、52例男;年龄范围55~87岁,平均年龄为(68.9±15.2)岁;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分为(20.1±10.9)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包括:(1)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首先应当组织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成立临床护理小组;其次应当对合理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进行制定,在充分考虑临床医师意见的情况下,利用表格将诊疗计划、功能计划、护理程序确定下来,随后在护理路径表中记录以上内容,具体包括健康教育、康复功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治疗、入院检查、饮食指导、出院计划。全体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当积极学习,对护理路径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3]。(2)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应当进行科学评估,并为患者及家属开展入院指导,使得患者和家属能够掌握临床护理路径内容、注意事项、目的等。然后责任护士需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价、教育、观察,直至护理最终目标完成。实际中主要评价内容包括:第一,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肺不张评价表评估患者肺部情况,主要依据是肺部啰音、肺叶影像学改变。判断患者泌尿系统感染主要依据是尿路刺激症状、中段尿培养结果。第二,专科体征及阳性资料。主要评估患者并发症、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尿便失禁、失语、皮肤状况、饮水呛咳。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路径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发挥作用。若护理工作预期目标没有实现,护理人员应当对存在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计划进行重新制定。(3)统计评分:患者出院前需填写护理评价量表、健康知识量表,随后临床护理路径成员需统计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1.3疗效判定

以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为依据,痊愈患者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96%;显著进步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进步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以下。总有效率等于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之和。

1.4本研究所有调查

数据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运用χ2检验,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4863.3±892.6)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11336.4±1095.4)元;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3±6.8)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2.3±8.6)天;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77.8±13.2)分,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62.3±10.4)分;观察组患者护理评分(77.8±13.2)分,对照组患者护理评分(62.3±10.4)分。观察组护理评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比对照组好,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对比

观察组80例患者中20例患者痊愈、显著进步38例、16例进步、6例无效,具有92.5%总有效率;观察组80例患者中12例患者痊愈、显著进步22例、28例进步、18例无效,具有77.5%总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在该种模式护理中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对贯穿患者治疗始终的护理方案进行制定,并在具体护理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4]。临床护理路径要求医疗机构具备较高医疗水平、护理水平,需要相关护理人员对护理标准进行完善,进而保证临床护理成效的提升[5]。该种模式中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需满足预见性、计划性、针对性、主动性,并对相关疾病知识进行不断学习和掌握,进而提升护理工作水平和为患者提供有效指导[6]。脑出血疾病具有致残率高的特点,为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需要临床护理中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而促进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的降低,提升患者治疗有有效率、健康知识掌握率[7]。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评分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在脑出血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有良好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8]。

【参考文献】

[1]陈立琴,韩英霞,闫洪泉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35):3228-3229.

[2]高健,张菊芬,尚进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6):3101-3104.

[3]王小玲,武爱萍,陶莉等.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08(20):143-144.

[4]区海玲.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6):138-139,141.

[5]邓永莲,陈宗宁.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1):1453-1454,1509.006.

[6]岑益女,陈利波,卢筱华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5,(6):933-934,935.

[7]方萍,岳明,霍佳佳等.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护士层级管理对脑出血患者安全效果的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7):2391-2393.

[8]赵利红,侯小艳,是明启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2):1662-1663.

标签:;  ;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推广价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