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异常论文_迪丽努尔·托列吾别克,毛炜峄,李红军,叶尔纳尔·胡马尔汗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温异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温,冬季,环流,西伯利亚,异常,东亚,降水量。

气温异常论文文献综述

迪丽努尔·托列吾别克,毛炜峄,李红军,叶尔纳尔·胡马尔汗[1](2019)在《青藏高原冬季风异常与塔里木盆地冬季气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8年新疆103站逐月气温及NECP/NCAR逐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基于汤懋苍等定义的青藏高原季风指数,分析了青藏高原冬季风异常强、弱年及其变化特征,揭示了高原冬季风异常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冬季气温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近57 a来,青藏高原冬季风略增强,高原冬季风指数与新疆冬季气温呈显着负相关,高原冬季风偏强有利于新疆冬季气温偏高,反之亦然。高原冬季风指数与新疆冬季气温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其中南疆高于北疆,西部高于东部,平原高于山区。南疆塔里木盆地冬季气温变化受高原冬季风影响最显着,而年际变化受高原冬季风异常的影响更强。青藏高原冬季风异常偏强年,850 hPa上中亚区域以及蒙古高原都有弱距平暖平流影响新疆;500 hPa上新疆位于位势高度正距平区,乌拉尔山北部为负距平区,欧亚50°N以北区域盛行西风气流,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塔里木盆地。高原冬季风异常偏弱年,850 h Pa上新疆受距平冷平流影响;500 hPa上乌拉尔山脊发展,引导冷空气南下入侵塔里木盆地。(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孙健,李栋梁,邵鹏程,高娜[2](2019)在《中国冬季气温月际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环流异常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51—2014年中国160站月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季节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S-EOF)等方出现前、后冬相反甚至冷暖交替的现象。中国冬季气温月际变化存在3个主模态:全冬一致型、前后反相型和冷暖交替型。当西伯利亚高压冬季一致偏强(偏弱)时,冬季一致冷(暖);当海陆热力差异由强变弱、西伯利亚高压强度由强变弱,东亚西风急流比较稳定,强度偏强,位置由南向北移动时,冬季前冷后暖;当大气环流发生突变,尤其是海平面气压场和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大气活动中心的频繁调整,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在月时间尺度上强弱交替时,冬季气温呈冷—暖—冷交替变化。(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支蓉,高辉[3](2019)在《2018/2019年冬季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对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2019年冬季,东亚冬季风较常年同期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在北半球500 hPa高度距平场上,乌拉尔山地区为高度场正异常,贝加尔湖-巴尔喀什湖地区为高度场负异常,欧亚中高纬整体以经向型环流为主。冬季冷空气活动较频繁且强度偏强,受其影响,除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及华南地区中东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外,全国其余地区气温偏低。此外,欧亚中高纬环流季节内调整明显,导致我国气温异常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前期秋季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密集度偏低是造成东亚冬季风偏强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07期)

宛霞,李威[4](2019)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气象干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期专家: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侯威旱象据5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实况显示,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气象干旱,东北、黄淮、江淮、西南等地出现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吉林、云南部分地区出现特旱。侯威分(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05-22)

