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宋刻书及其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韩敏[1](2020)在《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汉代起,《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即一直绵延不绝,成为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几乎贯穿了我国整个传统时代。而明代的《楚辞》接受自前代沉寂之后,在理学等思潮的影响下又表现出新的特点,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本文即在学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表现为南多北少的格局。而明代阅读《楚辞》的读者群体也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此外,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先进的刻印技术,《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最后,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的几个重要阶段,并对接受《楚辞》的重要人物的接受观进行了分析。本章认为《楚辞》的传播和接受在各个时期均有不同,从汉代开始,“以经解骚”的风气逐渐形成,至南朝萧梁时的昭明太子萧统首先打破了传承数百年以来的“以经解骚”的传统,对《楚辞》华丽的文采、浪漫的文风、比兴手法的运用等美学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之后唐宋元时期皆根据时代背景的不同,对屈骚的接受即存在贬抑与赞颂并存的局面。第二章对《楚辞》在明代广泛传播的原因、传播地域及传播循环模式等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认为明代《楚辞》的广泛传播,是受到诸如读者、原料供应商、印刷商、书坊主等众多人员和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下才兴盛起来的,离开了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对其的影响都是难以估量的。同时,通过对明代刊刻的《楚辞》的刻印地点的分析,笔者认为明代的《楚辞》传播存在显着的地域性差异。最后,借鉴法国书籍史家达恩顿先生的“传播循环模式”理论,对《楚辞》在明代的传播循环模式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论述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即《楚辞》读者的阅读情况,主要分为皇室成员阅读、士人生员阅读、大众读者阅读和李氏朝鲜读者的阅读四个类型。分析认为从现有史料来看,明代《楚辞》阅读的主体较为广泛,上至皇室下至基层大众,皆有阅读《楚辞》的事例,特别是儒学文化圈的李氏朝鲜王朝读者,也有深谙《楚辞》的庞大的读者群体。他们都从《楚辞》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为自身从事赋体文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第四章通过对明代藏书家收藏、借阅、刊刻与传抄《楚辞》,以及《楚辞》在明代的刊刻与买卖情形,《楚辞》借助私学讲授的大众传播情况进行论述,探讨了《楚辞》在人际传播、交换渠道、流通渠道等方面的传播情况。分析认为借助于藏书家丰富的藏书量及校勘的精美,《楚辞》文本得以在日益进步的印刷术的支持下刻印流传开来,并逐渐扩散到各个阶层。第五章以明代学术发展脉络为轨迹,考察明代各个文学流派的《楚辞》接受情况。分析认为明初,朱熹的理学思想占据主导,使得《楚辞》的接受即长期笼罩在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其后,以李东阳等人为代表的“师古派”兴起,使得《楚辞》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的机遇。然而,“师古派”仍未脱离理学思想的影响。明代后期,阳明心学思想开始统治明代文坛,“师心派”开始兴起,对旧注大胆质疑,提出了许多创见,为《楚辞》接受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此时期《楚辞》评点类作品也开始兴盛起来。最后,明末东林党人以君子、小人之理念接受《楚辞》,成为开启经世致用的理念研究《楚辞》的开端。第六章对明代《楚辞》传播和接受的特点进行探究,分析认为从学术特点上来看,明代学者侧重从个人体悟来解读《楚辞》,不迷信前人的注解,同时集评类着作开始盛行起来,开创了评、注合一的新模式。从文学特点上来看,“楚风”的盛行离不开《楚辞》在明代的广泛传播。
严萍[2](2020)在《宋代旅粤士人与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文中指出岭南地区邻近海洋,地形丰富,气候温暖,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岭南饮食文化。宋代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愈发繁盛,岭南饮食文化受益于上述因素,进入形塑时期。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以宋代旅粤士人对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为考察对象,在对其中代表人物关于岭南饮食文化的诗歌、史料笔记等资料进行整理统计的基础上,以宋代诗歌为主要分析文本,借鉴其他史料及文本进行辅助分析,以期对宋代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现象进行梳理。第一章为绪论,交代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相关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分析宋代时期岭南饮食文化得以传播的背景。两宋谪官制度和岭南地方官选任制度的发展为士人的跨地域移动提供了现实条件,文学的兴盛使旅粤士人留下了大量关于岭南饮食文化的书写,大庾岭路的开通使得中原向岭南移民剧增,促进了南北饮食文化进一步交融,而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则有力推动了岭南饮食文化的跨时-空传播。第三章将对宋代旅粤士人的类型进行系统梳理。