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剩余油论文_郑太毅,孙灵辉,萧汉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剩余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观,剩余,油类,砂岩,矿化度,级次,模型。

微观剩余油论文文献综述

郑太毅,孙灵辉,萧汉敏[1](2019)在《叁元段塞组合结合数值化方案对微观剩余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是设计调整评价油田开发方案的重要依据.利用微观可视驱油实验系统,结合现场段塞组合,开展叁元段塞复合驱替模拟实验,并采集不同驱替阶段的图像,同时利用图像识别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的数字化几何特征计算出每类微观剩余油的含量及驱油效率,明确段塞组合体系微观剩余油采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数值化方法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个数及含量,为该类可视化实验奠定良好的分析基础;强碱与弱碱叁元段塞组合提高采收率幅度相当;较高的主段塞粘度能奠定一个良好的采收率基础,并且段塞粘度递增的组合提高采收率效果要高于粘度稳定的段塞组合.(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9年10期)

徐清华[2](2019)在《大庆油田叁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搞清叁元复合驱后储层内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指导叁元复合驱后剩余油精细挖潜,利用大庆油田叁元复合驱试验区取心井岩心,开展油水饱和度检测及水驱、聚驱、叁元复合驱驱油实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二维及叁维成像技术,定性和定量地描述了复合驱后基于取心井的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一是通过取心井岩心观察检测可知:复合驱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采出端附近、河道砂体的中上部、隔夹层下部以及非河道砂体内,交错层理砂体段驱替较均匀,块状砂体段驱替差异较大,驱油效率下部大幅高于上部;二是将微观剩余油分为簇状、孔表薄膜状、喉道状、角隅状、粒间吸附状及粒内状等6种类型,通过定量分析可知:化学驱油效果明显,水驱、聚驱、叁元复合驱的孔表薄膜状、簇状剩余油绝对含油饱和度依次下降;分布形态从连续到断续、从线状到油珠状、从凸形到凹形转变;簇状剩余油相对含油饱和度占50%以上,主要分布在局部低渗透部位,是复合驱后剩余油挖潜重点对象。(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朱维耀,马启鹏,李兵兵,刘雅静,岳明[3](2019)在《注采角度变化对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探究油藏条件(60℃)下水驱油开发过程中注采角度改变对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的影响,文中利用微观可视化渗流物理模拟系统,真实模拟不同注采角度水驱油过程,定量和定性研究了改变注采角度对驱油效率和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注采角度的改变打破了原始渗流场压力平衡状态,使各类微观剩余油重新被动用,驱油效率显着提高,其中注采角度135°时,驱油效率提高11.69百分点,效果最佳;改变注采角度还可有效改变微观剩余油类型,将大量簇状和柱状剩余油转变为膜状和孤岛状剩余油,从而促进各类微观剩余油的剥离与渗流,大幅提高驱油效率。研究结果为油气田优选注采方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2期)

余义常,徐怀民,高兴军,江同文,方惠京[4](2018)在《海相碎屑岩储层不同尺度微观剩余油分布及赋存状态——以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常规物性、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测试等资料,对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的孔喉结构进行划分,选取各类型孔喉结构的典型岩心,通过微观刻蚀薄片驱替实验及水驱油过程的核磁共振、CT扫描研究微观剩余油不同尺度下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和动用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小孔细微喉-低渗储层、中孔细喉-中渗储层和大孔中喉-高渗储层。微观剩余油可分为单一孔喉尺度的原始状态型、孔内分散型、表面吸附型和角隅型剩余油,局部孔喉组合尺度的斑块状、多孔状和单孔状剩余油,岩心样品尺度的连片状富集、分散状富集和星点状富集剩余油。剩余油主要赋存于中、小孔喉内,赋存状态上分为离颗粒表面较远的游离态剩余油和颗粒表面的水驱难动用束缚态剩余油。随着孔喉结构的变好,孔内分散型剩余油比例有所增加,斑块状剩余油比例下降,剩余油星点状富集增强,束缚态剩余油逐渐减少。油层注水开发后,中、小孔喉内游离态的原始状态型剩余油比例最大,是后期重点挖潜对象,可以采用注微球封堵大孔喉后续水驱的方式进行开采,其潜力大小与游离态剩余油总量相近。(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王国锋[5](2018)在《低渗透油层低黏度聚驱微观剩余油动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描述低黏度聚合物对于低渗透油层剩余油挖潜效果,采用微观驱油实验和天然岩心解剖实验,研究在低黏度聚合物溶液作用下低渗透油藏驱油效果,以及改变黏度后各类剩余油动用状况。结果显示:对于相同孔喉比孔隙结构而言,聚合物黏度越大,剩余油分布比例越小,随着黏度的增大,低黏度聚合物体系最小压力梯度增大,从而克服压敏、贾敏等阻力效应,改善各类剩余油的动用状况;在可注入条件下,与水驱相比,随着聚合物黏度的增大,采收率提高值最高可达到5.78百分点,从而验证了低黏度聚合物驱在低渗透油层的可行性,为低渗透油藏改善驱油效果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8年06期)

