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

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

一、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叶[1](2019)在《肝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病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肝脏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免疫抑制剂的更新换代,肝脏移植已成为各种终末期肝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肝脏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又称为缺血性胆道损伤(ischemia-type biliary lesions,ITBL)发病率居高不下,成为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类型。此并发症处理困难,预后差,往往需要再次肝脏移植。但目前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供肝热缺血、冷缺血、相对热缺血、胆道感染、胆汁成分等有关。另外,由于移植肝脏本身能量储备不同,对缺血和损伤的耐受程度也不同,这就提示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供肝的组织损伤及能量储备对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进行预测。本研究旨在通过前瞻性分析供肝的热缺血、冷缺血、相对热缺血时间,光镜及电镜观察供肝超微结构改变,检测供肝能量储备,胆道感染情况,及肝脏移植术后两周内胆汁酸代谢情况,明确对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具有较强预测意义的因素。方法:1.研究对象:自2014年3月1日起至2015年8月31日止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原位肝脏移植手术并满足入组标准的150例患者。2.研究内容:(1)术前记录受者的性别、年龄、供肝的冷缺血、热缺血及相对热缺血时间;(2)术中分别于门静脉开放前,肝动脉开放前和肝动脉开放后1h取供肝组织标本,每个时间段供肝组织标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肝组织行光镜检查;第二部分肝组织行电镜检查;第三部分肝组织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测定;(3)术后1天、3天、7天和14天收集患者胆汁,行胆汁酸测定;(4)观察患者肝脏移植术后胆道感染情况。3.临床分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去除死亡的病例后,根据胆道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区分为ITBL组和NITBL组。4.数据处理:将所有测得的结果按照是否发生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进行分组整理并进行正态性检验,胆汁酸、电镜测定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使用t检验对ITBL组与NITBL组进行各胆汁酸亚组分含量组间比较;能量代谢指标ATP、ADP及AMP的检测结果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整理并分析所得结果,得出结论。结果:1.实际完成随访患者142例,实际存活并完成随访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患者30例,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1.13%。2.ITBL组与NITBL组受者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99)。3.ITBL组与NITBL组受者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44),年龄较轻患者肝脏移植术后更易出现ITBL。4.ITBL组供肝冷缺血时间较NITBL组冷缺血时间长,二者统计有显着性差异(P<0.001)。5.ITBL组供肝热缺血及相对热缺血时间较NITBL组长,但二者统计均无显着性差异(P=0.078;P=0.59)。6.ITBL组与NITBL组供肝在光镜下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7.电镜观察供肝超微结构,包括毛细胆管通畅程度、胆道微绒毛数量、线粒体肿胀程度、线粒体嵴清晰程度以及肝血窦通畅程度5个方面,按照一定标准考察肝组织电镜下改变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结果表明以上5个方面均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8.ITBL组与NITBL组肝组织ATP、ADP及AMP含量在三个时间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9.ITBL组与NITBL组术后不同时间段游离型胆汁酸结果比较,ITBL组与NITBL组间术后第1天鹅去氧胆酸(CDCA)具有统计学差异,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ITBL组与NITBL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结合型胆汁酸结果比较,ITBL组与NITBL组牛磺石胆酸(TLCA)含量在术后第3、7、14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含量在术后第3天和第14天比较具有差异(P<0.05),两组间甘氨酸结合脱氧胆酸(GDCA)含量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比较具有差异(P<0.05),两组间甘氨胆酸(GCA)及牛磺酸结合脱氧胆酸(TDCA)分别只在术后第7天及术后第14天具有差异(P<0.05),余无差异(P>0.05)。11.ITBL组胆汁培养结果阳性发生率为33.33%,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NITBL组胆汁培养结果阳性发生率为14.29%,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ITBL组胆汁细菌感染率高于NITBL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37)。结论:1.肝脏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受者年龄、供肝冷缺血时间、供肝超微结构(毛细胆管通畅程度、胆道微绒毛数量、线粒体肿胀程度、线粒体嵴清晰程度以及肝血窦通畅程度)、受者肝脏移植术后早期特定时间内部分胆汁酸含量、受者胆汁细菌感染是肝脏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3.性别、供肝热缺血时间及相对热缺血时间、供肝组织光镜检测结果、供肝组织ATP、ADP及AMP含量与肝脏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不明显。

