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控机理论文-张小波,李波

受控机理论文-张小波,李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受控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摇摆桥墩,预应力钢束,阻尼器,力学性能

受控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波,李波[1](2015)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受控摇摆桥墩力学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受控摇摆桥墩为研究对象,采用通长预应力钢束连接基础、桥墩、帽梁,使桥墩成为隔震构件的一部分。综合考虑预应力钢束参数、阻尼器参数、墩柱参数的影响,通过理论推导得出水平力-转角曲线,并且验证结构发生转角时的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钢束提供大量的恢复能力;阻尼器提供耗能能力;桥墩的力学机理与桥墩、预应力钢束、阻尼器参数有关。(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十叁届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5-11-27)

鲁亮,樊宇,吕西林,朱非白[2](2015)在《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controllable rocking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简称CRRCF)是一种新型减震耗能结构。通过对摇摆节点及整体框架进行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其滞回特性。根据整体摇摆框架的滞回曲线得到了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等效黏滞阻尼比。通过摇摆节点试验及理论分析,提出了摇摆节点的恢复力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节点刚度水平下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并分析得出摇摆节点刚度的合理弱化程度。通过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常规钢筋混凝土框架(RCF)的动力响应对比,可以发现CR-RCF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层间剪力与加速度响应。与RCF结构相比,CR-RCF结构的剪力与位移响应沿楼层分布较为均匀,这有利于防止层间变形过于集中,使各层材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在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设置耗能阻尼器,进行时程分析可以发现结构的位移响应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5年01期)

Farman,Ali,Chandio[3](2013)在《受控条件下秸秆—土壤—圆盘犁交互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秸秆、土壤和圆盘犁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是当今农业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传统耕地作业过程中,主要面临秸秆、土壤和圆盘犁之间交互作用与影响、土壤对农机具的高阻抗性以及能源消耗等问题。提高耕作机械和土壤处理机械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其能源消耗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在中国,水田环境下秸秆、土壤和农机具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研究了圆盘耕犁在3种不同耕作速度(1.25ms-1,1.98ms-1和2.47ms-1)和不同耕深(5cm、10cm和15cm)下的工作性能。试验在一个覆盖了水稻和小麦秸秆的156m2的土槽进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土壤的水分含量和密度保持恒定不变。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在3种不同的加载速率(15mm min-1,20mm min-1和25mm min-1)和3个内部测量点(N1居上、N2居中、N3居下)分别对稻麦秸秆的机械特性,如剪切强度、特定剪切能量、弯曲强度和切削力等,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装载速率越高,两种秸秆在第3个内部测量点的剪切强度、特定剪切能量和切削力越大。水稻秸秆的剪切强度、特定剪切能量和切削力也明显比小麦秸秆大。同时,当装载速率增加时,水稻和小麦秸秆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将会降低。2、研究发现,当耕作机具的耕深在15cm和耕速2.47msd时,随着圆盘犁工作速度增加,其耕作阻力、垂直力和侧面力都呈上升趋势。3、研究发现,随着速度和深度的增大,秸秆的埋藏深度也随之增加。最小尺寸的秸秆埋藏最深,最大尺寸的秸秆埋藏最浅。土体扰动区域也随着耕深和耕速的增加而增加。4、试验结果表明,圆盘犁耕作速度的增加会导致稻麦秸秆横向和纵向运动的增加,反之将导致秸秆横向和纵向运动的减少。较高的耕速和耕深将会产生更强的土体扰动,较低的耕速和耕深会降低土体的横向和纵向运动。5、研究过程中,建立了土壤的离散元模型,通过EDEM软件仿真了圆盘犁的工作情况。仿真中利用秸秆的非线性运动模型、土壤颗粒和耦合圆盘犁来分析粘土的结合特性。牵伸力通过标定过的灵敏模态参数来衡量。试验结果表明,耕作过程改变了土壤和秸秆的初始表面形态。随着耕作的连续进行,一部分土壤颗粒被分开,秸秆也从初始位置运动到最终位置。当耕速从1.25ms。上升到2.47ms-1时,土壤颗粒的运动和秸秆的运动也变都得更加剧烈。6、为了减少圆盘犁的工作阻力,降低土壤和秸秆的运动,需要将耕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较大的耕深能够改善土壤的容积密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3-11-01)

