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包括混合箱和出浆口,所述混合箱顶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匀浆电机,且匀浆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混合箱转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搅拌杆一侧位于混合箱的内壁焊接有辅搅拌杆,且辅搅拌杆的下方位于混合箱内部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表面贯通连接有导料管;本实用新型中在混合箱的内壁对称焊接有辅搅拌杆,匀浆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的搅拌桨与辅搅拌杆交错分布,能够对灌入的浆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通过导料管注入到混合箱内侧下部的滤浆盘,设有的多层滤浆盘能够将浆料进行过滤,使得较大的块状物能够滞留在滤浆盘中,从而避免浆料结块以及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包括混合箱(1)和出浆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顶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匀浆电机(7),且匀浆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混合箱(1)转动连接有搅拌桨(8),所述搅拌桨(8)的搅拌杆一侧位于混合箱(1)的内壁焊接有辅搅拌杆(2),且辅搅拌杆(2)的下方位于混合箱(1)内部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表面贯通连接有导料管(11),且导料管(11)的表面安装有电动阀(10),所述隔板底面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座(14)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表面焊接有滤浆盘(12),所述滤浆盘(12)一侧位于混合箱(1)表面贯通连接有循环管(3),且循环管(3)的表面安装有泵体(4),所述滤浆盘(12)另一侧位于混合箱(1)表面开设有出浆口(15),所述混合箱(1)的顶面和隔板的下部表面均安装有液位检测模块(6)。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包括混合箱(1)和出浆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顶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匀浆电机(7),且匀浆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混合箱(1)转动连接有搅拌桨(8),所述搅拌桨(8)的搅拌杆一侧位于混合箱(1)的内壁焊接有辅搅拌杆(2),且辅搅拌杆(2)的下方位于混合箱(1)内部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表面贯通连接有导料管(11),且导料管(11)的表面安装有电动阀(10),所述隔板底面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座(14)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表面焊接有滤浆盘(12),所述滤浆盘(12)一侧位于混合箱(1)表面贯通连接有循环管(3),且循环管(3)的表面安装有泵体(4),所述滤浆盘(12)另一侧位于混合箱(1)表面开设有出浆口(15),所述混合箱(1)的顶面和隔板的下部表面均安装有液位检测模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前端表面开设有通槽(18),且通槽(18)通过密封条连接有活动板(19),所述活动板(19)外表面贴合连接有弧形结构的固定杆(17),且固定杆(17)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混合箱(1)表面的滑槽(20)滑动连接,并且固定杆(17)中部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且调节螺栓贯穿固定杆(17)延伸至活动板(19)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的顶面开设有两个进浆口(5),且两个进浆口(5)关于匀浆电机(7)竖直中线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7)、滑槽(20)和调节螺栓共设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杆(17)、滑槽(20)和调节螺栓关于活动板(19)水平中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前端表面位于通槽(18)的下方安装有PLC控制器(16),且PLC控制器(16)分别与液位检测模块(6)、匀浆电机(7)和电动阀(10)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8)的搅拌杆与混合箱(1)侧壁的辅搅拌杆(2)交错分布,所述搅拌桨(8)的底端焊接有刮板(9),且刮板(9)与隔板的顶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表面等距焊接有多个滤浆盘(12),且多个滤浆盘(12)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所述支撑杆(1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14)与混合箱(1)内部转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浆是固井中使用的工作液,水泥浆的功能是固井。固井作业是由套管向井壁与套管的环空注入水泥浆并让它上返至一定高度,水泥浆随后变成水泥石将井壁与套管固结起来。