黄振鹏[2](2017)在《Cajal间质细胞参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AAC)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和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胆囊平滑肌收缩功能减弱是AAC发生的主要特征之一。胆道系统内广泛存在和分布的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具有产生和传播胆囊自发性节律、调节胆囊运动、引起胆囊收缩等功能,当发生AAC时,胆囊内ICCs数量分布、形态结构改变,以及当炎症减轻或消除后,胆囊ICCs数量和形态结构是否可以恢复,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当发生AAC时及炎症减轻后胆囊内ICCs数量分布及细胞形态结构改变。方法:体重250-350g豚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operated Group,Sham组)、胆总管结扎术 24 小时组(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24h Group,CBDL-24h组)、胆总管结扎术 48 小时组(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48h Group,CBDL-48h组),Sham组进行开腹手术后关腹,其余各组行CBDL术,到达各自观察时间点后取动物胆囊,测量各组动物胆囊胆汁容量,通过大体病理学和HE染色评价AAC炎症程度;其次,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化学、Tunel凋亡检测、透射电镜等观察胆囊ICCs数量分布、形态结构变化,并通过蛋白质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观察SCF、c-kit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SCF/c-kit信号通路改变情况;再次,通过比较各组动物胆囊各部位ICCs分布,阐明炎症过程中胆囊ICCs分布变化;最后,在AAC疾病动物模型内预先使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ti-polymorphonuclear antibody,anti-PMN),Sham 组进行开腹手术后关腹,CBDL-24h组、CBDL-48h组、预处理胆总管结扎术24小时组(anti-PMN 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24h Group,anti-PMN CBDL-24h 组)、预处理胆总管结扎术 48小时组(anti-PMN Common Bile Duct Ligation-24h Group,anti-PMN CBDL-48h 组)行CBDL术,到达各自观察时间点后取动物胆囊,观察各组组织病理学、胆囊组织炎症评分,并观察胆囊ICC数量、形态结构是否可以恢复以及SCF/c-kit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行CBDL术后,随着胆道梗阻时间延长,豚鼠胆囊增大,胆汁混浊,胆囊内可见絮状物形成,胆囊容积逐渐增大,组织病理学可见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出血等炎症反应,胆囊组织炎症评分升高(P<0.01)。当发生AAC时,胆囊ICCs数量减少、凋亡增加、细胞超微结构受损、SCF/c-kit信号通路下调(均P<0.05)。胆囊ICCs数量分布从胆囊颈到胆囊底依次递减,当发生AAC时,胆囊各部位ICCs数量均低于正常组(均P<0.05)。给予动物预先注射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后,预处理组动物胆囊组织病理学、胆囊组织炎症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点未予预处理组动物(P<0.05)。当胆囊炎症减轻后,胆囊内受损的ICCs在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均可得到修复,ICCs数量较前增加,细胞凋亡较前减少,被抑制的SCF/c-kit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影响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恢复(均P<0.05)。结论:当发生AAC时,胆囊ICCs形态结构受损,细胞凋亡增加、数量减少,SCF/c-kit信号通路下调,并可能影响细胞功能,这可能是AAC发生早期即可伴随发胆囊动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胆囊炎症程度减轻后,胆囊组织ICCs形态结构和数量可以得到恢复,被抑制的SCF/c-kit信号通路上调,并可能对细胞功能及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恢复产生影响。

