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移情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部次郎,西奥多·,利普斯,人格主义,移情
移情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大石昌史,郑子路[1](2018)在《人格主义与移情美学——阿部次郎的美学思想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部次郎因哲学性散文《叁太郎的日记》而得名。在日本大正时代,他是"教养主义"的代表,备受人们爱戴。他横跨东西方广泛地吸收文化的给养,对生活保持真诚的同时,也在文化的多样性与自我归属的认同之间徘徊。写于1917年的《美学》是对西奥多·利普斯的"移情美学"的摘译。利普斯以心理学上的原理"移情(感情移入)"为基础发展了他的哲学。阿部主要从利普斯的《美学》、《伦理学》以及《心理学原论》中吸收了其美学的精华。他高度赞扬利普斯的人格,之后出版的《人格主义》就是一本以利普斯的伦理学为基础、涉及当时政治问题的着作。尽管阿部拥有广博而深远的美学知识,但是他却没能完成自我美学体系的建构。这是因为"移情美学"并不是一个可以被替代的、相对的理论,而是一种建立在"人格主义"基础上的完整的世界观,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他将自己的美学立足点称作"内发的美学",这种思想包含了审美体验、审美表现、审美解释以及文化哲学,但是"移情"依然在他的系统中占据着中心的位置。(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学》期刊2018年02期)
齐贵云[2](2018)在《移情:道德情感主义中的“先天”性元素——兼论斯洛特对近代英国情感论的批判性继承》一文中研究指出迈克尔·斯洛特在继承近代英国道德情感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当代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移情理论,并把移情看作一种先天性元素,试图构建一种纯粹的规范道德情感主义。正因为斯洛特把其道德情感主义奠基于移情这种先天的心理机制之上,道德情感主义的先天性、规范性、客观性才得以更加合理地解释,更好地回应了理性主义对道德情感主义的批评。(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张玉玲[3](2018)在《人本主义理论下的英语移情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是教学的主体,强调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习方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移情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情感因素,是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对建立优良、和谐的师生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文章探讨在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移情教学。(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8年29期)
廖夏璇[4](2018)在《移情·隐喻·蒙太奇 略论《西贡》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月前,笔者曾在北京观摩法国现实主义戏剧《西贡》的演出影像,但终因一屏之隔,错失了不少值得寻味的细节。而前不久该剧赴沪演出,笔者得以现场观摩,弥补了北京的缺憾。那些被影像覆盖的细节在舞台上一一浮现,坐在剧场观众席中所收获的剧目整体质感,也是大屏幕所无法比拟的。虽然《西贡》在上海的演出宣传中不再把"现实主义"作为营销点,主创在访谈中也一再反对"主义先行",但笔(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8年09期)
李义天[5](2018)在《移情是美德伦理的充要条件吗——对迈克尔·斯洛特道德情感主义的分析与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当代美德伦理学的重要思想家,迈克尔·斯洛特旨在以道德情感主义的方式建构美德理论。为此,他特别重视"移情"在美德伦理体系中的功能。在他看来,移情促使行为者实施合乎美德的正确行为,做出合乎美德的恰当评价。然而,移情既不是美德行动或评价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它们的充分条件。移情的成功至少还依赖于行为者的优良品质、准确判断以及行为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移情的不真实或不可能,也不意味着移情在美德伦理学中毫无价值。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视角看,美德伦理无须排斥移情,而应当将之纳入实践理性的合适环节之中。(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8年02期)
王丛丹[6](2017)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影响:依恋与移情的多重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从微观系统来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引入依恋和移情两个变量,考察二者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以期可以为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证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郑州市某中学4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PBI-C)、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中文版(KMS-C)、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与基本移情量表中文版(BES-C)进行施测,并收集整理有效测量数据。利用spss21.0、Amos17.0等统计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积差相关、分层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检验等统计分析。结果 (1)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在性别上无显着差异,在年级上无显着差异(t=.301,p>.05;t=-1.405,p>.05);父母教养方式总分性别无显着差异(t=.1.949,p>.05),但其中母亲关怀、母亲自主性、父亲关怀、父亲自主性男性显着大于女性(t=3.446,p<.01;t=2.469,p<.05;t=2.219,p<.05;t=2.063,p<.05);母亲拒绝女性大于男性(t=-2.292,p<.05)。