赵永哲[4](2008)在《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孔螺杆钻具钻进受控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达到高效瓦斯抽采效果,对煤矿地质异常条件位置准确探测和瓦斯抽采钻孔轨迹延伸范围准确度要求逐渐提高,采用螺杆钻具及其配套设备机具运用近水平定向钻进技术进行钻孔施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通过归纳国内外煤矿井下螺杆钻具的研究应用现状,总结钻孔轨迹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弯曲条件,对煤矿井下用于瓦斯抽采近水平定向钻进所用钻具进行选择和优化,得出螺杆钻具组合用于近水平定向钻进的优势所在;分析研究螺杆钻具的性能特点,优选出适合煤矿井下瓦斯抽采定向钻进国内外常用的两种73mm螺杆钻具,并通过室内性能测试试验进行总结验证,同时对螺杆钻具主孔和分支孔定向成孔工艺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用纵横弯曲法对弯外管螺杆钻具组合在二维和叁维状况下受力变形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关力学模型,并利用Visual C++6.0开发平台编程和最小二乘法计算原理,对影响钻头侧向力的钻具结构、钻孔结构和钻进工艺这叁类主要因素在二维状况下作定量参数敏感性分析,开发了相应的分析软件,为定向钻孔轨迹控制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最后分别利用螺杆钻具组合及配套设备机具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和两次现场工业性定向钻进试验,成功施工了6个主孔和5个分支孔,总进尺4226m,最大钻孔深度1046m,并对定向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论文对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钻进中螺杆钻具受控机理进行系列分析研究并成功应用于现场试验,相信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将有一定参考价值。实践证明,合理应用螺杆钻具及其配套机具进行近水平定向钻孔施工,将平衡煤矿掘、抽、采比例的紧张状况,为提高煤矿瓦斯抽采能力提供可靠保证。(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期刊2008-05-01)

万燕君[5](2007)在《基于受控切割机理的食品物料超细粉碎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受控切割超细粉碎机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受控切割超细粉碎机的工业应用与市场地位,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受控切割超细粉碎机应用于工业领域及众多行业的可行性。其次,建立和分析受控切割超细粉碎设备的整体结构和关键结构,并分析了微型切割头上刀片的磨损、耐用度和材料。然后,结合湿法超细粉碎的相关理论和受控切割超细粉碎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受控切割超细粉碎的作用机理给予了初步说明,推导出达到受控切割时叶轮的临界转速公式,并依据流动泵的原理推导出受控切割超细粉碎机的能量特性,探讨分析了受控切割超细粉碎机关键参数(操作参数、原料参数和关键结构参数)对粉碎过程的影响。最后,运用FLUENT软件对流场进行数值计算模拟,得到了微型切割头内流体流场各位置上相关物理量的分布情况,流体流速度梯度很大,以及流场内静压的变化也非常剧烈,这都使得流场内产生了极强的作用力场,也保证了物料能够紧贴微型切割头内侧而不发生随机移动,随着叶轮一起旋转,达到受控切割。本课题所得到的结论为新型超高速受控切割超细粉碎机,尤其是其关键部件的研发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并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07-03-01)

吴永平,李仲东,王允诚[6](2006)在《煤层气储层异常压力的成因机理及受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煤层气储层压力的内部和外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生烃条件、保存及封盖条件、水动力条件3方面分析了煤储层异常压力的形成机理及控制因素.根据沁水盆地煤炭开采阶段收集的大量地层压力资料,研究了影响该地区煤层气储层异常压力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时空匹配,分析了压力封闭和泄露的地质条件,重点对沁水盆地的异常压力的成压机理进行了探讨,得出造成沁水地区异常低压的主要原因是生烃作用停止以及构造抬升造成煤层气大量逸散.(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陶有胜[7](2005)在《孔径受控沸石的合成、表征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沸石又名分子筛,作为重要的多孔结晶固体材料,在化工、环保、国防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自然沸石矿物及目前人工合成的沸石只含有0.3-1.3纳米的微孔。由于沸石的孔径在分子大小范围内,在石油化工、分离提纯等工业过程中存在着扩散障碍和较大的压降,从而减少反应速度和产生较大能耗。如果在沸石结构上,加入可受控的孔径范围在2-50纳米的介(中)孔,合成具有新型结构的孔径可控的介(中)孔沸石,则兼有沸石和中孔分子筛的优点,将是一种新的纳米孔性结构沸石,能克服传统沸石的上述缺点,是人们长期以来期盼的理想功能材料,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学术意义。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先进工业国家如日本、美国、荷兰、德国等正在积极研制这种新型纳米孔性结构沸石。这不仅是因为该材料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巨大使用价值,更是因为沸石的孔性结构在纳米范围,它作为纳米多孔性功能材料而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首先从我国几种不同高岭土矿物材料和含Si、含Al化学试剂中筛选适宜的Si源、Al源,以有机气溶胶和碳溶胶为结构模板剂,对合成孔径受控沸石及表征、合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溶胶合成化学,在纳米尺度上对模板剂设计,可以实现孔径受控沸石的铸型合成。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合成新思路拓展到其它纳米结构矿物材料设计、甚至众多非硅体系的纳米结构材料设计的前景作了论述。以有机气溶胶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高结晶率孔径受控ZSM-5沸石。其微孔结构(比面积、微孔容积和微孔孔径)与普通ZSM-5沸石相同;孔径受控ZSM-5沸石还具有普通ZSM-5沸石没有的特有的介孔(中孔)结构:0.07-0.10 cm3/g的介孔容积和9-25 nm的介孔孔径。以碳气溶胶为模板剂,同样合成了具有高结晶率孔径受控ZSM-5沸石。其微孔结构与普通ZSM-5沸石相同,但其介孔(中孔)结构不同于有机气溶胶为模板剂合成的沸石,具有0.15-0.20 cm3/g的介孔容积和9-11 nm的介孔孔径。以碳气溶胶为模板剂合成的沸石的介孔空容比以有机溶胶为模板剂合成的沸石的介孔空容大,介孔更加均匀。以有机气溶胶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高结晶率孔径受控A型(LTA)沸石。其微孔结构与普通A型沸石相同,而孔径受控A型沸石具有普通A型沸石没有的特有介孔(中孔)结构:0.43 cm3/g的介孔容积和约15 nm的介孔孔径。ZSM-5(MFI)沸石属高Si沸石,A型(LTA)沸石属高Al沸石。他们在结晶构造、孔性结构以及应用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因此,本孔径受控沸石的合成技术具有实际推广意义,可推广到其它类型的沸石合成中。合成机理研究表明,孔径受控沸石的骨架结构在受制约的纳米尺度空间保持不变。在孔径可控沸石的合成过程中,有机溶胶和碳溶胶分别具有软、硬性的纳米结构骨架,起到模板的作用。与未受空间制约条件下的合成相比,晶化速率减小,但对最终结晶度(率)没有不良影响。沸石合成涉及各种条件下液相到固相的相变和非晶胶质到纳米级微结晶粒的生成、成长过程,十分复杂,沸石结晶机理尚未完全解明。本研究从纳米尺度上展开孔径受控沸石的合成及机理研究是一项十分新颖和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孔径受控沸石同时兼有沸石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和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大孔道结构。因此,孔径受控沸石在大分子催化反应、大分子吸附反应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孔径受控沸石的合成,可以进一步通过对模板结构的合理设计和合成条件的最佳化而得到优化。这将为更好地研究纳米结构沸石的物理化学性能创造条件。此外,孔径受控石的应用研究,将是本课题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05-12-29)

