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波段红杰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目的:对比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来本院诊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84例,其中:男49例,女3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观察组42例,行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术,观察两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普通手术方法相比,具有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普通手术方法;腔内激光治疗;临床对比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034-02
单纯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近年来,对单纯性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变范围、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不少新认识和新观点[1]。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发生后,可出现皮肤瘙痒、酸胀及足靴区出现溃疡等临床表现,手术疗法是临床上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最有效的办法。传统的手术方法为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但此方法存在切口多、创伤大等缺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学的进步,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方法向微创方向发展。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等优点[2]。本文通过对我院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侧2015年9月来本院诊治的下肢大隐脉曲张患者84例。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37~74岁,平均(53.2±7.1)岁,入院后均经彩超检查,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深静脉瓣膜严重功能不全,根据国际联盟临床分级(CEAP分级)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CEAP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术前患者取站立位,用手术划线笔标记迂曲之浅静脉,采用椎管内麻醉。手术方法如下:
1.2.1传统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常规消毒铺巾,取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博动点内侧行2~3cm斜切口,距股隐静脉0.5cm处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并切断,将其高位分支结扎。从近心端分段抽剥大隐静脉主干,曲张静脉做点状剥离,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2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采用英国DIOMED型激光治疗仪高位结扎与传统高位结扎手术方法相同,大隐静脉近心端双重结扎,远端置入0.035英寸超滑导丝至内踝平面,经导丝向远端置入F5导管,拔出导丝,经导管向远端插入激光光纤维至内踝平面,遇膝关节内侧静脉曲张严重者可加一过度切口,膝关节以上功率16W,膝关节以下及曲张静脉功率13W,脉冲1秒,间隔1秒。此时将导管和发射的光纤以1.0cm/s的速度缓慢后撤,同时助手采用冷敷压迫已行激光治疗的区域,使静脉壁完全闭合。静脉分支处理应用多次局部穿刺后激光闭合。对于局部严重曲张成团者,切口做点状剥离,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3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补液、抬高患肢,并给予物理治疗,早期活动及口服阿司匹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7天拆除腹股沟缝线,术后10~12天拆除其余缝线,出院后穿弹力袜3~6月,定期随访。
1.4观察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行6~18月随访,平均(12.28±4.37)月。对照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45~90)分钟,平均(62.41±2.46)分钟,术中出血量40~105ml,平均(62.14±2.25)ml,住院时间5~12天,平均(8.16±1.25)天,术后患肢疼痛19例,疼痛率45.23%。术后出现皮肤色素沉着4例,浅表静脉炎6例,切口感染3例,隐神经损伤6例,小腿局部麻木3例,皮下淤血5例。术后4例复发,复发率9.52%,经激光治疗后治愈。
观察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25~60分钟,平均(42.12±4.06)分钟,术中出血量10~50ml,平均(22.23±2.65)ml,住院时间4~8天,平均(5.26±1.47)天,术后患肢疼痛6例,疼痛率14.28%,术后小腿局部麻木1例,皮肤色素沉着2例,浅静脉炎1例,无切口感染、隐神经损伤、皮下淤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复发,复发率2.38%。再次经腔内激光治疗后治愈。
3.讨论
大隐静脉曲是普外科较常见的疾病,1973年Goon报告,在美国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大约有2400万,40~60岁为发病高峰,30岁以前发病率仅为1%,而70岁以上达50%,1990年孙建民对上海市和郊区3万余人进行流行性学调查,下肢静脉曲张患病率为8.3%,。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软弱和静脉瓣膜缺陷是全身支持组织薄弱的一个表现,与遗传因素有关[3]。
传统手术经过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证实,该手术方式疗效确切,但同时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瘢痕影响美观等缺点,另有研究报道大隐静脉抽剥术后隐神经损伤发生率可达8%[4],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因具有微创外科技术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
血管内曲张静脉激光治疗是结合激光的热能与特殊的组织激光效应,充分破坏静脉内壁来达到静脉纤维化,需使用IDOMED激光仪,接受激光治疗的静脉直径为4~30mm,在微创穿刺下行激光治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有前途的治疗方法[5]。但同时其皮肤灼伤,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条索状硬结等相对特异的术后并发症也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术者不断规范相关手术操作,科学预防来降低其发生率[6]。在对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术中要注意监视光纤的位置和光纤末端的红色光点,及时调节暗室内光源,以便观察,及时纠正位置,并标记交通支的部位以利于结扎。(2)进行腔内激光治疗时,应在回退光纤时压迫光纤,使光纤和血管壁粘合,确保激光治疗有效。(3)进行血管腔内激光治疗时易灼伤皮肤,此时应使激光光纤末端与患者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降低皮肤灼伤的发生率。(4)当光纤通过患者膝关节时,在适当降低激光功率的同时,加快光纤后撤速度,以免隐神经受到损伤[7]。
总之,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普通手术方法相比,具有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家驷外科学周围静脉疾病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第8版1216-1221.
[2]宋小洹大隐静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68例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4)47-478.
[3]黄家驷外科学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第8版1216-1221.
[4]张郁林,周波,杨卫东。全程大隐静脉抽剥术后隐神经损伤发生率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5(28);791-793.
[5]黄家驷外科学周围静脉疾病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第8版1216-1221.
[6]胡锡祥,师天雄,缪健航等一种处理下肢静脉曲张皮肤粘连以及异常交通支的简单方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6)662-664.
[7]宋小洹大隐静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68例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4)4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