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包括外壳、固定机构和安装板,所述外壳的外部表面贴合有无机复合抗氧化层,且无机复合抗氧化层的外部表面安置有塑封层,所述固定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握持机构,且固定机构位于外壳的右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背板、加强筋和底板,且背板的右侧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下方固定有底板,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接口,且接口的下方固定有连接柱,所述安装板的前端表面安装有散热铝片,且安装板位于外壳的右端表面。该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结构稳定,不会轻易的发生晃动,拿取时不会从手中脱落,便于进行安装固定,且散热性能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包括外壳(1)、固定机构(4)和安装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表面贴合有无机复合抗氧化层(2),且无机复合抗氧化层(2)的外部表面安置有塑封层(3),所述固定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握持机构(5),且固定机构(4)位于外壳(1)的右侧,所述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接口(6),且接口(6)的下方固定有连接柱(7),所述安装板(8)的前端表面安装有散热铝片(9),且安装板(8)位于外壳(1)的右端表面。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包括外壳(1)、固定机构(4)和安装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部表面贴合有无机复合抗氧化层(2),且无机复合抗氧化层(2)的外部表面安置有塑封层(3),所述固定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握持机构(5),且固定机构(4)位于外壳(1)的右侧,所述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接口(6),且接口(6)的下方固定有连接柱(7),所述安装板(8)的前端表面安装有散热铝片(9),且安装板(8)位于外壳(1)的右端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背板(401)、加强筋(402)和底板(403),且背板(401)的右侧连接有加强筋(402),所述加强筋(402)的下方固定有底板(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01)、加强筋(402)和底板(403)之间呈三角形结构,且背板(401)之间关于外壳(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并且底板(403)的底端表面和外壳(1)的底端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机构(5)包括延伸板(501)、凸块(502)和顶板(503),且延伸板(50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块(502),所述延伸板(501)的上方固定有顶板(5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501)通过凸块(502)构成凹凸不平表面,且延伸板(501)与外壳(1)之间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铝片(9)与安装板(8)之间相垂直,且散热铝片(9)之间沿安装板(8)的竖直方向等距分布,并且散热铝片(9)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背板(401)水平方向的长度。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闸流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
背景技术
晶体闸流管,简称晶闸管,又可称作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然而,现有的晶体闸流管整体结构不够稳定,容易发生晃动,不能保持竖直的状态,比较麻烦,拿取时容易从手中脱落,导致安装时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不便于进行安装固定,且散热性能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结构稳定,不会轻易的发生晃动,拿取时不会从手中脱落,便于进行安装固定,且散热性能好的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晶体闸流管整体结构不够稳定,容易发生晃动,不能保持竖直的状态,比较麻烦,拿取时容易从手中脱落,导致安装时需要耗费较多的精力,不便于进行安装固定,且散热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包括外壳、固定机构和安装板,所述外壳的外部表面贴合有无机复合抗氧化层,且无机复合抗氧化层的外部表面安置有塑封层,所述固定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握持机构,且固定机构位于外壳的右侧,所述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接口,且接口的下方固定有连接柱,所述安装板的前端表面安装有散热铝片,且安装板位于外壳的右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背板、加强筋和底板,且背板的右侧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下方固定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背板、加强筋和底板之间呈三角形结构,且背板之间关于外壳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并且底板的底端表面和外壳的底端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握持机构包括延伸板、凸块和顶板,且延伸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块,所述延伸板的上方固定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延伸板通过凸块构成凹凸不平