旅粤士人主要分为贬谪士人、岭南仕官和游历、避难类士人三种,又以前二者最为着名。本章在对旅粤士人予以综述的同时,又以贬谪士人苏轼和岭南仕官周去非为代表人物,对他们的作品予以分析,研究他们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样本价值。第四章试图呈现宋代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通过文本分析可见,宋代旅粤士人对岭南饮食文化的关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聚焦丰富多样的烹饪手法、弘扬医食同源的养生文化、关注因地制宜的器物选用、称叹奇异原始的饮食习俗。第五章重点表述宋代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途径。诗文传播是宋代岭南饮食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北归和探亲中的人际传播也有不俗的传播效果。论文结尾部分将对宋代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影响做出评定。本文认为,宋代士人在地域移动中之于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在促进南北饮食文化融合、推广岭南饮食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宋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态度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前代士人所建构的负面的岭南文化形象,有助于消除南北区域间的误解,为岭南文化走出边缘化敷设了前提条件。
刘潇[3](2019)在《宋代官刻书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典籍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载体备受宋廷重视,不同时期中央和地方在选择刻印内容方面各有侧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由于经史类书籍是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用书,能有效地宣导官方思想,为宋廷培养所需人才,中央政府对其版本选取、校对及刻印较为审慎,出版质量较高。地方政府和民间也多选取国子监本经史作为刊刻的首选底板。宋代地方志不但数量浩繁,且名志屡出,各具特色,并为后世方志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方志编修自北宋至南宋经历了从中央组织全国性编修,到地方自主修编汇报的转变过程。方志内容从重地志转向重人文,除了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外,也反映出政府修志理念的变化。修志思想趋于成熟,修志体例也逐渐定型和完备。子类书籍涵盖内容庞杂而丰富,官刻书籍多选取与教育及科举考试相关的书籍进行刊刻,同时大量实用性书籍也得到重视被刻印出版,展现出官刻书籍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特性。宋人文集传世数量大大超越前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刻板印刷的发展,其中地方官刻起着重要的作用。集类着作中央刊刻较少,多为地方政府机构及学校所刊刻。地方政府刊刻当地名贤书籍宣扬地方文化,推行教化,官员在任期间也多用官帑刊刻与其相关之人着述,这些刊刻行为有利于文集传布和保存。此外,各级政府机构还对唐人文集进行了较为集中的刊刻。官刻书籍或是被收藏,或是颁赐,或是投入市场,通过各种渠道的流布,知识得到推广,为宋代各社会阶层整体素质提升奠定了基础。官刻书籍大部分成为学校和科举考试用书,也有不少种类书籍流入市场。官刻书籍质量较高,由于需求量大,价格相对适中,带动了书籍市场繁荣。宋廷不断充实馆藏,除了编制目录访求图籍外,还因校勘和刻印所需向地方政府及民间征收书籍和印板。由于制定和施行的征书政令较为合理,民间献书踊跃,中央图籍得到很好的补充,所征图籍经过整理入藏馆阁等机构。由于官刻书籍的出发点是为宋廷服务,首要目的是加强统一集权,树立皇权权威,巩固官方意识形态,弘扬以文治国的理念,因而中央官刻出版多集中在经史文献典籍,且对内容选取严格,并对私刻进行较为严格的控制。地方政府和学校刊刻书籍相对宽泛,尤其公使库刻书多面向市场需求。刻印业成为政府经济收入新来源,拓宽了地方政府财政来源渠道。官方组织人力和物力具备明显优势,印刷质量较高。宋廷以官刻书籍为媒介,加强对政治舆论的控制,提升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及舆论影响力。官刻书籍作为官方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途径,颇具规模的产出能更加巩固和传播国家主导思想。官刻书籍普及了文化知识,促进了宋代文化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有利于选拔人才,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智力资源。而随着刻印技术的普及,官刻书籍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柯娇[4](2018)在《宋代校勘唐人诗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唐人文集现存宋刻本为基础文献,以诗歌部分为研究对象,揭示宋人校勘唐集所呈现出的阶段特征,研究在写本向刻本时代转变的背景之下唐集体例演变历程及其变化因素。北宋早期,宋人对于唐人诗歌的工作在于整理成集,后期注释韩、杜诗集的活动带动二人集本校勘的发展与深入,别集发展得一直较为缓慢。总集《文苑英华》在整个北宋以校稿存在,未能付梓。现存唐集刻本多为南宋时期,可见宋人留下的校勘文字与校勘符号,前者分小字、校勘引语、校勘位置三类,后者分墨钉与空格、阴文与图案两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其中既有借鉴经史校勘的经验,也有适应唐集而作的改动,同时从早期到晚期的校勘痕迹透露出写本向刻本的变迁。校勘编例的独立成篇,来自于外在校勘范式的影响和内在校勘水平的提升、异文整理技术的进步。
