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校内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战时期,校内,云南大学,暨南大学,胡适,抗日战争,费希特。
高校内迁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晓莹[1](2019)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内迁及本地高校校歌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校歌是高校文化修养、德育思想、学习风貌及职业规划等浓缩后的精粹,战时背景下的高校校歌,不仅要歌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德育风貌,更是要讴歌出国家动荡山河中的时代理想。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它已不属于一个区域化的含义,而是全国综合文化的栖息地。浏览重庆地区抗战时期内迁与本地高校校歌,可以了解高校在战时背景下文化发展、办学理念与时代理想的变迁,具有时代性的意义与价值。(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3期)
刘云[2](2019)在《高校内迁对西部的经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日寇侵华,国土沦丧,为保全中华的教育火种,内地的大专院校被迫先后迁徙到西南地区。内迁的高校在西南地区艰难生存的同时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技术带来了西部经济的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6期)
韦升鸿[3](2019)在《战火中的弦歌:高校内迁广西的教学科研活动——以国立浙江大学为重点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继广州、武汉沦陷,部分高校内迁广西。在省当局与地方政府协助下,获得办学房屋及建校用地,为教学科研觅得场所。同时,高校利用广西农业资源优势,从事毕业生实习、农事实验研究,使教学科研适应大后方生产建设需要。并积极协助办理地方教育,联合各界广泛开展抗战宣传,使教学科研与抗战动员相结合。纵使在日机频繁侵扰之下,高校师生仍能众志成城,坚持课业。为保存高校教学科研力量,支持抗战建国做出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田田[4](2019)在《高校内迁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日寇侵华,国土沦陷,内地大部分高等院校被迫陆续迁往中国的西部、南部及边疆地区。这次内迁是高等教育史上罕见的教育迁移。着名的"学人抢救计划"使中国宝贵教育资源得以保护和发展,对战时与战后经济恢复提供了所需要的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变了高等学校的空间区域布局,促进了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高校内迁后,师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对迁入地的政治、经济、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保存了我国宝贵的教育资源。他们一路坎坷,经历了生活、战争的磨难,共同为实现抗战胜利而奋斗,谱写出可歌可泣的教育诗篇。(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2期)
邹源椋,王伦信[5](2019)在《抗战时期高校内迁与云南大学的师资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师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推动大学发展的核心力量。抗战时期,云南大学抓住北平、上海等地着名高校内迁的历史机遇,通过庚款讲座教授资助、发挥学者学术影响力及与内迁高校合作等举措,礼聘内迁学者,强化师资队伍。云南大学的师资建设适应国家与地方战时需要,合理建构师资布局,依托内迁学者培养本土师资,使其在高校内迁的八年间迅速成长为民国时期着名国立大学。(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陈岭[6](2018)在《战后复员时期内迁高校的资源配置困境——以暨南大学的“校址”难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胜利后,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在复员安置时长期受困于校址问题。校方虽迭与政府机关、军队势力等利害相连的各方往还交涉,但资源分配牵涉利益纷争与权力争夺,往往与大学的身份地位、校长的人脉关系等挂钩,暨大谋求生存空间的努力未获理想效果。这展现了暨大所遭遇的复员困局,也与战后复员时期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失序有关,从中或可管窥战后高校复员发展的艰难以及政学关系相互纠缠的复杂面相。(本文来源于《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陈云昊[7](2018)在《高校内迁中回响的一篇演讲》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热映的电影《无问西东》从清华大学学子的真实故事取材,将半个多世纪前交织着革命与战争的年代牵引到今天。其中最让人感动的部分,莫过于西南联合大学学生沈光耀违背家训参军救国的情节。情节的背后,是当年面临战争处境的民国大学以内迁的方式承担救国的“子弟之任”和(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8-02-02)
付洪,舒高磊[8](2017)在《中国全面抗战时期高校的内迁及其教育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关系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宏伟事业,而我国高等教育在全面抗战时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时中国历史的特殊阶段,为避免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高等教育形成毁灭性打击,沦陷区及半沦陷区高等院校被迫内迁。迅捷而庞大的战时"迁徙"行动彰显了中国教育者刚毅坚卓的精神品质,为中国教育事业留存了有生力量,为平衡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及地域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延续中华学脉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7年06期)
吴健[9](2017)在《《申报》视角下的中国高校内迁(1937—1939)》一文中研究指出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全面抗战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有意识的以大学等高等教育设施作为破坏对象,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中国的广大高校师生没有屈服,为了保存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根脉,纷纷踏上艰苦卓绝的内迁之路。《申报》作为当时全国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之一,以极大的篇幅直观地展示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本文来源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徐国利,汪锋华[10](2016)在《近二十年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研究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1该研究大体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比较直接和全面的研究很少。2进入9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而且围绕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形成一个高潮。90年代中期以来的研究大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2003),是该研究全面推进和取得重要成果的阶段,成果数量多,学术质量高,体现了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本文来源于《民国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高校内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抗战时期,日寇侵华,国土沦丧,为保全中华的教育火种,内地的大专院校被迫先后迁徙到西南地区。内迁的高校在西南地区艰难生存的同时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技术带来了西部经济的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校内迁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莹.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内迁及本地高校校歌研究概况[J].艺术评鉴.2019
[2].刘云.高校内迁对西部的经济影响[J].山西青年.2019
[3].韦升鸿.战火中的弦歌:高校内迁广西的教学科研活动——以国立浙江大学为重点考察[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4].王田田.高校内迁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9
[5].邹源椋,王伦信.抗战时期高校内迁与云南大学的师资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9
[6].陈岭.战后复员时期内迁高校的资源配置困境——以暨南大学的“校址”难局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8
[7].陈云昊.高校内迁中回响的一篇演讲[N].中国艺术报.2018
[8].付洪,舒高磊.中国全面抗战时期高校的内迁及其教育史意义[J].教育评论.2017
[9].吴健.《申报》视角下的中国高校内迁(1937—1939)[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
[10].徐国利,汪锋华.近二十年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研究述评[J].民国研究.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