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伏屋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既有建筑厂房,檩条加固,“Z”型规格檩条
光伏屋面论文文献综述
赵海斌,包文龙,张良利,杨松,沈道军[1](2019)在《分布式光伏电站中屋面檩条设计及加固方案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光伏发电系统已经成为供电系统家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分布式光伏电站多数建设在既有建筑厂房屋顶上,这势必导致既有建筑屋顶的荷载增加,需要重新核算厂房主体结构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常见的就是钢结构厂房屋面檩条强度和稳定性不满足,需要加固方可进行光伏电站的建设;屋面檩条多数是"C"型规格或者"Z"型规格,檩条加固设计方案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建设周期和建设成本。(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14期)
闫伟[2](2019)在《典型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工程设计优化及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是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指标,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背板温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工程设计优化可以提高其发电效率,进而增加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为业主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光伏组件的布置,可以提高工业建筑的室内热舒适性和降低空调负荷,也是创建绿色工业建筑的重要手段之一。光伏电站的工程设计对组件背板的降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实际工程中,较少考虑相关问题。本文以郑州地区彩钢瓦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对太阳能光伏电站在工程设计中的布置方案、布置形式及光伏组件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的量化分析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工程设计提供设计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平铺和人字形组件布置方案的对比研究可知,叁种布置方案中,人字形的布板方案发电量最大。同时这种组件布置形式可以增加屋顶装机容量,提高屋面的利用率;(2)对于两排一个走道的平行布置方案,从组件间距、组件安装高度和组件布置倾角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走道最佳间距为500mm,最佳安装高度为900mm;最大发电量的安装倾角为37°,偏高于太阳入射辐射量最大的安装倾角;(3)对于人字形的组件布置方案,顶部最佳间距为400mm;(4)对于本研究对象,当屋面布置光伏组件时,夏季室内温度可以降低4.94℃,冬季室内温度可提高1.2℃,冬夏季空调能耗分别减少了3W/m~2和13.08W/m~2,具有较好的保温、遮阳效果,有利于创造更好的室内热舒适度和降低空调负荷,实现工业建筑的节能和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性。(本文来源于《中原工学院》期刊2019-04-01)
苏斌,周荃[3](2019)在《太阳能光伏遮阳屋面的降温节能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太阳能光伏遮阳屋面的降温节能效果,选定广州市区某办公大楼太阳能光伏遮阳屋面进行降温实测,并对典型办公建筑进行全年能耗模拟分析。测试和模拟结果表明,太阳能光伏遮阳屋面能显着降低屋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屋面温度以及顶层房间空调冷负荷。与无遮阳情况相比,在夏季晴天太阳能光伏遮阳屋面降低屋面接收太阳辐射量最大可达925 W/m~2,约为太阳总辐射量的90.2%;降低屋面温度最大可达6.1℃,对应降温率为14.3%;降低顶层房间全年冷负荷量高达10.48%,节能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9年03期)
李寿科,张雪,方湘璐,孙洪鑫,陈宁[4](2019)在《双坡光伏车棚屋面风荷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屋面倾角20°和30°的双坡光伏车棚进行1∶50缩尺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分析屋面整体体型系数、平均风压系数、极值风压系数和局部块体型系数分布规律,与当前国家规范取值及以往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垂直风向为屋面正整体体型系数最不利风向,规范取值大于试验值,斜风向为负整体体型系数最不利风向,规范取值偏于不安全;双坡车棚屋面的测点最大吸力出现在屋脊处,最大风压出现在屋檐位置,屋面倾角增加,极值风吸力增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未给出四面开敞的双坡车棚屋面的局部分块体型系数取值方法,双坡车棚屋面屋脊和屋面中部局部分块体型系数试验值大于规范给出的封闭式双坡屋面局部分块体型系数,屋檐边缘区域的试验值低于封闭式双坡屋面的规范取值。(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种文军[5](2018)在《太阳能光伏组件与金属屋面系统连接设计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公共建筑数量的增加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在公共建筑中,对新型科技的应用也愈发的广泛。其中,将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到金属屋面系统上,就是建筑物和光伏发电集成化的一种重要的应用模式。对此,本文以金属屋面系统作为切入点,通过就该系统同太阳能光伏组件连接设计的研究,就其在相关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22期)
姜斌[6](2019)在《基于厂房屋面改造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屋面光伏电站施工技术的优缺点,针对现有大面积屋面资源,提出一种适应性更好、成本更低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施工技术,并阐述总体设计思路及光伏支架、横向水槽、屋脊盖板等关键部件设计和安装方法。对施工要点进行详细阐述,介绍本技术在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蒋建平,方迅,刘晓明[7](2018)在《光伏建筑屋面发电系统团体标准的创新做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发电系统的核心质量特性,阐述了《工业建筑光伏一体化屋面发电系统》"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研制思路、标准框架及关键技术要求,为研制光伏建筑屋面发电系统标准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10-22)