杨帆[5](2016)在《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与乾嘉时期篆书发展密切相关的事项中,依照传统之观念,《说文》学是绝不可被忽视的,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直奔这一主题的学术作品。实际上如果仔细审视这个时期的篆书,也可以发现,其创作变迁之几乎所有重要环节,还是与《说文》学密切相关。因此,考察乾嘉时期篆书创作之升降,《说文》学无疑是一个比较适宜的切入点。本论文的研究主旨在以《说文》学为视角与重要依据,采取纪事本末体与以事系人的写作手法,对乾嘉时期篆书创作的各个方面问题作深入的考察论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一个相对近真的乾嘉篆书创作之景象,并探讨其创作之得失,揭示其创作方法之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以下简要叙述本论文讨论的各方面内容:“绪论”部分。首先说明本文的写作缘起和相关术语;其次陈述本文的材料格局及研究方法;再次阐明研究之目的与总体构想。第一章是“清初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分别论证顾炎武对《说文》的先导性研究;《说文》毛氏汲古阁本的刊行与风格问题;王澍篆书创作的相关问题。第二章是“乾嘉时期的《说文》学对篆书创作之影响”。分别论证戴震研究《说文》的影响及对篆书创作之启示;段玉裁、桂馥的研究与创作问题;《说文》的校刊、《说文》检字法研究等方面影响篆书创作的相关问题;篆书创作论对《说文》学的回应问题。第三章是“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的篆书创作”。着重对孙星衍、洪亮吉、钱坫在学术思想、研究理路、创作方法、创作风格上的异同作深入论证,且对学者们在篆书创作上的若干共性问题作辩证分析。第四章是“邓石如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得失”。对邓石如的博涉群碑、手写《说文》、“隶笔作篆”、篆法“不合六书”、创作之遭遇等问题作深入论证。第五章是“以《说文》为本的他类篆书创作”。对杨法的奇篆、朱为弼的商周铜器铭文篆书之所形成的渊源、背景、特点等问题进行逐一分析。“结论”部分。既总括叙述本文的主要论证,也对相关问题及研究方法,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此外,本论文附录“《唐写本说文解字》与《说文》宋刻元修本、汲古阁本篆文字形对照表”、“二李石刻与《说文》篆文字形对照表”,以供篆书创作资鉴。
潘明福[6](2015)在《北宋时期的文集编纂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北宋时期文集的编纂与传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文集的编纂,必须要涉及到编纂者、编纂方法、编纂理念、编纂原则、编纂效果等方面的问题;而探讨文集的传播,则要关注传播的方法、途径、类型、特色等问题。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本文采用上、下两编的设置,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寻绎和探究。上编着眼于北宋时期文集的编纂,下编则关注文集的传播。除去绪论,共有十章,具体安排如下:上编为一至四章,共四章。第一章对北宋时期文集编纂与传播的背景进行了考察。指出宋代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宋代文人创作的兴盛、文集编纂的繁荣和文学传播的多样与广泛。而推动北宋时期文集的编纂与传播走向繁荣的则有诸多因素,这其中包括了统治者的提倡和大型文集的编纂对北宋时期文集的编纂与传播走向繁荣的推动,文人聚书、藏书对文集编纂的影响,科举、荐举制度与北宋前期的刻书活动对文集传播的推动,等等。第二章对北宋时期文集的类型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梳理,指出北宋时期的文集,若着眼于文集性质,则有别集和总集之分,若着眼于文集特点,则有“松散型”文集和“稳固型”文集、“临时性”文集和“成熟性”文集等不同类别。就文人别集而言,则有时间维度的“前人别集与北宋别集”和作品数量维度的“全部作品类别集与部分作品类别集”不同类型;就总集而言,则有“前代总集”和“北宋总集”之分,而“北宋总集”又可以分为“酬唱集”(包括“君臣酬唱集”、“朋辈酬唱集”、“同门酬唱集”、“士子酬唱集”等)、“赠行集”、“赋物集”、“追奠集”等不同类型。第三章从文集的“编纂者”、“编纂理念”和“编纂原则”三个方面对北宋时期编纂本朝文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北宋本朝文集的编纂版图中,编纂者有“作者自己”和“他人”之别,其中“他人编集”又可以分为“臣子编集”、“子嗣编集”(包括“直接子嗣编集”与“间接子嗣编集”)、“兄弟编集”、“亲戚编集”、“门生编集”、“友人编集”、“追慕者编集”、“逐利者或商人编集”和“地方官员编集”等不同类型。北宋文人对本朝文集的编纂,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求精编”和“求全编”的不同理念来加以编纂,在具体编纂过程中严格遵循“作品以类相从”和“奏议不入文集”的编纂原则。第四章着重探讨唐人文集在北宋的具体编纂情况。指出北宋时期对唐人文集的编纂,主要有“辑编”、“重编”和“选编”三种编纂模式,其中,“辑编”又可分为“有旧集基础的辑编”和“无旧集基础的辑编”两类;而“重编”则又可以分为“在多个底本基础上详加校勘后重新编纂”、“在一个文本内重新编排作品后再编纂”和“融作品与注释为一体重新编纂”三种不同的模式。此外,本章还以杜甫诗集为个案,着重梳理和探讨了其在北宋不同时期受到编纂的具体情况,通过深入研究,指出杜集是北宋所编纂的唐人文集中,编纂频次最高、影响最大的文集。从仁宗朝开始,杜甫诗集经历了数次编纂的高潮,究其缘由,乃有“杜诗精神契合了北宋时代精神”和“北宋文人对杜诗‘广博’的认可及其‘标杆’地位的确立”两个方面的原因。杜集在北宋的广泛编纂,不仅推动了杜甫诗歌在北宋的持续传播,加强了北宋文人对杜甫的认可和接受,而且对杜诗在中国诗史上地位的最终确立,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下编为五至十一章,共七章。第五章从“抄写”和“版刻”两个维度来具体探讨北宋时期文集传播的情况。从“北宋时期文集抄写传播的背景”、“文集抄写传播的类型”、“北宋时期的书籍版刻生态”、“北宋时期文集版印的源头”、“版印中心”、“版印的文集类型”等多个方面对北宋时期文集抄写和版刻传播的表现、特点、地位、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探讨,指出北宋时期文集的传播存在着抄写和版刻两种模式并行不废的局面,但版刻传播凭借其高效率、多向度、大覆盖的优点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形成“后来居上”的态势。