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干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旱,土壤,光合作用,植被,科罗拉多,叶鞘,油橄榄。
土壤干旱论文文献综述
宋丹,宁明世[1](2019)在《科罗拉多蓝杉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a生的科罗拉多蓝杉盆栽苗为实验材料,采用人工给水和自然耗水结合法模拟自然条件下土壤干旱过程,土壤相对含水量(RWC)控制在13.3%~83.3%之间,分析科罗拉多蓝杉叶片光合作用和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过程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随着RWC的降低,科罗拉多蓝杉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均在RWC5(56.3%)时达到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随着RWC的降低,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RWC5时达到最大值,而丙二醛(MDA)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回归分析表明,Pn和WUE均与RWC呈一元二次方程(P<0.01),科罗拉多蓝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随着RWC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RWC5时达到最大值,当RWC超过56.3%时,叶绿素荧光参数急剧下降。总的来说,科罗拉多蓝杉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胁迫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响应的阈值点大约为56.3%。(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9年03期)
方雅琴[2](2019)在《稻苗发黄与高温少雨土壤干旱有关》一文中研究指出徐州网友雷5月30日发微信:小秧这样是什么问题?怎么处理?从图片看,水稻秧苗处于3叶期前后,田间大部分稻苗基部1~2张叶片自叶尖向下逐渐褪绿发黄干枯、叶鞘变成紫红色,有的植株基部第一叶已整叶干枯,有少数褪绿发黄的叶片上有褐色斑点;根系不发达。受(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06-01)
朱绍丹,陈丽,焦健,李朝周,刘文兰[3](2019)在《土壤干旱及生草间作对油橄榄光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土壤干旱、生草间作交互作用对油橄榄光合特性的影响,并结合相关研究,探讨其内在机制,设置土壤干旱胁迫的水分梯度,以不同生草间作的盆栽油橄榄幼苗为研究对象,使用便携式LI-6400光合仪测定油橄榄的主要光合参数,并测定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RuBP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程度加剧,油橄榄叶片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净光合速率及RuBP羧化酶活性在土壤含水量由18%下降到15%时差异不显着,由12%下降到9%时显着下降。干旱条件下间作生草相比不间作对照组提高了油橄榄根系活力且降低了叶片的蒸腾速率,从而提高了叶片含水量;油橄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光合色素含量和RuBP羧化酶活性也有一定的提高,以土壤含水量12%且间作白叁叶+百喜草效果最佳。说明,土壤含水量为12%且间作百喜草+白叁叶有利于改善油橄榄对水分的吸收和光合色素积累,从而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雯,种培芳,徐先英,师生波,马剑平[4](2019)在《紫斑牡丹光合特性对土壤干旱和风沙流交互胁迫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土壤干旱和风沙流交互胁迫对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选取对照(CK)和重度胁迫(SD)2个水分处理的盆栽紫斑牡丹进行风沙流胁迫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2 m/s胁迫处理下紫斑牡丹叶片SD的P_n、G_s、C_i较CK低,SD的T_r较CK高,CK的WUE较SD高;CK的Chl_a、Chl-b、Chl_(a+b)、Ca_r、Yield、qP及ETR较SD高,SD的NPQ较CK低;同一胁迫处理SD下,紫斑牡丹不套袋处理的Ci、Fv/Fm、Fv/Fo及NP较套袋低。这说明紫斑牡丹对胁迫响应明显,为河西走廊等干旱风沙环境的防风固沙植物、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干旱荒漠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14期)
张静,刘伟泉,夏厚强,高阳,唐忠厚[5](2019)在《持续土壤干旱对甘薯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泛种植的徐薯32和宁紫薯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持续土壤干旱对甘薯功能叶光合参数及块根产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徐薯32可通过自身的品种属性(丰产性)弥补受旱甘薯产量降低的部分损失,但2个试验品种抗旱指数均小于0.5,仍属于低抗品种.受持续土壤干旱影响,甘薯净光合速率降低是由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引起的,其中气孔限制占主导因素.此外,干旱胁迫下,甘薯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并不是块根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是干旱胁迫影响了甘薯块根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的平衡调节能力,使蔗糖转化为淀粉的生理过程受抑制,才显着降低块根淀粉累积和产量.(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姚月锋,李莉[6](2019)在《基于Landsat 8 TIRS数据与TVDI的流域地表土壤干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漓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较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 8 TIRS数据定量反演流域的地表温度,并结合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探讨干旱季节流域地表土壤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干旱季节,漓江上游流域地表温度分布规律类似,即以林地为主的上游流域地表温度低于以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为主的中下游区域;流域地表土壤以干旱等级为主,部分区域出现极干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区域农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流域地表土壤干旱程度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明显,以林地为主的上游区域地表土壤主要为湿润等级,而以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为主的中下游区域主要为干旱等级。(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9年02期)