赵宏峰,周杰,王宇,任旋磊[3](2010)在《大鼠移植肝胆道系统不同部位异质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性差异的比较》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胆道系统不同部位胆管上皮细胞的异质性以及胆管周围血管丛构筑形式的不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性的差异。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胆道缺血1 h再灌注1 h组),Ⅲ组(胆道缺血1 h再灌注2 h组)。对肝门部胆管、胆总管近端及小叶间胆管的上皮细胞行凋亡(TUNEL法)检测、病理形态学评分和超微结构的定量分析。结果Ⅱ组的细胞凋亡及病理形态评分在胆总管近端与小叶间胆管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肝门部损伤较重(P<0.05);线粒体平均体积(V)及微绒毛面积密度(AMV)比较在肝门部最重,胆总管近端最轻(P<0.05)。在Ⅲ组以上各指标都表现为肝门部最重,小叶间胆管次之,胆总管近端最轻(P<0.05)。结论胆管上皮细胞的异质性以及周围血管丛不同部位构筑形式的不同导致了胆道系统各部位损伤程度的差异。该结果为解释肝门部胆管狭窄高发率的临床表现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胆总管近端损伤最轻这一结果提示,在临床肝移植中,应尽量以胆总管近端作为最佳吻合部位。

任旋磊,赵宏峰,张国伟,王宇,周杰[4](2010)在《胆汁中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与大鼠移植肝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的相关性》文中指出背景:据报道,供肝的热缺血、冷保存时间过长都可导致移植肝产生"毒性胆汁",并进而损伤胆道,然而胆道相对热缺血是否也会引起胆汁成分改变,目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模型,观察胆道相对热缺血对大鼠移植肝分泌的胆汁中总胆汁酸盐、磷脂浓度的影响及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用SD大鼠32只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Ⅰ组为假手术组,只游离肝脏,不进行肝脏冷灌注;Ⅱ、Ⅲ、Ⅳ组的胆道相对热缺血时间分别为0,30,60min,即分别在门静脉开放后0,30和60min时开放肝动脉。采用循环酶法测定术后胆汁中总胆盐浓度,酶比色法测定磷脂浓度。取肝门部胆管,光镜观察其组织学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胆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及结论: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31只。肝移植胆道相对热缺血可以引起移植肝分泌的胆汁成分改变,表现为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升高,胆汁毒性增加,这种改变与相对热缺血时间呈正相关,相对热缺血时间越长,胆汁成分改变越明显;而且与胆道损伤的病理学改变呈密切正相关,说明胆汁成分改变是相对热缺血导致胆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赵宏峰,周杰,王宇,任旋磊[5](2009)在《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外胆道不同部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性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大鼠移植肝的肝外胆道不同部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为肝移植术中胆管吻合部位的选择奠定基础。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假手术组,n=6)、Ⅱ组(胆道缺血1 h再灌注1 h组,n=12)、Ⅲ组(胆道缺血1 h再灌注2 h组,n=12)。对肝门部胆管、胆总管近端及远端的上皮细胞行凋亡(TUNEL法)检测、病理形态学评分和超微结构的定量分析,比较肝外胆道不同部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结果:Ⅱ组肝移植大鼠肝门部胆总管上皮细胞凋亡率、病理形态学评分明显高于胆总管近端和胆总管远端(P<0.05),后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肝门部损伤较重。肝门部线粒体平均体积(V)高于胆总管远端、近端,胆总管远端高于近端(P<0.05);肝门部微绒毛面积密度(AMV)低于胆总管远端、近端,胆总管远端低于近端(P<0.05),提示肝门部损伤最重,胆总管近端最轻。Ⅲ组肝移植大鼠肝外胆道肝门部损伤最重,胆总管远端次之,胆总管近端最轻(P<0.05)。结论:大鼠肝移植术中肝外胆道不同部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存在差异,其中胆总管近端耐受性最好,其可能是肝移植术中胆管吻合的合适部位。