第六章站在科举“行卷”的角度,提出北宋时期文集“行卷式”传播的理念,并着重探讨了“行卷式”传播的特点、模式、阻力、动力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北宋时期文集的“行卷式”传播具有“传播目的的功利性与传播路径的单一性”、“传播内容的精品化和传播文本的临时性”和“传播对象的明确性和传播时间的固定性”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传播模式体现出“‘射线群’传播”和“代表作品‘领衔’传播”两种态势。北宋时期文集的“行卷式”传播面临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的双重阻力,然而,其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在北宋时期、甚至整个两宋时期都始终存在,这主要得益于“前代举子‘行卷’惯例的影响”和“行卷成功者所带来的鼓舞”所形成传播动力。第七章主要关注北宋荐举制度下文集的传播情况。着重考察了“北宋荐举制度对文人文学素养的要求”、“荐举制度对文集传播的影响”和“荐举背景下文集传播的特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指出北宋知识分子文学创作水平的高下是其能否被成功举荐的重要因素,而举荐者对被举荐者文学素养的考察,主要依据被举荐者所投献的文集。同时指出,北宋荐举背景下的文集投献传播与科举制度下“行卷式”传播相比,其传播范围更宽泛、辐射面更大,而且还经常形成以举主为“二传手”的文集二次传播,与“行卷式”传播“离心”模式不同,荐举背景下的文集传播,是一种“离心传播”和“向心传播”兼而有之、“放”和“收”合一的传播过程。第八章以释契嵩《辅教编》的传播为个案,着重探讨了北宋文人为宣扬某种思想而作的文集传播努力。文章从“《辅教编》的创作缘起与初次投献”与“《辅教编》的再次投献与传播目的的实现”两个方面梳理了释契嵩《辅教编》的传播路径及其传播目的实现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关注到了北宋文集传播的美好理想与辛酸现实。第九章立足于“售书”与“购书”两个维度,具体探讨了“北宋时期文集的商业模式传播”这一问题。从“北宋时期官、私刊印与书籍售卖”、“北宋时期文集售卖的渊源与表现”和“北宋时期文集的盗版销售”三个方面对北宋时期文集商业模式传播的现状、特征、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北宋时期文集的刊印和售卖由于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售卖者往往会尽一切力量来提高文集的销售量,在客观上带来了文集传播面的扩大和传播影响的增加,形成商业手段对文集传播的直接推动。第十章主要关注北宋时期文集的“进献”传播和“恩赐”传播,从“上行”和“下行”两个维度来关注文集在不同方向和不同层面上的传播路径、传播特点、传播影响等方面的问题。指出文集“上行”传播的目的,是为了给文集的作者或传播者带来功名、仕途的认可或切实的物质、经济利益,这些现实的利益或诱惑会大大激发和促进文集“上行”传播的动力;而文集的“下行”传播,其目的除了宣扬文集作者的文德武功以外,主要是为了给天下臣民作示范,注重的是文集所带有的“教化”功能,因此,用于“下行”传播的文集是经过严格遴选的,只有少数的文集能够获得“下赐垂范”的殊荣而得到“下行传播”。第十一章主要探讨北宋时期文集的“境外”传播情况。通过对北宋时期文集“境外”传播途径和传播效应的考察,指出北宋时期的文集主要通过“民间私传”、“使节传播”和“商人传输”三种方式传播到境外。文集的“境外”传播,不仅促进了北宋和周边各国的文化交流,彰显了北宋的文化繁荣。而且在延伸文集本身的文化影响面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那些文集传播到“境外”的文人的“国际影响力”。北宋时期文集的“境外”传播也是北宋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这种形式的文化输出,在促进周边国家和政权对北宋社会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也切实推动了以北宋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巩固和繁荣。
张昊堃[7](2015)在《《碛砂藏》文献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碛砂版大藏经》开版于南宋理宗二年(1229),完成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雕刻质量最好的宋元版中文大藏经,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对于《碛砂藏》的研究不容忽视。从《碛砂藏》的刊刻到流传,至今存在多个藏本,文献价值巨大,主要表现为:一、史料价值,就《碛砂藏》本身而言,《碛砂藏》是一部历史文献,由于其版本的不同,里面的文献资料,虽然佛经文献资料大同小异,但细微之处的题记资料等等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另外,《碛砂藏》的写经题记数量较多,而且内容丰富,其题记者的身份背景、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各有不同,这些题记是研究佛教传播历史和民众信仰佛教的情况,以及当时民众的社会生活史等等的重要材料。二、佛教文献价值,在《碛砂藏》的题记中,反映出在宋元时期的江南地区,有佛教信仰的民众诸多,尤其是在一些富贵大家庭中,对佛教的信仰更甚。这些题记可以进一步对江南地区佛教的传播历史进行研究,同时,《碛砂藏》的刊印,也反映出了江南刻藏事业的发达。三、版本学价值,在现存《碛砂藏》中有许多藏本,这些藏本不仅补充了研究佛教史的史料来源,也因版本不同而彰显其版本鉴定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民间助资刊刻情况。
康丽娜,郭志菊[8](2014)在《宋代出版研究述评(下)》文中研究指明宋代作为中国古代出版史上的"黄金时代",彰显着宋代思想、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共同进步,为文化传承、资源共享以及后世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笔者力图通过对宋代图书出版情况研究的史料着作和学术期刊论文的搜集整理,理清相关研究成果的脉络与思路,整体表现宋代繁荣的出版图景。在《宋代出版研究述评(上)》中已经对宋代出版业繁荣的原因、出版特色及出版思想、着名出版家及着名出版物的编撰过程、出版的装帧艺术、印刷技