郝世俊[8](2001)在《近水平孔轨迹受控方法及受控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煤矿综采技术的全面推广,为了保证安全高效生产,不仅要求提高采区地质勘探的精度,而且要求以孔代巷快速高效地抽放瓦斯,而近水平孔受控定向钻进技术是解决以上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分析论证了近水平孔定向钻进所用钻具和与之相适应的钻进工艺参数,经过地面模拟试验提出了稳定组合钻具的力学模型和结构参数,并通过井下工业性试验验证了组合钻具的结构方式和钻孔轨迹的对应关系,摸索出了与之相适应的钻进工艺参数,编制了切实可用的钻孔轨迹模拟程序。此外,在井下定向钻进过程中,将地面垂直孔钻进所用螺杆钻具用于近水平孔钻进,对其工艺参数做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实践证明,合理应用近水平孔受控定向钻进技术可提高采区地质勘探精度,缓解煤矿掘、抽、采比例失衡的紧张态势,为我国煤矿高产高效综采技术的推广提供有力保障。(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期刊2001-06-01)

胡逢吉[9](1998)在《破译历史巨变,揭示“中国之谜”──《中国的“受控核聚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之机理分析》一书介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从1978年算起,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整整进行20年了。20年来,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突破前人设置的重重禁区,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对中国改革成功(本文来源于《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喻华伟[10](1998)在《中国改革模式的理论概括——《中国的“受控核聚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之机理分析》介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改革模式的理论概括——《中国的“受控核聚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之机理分析》介评喻华伟如果从1978年算起,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近20年。中国改革的基本取向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和控制下,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本文来源于《经济评论》期刊1998年01期)

受控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controllable rocking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简称CRRCF)是一种新型减震耗能结构。通过对摇摆节点及整体框架进行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其滞回特性。根据整体摇摆框架的滞回曲线得到了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等效黏滞阻尼比。通过摇摆节点试验及理论分析,提出了摇摆节点的恢复力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节点刚度水平下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并分析得出摇摆节点刚度的合理弱化程度。通过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常规钢筋混凝土框架(RCF)的动力响应对比,可以发现CR-RCF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层间剪力与加速度响应。与RCF结构相比,CR-RCF结构的剪力与位移响应沿楼层分布较为均匀,这有利于防止层间变形过于集中,使各层材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在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设置耗能阻尼器,进行时程分析可以发现结构的位移响应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控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小波,李波.往复荷载作用下受控摇摆桥墩力学机理研究[C].第十七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十叁届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2].鲁亮,樊宇,吕西林,朱非白.受控摇摆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机理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

[3].Farman,Ali,Chandio.受控条件下秸秆—土壤—圆盘犁交互作用机理[D].南京农业大学.2013

[4].赵永哲.煤矿井下近水平定向孔螺杆钻具钻进受控机理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

[5].万燕君.基于受控切割机理的食品物料超细粉碎技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7

[6].吴永平,李仲东,王允诚.煤层气储层异常压力的成因机理及受控因素[J].煤炭学报.2006

[7].陶有胜.孔径受控沸石的合成、表征及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5

[8].郝世俊.近水平孔轨迹受控方法及受控机理[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1

[9].胡逢吉.破译历史巨变,揭示“中国之谜”──《中国的“受控核聚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之机理分析》一书介评[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

[10].喻华伟.中国改革模式的理论概括——《中国的“受控核聚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之机理分析》介评[J].经济评论.1998

标签:;  ;  ;  ;  

受控机理论文-张小波,李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