王哲麟,张济华,张泽华,潘懋,师永民[6](2018)在《基于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的超微观剩余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剩余油的微观赋存状态、赋存量以及控制因素是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整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提高采收率的核心科学问题。针对现有方法在研究微纳米孔喉体系中剩余油的赋存状态及控制因素的不足,本文以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FE-SEM)图像为基础资料,联合能谱分析(EDS)对鄂尔多斯盆地陆相低压中-低渗砂岩储层在开发中后期进入高含水阶段时微观剩余油的赋存状态、赋存量及控制因素(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52:微地震监测与反演、专题53:微孔隙岩石物理与非常规油气》期刊2018-10-21)

余义常,徐怀民,郭睿,江同文,孙廷彬[7](2018)在《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厘清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及叁次采油的方向,利用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CT扫描及压汞测试等方法,在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非均质级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微观刻蚀薄片水驱油实验和真实岩心水驱油CT扫描研究油水运动状态及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微观非均质性从级次上分为单一孔喉级、局部孔喉组合级与岩心孔喉连通级。油田生产压差形成的动力与毛细管力、黏滞力构成的阻力,以及注入水沿着孔喉中央的驱替速度与沿着孔喉表面的剥离速度的相对大小控制了油水的运动。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为单一孔喉的孔内贯穿作用、润湿捕集作用、角隅滞留作用,局部孔喉组合的旁超作用、指进作用,以及岩心内部的窜流作用。指进作用造成的斑块状剩余油及窜流作用形成的连片富集型剩余油是研究区后期挖潜的重点。(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28期)

李俊键,姜汉桥,周代余,杨子浩,陈文滨[8](2018)在《古油藏低矿化度水驱微观剩余油动用机理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矿化度水驱因成本较低,在低油价环境下成为近年来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针对低矿化度水驱的微观剩余油动用机理,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为此,以塔中4古油藏岩心为研究对象,借助CT扫描技术和D-T_2二维谱技术进行定量表征,将剩余油分为连片状、网络状、孤岛状和油膜状4种类型,研究低矿化度水驱对4种剩余油类型的动用情况,并通过能谱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地层水驱阶段,连片状剩余油逐渐减少,而网络状、孤岛状和油膜状剩余油增多;转注低矿化度水后,连片状剩余油所占比例进一步减小,网络状和孤岛状剩余油所占比例继续增大,但油膜状剩余油所占比例减小,说明低矿化度水促使原油从岩石表面解吸,对油膜状剩余油进行了有效动用,是采收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8年05期)