康丽娜,郭志菊[9](2014)在《宋代出版研究述评(上)》文中研究说明宋代的出版事业经过319年的发展和演变,无论是规模、技术,还是思想、内容,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涵,也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化产业,而且,亦为后世元、明、清历朝历代出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笔者通过仔细研读关于宋代出版研究的着作和学术论文,梳理、归纳出当前对于宋代图书编辑出版事业的研究状况,希望能给后来宋代出版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一、分析宋代出版业繁荣的主要原因宋代出版事业的繁荣是政策扶持、学术风气浓厚、
吴冰[10](2014)在《明代汉籍对朝鲜李朝文明的影响及其回馈》文中提出中华古代文献典籍向世界的输出历史悠久。至明代,汉籍以明朝皇帝赐书、朝鲜国王求书、中国文人赠书、两国学者互赠等形式传入朝鲜,并从各方面影响了朝鲜李朝的文明进程,推动了朝鲜社会的进步。新兴的朝鲜文化阶层的产生也使朝鲜中文文献随之出现并传入中国,形成了两国的文化交流,此外,大量的汉籍因为在朝鲜得到妥善收藏而避免了在中国被禁绝的命运,从而解决了中国在历史学、文献学上的许多难题,填补了中华文化研究链条上文献佐证的空白。
二、两宋刻书及其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宋刻书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论题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楚辞学研究史的梳理 |
(二) 《楚辞》文献学方面的研究 |
(三) 国内《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
(四) 海外《楚辞》传播和接受研究 |
三 研究范围界定 |
四 相关理论、概念介绍及本文研究方法 |
(一) 概念介绍 |
(二) 相关理论及本文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明前《楚辞》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汉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隋唐时期的《楚辞》传播 |
二、隋唐时期的《楚辞》接受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一、宋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二、元代的《楚辞》传播与接受 |
小结 |
第二章 明代《楚辞》传播的地域与传播循环模式 |
第一节 《楚辞》的传播在明代兴盛的原因 |
第二节 明代《楚辞》刊本的刻印地域 |
一、明代《楚辞》刊刻的地域分布 |
二、明代《楚辞》刻本传播地域形态分析 |
第三节 明代《楚辞》传播循环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主体 |
第一节 阅读《楚辞》的读者类型 |
第二节 皇室成员的《楚辞》阅读 |
一、皇帝阅读 |
二、太子及诸宗室子弟阅读 |
第三节 士人生员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明代士人生员读者概况 |
二、代表性的士人生员读者 |
第四节 大众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明代大众读者概况 |
二、代表性的大众读者 |
第五节 李氏朝鲜读者的《楚辞》阅读 |
一、《楚辞》在李氏朝鲜的流传 |
二、代表性的朝鲜《楚辞》读者 |
小结 |
第四章 明代《楚辞》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类型 |
第一节 收藏、抄本与借阅——《楚辞》的人际传播 |
一、《楚辞》的收藏与传播 |
二、《楚辞》的抄写、借阅与传播 |
第二节 刊刻与买卖——《楚辞》的商业传播 |
一、明代的官刻 |
二、明代的坊刻及私人刻书 |
第三节 明代的书院讲学——《楚辞》的大众传播 |
小结 |
第五章 明代的《楚辞》接受 |
第一节 程朱道学影响下的《楚辞》接受 |
一、文道合一论下的《楚辞》接受 |
二、台阁派的《楚辞》接受 |
三、道学家的《楚辞》接受 |
第二节 师古说者的《楚辞》接受 |
一、茶陵派的《楚辞》接受 |
二、前七子的《楚辞》接受 |
三、唐宋派的《楚辞》接受 |
四、后七子的《楚辞》接受 |
第三节 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
一、师心说概述 |
二、师心说者的《楚辞》接受 |
第四节 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
一、东林中人概述 |
二、东林中人的《楚辞》接受 |
小结 |
第六章 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的特点 |
第一节 文学特点 |
一、楚风的形成 |
二、序跋的广泛使用 |
第二节 学术特点 |
一、个人体悟注解《楚辞》成风 |
二、《楚辞》评点类着作大行其道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宋代旅粤士人与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宋代旅粤士人 |
二、岭南饮食文化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对两宋士人的研究 |
二、对士人传播的研究 |
三、对岭南饮食文化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案例研究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第二章 宋代岭南饮食文化传播的背景 |
第一节 交通便利与移民趋向 |
一、大庾岭路畅通南北 |
二、中原向岭南移民剧增 |
第二节 宋代士人下岭南 |
一、宋代岭南官员的选任与士人的跨地域流动 |
二、谪官制度促使北人南来 |
第三节 宋代文学的繁荣 |
一、宋代笔记促进地域文化传播 |
二、宋代饮食题材诗歌不断扩展 |
第四节 造纸及印刷工艺助力文化传播 |
一、“竹纸”的应用和造纸业的发展 |
二、雕版印刷术推动文字的记录与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者及其代表人物 |
第一节 宋代旅粤士人的三种主要类型 |
一、贬谪士人 |
二、岭南仕官 |
三、避难、游历类士人 |
第二节 贬谪士人对岭南饮食文化的情动传播—以苏轼诗歌为例 |
一、贬谪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概述 |
二、苏轼在旅粤贬谪士人中的典型意义 |
三、苏轼诗歌中的岭南饮食文化 |