樊豪,刘晓,孙元良,张京刚[7](2019)在《持续土壤干旱对核桃光合光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测定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2年生核桃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探讨持续干旱过程对核桃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核桃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核桃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表观量子效率持续降低,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都是先降低再升高,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土壤水分梯度间没有明显规律且差异不大。综合分析认为核桃为阳生树种,且管理核桃时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应该高于48.8%。(本文来源于《山东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孙永林,汤尚文,徐馨,柯亚婕,王启会[8](2018)在《湖北麦冬叶片碳代谢对土壤干旱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植物碳代谢对土壤干旱的响应,以湖北麦冬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持续干旱20 d对叶片内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活力、非结构性碳(可溶性糖和淀粉)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干旱持续10 d时,光合色素含量和Rubisco活力均显着降低(P <0.05),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着升高(P <0.05),与此同时,淀粉含量显着降低(P <0.05)。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湖北麦冬对叶片内的碳水化合物进行了重新分配和利用,将有限的碳更多地分配给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等富碳分子,以提高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从而抵御干旱胁迫。但随着干旱时间的进一步延长,碳代谢及渗透调节能力均降低。(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2期)
柴文秀[9](2018)在《土壤干旱对沙棘苗木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西北地区有较多的沙棘栽种区,而就沙棘的具体成长分析来看,土壤的干旱程度对沙棘苗木生长和水分的利用有显着的影响。该文对这种影响做具体分析和讨论,旨在更加全面的认识沙棘的生长特性和环境需要,从而为沙棘的高效栽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26期)
姚梦娜[10](2018)在《土壤干旱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全球变化影响,包括干旱在内的极端事件频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以土壤水分亏缺为表征的土壤干旱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有加剧趋势,对农业和水资源管理有深刻影响。深入认识土壤湿度的可预报性并准确预测其未来变化不仅有助于提高水文气候预测能力,其预测产品也能直接用于土壤干旱的早期预警,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季节性干旱事件日益频繁,面临的干旱问题十分严峻。特别是黄河流域,受东亚夏季风年际变率以及不同纬度多尺度相互作用的影响,其夏季干旱的预报水平非常有限,需要结合气候和水文预测方法开展集合预测研究,并通过多模式集合减少不确定性、提高预报技巧。本论文利用ERA-Interim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评估了北美多模式集合(North American Multi model Ensemble,NMME)海-陆-气耦合模式在中国区域的土壤湿度回报技巧和潜在可预报性,并进行了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测研究。针对黄河流域,偏差校正NMME的气候预测后,驱动可变下渗能力水文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VIC)进行夏季土壤干旱的集合预测,并开展干旱概率预测的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完美模型”假设,发现海-气耦合模式的土壤湿度潜在可预报性高于实际预报技巧,表明土壤湿度预测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除CESM1模式外,具有较高可预报性的模式同样具有较高的预报技巧,土壤湿度潜在可预报性和实际预报存在正相关关系。(2)NMME多模式集合平均的土壤湿度预报技巧高于单个模式,利用超级集合预测方法优化模式权重可进一步提高预报技巧。与简单的算术集合平均相比,超级集合分别降低了冬季和夏季土壤湿度预测的均方根误差达19%和7%,提高相关系数约10%。表明超级集合方法可有效提高海-气耦合模式的土壤湿度预报技巧。(3)针对典型干旱流域—黄河流域开展研究,发现经过误差校正NMME气候预测并驱动VIC模型(NMME/VIC)后,对夏季土壤湿度以及土壤干旱预测有明显改进,特别是在黄河流域中游及下游地区。NMME/VIC方法预测夏季土壤干旱的均方根误差比NMME中最优模型的误差降低了48%,相关系数显着提高。多模式集合相对于最优单个模型预测的土壤干旱,其均方根误差进一步减小了6%。与NMME原始土壤干旱预测相比,NMME/VIC具有更高的干旱概率预报技巧,表现为更高的布莱尔(Brier)技巧评分以及更高的可靠性(Reliability)和分辨率(Resolution)。(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土壤干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徐州网友雷5月30日发微信:小秧这样是什么问题?怎么处理?从图片看,水稻秧苗处于3叶期前后,田间大部分稻苗基部1~2张叶片自叶尖向下逐渐褪绿发黄干枯、叶鞘变成紫红色,有的植株基部第一叶已整叶干枯,有少数褪绿发黄的叶片上有褐色斑点;根系不发达。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干旱论文参考文献
[1].宋丹,宁明世.科罗拉多蓝杉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J].林业资源管理.2019
[2].方雅琴.稻苗发黄与高温少雨土壤干旱有关[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
[3].朱绍丹,陈丽,焦健,李朝周,刘文兰.土壤干旱及生草间作对油橄榄光合特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9
[4].张雯,种培芳,徐先英,师生波,马剑平.紫斑牡丹光合特性对土壤干旱和风沙流交互胁迫的响应[J].河南农业.2019
[5].张静,刘伟泉,夏厚强,高阳,唐忠厚.持续土壤干旱对甘薯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姚月锋,李莉.基于Landsat8TIRS数据与TVDI的流域地表土壤干旱分析[J].土壤通报.2019
[7].樊豪,刘晓,孙元良,张京刚.持续土壤干旱对核桃光合光响应的影响[J].山东林业科技.2019
[8].孙永林,汤尚文,徐馨,柯亚婕,王启会.湖北麦冬叶片碳代谢对土壤干旱的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8
[9].柴文秀.土壤干旱对沙棘苗木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农业工程技术.2018
[10].姚梦娜.土壤干旱多模式超级集合预测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