水泥浆混浆过程中,一般不能够对浆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混合后的浆液质量得不到保障,搅拌后的浆液存在一定的块状杂质,从而影响固井的施工效果。
为此,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用以解决上述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包括混合箱和出浆口,所述混合箱顶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匀浆电机,且匀浆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混合箱转动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搅拌杆一侧位于混合箱的内壁焊接有辅搅拌杆,且辅搅拌杆的下方位于混合箱内部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部表面贯通连接有导料管,且导料管的表面安装有电动阀,所述隔板底面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表面焊接有滤浆盘,所述滤浆盘一侧位于混合箱表面贯通连接有循环管,且循环管的表面安装有泵体,所述滤浆盘另一侧位于混合箱表面开设有出浆口,所述混合箱的顶面和隔板的下部表面均安装有液位检测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混合箱的前端表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通过密封条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外表面贴合连接有弧形结构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混合箱表面的滑槽滑动连接,并且固定杆中部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且调节螺栓贯穿固定杆延伸至活动板的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混合箱的顶面开设有两个进浆口,且两个进浆口关于匀浆电机竖直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杆、滑槽和调节螺栓共设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杆、滑槽和调节螺栓关于活动板水平中线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混合箱前端表面位于通槽的下方安装有PLC控制器,且PLC控制器分别与液位检测模块、匀浆电机和电动阀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搅拌桨的搅拌杆与混合箱侧壁的辅搅拌杆交错分布,所述搅拌桨的底端焊接有刮板,且刮板与隔板的顶面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杆表面等距焊接有多个滤浆盘,且多个滤浆盘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所述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与混合箱内部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混合箱的内壁对称焊接有辅搅拌杆,匀浆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的搅拌桨与辅搅拌杆交错分布,能够对灌入的浆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通过导料管注入到混合箱内侧下部的滤浆盘,设有的多层滤浆盘能够将浆料进行过滤,使得较大的块状物能够滞留在滤浆盘中,从而避免浆料结块以及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发生,通过出浆口直接出料,当小块的浆渣堵塞滤浆盘时,液位检测模块能够检测到滤浆盘内的液位,从而通过PLC控制器开启泵体,将浆液抽入混合箱的上部,进行再次混合搅拌,同时PLC控制器关闭导料管表面的电动阀,避免不合格浆料进一步排出,从而保障了浆料的混合效率,智能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中,在混合箱下部表面开设的通槽上通过密封条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表面通过调节螺栓和固定杆螺纹固定,且活动板的两端与混合箱表面的滑槽滑动连接,通过拆卸固定杆表面的调节螺栓,然后滑动固定杆,使得活动板能够脱离通槽,从而有利于清理滤浆盘内部的块状浆渣,同时多个滤浆盘焊接在支撑杆的表面,支撑杆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混合箱内侧转动连接,从而有利于转动滤浆盘,便于对滤浆盘进行充分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的滤浆盘和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混合箱;2、辅搅拌杆;3、循环管;4、泵体;5、进浆口;6、液位检测模块;7、匀浆电机;8、搅拌桨;9、刮板;10、电动阀;11、导料管;12、滤浆盘;13、支撑杆;14、轴承座;15、出浆口;16、PLC控制器;17、固定杆;18、通槽;19、活动板;2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高智能再循环混浆装置,包括混合箱1和出浆口15,混合箱1顶面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匀浆电机7,且匀浆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混合箱1转动连接有搅拌桨8,搅拌桨8的搅拌杆一侧位于混合箱1的内壁焊接有辅搅拌杆2,且辅搅拌杆2的下方位于混合箱1内部焊接有隔板,隔板的下部表面贯通连接有导料管11,且导料管11的表面安装有电动阀10,隔板底面