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冻装置论文和设计-杨春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冷藏冷冻装置包括:气泵盒,气泵盒安装于箱体,且气泵盒具有开口盒体;支撑板,竖直地设置于开口盒体内;多个拉伸弹簧,沿支撑板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连接支撑板和开口盒体,以使支撑板在支撑板的径向方向上与开口盒体间隔设置;和抽气泵,安装于支撑板的一侧,抽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气调膜组件。因为具有气泵盒,且抽气泵通过特别的结构安装于气泵盒,且与气泵盒间隔设置,显著降低了抽气泵自身运行时的噪音,以及减小抽气泵运行噪音向外传播,如减少抽气泵振动传播到箱体,进而减少气调保鲜过程的噪音和冷藏冷冻装置的噪音。

设计方案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气调膜组件和抽气泵组件,所述箱体内具有气调保鲜空间,所述抽气泵组件和所述气调膜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且所述抽气泵组件经由所述气调膜组件与所述气调保鲜空间连通,以将所述气调保鲜空间的气体中的氧气相对于氮气更多地抽排到所述气调保鲜空间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组件包括:

气泵盒,所述气泵盒安装于所述箱体,且所述气泵盒具有开口盒体;

支撑板,竖直地设置于所述开口盒体内;

多个拉伸弹簧,沿所述支撑板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开口盒体,以使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的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开口盒体间隔设置;和

抽气泵,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调膜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弹簧为至少四个,至少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四个角落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开口盒体的平行于所述支撑板的盒体壁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抽气泵位于所述开口盒体的开口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伸弹簧为四个;

所述支撑板的每个角落处设置有第一拉孔;

所述开口盒体的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每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二拉孔;

每个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相应所述第一拉孔和一个相应所述第二拉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泵盒还包括盒盖,盖设于所述开口盒体的开口处;且所述盒盖和所述开口盒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还具有第一储物间室;所述气调保鲜空间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底部;

所述抽气泵组件设置于所述气调保鲜空间的后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还具有第一内胆,所述第一内胆内侧限定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所述第一内胆的后壁底部具有安装用通孔;

所述开口盒体的开口朝前,且安装于所述安装用通孔;所述开口盒体的外侧为发泡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还包括具有前向开口的储物容器,以及安装于所述储物容器内的抽屉;所述抽屉内为所述气调保鲜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还具有第二储物间室,所述第二储物间室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下侧;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为冷藏室,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为冷冻室。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冷藏冷冻装置的功能是提供低温环境以延长物品的保存时间。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保鲜时间和保鲜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一种带气调保鲜空间的冷藏冷冻装置。气调装置包括气调膜和抽气泵,使富氧和高湿的气体通过气调膜上下表面,在气体通过气调膜表面将大量的氧气排出保鲜空间,形成利于食品保鲜的气体氛围。然而,发明人发现采用气调保鲜技术后,运行噪音显著变大。因此,如何对冷藏冷冻装置进行降噪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冷藏冷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气调保鲜功能的冷藏冷冻装置,且减少气调保鲜过程的噪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减小抽气泵运行噪音向外传播。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气调膜组件和抽气泵组件,所述箱体内具有气调保鲜空间,所述抽气泵组件和所述气调膜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且所述抽气泵组件经由所述气调膜组件与所述气调保鲜空间连通,以将所述气调保鲜空间的气体中的氧气相对于氮气更多地抽排到所述气调保鲜空间外;其中,所述抽气泵组件包括:

气泵盒,所述气泵盒安装于所述箱体,且所述气泵盒具有开口盒体;

支撑板,竖直地设置于所述开口盒体内;

多个拉伸弹簧,沿所述支撑板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开口盒体,以使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的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开口盒体间隔设置;和

抽气泵,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调膜组件。

可选地,所述拉伸弹簧为至少四个,至少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四个角落处。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开口盒体的平行于所述支撑板的盒体壁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抽气泵位于所述开口盒体的开口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拉伸弹簧为四个;