庞丽丽,冯莉,赵娜,李胜富,李璐璐,李永胜,龙丹,李幼平[6](2008)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对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uman Intrahepatic Biliary Duct Cells,hIBDC)损伤机制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指导临床相关研究,为深入探讨损伤机制找准切入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70~200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07),限中英文研究。由两位作者参与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基于纳入文献性质,分主题作描述性系统评价。结果移植肝IR损伤的研究最早见于1970年,此后逐年增加。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65篇,含临床研究13篇,基础研究35篇,综述17篇。基础研究以机制研究为主,主要集中在:①胆道与胆管上皮细胞生理;②肝移植IR致IBDC损伤机制;③主要损伤机制包括冷缺血、热缺血、再灌注、胆汁和疏水性胆盐损伤。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预防研究,包括非手术方法(如灌注液、中药和左旋赖氨酸)及手术方法;临床治疗无重大突破,局限于保守治疗和失败后手术补救。结论①大小hIBDC形态、功能、状态的异质性和肝内外胆道血供的特殊性是IR致胆道损伤的重要物质基础。②笔者发现单纯IR或缺氧再给氧(H/R)可致hIBDC的MHC、MIC、DR4、DR5及各种黏附分子改变。③hIBDC和人肝细胞(human hepatocytes,hHC)相比,不耐冷缺血,更不耐再灌注损伤。④疏水性胆盐能加剧器官保存过程中人、猪胆道系统的损害。⑤由于临床研究文献不多,基线条件和评价指标不统一,结果不能合并,基于目前已有文献,证据强度不够,结论仅供参考。

马兵兵[7](2008)在《肝血管复流时机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不同肝血管复流时机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原位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肝动脉先复流组(B)和门静脉先复流组(C),A组和B组、C组分别于复流后1、6、12、24h时收集胆汁和血清,检测各种生化指标,并取肝脏观察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微观结构。结果:随着缺血再灌注后时间的延长①B组与C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均有加重趋势,表现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肿胀严重,核染色质溶解,上皮细胞脱落,甚至基底膜断裂,与B组同时间点比较,特别是再灌注6h后,C组的损伤更重;②胆汁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和葡萄糖含量逐渐升高,血清TBA含量明显增加,C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结论:与门静脉先复流相比较,肝动脉先复流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随着胆管组织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现出来。

廖永晖[8](2008)在《高氧液预处理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移植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等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病因学因素,它所导致的各种术后胆道并发症,如胆管炎、肝内胆汁淤积、胆管狭窄、胆管消失综合征等,严重影响着术后肝脏的功能和移植物的存活,最棘手的是一类被称为缺血型胆道病变(ischemic-type biliary lesions,ITBL)的并发症,发病率在5%~15%,最终将有近50%的ITBL患者需要再次肝移植甚至死亡。高氧液能降低红细胞聚集性,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液流速,改善缺血组织微循环,文献报道高氧液预处理对多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对肝内胆道系统的影响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高氧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肝内胆管系统的影响,并对其机制作初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再分8 h和24 h两组,每组10只。实验组在缺血阻断前10 min经门静脉注射高氧液(20 mL/kg);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对照。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上腹部横切口进腹,无损伤血管夹夹闭进入肝中、肝左外叶的血管和胆管,致70%肝脏缺血,90min后撤夹恢复血流行再灌注。对应时间点取材,并将肝组织标本分成3小块,分别用多聚甲醛固定行石蜡包埋切片镜检、戊二醛固定的标本进行常规电镜标本制备、切片、染色后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戊二醛固定的部分标本用二氨基联苯胺法定位观察过氧化氢酶活性反应。经其下腔静脉抽血4mL,促凝管内静置1h后,2000 r/min离心15min,取上层血清置于-20℃冰箱保存,待测血清AST、ALT和GGT。结果实验组光镜下及电镜超微结构检查相比对照组明显减轻。光镜可见肝内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周围肝组织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汇管区炎细胞浸润,24 h组与8 h组相比较所见病理改变相对较重。电镜下观察可见对照组胆管细胞胞质疏松,细胞质电子密度降低,核异染色质增多、边集,呈变性表现,实验组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变。大鼠血清GGT活性在对应时间点相比较,对照组GGT活性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在对应时间点相较,见对照组测得值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经高氧液预处理后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组内24 h组CAT活性高于8 h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缺血再灌注中,由于血流阻断和代谢物堆积,可使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尤其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介导因素,而体内氧自由基清除系统中抗氧化酶的表达活性增强可以对抗这种损伤。高氧液中含微量臭氧,治疗剂量的臭氧预处理能增加大鼠肝脏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能力,高氧液预处理能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增强机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从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本研究中选取8 h和24 h 2个时间点,观察高氧液对肝内胆管系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本实验说明胆管损伤在高氧液预处理后得到了延缓和控制。ALT、AST主要反映的是肝实质细胞的损伤,它们的活性增高表明肝组织受到损伤,并与损伤程度成正比,肝组织的损伤情况也从侧面也反映出肝内胆管系统的损伤情况。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肝组织损伤轻于对照组,表明高氧液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文献报道一致。光镜下病理形态学表现及电镜超微结构改变均见实验组明显轻于对照组,与检测指标所示结果相符,说明检测指标能较好的反映缺血再灌注对肝内胆管系统的损伤作用,高氧液所具有的保护作用是明确的。机体对抗氧自由基损伤主要依赖体内由抗氧化酶组成的氧自由基清除系统,而CAT是其中主要的抗氧化酶之一,主要功能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无毒的水,以免过氧化氢分解形成强氧化活性的自由基对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发生氧化作用,进一步产生毒性极强的羟自由基,从而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测定其活性可反映机体对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本实验用酶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过氧化氢酶活性后表明:实验组经高氧液预处理后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升高,抗氧化能力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组内24 h组CAT活性高于8 h组,实验组抗氧化能力继续得到增强,表明高氧液预处理对大鼠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产生较强的保护作用。结论本实验证明高氧液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肝内胆管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调动机体内源性的保护机制,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再灌注期间氧自由基的含量,不加重氧自由基介导的再灌注损伤;改善实验动物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快地恢复自主循环并改善循环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紊乱。对临床应用有参考价值。

