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南方周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方周末,媒体,内容,新闻报道,绿色版,主体,着作。
南方周末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婷[1](2019)在《框架视角下的媒体拆迁报道研究——以《南方周末》2000-2018年拆迁报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衍生的拆迁问题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框架理论下,将《南方周末》2000-2018年间的拆迁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情感基调、报道类型五个方面进行实证内容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在这一议题中的框架呈现进行了总结归纳。研究发现,《南方周末》在近十九年对拆迁事件的报道中遵循了有关框架的限定,这与其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同时也存在着框架的变动,这里涉及到的是与社会现实的密切互动。(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9年09期)
郭晓红[2](2019)在《影响性刑事案件中的权利诉求及其实现——以《南方周末》评选的78个影响性刑事案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78个影响性刑事案件的实证考察发现,民意与司法紧张关系的背后是公众扩张权利、限制权力的诉求。样本案件及其发展表明,公民权利不断扩张,公权力行使逐步规范。影响性刑事案件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是对权利保护缺失,权力过于扩张。样本案件背后折射出的司法问题亦表明,当前司法在保障权利、约束权力方面存在缺失。以个案为依托,公众诉求强调身份对立来凸显社会矛盾,通过社会问题司法化来主张权利,对司法寄予了过多的、超出司法本身职能的期待。部分权利诉求虽然得到了司法层面的有力回应,并且推进了相关立法、制度的变革,但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应积极、主动应对权利诉求及其发展,推进司法改革以应对公众对司法的诉求,推进社会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保障权利。公众的权利诉求应回归法治的轨道,背离法治的权利诉求,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国家、社会,都是一种伤害。(本文来源于《政法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王巍[3](2019)在《南方周末内容付费工程:再造南周的生产流程和消费场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周末内容付费工程的目标,是以用户为核心、以内容付费为纽带、以付费会员为方向,再造南周的生产流程和消费场景,促进南周长期稳定地可持续发展。而具体来讲,这项工程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设立与会员制相贯通的计量式软性付费墙,对南周内容的内在价值和产业链进行数字化挖掘与拓展,侧重于"媒体南周"的融合升级;另一部分是打造有南周调性的知识付费产品线,推动南周跨出媒体领域,进入到范畴更大的内容产业,着眼于"机构南周"的增长方式转型。(本文来源于《南方传媒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曈[4](2019)在《在新媒体环境下当今纸媒的困境与出路研究——以《南方周末》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等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传播媒介的形态、途径、方式和内容出现了跨越式发展,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形态层出不穷,由传统媒介技术向多元化网络媒介技术变迁。这种变化对传统纸媒或线下媒体的生存构成了挑战,导致传统纸媒产业出现了生存危机。在这种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传统的纸媒必须进行传统方式、途径的创新才能发展生存。本文以纸媒《南方周末》为例,从新旧不同形态的传播媒体的特征和创新途径入手,探究纸媒行业如何做出对自身的创新和同新媒体做出融合并创造出最新的传播新闻的方法,试图在新媒体环境下创出新的生存路径而从中得出启示。(本文来源于《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许丽[5](2019)在《绿色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实践与发展——以《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千篇一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86年,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中首次使用"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描述后工业社会,他认为后工业时代的风险是"人造风险"(1)。在充满人造风险的现代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语境,环境传播话语日渐凸显,成为现代传播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手机App被开发和应用,(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9年17期)
尤悦[6](2019)在《《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报道(2015—2017)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由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难题,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环境新闻传播活动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环境新闻除了告知公众环境信息之外,还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能,通过报道和评论,传播环境知识,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正确引导受众在环境问题上的价值判断。环境新闻起源于美国,改革开放后正式传入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得到发展。《南方周末》是随着改革浪潮创办起来的深度大报,一直坚持做业界改革创新的先锋。2009年10月《南方周末》创立绿色版,该报的环境新闻报道步入常态化。