所述支撑板的每个角落处设置有第一拉孔;

所述开口盒体的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每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二拉孔;

每个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相应所述第一拉孔和一个相应所述第二拉孔。

可选地,所述气泵盒还包括盒盖,盖设于所述开口盒体的开口处;且所述盒盖和所述开口盒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

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还具有第一储物间室;所述气调保鲜空间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底部;

所述抽气泵组件设置于所述气调保鲜空间的后部。

可选地,所述箱体还具有第一内胆,所述第一内胆内侧限定出所述第一储物间室;所述第一内胆的后壁底部具有安装用通孔;

所述开口盒体的开口朝前,且安装于所述安装用通孔;所述开口盒体的外侧为发泡层。

可选地,所述箱体还包括具有前向开口的储物容器,以及安装于所述储物容器内的抽屉;所述抽屉内为所述气调保鲜空间。

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还具有第二储物间室,所述第二储物间室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下侧;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为冷藏室,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为冷冻室。

本实用新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因为具有气泵盒,且抽气泵通过特别的结构安装于气泵盒,显著降低了抽气泵自身运行时的噪音,以及减小抽气泵运行噪音向外传播,如减少抽气泵振动传播到箱体,进而减少气调保鲜过程的噪音和冷藏冷冻装置的噪音。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第一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抽气泵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抽气泵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分别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结构示意图。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图1所示的是冷藏冷冻装置的前方视角,图2 所示的是冷藏冷冻装置的后方视角,并且在图1和图2所示的冷藏冷冻装置中,为了展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并未示出冷藏冷冻装置的门体等部件。如图 1和图2所示,并参考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20、气调膜组件和抽气泵组件30。箱体20内具有气调保鲜空间25,抽气泵组件30和气调膜组件安装于箱体20,抽气泵组件30经由气调膜组件与气调保鲜空间25连通,以将气调保鲜空间25的气体中的氧气相对于氮气更多地抽排到气调保鲜空间25外。气调保鲜空间25可为密闭型空间或近似密闭型空间。

例如,箱体20内还具有第一储物间室24、第二储物间室和压缩机仓。第二储物间室设置于第一储物间室24的下侧,压缩机仓设置于第二储物间室的后侧下部。气调保鲜空间25可设置于第一储物间室24的底部。抽气泵组件30 设置于气调保鲜空间25的后部。第一储物间室24为冷藏室,第二储物间室为冷冻室。进一步地,箱体20还包括具有前向开口的储物容器26,以及安装于储物容器26内的抽屉。抽屉内空间为上述气调保鲜空间25。