苏茂生[9](2007)在《良性胆管狭窄及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良性胆管狭窄的病因和疗效及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成因。【方法】课题分两大部分:1.收集我院1990~2005年242例良性胆管狭窄病例,对各种致伤因素下胆道狭窄的病因及疗效进行分析。2.收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133例肝移植病例,对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成因进行研究。首先对胆道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其次总结围术期出凝血功能调控情况,分析其与胆道并发症的关系。最后对28例肝移植患者行41次肝穿活检,标本行HE染色和颗粒酶、Fas-L免疫组化染色,确定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的病例,对其与胆道并发症和胆道缺血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1.医源性损伤、结石、外伤、化学因子等各种损伤因素可致胆管狭窄,其中胆囊切除所致的损伤性胆管狭窄占50.8%,胆结石所致24%;治疗:胆肠吻合69.4%,修复21.9%,介入治疗8.7%;疗效优良率87.9%。2.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18%,其中单纯胆漏29.2%,胆道狭窄70.8%;移植后1月以内62.5%;发生部位以吻合口处(58.3%)和供体胆道系统(50%)为主;肝动脉血栓所致者7例(29.2%)。Child C级出血量平均在3000ml,术中出血量≤1000ml,胆道并发症发生率1.9%;1000~3000ml之间,胆道并发症发生率20.5%;≥3000ml胆道并发症发生率37.8%(P<0.01)。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出血量平均在3200ml,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42.9%;而血流动力学稳定者,胆道并发症发生率6.6%(P<0.01)。早期给予血制品及凝血药物干预后出血量平均2200ml,胆道并发症发生率5%;而晚期治疗者,出血量平均在4800ml,胆道并发症发生率72.2%。28例41次肝移植后肝穿活检中检出明确排斥反应的病例共22例(78.6%),其中急性排斥17例(60.7%);慢性排斥5例(17.9%)。急排病例发生胆道并发症者9例(52.9%);慢排病理下全部发生肝动脉狭窄及胆管消失(100%)。【结论】1.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狭窄部位特点,采取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良性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2.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于胆道本身的特殊性、胆道的血供受损和肝移植胆道免疫性损伤三大因素。3.胆道本身的特殊性在于胆道上皮不可再生,损伤后为瘢痕修复;胆道血供受损包括局部肝动脉血供破坏和整体的肝动脉血供不良甚至肝动脉完全栓塞。前者可由医源性损伤、结石、引流管等因素造成;后者可由术中血流动力学紊乱、肝动脉血栓等造成。4.胆道免疫性损伤与肝移植急、慢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方案调控有关。急性或慢性免疫排斥损伤的机理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肝动脉阻塞或肝动脉血供受损。