四、苏轼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岭南仕官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共建心态—以周去非《岭外代答》为例 |
一、岭南仕官传播岭南饮食文化概述 |
二、周去非《岭外代答》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典型意义 |
三、《岭外代答》中的岭南饮食文化 |
四、周去非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态度及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旅粤士人基于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内容 |
第一节 聚焦丰富多样的烹饪手法 |
一、对岭南“食鲜”的记述 |
二、记录腌制食品的制作方法 |
第二节 关注因地制宜的器物选用 |
一、精巧的茶具和酒具 |
二、特色的食物器具 |
第三节 弘扬医食同源的养生文化 |
一、关于食材入药的观察 |
二、关于食材入酒的记录 |
第四节 称叹奇异原始的饮食习俗 |
一、无所不食的杂食习惯 |
二、原始的多民族饮食习俗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途径 |
第一节 诗文传播 |
一、口头传播 |
二、文字传播 |
第二节 北归和探亲中的人际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宋代旅粤士人传播岭南饮食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文化融合:南北饮食文化的渗透、交融与整合 |
第二节 文化扩散和文化传承:岭南饮食文化的跨时空传递 |
第三节 文化适应:从物到意识形态层面的岭南文化形象重构 |
一、远距离的想象:宋以前岭南文化的“蛮族”形象 |
二、“合理的交往”:两宋旅粤士人对岭南文化的认知态度变迁 |
三、意义重建:两宋旅粤士人的传播与岭南文化去边缘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两宋旅粤士人关于岭南饮食文化的诗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宋代官刻书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四、论文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宋代官刻书籍发展的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及技术的发展 |
一、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繁荣 |
二、造纸、印刷、制墨技术的提高 |
三、宋代雕版印刷中心的形成 |
四、官刻工匠群体的扩大 |
第二节 政治制度的推行 |
一、文官政治的推行 |
二、科举入仕 |
第三节 教育文化的发展 |
一、学校教育的兴盛及普及 |
二、文化的发展 |
第四节 官刻多层次机构的设置 |
一、中央官营刻印机构 |
二、地方刻印机构 |
第二章 官刻经部史部书籍(上) |
第一节 经部书籍 |
一、经类及注疏书籍刊刻 |
二、韵书、字类书籍的刊刻 |
第二节 史部书籍 |
一、史书的修订及编撰 |
二、政事、官制等类书籍的刻印 |
四、刑法及敕令类刻印 |
第三章 官刻经史类书籍(下) |
第一节 宋代地理类书籍大量出现的原因 |
第二节 两宋方志撰修汇总 |
一、总志和其他志书的编修 |
二、路州县地方志的编修 |
第三节 宋代编修方志的特点 |
一、以当地执政官员为主持编修者 |
二、以基层官员及学校教员为编修人员 |
三、广泛搜集各类编修材料,考订取舍 |
四、多方筹集编修资金 |
第四节 宋代方志的影响 |
第四章 官刻子部集部书籍 |
第一节 子部书籍 |
一、诸子、类书的刊刻 |
二、医学类书籍的刊印 |
三、历日及生产技术类书籍的刊印 |
四、释、道类书籍的刊刻 |
五、其它类书籍刊刻 |
第二节 集部书籍 |
一、总集类书籍刊刻 |
二、别集类书籍刊刻 |
第五章 官刻书籍的收藏与流通 |
第一节 官刻书籍的收藏 |
一、宋代的征书、献书 |
二、图书的收藏 |
第二节 官刻书籍的流通 |
一、中央颁赐 |
二、市场流通 |
三、官府藏书流失 |
第六章 宋代官刻书籍的影响 |
第一节 官刻书籍在政治方面的影响 |
第二节 官刻书籍在经济方面的影响 |
第三节 官刻书籍在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
第四节 官刻书籍对刻印出版业的影响 |
结语 |
附表 |
附表一:刊刻机构刻工表 |
附表二:北宋时期地方志汇总 |
附表三:南宋时期地方志汇总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部分 |
二、今人着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4)宋代校勘唐人诗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宋代唐集校勘概况 |
1.2 唐人诗集版本概况 |
2 北宋时期唐集校勘 |
2.1 官私唐集整理 |
2.2 唐集整理特征 |
2.2.1 宋前期、中期 |
2.2.2 北宋后期 |
3 校勘体例之演变 |
3.1 校勘文字 |
3.1.1 小字 |
3.1.2 校勘引语 |
3.2 校勘符号 |
3.2.1 墨钉与空格 |
3.2.2 阴文与图案 |
4 校勘编例 |
4.1 凡例的形态 |
4.1.1 唐人序记 |
4.1.2 宋人序记 |
4.1.3 宋人与唐人序记并存 |
4.2 由隐到显之变 |
4.2.1 经史校勘 |
4.2.2 校勘趋向复杂 |
4.2.3 异文整理技术 |
5 小结 |
参考及引用文献 |
附录 宋刻本唐人诗集序记摘要 |
注集 |
总集 |
别集 |
作者简介 |
(5)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术语释义 |
第二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总体构想 |
第一章 清初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 |
第一节 顾炎武对《说文》的先导性研究 |
一 对《说文》的怀疑 |
二 必也正名乎 |
三 亭林的局限 |
第二节 《说文》毛氏汲古阁本的刊行与篆文风格 |
一 刊刻与流布 |
二 篆文风格与影响 |
第三节 王澍篆书创作论 |
一 “子昂以后,直至小生” |
二 作篆不用《说文》吗? |
三 “篆书三要”辨 |
第二章 乾嘉时期的《说文》学对篆书创作之影响 |
第一节 戴震的影响与启示 |
一 “《说文》切于治经” |
二 对《说文》学的影响 |
三 对篆书创作的启示 |
第二节 段玉裁的研究及其影响 |