杨洋[5](2019)在《基于LSTM模型下的气温异常值检测与填补》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问题不仅关系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表征气候问题的气象监测数据是研究天气及气候变化问题所需的业务基础。精确且高分辨率质量的气象监测数据能够为气象分析和气象学术方面的研究提供大量且可靠的信息。因此,气象监测数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各种不可控因素影响下,气象监测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极易产生数据异常,从而使得气象监测数据集不完整。不可靠的气象监测数据将会阻碍其在后期的使用。因此,如何寻找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检测和修正可靠气象监测数据中的异常问题,已成为气象研究中的关键所在。气温数据作为气象监测数据中一个重要要素,与气象问题联系紧密,且其在生活中运用广泛。由此,气温数据可作为突破点用于研究异常数据检测和修正问题。基于气象监测数据研究背景,本文系统研究了气温数据的变化特性,探究了其在测量、传输和存储等过程引起异常的原因,检索了气温数据异常值的质量控制方法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此深入了解相关检测和填补气温数据异常值的有效措施。基于气温数据的特性,本文选取了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模型作为基础模型进行研究。从气温数据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位置的相关性两个维度进行了研究,本文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标准的LSTM模型的拓扑结构进行了改进。针对时间上的连续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有额外数据输入的双层输入-隐含层LSTM网络模型(Extra Double Input Double Hidden LSTM,EDIDH-LSTM);针对空间位置的相关性,在EDIDH-LSTM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时空迭加双层LSTM模型(Time And Space Superimposed LSTM,TSS-LSTM)。在提出的模型基础上,本文通过相关实验来检测和填补气温数据集中的异常数据。本文的主要工作将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1)提出了一种带有额外数据输入的双层输入-隐含层LSTM模型结构——EDIDH-LSTM模型,且利用异常值标记法来处理数据中的异常值,用来修正气温时间序列数据集中缺失数据,来保证数据集时间上的连续性。将降水因素作为额外输入,结合经过第一层LSTM隐含层训练的气温数据,进行第二层含有LSTM单元的隐含层训练的模型。通过不同迭代次数及不同优化方法的实验,最终选取合适的迭代次数和优化方法,改进激活函数来建立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采用不同的数据集进行实验,并和标准LSTM模型、正弦修正模型GM(1,1)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EDIDH-LSTM模型在该数据集上能有效的检测和填补对气温数据的异常值,而且和其他两个模型相比,有着更好的精确度。但是实验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不合理的缺失值处理算法在长时间的连续缺失数据中无法起到作用的问题,在后文研究中将对该问题进行改进。(2)改进缺失值的处理算法,提出了一种时空迭加双层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TSS-LSTM模型。利用气温数据在空间位置的相关性,针对目标站点的气温时间序列中的异常值,增加了辅助站点的同时期同时刻的气温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含有异常值)作为输入,选取合适的迭代次数、优化方法和激活函数来建立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利用多个不同气象监测站点的气温数据和地理因素数据进行实验,从空间位置相关性和时间序列相似性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同时和EDIDH-LSTM模型进行相互佐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可用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气温数据的特性,有助于对气温数据异常值的研究和检测。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以下方面:基于时间序列方面的异常值检测算法研究较多存在于医疗、工业故障、飞机等,气温数据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气温数据异常值检测算法中利用时间序列模型的特点作为实验的切入点;针对不同场景来检测气温异常值问题,不仅有单个站点的异常值检测,还由结合多个站点的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测;本文模型在优化算法、激活函数等方面进行不同对比实验,以更好地优化模型。(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陈颖,贾孜拉·拜山[6](2019)在《新疆冬季气温年际异常的主模态及其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新疆1961—2016年89个观测站冬季平均气温经验正交分解的空间模态,讨论了与各空间模态及其相联系的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冬季平均气温的年际异常空间模态分为全区一致类、南北反相类、东西反相类,根据这叁类空间模态的正负位相不同分别分为一致偏冷型、一致偏暖型、北冷南暖型、北暖南冷型、东冷西暖型和东暖西冷型等6个空间分布型。新疆冬季平均气温各空间分布型的环流影响因子既表现了极地和中纬度环流相互作用,也有纬圈方向的波列传播的影响。当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偏弱,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加大,乌拉尔山地区的高压脊发展和东亚大槽偏深,50°N以南为负高度距平,新疆冬季平均气温一致偏低;反之则一致偏高。北冷南暖型在40°N以北的区域与一致偏冷型的环流特征基本类似,但在中亚至新疆40°N偏南的区域位势高度偏高;北暖南冷型出现时,乌拉尔山负高度距平和东亚大槽偏弱,新疆上空为浅脊控制,新疆南部受脊后的浅槽影响。东冷西暖型和东暖西冷型区别在于中纬度的500 hPa正高度距平中心的位置和700 hPa气流方向。北极涛动(AO)、区域西风指数、乌拉尔山关键区因子、欧亚纬向环流指数、西藏高原-1指数、西藏高原-2指数、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指数(SCA)、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等8个气候指数都对新疆冬季平均气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9年02期)

班晋,李永生,赵佳莹,孙镆涵[7](2019)在《2017-2018年冬季黑龙江省气温异常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2018年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19.7℃,较历年同期偏低2.2℃,为1981年以来的第3位,仅次于2000年和2012年。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2018年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异常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的异常是造成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的直接原因。东亚季风环流系统表现为: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500 hPa东亚大槽异常偏深。分析下垫面外强迫因素,2017-2018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拉尼娜事件,分析显示拉尼娜事件发生可能导致冬季风偏强,从而也是造成全省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气象》期刊2019年01期)