赵宏峰[10](2007)在《缺血再灌注对移植肝肝外胆道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自1963年Starzl完成第一例人体原位肝移植以来,经过40余年的发展全世界已经步入了肝移植时代。虽然肝移植的手术成功率已超过90%,但移植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仍然是阻碍移植肝存活率和受体生存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其中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9%—30%,而且处理困难,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且随着移植技术、围手术期处理的逐步完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而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根据研究发现,胆道重建方式、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排斥反应、感染等因素是导致移植肝胆道形态结构改变和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研究胆道并发症的原因、发病机制和处理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部分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意义目的:临床肝移植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离不开与之相关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发展大多是建立在动物实验基础之上的,从而再用于临床。故理想的动物模型是进行肝移植实验研究的基础。大鼠肝移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同时也是最为成熟的动物模型,模型成功率和稳定性对基础研究有着直接的影响。Kamada提出的“双套袖法”大鼠动物模型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方案,但此模型不吻合肝动脉,故用来作胆道损伤方面的研究显得不足,而吻合肝动脉的模型难度更大。且就以往的研究表明除手术技术所致的胆道血供受损的原因外,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所以建立方法简单、成功率高、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用以研究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很有必要。材料与方法:SPF级纯系SD大鼠102,肝脏游离后使之肝素化,使用4℃含肝素(12.5U/ml)的乳酸林格氏液经门静脉、腹主动脉双重恒压灌注,除血管吻合外,其余方法同大鼠原位肝移植。且门静脉(PV)、肝动脉(HA)再灌注由血管夹控制。结果:本模型手术成功率95.6%(97/102),热、冷缺血和再灌注时间可精确控制,无肝期16.17±0.92min。双重恒压灌注效果好,光镜下胆道壁毛细血管未见红细胞。第二部分相对热缺血对肝外胆道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移植肝胆管必须经历的病理生理过程,这也是导致胆道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移植肝胆管要经历短暂的热缺血、冷保存损伤、复温性损伤、门静脉开放到肝动脉开放(相对热缺血)损伤、再灌注损伤。目前对热缺血、冷保存的损伤研究较为透彻。而门静脉开放到肝动脉开放时间是移植肝胆道热缺血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之为“移植肝胆道相对热缺血时间”或“肝动脉缺血时间”,这一时间的长短与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进行此方面研究以确定相对热缺血的安全时限具有重要意义。胆道不同部位之间的组织结构、功能及血供配布不同,从而缺血再灌注损伤亦有差别,在胆道端端吻合已成胆道重建标准的今天,研究移植肝肝外胆道不同部位损伤的差异,从而确定移植肝胆道吻合部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和标本采集健康、成年、SPF级纯系SD大鼠102只,随机分成五组,Ⅰ组为假手术组:Ⅱ组,PV、HA同时开放组;Ⅲ组,PV开放30min后HA开放组;Ⅳ组,PV开放1h后HA开放组;PV开放2h后HA开放组。Ⅱ~Ⅴ组在肝动脉开放后1h和2h两个时间点留取标本。2、观察指标:肝外胆管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及肝外胆道病理形态学。3、评估方法:细胞凋亡计数:每张切片高倍光学显微镜下(×400)随机选取10个视野,计算细胞总数和凋亡细胞总数,以凋亡细胞总数/细胞总数计算出凋亡细胞百分率,作为凋亡指数(AI)。病理形态学量化分级:参照Hertl等人的方法并根据本实验结果加以改进,对肝外胆管损伤程度进行分级,0级:胆管粘膜上皮细胞和粘膜下腺体上皮细胞正常(记0分);1级:损伤局限在粘膜上皮层,胆管粘膜上皮细胞有散在性固缩、坏死、脱落,其数量不足粘膜上皮细胞总数的10%,粘膜下腺体正常(记1分);2级:10%—30%的胆管粘膜上皮细胞固缩、坏死、脱落,10%以下的粘膜下腺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记2分);3级:超过30%的胆管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10%—30%的粘膜下腺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记3分)。4、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Ⅱ~Ⅴ组随着相对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病理形态学评分及胆管上皮细胞凋亡等损伤指标和Ⅰ组比较(以胆总管近端为例)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每组在1h和2h两个时间点上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即Ⅱa~Ⅴa组间、Ⅱb~Ⅴb组间两两比较有显着性差异。各组在HA再灌注1h和2h两个时间点的组间两两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Ⅱa与Ⅱb组间、Ⅲa与Ⅲb组间、Ⅳa与Ⅳb组间、Ⅴa与Ⅴb组间有显着性差异,其中,相对热缺血2h组(Ⅴ组)胆管上皮损伤最重,再灌注1h和2h相比,再灌注2h后损伤较重。2、肝外胆道不同部位比较,在Ⅱ~Ⅳ组,胆总管近端和远端的比较虽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数据情况看,十二指肠近端损伤最轻,且分别与肝门部胆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肝门部胆管损伤最重;在Ⅴ组,三个部位的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肝门部胆管损伤最重,胆总管远端次之,胆总管近端最轻。结论:1、本模型模拟了原位肝移植的全过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易控性,确定了游离顺序并改良了灌注方法,能够直接、客观的观察冷缺血、相对热缺血、再灌注对胆道的损伤作用。此外还可用于门静脉、肝动脉开放次序的研究。2、缺血再灌注对肝外胆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也表现为细胞凋亡,在热缺血和冷灌注无差别的条件下,相对热缺血时间的延长与肝外胆管上皮细胞凋亡程度呈时间—效应关系,提示肝外胆管上皮细胞细胞凋亡和肝细胞及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凋亡一样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事件。3、从缺血时间分析,胆道损伤的程度与相对热缺血时间呈正相关,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损伤逐渐加重,在目前如不能将PV、HA同时再灌注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相对热缺血时间,最好控制在30min左右,尽量不要超过1h,否则因胆道损伤较重而致术后胆道并发症机率可能增加。4、从部位分析,肝门部胆管损伤最重,胆总管远端次之,胆总管近端最轻,提示临床肝移植中,供肝修整时应注意保护胆管周围组织,避免向肝门方向过多的游离胆管而破坏胆管血供,在行胆管吻合时应避免在肝门部胆管,尽量以胆总管近端作为最佳吻合部位。