特别地,如图5所示,抽气泵组件30可包括气泵盒31、多个拉伸弹簧32、支撑板33和抽气泵34。气泵盒31安装于箱体20,且气泵盒31具有开口盒体 311。支撑板33竖直地设置于开口盒体31内。如,开口盒体31的开口朝前,支撑板33与开口盒体31的后侧盒体壁平行设置。抽气泵34安装于支撑板33 的一侧,抽气泵34的进气口连通气调膜组件。多个拉伸弹簧32沿所述支撑板33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且连接所述支撑板33和所述开口盒体31,以使所述支撑板33在所述支撑板33的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开口盒体31间隔设置,也就是说,使支撑板33吊起于开口盒体31内,以使抽气泵34吊起于开口盒体31 内。可减抽气泵34工作时的震动和噪音,提升抽气泵34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冷藏冷冻装置具有气泵盒31,且抽气泵34通过特别的结构安装于气泵盒31,且与气泵盒31间隔设置,显著降低了抽气泵34自身运行时的噪音,以及减小抽气泵34运行噪音向外传播,如减少抽气泵34振动传播到箱体20,进而减少气调保鲜过程的噪音和冷藏冷冻装置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拉伸弹簧32为至少四个,至少设置于支撑板33的四个角落处。优选地,拉伸弹簧32为四个;支撑板33 的每个角落处设置有第一拉孔;开口盒体31的垂直于支撑板33的每个拐角处均设置有第二拉孔;每个拉伸弹簧3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个相应第一拉孔和一个相应第二拉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33与开口盒体31的平行于支撑板 33的盒体壁间隔设置。抽气泵34位于开口盒体31的开口与支撑板33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噪音,气泵盒31还包括盒盖312,盖设于开口盒体311的开口处。且盒盖312和开口盒体31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用于封闭开口盒体311,使抽气泵34处于封闭的环境,减少抽气泵34工作时发出的噪音。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开口盒体为第一开口盒体,气泵盒还包括第二开口盒体和盒盖,第一开口盒体通过四个橡胶垫安装于第二开口盒体,且第一开口盒体的开口朝向第二开口盒体的底壁。盒盖安装于第二开口盒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盒体的开口处也设置有盒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20还具有第一内胆21和第二内胆。第一内胆21内和第二内胆内分别限定出第一储物间室24和第二储物间室。如图3所示,第一内胆21的后壁底部具有安装用通孔211。开口盒体311的开口朝前,且安装于安装用通孔211。开口盒体311的外侧为发泡层。安装时,可先将开口盒体311先安装于安装用通孔211处,然后进行发泡,形成预埋盒。将开口盒体311设置于安装开口后伸入发泡层内,不仅可以节省冷藏冷冻装置的空间,还可以利用开口盒体311本身的隔音效果以及发泡层的隔音效果极大地减小抽气泵34发出的噪音,以及防止吸气音与排气音的传播。也隔绝了与后背板间的噪音传递,由于后背板大平面可相当于一振动放大器,隔绝后,后背板不会造成振动放大,进而也不会因振动又产生噪音。

进一步地,开口盒体311的处于上侧的盒体壁上具有一开口,用于安装抽气泵34的电源36,电源36用于为抽气泵34提供电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胆21的后部中央区域向后凹入,可形成冷藏冷冻装置的风道,开口盒体311设置于风道外侧区域,且位于风道右下侧,使得开口盒体311不会占用冷藏冷冻装置的储物空间和风道位置,以实现空间充分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开口盒体311的盒体壁上设置有连通开口盒体311内外的抽气连通部,抽气连通部位于开口盒体311内的一端连接至抽气泵34的抽气口,并且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抽气管37,其第一端连接抽气连通部位于开口盒体311外的一端,并延伸穿设于发泡层内,并使其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内胆21通向气调保险空间的接口23。抽气管37穿设于发泡层内利用发泡层的隔音效果降低抽气过程的噪音。

开口盒体311的盒体壁上还设置有连通开口盒体311内外的排气连通部,排气连通部位于开口盒体311内的一端连接至抽气泵34的排气口,并且冷藏冷冻装置还包括排气管38,其第一端连接排气连通部位于开口盒体311外的一端,并延伸穿设于发泡层内,通过发泡层的隔音效果,减少排气过程的噪音,并使其第二端通向冷藏冷冻装置的压缩机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管38的至少部分管段与冷藏冷冻装置的用于第一储物间室24后侧风道排水的排水管22的至少部分管段并排设置,使排气管38以排水管22为导向,便于安装和固定,避免长期使用造成排气管 38的位置偏移,以将富氧气体排放到冷藏冷冻装置的压缩机仓,并且避免在发泡层中另设管路,降低发泡层的保温性能。例如,可将排气管38绑在排水管 22上或在排水管22的外壁设置穿环等结构,使得排气管38可以排水管22为导向,将气体排放至压缩机仓。