殷代印,贾江芬[9](2018)在《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配方优选及微观剩余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出最佳微乳液体系,宏观上通过天然岩心微乳液驱油实验,验证微乳液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微观上利用光刻玻璃模型进行微乳液驱可视化微观驱油实验,研究微观剩余油的类型和运移过程,通过分析各类剩余油的动用比例研究剩余油的驱油机理。微乳液驱油实验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当岩心渗透率从1.78×10~(-3)μm~2增大到29.11×10~(-3)μm~2时,微乳液驱采收率增幅从5.45百分点增大到12.14百分点,与微观实验结果相一致,证明了微乳液可以显着提高采收率。微观剩余油类型分为簇状、柱状、盲端状、油滴状、膜状,其中簇状剩余油和油滴状剩余油的动用比例最高,驱替效果较好,而膜状剩余油的动用比例最低,驱替效果较差。(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8年07期)

陈晶,湛祥惠[10](2018)在《化学驱微观剩余油启动顺序及驱油效果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驱是进一步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目前的化学驱油机理研究仅能反映不同驱剂对不同类型剩余油的驱替过程,没有将不同类型剩余油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分析启动不同类型剩余油的顺序和难易程度,更没有考虑孔隙结构的微观非均质性对驱油效果的影响。此文以光刻微观物理模型为研究手段,深入研究了不同类型驱剂启动剩余油的顺序和难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驱剂启动不同类型剩余油的顺序和难易程度不同,以聚/表二元体系最易启动剩余油,且基本可以同时启动不同类型剩余油;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表现为:相同渗透性的岩心,孔喉比越大驱替效果越差,当孔喉比相同时,配位数越大驱替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海洋石油》期刊2018年02期)

微观剩余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搞清叁元复合驱后储层内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指导叁元复合驱后剩余油精细挖潜,利用大庆油田叁元复合驱试验区取心井岩心,开展油水饱和度检测及水驱、聚驱、叁元复合驱驱油实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二维及叁维成像技术,定性和定量地描述了复合驱后基于取心井的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一是通过取心井岩心观察检测可知:复合驱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采出端附近、河道砂体的中上部、隔夹层下部以及非河道砂体内,交错层理砂体段驱替较均匀,块状砂体段驱替差异较大,驱油效率下部大幅高于上部;二是将微观剩余油分为簇状、孔表薄膜状、喉道状、角隅状、粒间吸附状及粒内状等6种类型,通过定量分析可知:化学驱油效果明显,水驱、聚驱、叁元复合驱的孔表薄膜状、簇状剩余油绝对含油饱和度依次下降;分布形态从连续到断续、从线状到油珠状、从凸形到凹形转变;簇状剩余油相对含油饱和度占50%以上,主要分布在局部低渗透部位,是复合驱后剩余油挖潜重点对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剩余油论文参考文献

[1].郑太毅,孙灵辉,萧汉敏.叁元段塞组合结合数值化方案对微观剩余油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

[2].徐清华.大庆油田叁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

[3].朱维耀,马启鹏,李兵兵,刘雅静,岳明.注采角度变化对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的影响[J].断块油气田.2019

[4].余义常,徐怀民,高兴军,江同文,方惠京.海相碎屑岩储层不同尺度微观剩余油分布及赋存状态——以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为例[J].石油学报.2018

[5].王国锋.低渗透油层低黏度聚驱微观剩余油动用机理[J].断块油气田.2018

[6].王哲麟,张济华,张泽华,潘懋,师永民.基于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的超微观剩余油研究[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52:微地震监测与反演、专题53:微孔隙岩石物理与非常规油气.2018

[7].余义常,徐怀民,郭睿,江同文,孙廷彬.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微观剩余油形成机理[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8].李俊键,姜汉桥,周代余,杨子浩,陈文滨.古油藏低矿化度水驱微观剩余油动用机理实验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8

[9].殷代印,贾江芬.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配方优选及微观剩余油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8

[10].陈晶,湛祥惠.化学驱微观剩余油启动顺序及驱油效果实验研究[J].海洋石油.2018

论文知识图

3-10强碱叁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3-10强碱叁元复合驱后微观剩余油周期性注入微观剩余油分布图(...3-13微观剩余油分布类型3-13微观剩余油分布类型水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

标签:;  ;  ;  ;  ;  ;  ;  

微观剩余油论文_郑太毅,孙灵辉,萧汉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