二、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肝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病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组患者临床资料
        1.2.1 受者资料
        1.2.2 供体资料
    1.3 标本采集
        1.3.1 肝组织标本采集
        1.3.2 胆汁标本采集
    1.4 研究方法
        1.4.1 标本检测
        1.4.2 临床分组及标准
        1.4.3 数据处理及分析
2 结果
    2.1 入组患者基本情况
        2.1.1 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情况
        2.1.2 一般资料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关系
    2.2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与ITBL发生关系
        2.2.1 病毒感染
        2.2.2 细菌感染
    2.3 胆汁酸含量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
        2.3.1 游离型胆汁酸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
        2.3.2 结合型胆汁酸含量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
    2.4 肝组织光镜下改变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
        2.4.1 肝细胞水样变性
        2.4.2 肝细胞脂肪变性
        2.4.3 肝细胞淤胆
    2.5 肝组织电镜下改变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关系
        2.5.1 毛细胆管通畅程度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2.5.2 胆道微绒毛数量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2.5.3 线粒体肿胀程度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2.5.4 线粒体嵴清晰程度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2.5.5 肝血窦通畅程度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2.6 肝组织能量代谢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关系
3 讨论
    3.1 肝移植术后ITBL
    3.2 肝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3.3 肝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发病机制
    3.4 年龄和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3.5 供肝缺血时间和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
    3.6 供肝能量储备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3.7 供肝超微结构变化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关系
    3.8 胆盐毒性作用的机制
4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肝移植术后ITBL诊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Cajal间质细胞参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注释
前言
第一部分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第二部分 Cajal间质细胞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中作用机制
第三部分 急性胆囊炎中胆囊Cajal间质细胞分布变化
第四部分 急性非梗阻性胆囊炎抗中性粒细胞后胆囊Cajal间质细胞变化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胆汁中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与大鼠移植肝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2.2 各组大鼠胆汁中总胆汁酸盐、磷脂浓度及总胆汁酸盐/磷脂值比较
    2.3 各组大鼠胆道损伤情况的比较
    2.4 总胆汁酸盐/磷脂值与胆道损伤的相关性
3 讨论