父母教养方式总分有年级差异(t=-3.109,p<.05);母亲过度保护与父亲过度保护初二高于初一(t=-2.574,p<.01;t=-3.673,p<.01)。母亲依恋、父亲依恋男女有显着的性别差异(t=2.152,p<.05;t=2.067,p<.05),且男性高于女性。移情总分和情感移情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t=-2.142,p<.05;t=-2.572,p<.05),女性高于男性。(2)父母教养方式、依恋、移情和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均两两显着相关。母亲关怀与母亲自主、父亲关怀、父亲自主显着正相关(r=.487,r=.700,r=.406;p<.01),与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显着负相关(r=-.518,r=-.186,r=-.449,r=-.223;p<.01);母亲拒绝与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显着正相关(r=.356,r=.831,r=.342;p<.01);母亲关怀与移情显着正相关(r=.104,p<.05),与认知移情显着正相关(r=.158,p<.01);母亲拒绝与移情显着负相关(r=-.121,p<.05),与认知移情显着负相关(r=-.183,p<.01);母亲过度保护与认知移情显着负相关(r=-.119,p<.05);母亲自主与认知移情显着正相关(r=.185,p<.01);父亲关怀与认知移情显着正相关(r=.127,p<.05);父亲拒绝与移情显着负相关(r=-.103,p<.05),与认知移情显着负相关(r=-.185,p<.01);父亲过度保护与认知移情显着负相关(r=-.137,p<.01);父亲关怀与认知移情正相关(r=.188,p<.01),与情感移情显着负相关(r=-.104,p<.05);认知移情与情感移情显着正相关(r=.251,p<.01);(3)母亲关怀、父亲关怀、母亲自主性、父亲自主性与依恋及其叁维度显着正相关(r=.588,r=.653,r=.410,r=.378;r=.716,r=.545,r=.444,r=.348;r=.443,r=.727,r=.288,r=.393;r=.193,r=.245,r=.196,r=.128;p<.01);母亲拒绝、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父亲过度保护与依恋及其叁维度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显着负相关(r=-.616,r=-.631,r=-.264,r=-.249;r=-.628,r=-.578,r=-.306,r=-.310;r=-.536,r=-.603,r=-.271,r=-.230;r=-.292,r=-.315,r=-.07,r=-.065;p<.01);母亲关怀、父亲关怀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显着负相关(r=-.239,r=-.272;p<.01),母亲自主性、父亲自主性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显着负相关(r=-.101,r=-.107;p<.05);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显着正相关(r=.195,r=.159,r=.196,r=.169;p<.01)。依恋总分及其叁维度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与移情显着正相关(r=.226,r=.296;p<.01);母亲依恋、父亲依恋与移情总分显着正相关(r=.104,r=.110;p<.05);依恋总分及其叁维度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与认知移情显着正相关(r=.281,r=.181,r=.204,r=.268;p<.01);同伴依恋与情感移情显着正相关(r=.205,p<.01),依恋总分、母亲依恋、父亲依恋与情感移情负相关不显着(r=.087,r=-.005,r=-.026);依恋总分及其叁维度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显着负相关(r=-.366,r=-.250,r=-.306,r=-.255;p<.01);移情、认知移情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显着负相关(r=-.107,p<.05;r=-.146,p<.01);情感移情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相关不显着(r=-.017,p>.05);(4)依恋及其叁维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中介效应量母亲依恋(45.56%-95.33%)大于父亲依恋(26.04%-89.72%),父亲依恋大于同伴依恋(15.89%-44.39%);(5)认知移情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6.29%-39.6%);(6)父母教养方式通过依恋影响认知移情,进而影响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依恋和移情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之间起着多重中介的作用。结论(1)父母对男性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关怀与鼓励,母亲对女性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拒绝;(2)依恋及其叁维度都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之间起中介作用,但是母亲依恋中介效应最大,加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有助于儿童的人格形成;(3)父母关怀和父母自主性等好的教养方式可以形成安全依恋,进而影响儿童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形成较好的人格特质。父母拒绝和父母过度保护等不良的教养方式容易形成不安全依恋,进而影响儿童对他人情感不理解,形成马基雅维利主义。(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5-01)