2015年以来,我国环境立法日益完善,有“史上最严”之称的新《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带动了一系列环境政策法规共同发挥效力,为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立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环境新闻报道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南方周末·绿色版》的环境新闻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与此同时,国内舆论形势逐渐收紧,《南方周末·绿色版》的环境新闻依然以一定数量的负面报道彰显其针砭时弊的风格。对《南方周末·绿色版》2015-2017年的环境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其发表的538篇环境新闻报道中,环境类别方面,与大气环境相关的报道占比最大;报道体裁方面,深度报道所占数量最多;消息来源方面,记者、政府及官员、专家学者的占比位列前叁;报道主题方面,自然环境污染与保护、环保主管部门的环保行为、食品安全的相关议题占比最多;报道倾向方面,中立报道数量最多达到392篇,占比72.9%,负面报道为112篇,占比20.8%。在报道特点方面,该报的环境议题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前瞻性;坚持深度挖掘的独家风格,保持客观公正的报道立场;深刻发挥“讲故事”的叙事风格,在深度与趣味相融的报道中向公众传递风险认知,进行必要的风险预警。虽然《南方周末·绿色版》的环境新闻具有独家特色,形成了鲜明的报道风格,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忽视弱势话语、监督力度不足、与受众沟通不畅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传播效果。因此,对于一份报纸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其所传递的内容,“内容为王”是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本刊记者[7](2019)在《相信内容的力量——南方周末战略转型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过剩与信任稀缺的时代,高品质的内容依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充分的价值转换能力。2018年8月,有读者发现南方周末App上那句熟知的口号被改了两个字——变成了"在一起,读懂中国"。这句话是南方周末特别献给会员的,强调因懂而聚,共建虚拟文化社区。201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App付费会员制正式上线内测。(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9年10期)
何可[8](2019)在《反侵权路上一小步 尊重知识产权一大步》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篇深度报道从酝酿到诞生,至少需要50个小时。抄袭改写和不经授权的转载,只需一键复制粘贴。”3月21日,《南方周末》发布反侵权公告称,从2012年4月起,新浪网大量侵权转载南方周末文章,多达1600篇,涉及侵权链接15000个,时间长达六年之久。(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报》期刊2019-04-09)
赵新乐[9](2019)在《让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有价格》一文中研究指出3月21日,《南方周末》发布反侵权公告称,《南方周末》针对新浪网非法转载的文章发起维权,首批起诉的76个案件均获胜诉,并已确定生效。《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书长张菁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提到,76篇稿件每篇字数不等,共判赔3658(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9-03-27)
杜一娜[10](2019)在《35周年,新起点再出发》一文中研究指出2月14日,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出版日,《南方周末》推出了一期创刊35周年纪念特刊,名为《执子之手》,并写道,这是她与读者的第1825次约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诞生于金戈铁马之中、又常被后世寄寓爱情永恒的诗,从古老的岁月中缓步走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9-02-19)
南方周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78个影响性刑事案件的实证考察发现,民意与司法紧张关系的背后是公众扩张权利、限制权力的诉求。样本案件及其发展表明,公民权利不断扩张,公权力行使逐步规范。影响性刑事案件折射出的社会问题,是对权利保护缺失,权力过于扩张。样本案件背后折射出的司法问题亦表明,当前司法在保障权利、约束权力方面存在缺失。以个案为依托,公众诉求强调身份对立来凸显社会矛盾,通过社会问题司法化来主张权利,对司法寄予了过多的、超出司法本身职能的期待。部分权利诉求虽然得到了司法层面的有力回应,并且推进了相关立法、制度的变革,但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应积极、主动应对权利诉求及其发展,推进司法改革以应对公众对司法的诉求,推进社会制度改革从根本上保障权利。公众的权利诉求应回归法治的轨道,背离法治的权利诉求,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国家、社会,都是一种伤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方周末论文参考文献
[1].张梦婷.框架视角下的媒体拆迁报道研究——以《南方周末》2000-2018年拆迁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19
[2].郭晓红.影响性刑事案件中的权利诉求及其实现——以《南方周末》评选的78个影响性刑事案件为例[J].政法论坛.2019
[3].王巍.南方周末内容付费工程:再造南周的生产流程和消费场景[J].南方传媒研究.2019
[4].王曈.在新媒体环境下当今纸媒的困境与出路研究——以《南方周末》为例[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9
[5].许丽.绿色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实践与发展——以《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千篇一绿”为例[J].青年记者.2019
[6].尤悦.《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报道(2015—2017)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7].本刊记者.相信内容的力量——南方周末战略转型解析[J].青年记者.2019
[8].何可.反侵权路上一小步尊重知识产权一大步[N].中国质量报.2019
[9].赵新乐.让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有价格[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
[10].杜一娜.35周年,新起点再出发[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