一 “六书明而古经传无不通” |
二 发扬书学述笔法 |
三 “言语、文学兼擅者尟矣” |
第三节 桂馥的研究及其影响 |
一 “才尽于经才不虚生” |
二 “势穷则变隶” |
三 《〈说文〉统系图》议议 |
四 “指头丰肉肉箸纸” |
第四节 《说文解字》的校刊 |
一 朱筠《校刊毛本说文解字》 |
二 额勒布校刊《仿北宋小字本说文解字》 |
三 孙星衍重刊《仿宋小字本说文解字》 |
第五节 《说文》检字法的研究 |
一 桂馥、王筠《检说文难字法》 |
二 许巽行《说文分韵易知录》 |
三 毛谟《说文检字》 |
第六节 篆书创作论对《说文》学之回应 |
一 “不习篆直不识字” |
二 习篆先抄《说文》 |
三 学以二李为宗,又必以《说文》为断 |
第三章 乾嘉时期《说文》学者的篆书创作 |
第一节 孙星衍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守成 |
一 “人材出于经术,通经由于训诂” |
二 搦管皆用学者之文 |
三 “ 技艺亦重考据” |
第二节 洪亮吉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探索 |
一 “诗人、学人,可以并擅其美” |
二 “诗人之工,未有不自识字始” |
三 “士人切勿书馆阁” |
第三节 钱坫的《说文》学研究与篆书创作之新创 |
一 “训诂不明,不可以读经” |
二 “斯冰之后,直至小生” |
三 “左手作篆尤精绝” |
第四节 《说文》学者篆书创作之检讨 |
一 “手书《说文》字体”的进步与局限 |
二 常行简牍,篆籀不宜 |
三 剪毫、束毫不足见腕力乎? |
第四章 邓石如的《说文》研究与篆书创作之得失 |
第一节 博涉群碑与手写《说文》 |
一 未谙古法 |
二 博涉群碑 |
三 手写《说文》 |
第二节 “隶笔作篆”辨析 |
一 “隶笔作篆”对小篆书法的贡献 |
二 不成篆,隶笔亦无用 |
第三节 篆法“不合六书”议 |
一 责难的提出 |
二 篆法平议 |
三 《说文字原》考论 |
第四节 延誉与不遇 |
一 金榜之清赏 |
二 曹文埴遍赞于诸公 |
三 顿踬出都 |
第五章 以《说文》为本的他类篆书创作 |
第一节 杨法的奇篆 |
一 “穷经礼义”与“天性狷妙” |
二 “篆法能兼包” |
三 “落笔众妙之妙” |
第二节 朱为弼的商周铭文篆书 |
一 僻好吉金 |
二 考释铭文 |
三 由搨摹到创作 |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论证 |
第二节 关于篆书创作及研究方法的省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与《说文》宋刻元修本、汲古阁本篆文字形对照表 |
附录二 二李石刻与《说文》篆文字形对照表 |
致谢 |
(6)北宋时期的文集编纂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学术界在宋人文集生成方面的研究现状 |
(一) 中国古代书籍生成情况研究 |
(二) 断代(主要是宋代)书籍刊印研究 |
(三) 特定区域或特定模式的书籍刊刻研究 |
二、学术界在宋人文集传播方面的研究现状 |
(一) 综合研究 |
(二) 个案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一、对北宋时期文集编纂与传播的背景考察 |
二、对北宋时期文集类型与特征的辨析与界定 |
三、对北宋时期文集编纂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四、对北宋时期文集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实证和诠释相结合 |
二、剖析和比较相配合 |
三、演绎与归纳相融合 |
上编 北宋时期文集的编纂研究 |
第一章 北宋时期文集编纂与传播的背景考察 |
第一节 统治者的提倡与文集编纂、传播的繁荣 |
一、君主“作品结集”的带动 |
二、君主的提倡和“御集”的影响 |
第二节 大型编书活动对文集编纂和传播的推动 |
一、“四大类书”的编纂 |
二、编书活动的影响与《西昆酬唱集》的生成 |
第三节 科举与荐举对文集传播的影响 |
一、北宋科举与荐举背景下的文集传播概况 |
二、北宋荐举背景下的文集投献 |
(一) 文集的抄本投献 |
(二) 文集的印本投献 |
三、北宋荐举约束制度对文集传播的影响 |
第四节 文人聚书、藏书对文集编纂的影响 |
第五节 北宋前期的刻书活动对文集传播的推动 |
第二章 北宋时期文集的类型 |
第一节 别集的类型 |
一、时间维度:前人别集与北宋别集 |
二、作品数量维度:全部作品类别集与部分作品类别集 |
(一) 作品选集 |
(二) 阶段性作品集 |
第二节 总集的类型 |
一、前代总集 |
二、北宋总集 |
(一) 酬唱集 |
1. 君臣酬唱集 |
2. 朋辈酬唱集 |
(1) 即时酬唱集 |
①“推颂酬唱集” |
②“饯别酬唱集” |
③“游览酬唱集” |
(2) 历时酬唱集 |
①《二李唱和集》 |
②《西昆酬唱集》 |
③《礼部唱和诗》与《同文馆唱和诗》 |
④《永嘉唱和集》、《睦州唱和诗》与《花溪唱和集》 |
⑤《山游唱和诗集》 |
3. 同门酬唱集 |
4. 士子酬唱集 |
(二) 赠行集 |
(三) 赋物集 |
(四) 追奠集 |
第三章 北宋时期对本朝文集的编纂 |
第一节 文集的编纂者 |
一、作者自编 |
二、他人编集 |
(一) 臣子编集 |
(二) 子嗣编集 |
1. 直接子嗣编集 |
(1) 一子独立编纂 |
(2) 多子合力编纂 |
2. 间接子嗣编集 |
(三) 兄弟编集 |
(四) 亲戚编集 |
1. 叔为侄编集 |
2. 侄为叔编集 |
3. 其他亲戚编集 |
(五) 门生编集 |
(六) 友人编集 |
(七) 追慕者编集 |
(八) 逐利者或商人编集 |
(九) 地方官员编集 |
第二节 文集的编纂理念 |
一、求精编 |
(一) 求精集 |
(二) 求精选 |
二、求全编 |
(一) 别集“求全编” |
(二) 总集“求全编” |
1. 唱和集“求全编” |
2. 送行集“求全编” |
3. 追奠集“求全编” |
4. 家集“求全编” |
第三节 文集的编纂原则 |
一、作品“以类相从”的编纂原则 |
二、“奏议不入文集”的编纂原则 |
(一) “奏议不入文集”的现象考察 |
(二) “奏议不入文集”的原因探究 |
1. 奏议的实时性和机密性 |
2. 保护奏议当事人及其后人的需要 |
第四章 北宋时期对唐人文集的编纂 |
第一节 北宋时期唐集的编纂方式 |
一、辑编 |
(一) 有“旧集”基础的辑编 |
(二) 无“旧集”基础的辑编 |
二、重编 |
(一) 在多个底本基础上详加校勘后重新编纂 |
(二) 在一个文本内重新编排作品后再编纂 |
(三) 融作品与注释为一体重新编纂 |
三、选编 |
第二节 北宋唐集编纂的个案考察——杜甫诗集的编纂 |
一、北宋时期杜甫诗集编纂的概况 |
(一) 仁宗时期杜甫诗集的编纂 |
1. 苏舜钦编纂杜集 |
2. 王洙编纂杜集 |
3. 王安石编纂杜集 |
4. 王琪编纂、刊印杜集 |
(二) 神宗至徽宗时期杜集的编纂 |