韩玉胜[7](2017)在《移情能够作为普遍的道德基础吗?——对斯洛特道德情感主义的分析与评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斯洛特以"移情"作为纽带建立起一个由"行为者"、"他人"和"第叁方"构成的道德情感主义体系。在他看来,这个体系是贯穿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并涵盖发生机制和评价机制的严密逻辑体系。然而,人类情感自身固有的诸多缺陷势必对斯洛特基于移情的道德情感主义构成天然挑战,加之斯洛特的理论论证仍存在诸多难以自洽之处,致使对其理论不乏批评和质疑。从哲学立场来讲,斯洛特高扬情感主义而贬抑理性主义;从理论结构来讲,斯洛特致力于构建以行为者品质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从伦理形态来讲,斯洛特试图探索一种情感主义德性伦理。(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7年03期)
方德志[8](2016)在《移情的启蒙:当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思想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思想是英语国家近叁十年成长起来的一支相对独立的社会道德思潮,汇聚了当代西方反理论主义、社群主义等多种批判性思潮为一体,力图从道德情感主义的进路回应规范伦理重建和启蒙筹划问题,拒斥传统道德哲学的规则主义倾向。当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思想主要以女性关怀伦理学和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为内容代表,它们在理论上注重经验描述的方法,在价值观上主张"关怀/关心"地行动优先于抽象的道德规则,对"他者"的责任意识优先于对"个体"的权利意识,这些内容主张反映了当代西方在道德理念上的进步。"移情"是当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它被当代道德情感论者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反映了当代道德情感论者注重追求道德行为过程中"自我"与"他者"的平等参与和共同受益,以及由此对道德行为者产生的实际心理感受的伦理精神。"移情"的提倡也对当代西方政治、经济等活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孕育出一种"移情的文明"之启蒙精神。(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6年03期)
洪富忠[9](2015)在《基于认同理念下的移情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以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移情的核心在于使局外人体会局中人所做选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而使当事人对历史场景中的选择产生认同,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本文以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例,探讨移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以期丰富"纲要"课教学方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纲要"课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世纪桥》期刊2015年05期)
王远[10](2015)在《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西方近代道德情感主义理论的梳理,试图论证孟子的道德哲学是一种道德情感主义学说。同时,孟子的道德哲学又具有美德伦理学的意义,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与西方近代道德情感主义一样,孟子的道德原则也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其本质都是反对私利行为。但我们也可以把他的思想看作是一种美德伦理学。因为他侧重强调人的内在品质“仁”。这些品质是关乎评价一个人是“君子”或是“小人”的原因。这些品质的形成又来源于人的“四端”,尤其是“恻隐”。所以我们又可以把它理解为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一种基于行为者自身的美德伦理学。其价值就在于倡导一种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自律。人的行为往往受到厉害己他关系的影响,往往会产生各种价值上的分歧。坚持这一道德原则,是解决价值分歧的一个理想途径。(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5-05-01)
移情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迈克尔·斯洛特在继承近代英国道德情感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当代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移情理论,并把移情看作一种先天性元素,试图构建一种纯粹的规范道德情感主义。正因为斯洛特把其道德情感主义奠基于移情这种先天的心理机制之上,道德情感主义的先天性、规范性、客观性才得以更加合理地解释,更好地回应了理性主义对道德情感主义的批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情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大石昌史,郑子路.人格主义与移情美学——阿部次郎的美学思想探究[J].中国美学.2018
[2].齐贵云.移情:道德情感主义中的“先天”性元素——兼论斯洛特对近代英国情感论的批判性继承[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张玉玲.人本主义理论下的英语移情教学[J].青年与社会.2018
[4].廖夏璇.移情·隐喻·蒙太奇略论《西贡》的现实主义创作路径[J].中国戏剧.2018
[5].李义天.移情是美德伦理的充要条件吗——对迈克尔·斯洛特道德情感主义的分析与批评[J].道德与文明.2018
[6].王丛丹.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影响:依恋与移情的多重中介作用[D].郑州大学.2017
[7].韩玉胜.移情能够作为普遍的道德基础吗?——对斯洛特道德情感主义的分析与评论[J].哲学动态.2017
[8].方德志.移情的启蒙:当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思想述评[J].道德与文明.2016
[9].洪富忠.基于认同理念下的移情在“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以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例[J].世纪桥.2015
[10].王远.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探析[D].贵州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