(5)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外胆道不同部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性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 果
    2.1 各组动物模型建立情况
    2.2 肝外胆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
    2.3 肝外胆道病理形态学评分
    2.4 肝外胆道胆管上皮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2.4.1 形态学改变
        2.4.2 线粒体平均体积 (V) 的定量分析
        2.4.3 细胞微绒毛面积密度 (AMV) 定量分析
3 讨 论

(6)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检索文献
    1.3 文献评价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和分类
    2.2 胆道与胆管上皮细胞生理
        2.2.1 胆道形成
        2.2.2 正常胆管上皮细胞的异质性
        2.2.3 胆管上皮细胞的静息与激活状态
        2.2.4 胆管上皮细胞的血液供应特点
    2.3 基础研究
        2.3.1肝移植IR致胆管细胞损伤的机制
        2.3.2 肝移植IR损伤导致血管损伤的机制
        2.3.2. 1 冷缺血型损伤
        2.3.2. 3 再灌注损伤
        2.3.2. 4 胆汁和疏水性胆盐损伤
    2.4 临床研究
        2.4.1 临床预防
        2.4.1. 1 非手术方法
        2.4.1. 1. 1 灌注液
        2.4.1. 1. 2 中药
        2.4.1.1.3左旋精氨酸
        2.4.1. 2 手术方法
        2.4.1. 2. 1 保护肝外胆道
        2.4.1. 2. 2 防止胆管周围血管丛的损伤
        2.4.1. 2. 3 防止肝动脉损伤
        2.4.2 临床治疗
        2.4.2. 1 保守治疗
        2.4.2. 2 手术治疗
3 讨论
    3.1 结论
    3.2 纳入研究的局限性
    3.3 建议
        3.3.1 科研建议
        3.3.1 临床建议

(7)肝血管复流时机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三 前言
四 文献综述
五 材料与方法
六 结果
七 讨论
八 结论
九 参考文献
十 致谢
十一 英文缩写
十二 附图

(8)高氧液预处理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部分 高氧液预处理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良性胆管狭窄及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242例良性胆管狭窄病因、诊治与疗效分析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33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临床研究
    (一) 133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状况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二) 肝移植术的出凝血障碍调控及其与胆道并发症的关系
        临床资料
        结果
        讨论
    (三) 肝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及其在移植后胆道并发症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原因和诊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缺血再灌注对移植肝肝外胆道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份: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份:相对热缺血对肝外胆道损伤的实验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论文发表情况
统计学证明
致谢

四、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移植术后非外科技术性胆道并发症病因学研究[D]. 孙晓叶.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2]Cajal间质细胞参与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作用机制研究[D]. 黄振鹏. 武汉大学, 2017(06)
  • [3]大鼠移植肝胆道系统不同部位异质性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性差异的比较[J]. 赵宏峰,周杰,王宇,任旋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0(09)
  • [4]胆汁中总胆汁酸盐/磷脂比例与大鼠移植肝胆道相对热缺血损伤的相关性[J]. 任旋磊,赵宏峰,张国伟,王宇,周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05)
  • [5]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术中肝外胆道不同部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性的比较[J]. 赵宏峰,周杰,王宇,任旋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11)
  • [6]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对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现状[J]. 庞丽丽,冯莉,赵娜,李胜富,李璐璐,李永胜,龙丹,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06)
  • [7]肝血管复流时机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 马兵兵. 佳木斯大学, 2008(02)
  • [8]高氧液预处理对大鼠肝内胆管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 廖永晖. 第四军医大学, 2008(02)
  • [9]良性胆管狭窄及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 苏茂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7(02)
  • [10]缺血再灌注对移植肝肝外胆道损伤的实验研究[D]. 赵宏峰. 南方医科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肝外胆道不同部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