在该实施例中,抽气泵34的抽气管37和排气管38位于开口盒体311外侧的部分穿设于发泡层内,可有效减小吸气过程和排气过程的噪音。排气管38 的至少部分管段与冷藏冷冻装置的排水管22的至少部分管段并排设置,以将富氧气体排放到冷藏冷冻装置的压缩机仓。排气管38的这种设置利于排气管38 的安装与固定,避免长期使用造成排气管38的位置变化,并且避免在发泡层另设管路,降低发泡层保温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物容器26可包括容纳腔和离子发生装置。当然箱体20内的其他位置或结构也可限定出容纳腔。容纳腔与气调保鲜空间25连通,以使气体在气调保鲜空间25与容纳腔之间流动。气调膜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离子发生装置配置成被激发电离容纳腔内的气体以生成除味杀菌物质,且除味杀菌物质随气体流动,对容纳腔和\/或气调保鲜空间25进行杀菌或除味。除味杀菌物质随气体流动,对容纳腔和\/或气调保鲜空间25进行杀菌或除味。如离子发生装置将水汽和氧气变化为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离子,充分的循环后将气调保鲜空间25的霉菌类物质将被清除,大大的提升气调的效率和保鲜周期,能更全面的保持果蔬的口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冷藏冷冻装置包括风机。容纳腔与气调保鲜空间25之间具有第一通气结构和第二通气结构,以分别在不同位置连通容纳腔与气调保鲜空间25。风机配置成促使气调保鲜空间25的气体依次经由第一通气结构、容纳腔和第二通气结构返回气调保鲜空间25。进一步地,风机与气调膜组件之间设置有导流风道,以促使流出风机的气体流向气调膜组件。且导流风道的风道壁上设置有开口。离子发生装置的离子发生部设置于开口处。离子发生装置的控制部设置于容纳腔内,且处于导流风道外侧,且风道壁阻碍进入容纳腔的气体流向控制部。可防止冷却的气体或高湿环境对控制部造成损坏和失效,尤其是防止冷却的气体中的水分进入控制部。控制部也不会占用导流风道的空间,送风顺畅。第一通气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容纳腔与气调保鲜空间25之间的间隔壁中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气孔。风机为离心风机,设置于容纳腔内,且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至少一个第一通气孔。气调膜组件优选地呈平板型,且平行于容纳腔与气调保鲜空间25之间的间隔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子发生装置的控制部具有控制电路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包括:电源输入接口、升压电路、以及高压输出接口,电源输入接口用于连接外部提供的直流电源,升压电路用于受控地将直流电源转换为用于生成除味杀菌物质的第一电压以及用于加热的第二电压,高压输出接口用于输出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其中第一电压高于第二电压。且高压输出接口连接离子发生部。离子发生部配置成被第一电压激发电离气体以生成除味杀菌物质,以及在第二电压下发热以消除凝露。离子发生部可包括与控制部相连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具有放电间隙,放电间隙配置成被第一电压击穿使得周围气体被激发电离。并且在第二电压下保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隔离并各自发热。控制部和离子发生部可通过线缆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模块还包括电压反馈端口、受控端和逆变器。电压反馈端口与升压电路连接,用于输出与第一电压或第二电压对应的反馈电压,以指示升压电路的升压状态。受控端与升压电路连接,并配置成接收外部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以为冰箱主控板或其他冰箱的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用于根据冰箱的运行情况调整离子发生装置的工作状态),以使升压电路按照控制信号转换出第一电压或者第二电压。逆变器配置成受控地将直流电源逆变为交流电,交流电的电压为第一电压或者第二电压。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所称的“冷藏冷冻装置”并不限定为一般意义上的具有冷藏室和冷冻室且用于存储食物的冷藏冷冻装置,还可以是其他具有冷藏功能的装置,例如酒柜、冷藏罐等。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设计图

冷藏冷冻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5229.8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893719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F25D11/02

专利分类号:F25D11/02;F25D17/04;F25D17/06;F25D17/08;F25D23/00;F25D29/00;F04B39/00

范畴分类:35D;

申请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发明人:杨春;夏恩品;张浩;王磊

第一发明人:杨春

当前权利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薛峰;刘长江

代理机构:1139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冷藏冷冻装置论文和设计-杨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