表面,且延伸板与外壳之间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散热铝片与安装板之间相垂直,且散热铝片之间沿安装板的竖直方向等距分布,并且散热铝片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背板水平方向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背板、加强筋和底板的设置,背板、加强筋和底板之间的三角形结构提升了闸流管的稳定性,使闸流管在安装完成后不会轻易的发生晃动,底板使闸流管在安装完成后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便于操作人员对闸流管进行安装固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延伸板和凸块的设置,延伸板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对闸流管进行握持的位置,凸块提升了使用者手部与延伸板的摩擦力,使闸流管不会轻易的从使用者的手中脱落,从而简化了对闸流管进行安装焊接的难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散热铝片和安装板的设置,散热铝片通过换热的方式将闸流管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传导至外壳的外部,多个散热铝片的设置,使散热铝片与空气之间接触的面积提升,从而提升了散热铝片的散热速度,提升了线路板闸流管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无机复合抗氧化层;3、塑封层;4、固定机构;401、背板;402、加强筋;403、底板;5、握持机构;501、延伸板;502、凸块;503、顶板;6、接口;7、连接柱;8、安装板;9、散热铝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包括外壳1、固定机构4和安装板8,外壳1的外部表面贴合有无机复合抗氧化层2,且无机复合抗氧化层2的外部表面安置有塑封层3,固定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握持机构5,且固定机构4位于外壳1的右侧,固定机构4包括背板401、加强筋402和底板403,且背板401的右侧连接有加强筋402,加强筋402的下方固定有底板403,背板401、加强筋402和底板403之间呈三角形结构,且背板401之间关于外壳1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并且底板403的底端表面和外壳1的底端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背板401、加强筋402和底板403之间的三角形结构提升了闸流管的稳定性,使闸流管在安装完成后不会轻易的发生晃动,底板403使闸流管在安装完成后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便于操作人员对闸流管进行安装固定;
握持机构5包括延伸板501、凸块502和顶板503,且延伸板50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凸块502,所述延伸板501的上方固定有顶板503,延伸板501通过凸块502构成凹凸不平表面,且延伸板501与外壳1之间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延伸板501通过凸块502构成凹凸不平表面,且延伸板501与外壳1之间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延伸板501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对闸流管进行握持的位置,凸块502提升了使用者手部与延伸板501的摩擦力,使闸流管不会轻易的从使用者的手中脱落,从而简化了对闸流管进行安装焊接的难度,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接口6,且接口6的下方固定有连接柱7,安装板8的前端表面安装有散热铝片9,且安装板8位于外壳1的右端表面,散热铝片9与安装板8之间相垂直,且散热铝片9之间沿安装板8的竖直方向等距分布,并且散热铝片9水平方向的长度小于背板401水平方向的长度,散热铝片9通过换热的方式将闸流管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传导至外壳1的外部,多个散热铝片9的设置,使散热铝片9与空气之间接触的面积提升,从而提升了散热铝片9的散热速度,提升了线路板闸流管的散热性能。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便于安装固定的塑封表贴装晶体闸流管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晶体闸流管组接好,然后通过延伸板501将其拿起,凸块502提升了使用者手部与延伸板501的摩擦力,使闸流管不会轻易的从使用者的手中脱落,再将闸流管与合适的主板进行连接,将连接柱7插入主板上合适的通孔中,然后将主板与闸流管焊接在一起,再将多余的连接柱7切掉,背板401、加强筋402和底板403之间的三角形结构提升了闸流管的稳定性,使闸流管在安装完成后不会轻易的发生晃动,底板403使闸流管在安装完成后始终保持竖直的状态,便于操作人员对闸流管进行安装固定;
最后,散热铝片9通过换热的方式将闸流管工作时发出的热量传导至外壳1的外部,多个散热铝片9的设置,使散热铝片9与空气之间接触的面积提升,从而提升了散热铝片9的散热速度,提升了线路板闸流管的散热性能,就这样完成整个晶体闸流管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7406.3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9(沈阳)
授权编号:CN209747518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H01L29/74
专利分类号:H01L29/74;H01L23/04;H01L23/367
范畴分类:38F;
申请人:沈阳飞达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沈阳飞达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10032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49-1
发明人:梁书靖;王开敏;张伟;侯宏程
第一发明人:梁书靖
当前权利人:沈阳飞达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侯蔚寰
代理机构:113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加强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