1. 神宗时期的杜集编纂 |
2. 哲宗时期的杜集编纂 |
3. 徽宗时期的杜集编纂 |
二、北宋时期杜集编纂兴盛的原因 |
(一) 杜诗精神与北宋时代精神的契合 |
(二) 北宋文人对杜诗“广博”的认可及其“标杆”地位的确立 |
下编 北宋时期文集的传播研究 |
第五章 北宋时期文集的抄写与版刻传播 |
第一节 文集的抄写传播 |
一、文集抄写传播的背景 |
二、文集抄写传播的类型 |
(一) 抄写“进献集” |
(二) 抄写“干谒集” |
(三) 抄写“赏读集” |
(四) 抄写“求序集” |
(五) 抄写传播的其他类型 |
第二节 文集的版刻传播 |
一、北宋时期的书籍版刻生态 |
二、北宋时期的文集版印 |
(一) 文集版印的源头 |
(二) 文集版印的中心 |
1. 开封 |
2. 杭州 |
3. 成都 |
(三) 文集版印的类型 |
1. 君主文集的版印 |
2. 文人文集的版印 |
3. 僧人文集的版印 |
第六章 北宋时期文集的“行卷式”传播 |
第一节 北宋时期文集“行卷式”传播的概况 |
第二节 北宋时期文集“行卷式”传播的特点 |
一、传播目的的功利性与传播路径的单一性 |
二、传播内容的精品化和传播文本的临时性 |
三、传播对象的明确性和传播时间的固定性 |
第三节 北宋时期文集“行卷式”传播的模式 |
一、“射线群”传播 |
二、代表作品“领衔”传播 |
第四节 北宋时期文集“行卷式”传播的阻力和动力 |
一、“行卷式”传播的阻力 |
(一) 制度层面的阻力 |
(二) 非制度层面的阻力 |
二、“行卷式”传播的动力 |
(一) 前代举子“行卷”惯例的影响 |
(二) 行卷成功者所带来的鼓舞 |
第七章 荐举与北宋时期文集的传播 |
第一节 北宋时期荐举制度概况 |
第二节 北宋“荐举”对文学素养的要求 |
第三节 “荐举”制度对文集传播的影响 |
一、“荐举”制度下文集的特定渠道传播 |
二、“荐举”制度下文集的“二次传播” |
三、“荐举”制度下文集的广辐射面传播 |
第四节 “荐举”背景下文集传播的特点 |
一、传播过程的“放”、“收”合一 |
二、传播文集的“成熟”、“非成熟”兼有 |
第八章 思想宣扬与文集投献——以释契嵩《辅教编》的传播为例 |
第一节 《辅教编》的创作缘起与初次投献 |
第二节 《辅教编》的再次投献与传播目的的实现 |
一、《辅教编》的再次投献及其传播特点 |
二、《辅教编》向君主的投献 |
三、《辅教编》传播目的的实现 |
四、《辅教编》投献传播的特点 |
第九章 售书与购书:宋人文集传播的商业模式 |
第一节 北宋时期官、私刊印与书籍售卖 |
第二节 北宋时期文集售卖的渊源与表现 |
一、北宋时期文集售卖的渊源 |
二、北宋时期文集售卖的表现 |
第三节 北宋时期文集的盗版销售 |
第十章 进献与恩赐:宋人文集传播的上行与下行 |
第一节 进献:宋人文集的上行传播 |
一、北宋时期书籍(包括文集)进献的背景 |
二、书籍进献对文集传播的推动 |
三、北宋时期文集的进献要求与传播效应 |
四、北宋时期文集进献的不同类型 |
五、北宋时期文集进献的弊端 |
第二节 恩赐:宋人文集的下行传播 |
一、北宋时期文集“恩赐”传播的基础 |
二、北宋时期“恩赐”文集的类型 |
(一) 皇帝文集的“恩赐” |
(二) 功勋大臣文集的“恩赐” |
三、北宋时期文集“恩赐”传播的特点及成因 |
第十一章 北宋时期文集的“境外”传播 |
第一节 北宋时期文集“境外”传播的概况 |
第二节 北宋时期文集“境外”传播的途径与效应 |
一、北宋时期文集“境外”传播的途径 |
(一) 民间私传 |
(二) 使节传播 |
1. 使节购买文集 |
2. 使节抄录文集 |
3. 使节受赐文集 |
(三) 商人传输 |
1. 商人传输文集的方式 |
2. 北宋对商人传输文集的限制 |
二、北宋时期文集“境外”传播的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碛砂藏》文献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碛砂藏》的概况 |
一、何为《碛砂藏》 |
二、大藏经的简介 |
第二章《碛砂藏》的成书背景 |
一、宋代佛教政策及市民的佛教信仰 |
二、宋代佛教大藏经的发展 |
三、《碛砂藏》的内容 |
第三章 《碛砂藏》文献价值 |
一 《碛砂藏》的史料文献价值 |
二 《碛砂藏》的佛教文献价值 |
三 《碛砂藏》的藏本及版本学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宋代出版研究述评(下)(论文提纲范文)
一、梳理宋代出版的主要内容及出版机构 |
二、概括宋代出版的发行流通情况 |
三、探讨宋代政府出版管理及版权意识的觉醒 |
四、阐述宋代出版的影响及意义 |
五、结语 |
(9)宋代出版研究述评(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析宋代出版业繁荣的主要原因 |
二、总结宋代出版思想及出版特色 |
三、梳理着名出版家及出版物 |
四、探析宋代出版的装帧艺术 |
五、剖析宋代成熟的印刷技术 |
六、结语 |
(10)明代汉籍对朝鲜李朝文明的影响及其回馈(论文提纲范文)
1 明代出版业扫描 |
1.1 徐学聚的《国朝典汇》 |
1.2 周弘祖的《古今书刻》 |
1.3 黄佐的《南雍志》 |
1.4 邢让的《国子监通志》 |
1.5 郭鎜的《皇明太学志》 |
1.6 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 |
2 明朝汉籍向朝鲜半岛的输出 |
3 明朝文献输入对李朝的影响 |
4 朝鲜文化阶层的产生与两国文献交流 |
5 传入朝鲜的汉籍回馈中华文化传承 |
6 结语 |
四、两宋刻书及其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楚辞》传播与接受研究[D]. 韩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宋代旅粤士人与岭南饮食文化的传播[D]. 严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宋代官刻书籍研究[D]. 刘潇. 河北大学, 2019(08)
- [4]宋代校勘唐人诗集研究[D]. 罗柯娇. 浙江大学, 2018(05)
- [5]清乾嘉时期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D]. 杨帆.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6]北宋时期的文集编纂与传播研究[D]. 潘明福. 武汉大学, 2015(01)
- [7]《碛砂藏》文献价值研究[D]. 张昊堃. 河北大学, 2015(12)
- [8]宋代出版研究述评(下)[J]. 康丽娜,郭志菊. 中国出版, 2014(23)
- [9]宋代出版研究述评(上)[J]. 康丽娜,郭志菊. 中国出版, 2014(21)
- [10]明代汉籍对朝鲜李朝文明的影响及其回馈[J]. 吴冰. 图书馆学刊,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