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座14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的表面焊接有滤浆盘12,滤浆盘12一侧位于混合箱1表面贯通连接有循环管3,且循环管3的表面安装有泵体4,滤浆盘12另一侧位于混合箱1表面开设有出浆口15,混合箱1的顶面和隔板的下部表面均安装有液位检测模块6,通过搅拌桨8的搅拌杆与辅搅拌杆2交错分布,能够对灌入的浆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通过导料管11注入到混合箱1内侧下部的滤浆盘12,设有的多层滤浆盘12能够将浆料进行过滤,使得较大的块状物能够滞留在滤浆盘12中,从而避免浆料结块以及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发生,通过出浆口15直接出料,当小块的浆渣堵塞滤浆盘12时,液位检测模块6能够检测到滤浆盘12内的液位,通过PLC控制器16开启泵体4,将浆液抽入混合箱1的上部,进行再次混合搅拌,同时PLC控制器16关闭导料管11表面的电动阀10,避免不合格浆料进一步排出,智能化程度高;
混合箱1的前端表面开设有通槽18,且通槽18通过密封条连接有活动板19,活动板19外表面贴合连接有弧形结构的固定杆17,且固定杆17的两端分别通过滑块与混合箱1表面的滑槽20滑动连接,并且固定杆17中部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且调节螺栓贯穿固定杆17延伸至活动板19的表面,通过拆卸固定杆17表面的调节螺栓,然后滑动固定杆17,使得活动板19能够脱离通槽18,从而有利于清理滤浆盘12内部的块状浆渣,同时多个滤浆盘12焊接在支撑杆13的表面,支撑杆13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座14与混合箱1内侧转动连接,从而有利于转动滤浆盘12,便于对滤浆盘12进行充分的清理。
混合箱1的顶面开设有两个进浆口5,且两个进浆口5关于匀浆电机7竖直中线对称,便于进料。
固定杆17、滑槽20和调节螺栓共设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杆17、滑槽20和调节螺栓关于活动板19水平中线对称,固定杆17能够贴合在活动板19的表面,通过调节螺栓贯穿固定杆17能够将活动板19进行压紧固定,两组固定杆17能够提高活动板19与通槽18连接的紧密性。
混合箱1前端表面位于通槽18的下方安装有PLC控制器16,且PLC控制器16分别与液位检测模块6、匀浆电机7和电动阀10电性连接,通过混合箱1内侧顶面的液位检测模块6能够检测浆液的液位,避免溢出,通过隔板底面的液位检测模块6能够检测滤浆盘12堵塞时的液位,便于控制水泵将浆液抽出进行再次搅拌混合,匀浆电机7与混合箱1的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便于控制匀浆电机7的开启和关闭。
搅拌桨8的搅拌杆与混合箱1侧壁的辅搅拌杆2交错分布,搅拌桨8的底端焊接有刮板9,且刮板9与隔板的顶面贴合,通过刮板9能够将隔板顶面的浆液扫出,从而使得出料更充分。
支撑杆13表面等距焊接有多个滤浆盘12,且多个滤浆盘12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支撑杆13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14与混合箱1内部转动连接,通过多个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的滤浆盘12能够将浆液的块状浆渣进行收集,从而避免浆渣再次进入搅拌区域进行重复搅拌,从源头剔除无法搅拌混合的杂质。
工作原理:
工作时,在混合箱1的内壁对称焊接有辅搅拌杆2,匀浆电机7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的搅拌桨8与辅搅拌杆2交错分布,能够对灌入的浆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通过导料管11注入到混合箱1内侧下部的滤浆盘12,设有的多层滤浆盘12能够将浆料进行过滤,使得较大的块状物能够滞留在滤浆盘12中,从而避免浆料结块以及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发生,然后通过出浆口15直接出料,当小块的浆渣堵塞滤浆盘12时,液位检测模块6能够检测到滤浆盘12内的液位,通过PLC控制器16开启泵体4,将浆液抽入混合箱1的上部,进行再次混合搅拌,同时PLC控制器16关闭导料管11表面的电动阀10,避免不合格浆料进一步排出,当清理滤浆盘12时,通过拆卸固定杆17表面的调节螺栓,然后滑动固定杆17,使得活动板19能够脱离通槽18,从而有利于清理滤浆盘12内部的块状浆渣,同时多个滤浆盘12焊接在支撑杆13的表面,支撑杆13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座14与混合箱1内侧转动连接,从而有利于转动滤浆盘12,便于对滤浆盘12进行充分的清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260729.7
申请日:2019-08-0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451725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B01F 7/20
专利分类号:B01F7/20;B01F5/10;B01F3/22;B01F15/00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四川瑞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瑞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052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工业园航天路6号4楼B区408号
发明人:时际明;牛庆华;刘建才
第一发明人:时际明
当前权利人:四川瑞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龙
代理机构:51282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