马岸奇[8](2018)在《颠覆般创新 光伏屋面瓦》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5月23日,中国建材凯盛科技所属中建材(宜兴)新能源有限公司轻薄高透光伏玻璃智能生产线在宜兴竣工投产。该项目按照工业4.0高标准设计施工,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采用国际最先进、自主产权的全氧燃烧窑炉设计,实现了"高效低排、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主打产品0.5mm系列轻薄高透光伏玻璃,开创了光伏玻璃轻量化的新纪(本文来源于《砖瓦》期刊2018年09期)
胡俊新[9](2018)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过程中对屋面的影响及用电安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又称分散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分布式光伏系统是现今光伏应用的一种主要形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形式,其主要运行方式是通过在特定的应用场地,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运行。与传统的能源发电方式相比,这一发电方式清洁高效、因地制宜,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资源,促进了绿色能源的发展。文章主要研究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对屋面的影响及安装后的用电安全影响。(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8年04期)
王利中,胡昕,何玲玲[10](2018)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屋面荷载取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光伏电站一般建设在屋面上,电站的建设改变了屋面的荷载条件,通过分析光伏支架不同安装形式对屋面荷载的影响,对典型的屋面荷载及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总结,以供光伏电站检测和鉴定工作者参考。(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06期)
光伏屋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是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指标,光伏电站发电效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背板温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工程设计优化可以提高其发电效率,进而增加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为业主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光伏组件的布置,可以提高工业建筑的室内热舒适性和降低空调负荷,也是创建绿色工业建筑的重要手段之一。光伏电站的工程设计对组件背板的降温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实际工程中,较少考虑相关问题。本文以郑州地区彩钢瓦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对太阳能光伏电站在工程设计中的布置方案、布置形式及光伏组件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的量化分析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工程设计提供设计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平铺和人字形组件布置方案的对比研究可知,叁种布置方案中,人字形的布板方案发电量最大。同时这种组件布置形式可以增加屋顶装机容量,提高屋面的利用率;(2)对于两排一个走道的平行布置方案,从组件间距、组件安装高度和组件布置倾角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走道最佳间距为500mm,最佳安装高度为900mm;最大发电量的安装倾角为37°,偏高于太阳入射辐射量最大的安装倾角;(3)对于人字形的组件布置方案,顶部最佳间距为400mm;(4)对于本研究对象,当屋面布置光伏组件时,夏季室内温度可以降低4.94℃,冬季室内温度可提高1.2℃,冬夏季空调能耗分别减少了3W/m~2和13.08W/m~2,具有较好的保温、遮阳效果,有利于创造更好的室内热舒适度和降低空调负荷,实现工业建筑的节能和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伏屋面论文参考文献
[1].赵海斌,包文龙,张良利,杨松,沈道军.分布式光伏电站中屋面檩条设计及加固方案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2].闫伟.典型屋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工程设计优化及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的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9
[3].苏斌,周荃.太阳能光伏遮阳屋面的降温节能效果研究[J].建筑节能.2019
[4].李寿科,张雪,方湘璐,孙洪鑫,陈宁.双坡光伏车棚屋面风荷载特性[J].太阳能学报.2019
[5].种文军.太阳能光伏组件与金属屋面系统连接设计及工程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
[6].姜斌.基于厂房屋面改造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9
[7].蒋建平,方迅,刘晓明.光伏建筑屋面发电系统团体标准的创新做法[C].第十五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8
[8].马岸奇.颠覆般创新光伏屋面瓦[J].砖瓦.2018
[9].胡俊新.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过程中对屋面的影响及用电安全分析[J].智能城市.2018
[10].王利中,胡昕,何玲玲.分布式光伏电站屋面荷载取值研究[J].山西建筑.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