雷梦,马旭阳[8](2019)在《2018年全市天气大数据出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雷梦实习生马旭阳)昨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2018年全市天气大数据出炉。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气温略偏高,降水异常偏多,日照偏少,风速偏小。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2018年春季我市出现一次大风、沙尘、寒潮、霜冻天气过程,过程历时5天,发生在(本文来源于《石嘴山日报》期刊2019-02-28)

代海燕,朝鲁门,杨丽萍,郭瑞清,陈素华[9](2019)在《内蒙古温暖与寒冷指数在气温突变前后异常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内蒙古地区1961—2016年温暖指数(warmth index)和寒冷指数(coldness index),得出该区域平均和突变前后指数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突变前WI和CI倾向率局地镶嵌分布,整体以上升趋势为主;突变后WI倾向率以上升为主,CI以下降为主。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气温突变后内蒙古东部区CI呈整体降低趋势,表明气候在变暖同时东部区冷季也在变冷,地区气候两极化趋势明显,存在明显的"冷暖急转"的现象。5 a滑动平均结果表明,暖季热量增加相对稳定,而冷季热量增减波动较大,进入21世纪CI呈下降趋势,比WI提前10 a进入下降阶段。内蒙古东部区CI指数倾向率在气温突变后呈明显的区域下降趋势,而在中西部区呈上升和下降的镶嵌格局。(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包福祥[10](2018)在《2018年春季内蒙古气温异常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内蒙古自治区10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1961—2018年春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美国国家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环流监测指数资料,分析了内蒙古春季气温异常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分析表明:欧亚大陆中高纬500hPa高度呈现"两槽一脊"型分布,乌拉尔山附近高度场为负距平,贝加尔湖附近为正距平控制,有利于内蒙古春季气温偏高;此外,东亚大槽偏弱、亚洲纬向环流异常偏强、青藏高原高度场异常偏高及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弱,容易造成春季气温偏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气象》期刊2018年05期)

气温异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1951—2014年中国160站月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季节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S-EOF)等方出现前、后冬相反甚至冷暖交替的现象。中国冬季气温月际变化存在3个主模态:全冬一致型、前后反相型和冷暖交替型。当西伯利亚高压冬季一致偏强(偏弱)时,冬季一致冷(暖);当海陆热力差异由强变弱、西伯利亚高压强度由强变弱,东亚西风急流比较稳定,强度偏强,位置由南向北移动时,冬季前冷后暖;当大气环流发生突变,尤其是海平面气压场和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大气活动中心的频繁调整,西伯利亚高压强度在月时间尺度上强弱交替时,冬季气温呈冷—暖—冷交替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温异常论文参考文献

[1].迪丽努尔·托列吾别克,毛炜峄,李红军,叶尔纳尔·胡马尔汗.青藏高原冬季风异常与塔里木盆地冬季气温的关系[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9

[2].孙健,李栋梁,邵鹏程,高娜.中国冬季气温月际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环流异常的响应[J].气象学报.2019

[3].支蓉,高辉.2018/2019年冬季北半球大气环流特征及对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影响[J].气象.2019

[4].宛霞,李威.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气象干旱[N].中国气象报.2019

[5].杨洋.基于LSTM模型下的气温异常值检测与填补[D].西南大学.2019

[6].陈颖,贾孜拉·拜山.新疆冬季气温年际异常的主模态及其成因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9

[7].班晋,李永生,赵佳莹,孙镆涵.2017-2018年冬季黑龙江省气温异常成因分析[J].黑龙江气象.2019

[8].雷梦,马旭阳.2018年全市天气大数据出炉[N].石嘴山日报.2019

[9].代海燕,朝鲁门,杨丽萍,郭瑞清,陈素华.内蒙古温暖与寒冷指数在气温突变前后异常变化特征[J].干旱区研究.2019

[10].包福祥.2018年春季内蒙古气温异常及大气环流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8

论文知识图

月中国平均地面气温异常冷(a、...中国160个测站冬季气温异常EOF...合成的ElNio和LaNia冬季,AO不同位相月份...环流的多年平均场(a)和正(b)、负(c)地面...点2N、153W海域9月份海表温度异常(滑动...点2N、153W海域9月份海表温度异常(滑动...

标签:;  ;  ;  ;  ;  ;  ;  

气温异常论文_迪丽努尔·托列吾别克,毛炜峄,李红军,叶尔纳尔·胡马尔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