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创造性个性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创造性,创造性思维,个性特征,小学教师,调查研究,生产者,内涵。
创造性个性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盛青,谭咏梅[1](2016)在《高中生个性特征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创造性思维测验》为测验工具对155名高中生进行研究。结果:1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表现出显着的性别、学科和学校差异;2精神质与流畅性、变通性显着负相关,与独创性显着正相关(r=0.442);内外向与流畅性、变通性显着正相关,与独创性显着负相关(r=-0.329);神经质与独创性(r=0.194)及创造性思维总分(r=0.228)显着正相关。结论:高中生的个性特征与创造性思维存在很大关联。(本文来源于《新余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尚慧馨[2](2010)在《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认识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造性人才是完善智力和独特个性的完美结合。"创造性有一般和卓越之分。如果个体具备有利于创造的个性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与创造动机、创造能力交互作用,那么个体就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卓越创造力。"反之,就会表现平平。创造性个性特征对创造性(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0年33期)
尚慧馨[3](2002)在《关于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认识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研究已经表明,创造性人才是完善智力与独特个性的完善结合,创造性个性特征对创造性的重要性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本文将创造性个性特征界定为高创造性者所共同具备的、独特的个性特征,研究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的认识,旨在探索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的认识特点与规律,同时又可以为相关教育培训与教育评价的改革提供现实依据。 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在预备调查的基础之上编制七点问卷,对创造性个性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随机选取小学教师300人,对246份有效答卷通过描述统计、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小学教师将自信、接受新事物快、探求新事物愿望强烈、勇于接受挫折、好奇心强、进取意识强烈、环境适应能力强、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向上、敢想敢做,敢于冒险、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等视为重要创造性个性特征。 2、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的认识可以概括为12个特征群;坚持性与自制性、独立性与敢为性、开放性、好奇心、友善性、责任感、活跃性、适应性、敏感性、乐群性、规范性和进取心。 3、小学教师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任教学校等变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的认识,其中年龄因素对创造性个性特征群的认识总体上影响显着。 总的来说,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的认识与心理学专业人员的观点比较接近,但由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本身的职业特点等的影响,使小学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定的特异性。他们较为强调符合传统价值观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性,认为乐群性是重要的创造性个性特征群,而对独立、敢为和幽默等创造性个性特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并参照有关理论,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提高小学教师培养创造性个性特征能力的对策和建议:1、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的认识;2、优化教育环境,营造培养创造性个性特征的良好氛围;3、加强实践反思,提高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2-10-25)
杨国平,纪育华[4](2002)在《创造性思维训练要体现学科个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各门学科共同的任务 ,每门学科应根据本学科自身的特点加以落实。凭借语言文字去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是语文阅读教学固有的特征。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跟其他思(本文来源于《教学月刊(小学版)》期刊2002年03期)
蒋晓芸[5](2001)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世纪 ,我们高等教育必须注意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有创造个性的创造性人才。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个性特征(本文来源于《高等理科教育》期刊2001年02期)
赵淑兰[6](2001)在《创造性个性特征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个性特征对创造性的重要影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高创造性者确实具有有别于普通人的个性特征。研究公众对影响创造性的重要个性因素和高创造性者典型个性特征的看法,可以验证专家研究结论的现实性并弥补其不足。以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这两个特殊的公众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在这方面的观点,有助于发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不利于中小学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环境因素,为相关教育改革提供现实依据。 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七点等级评价问卷,从个性特征对创造性影响的重要性和在高创造性者表现中的典型性两个维度上,对创造性的公众观进行调查研究。本研究随机选取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学生家长582人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对543份有效答卷作描述统计、因素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1.从整体上看,接受调查的教师和家长对影响创造性的重要个性特征的观念上,与心理学专业研究人员的观点比较接近,但因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他们较为强调符合传统价值观的个性因素的重要性,而对个体的独立自主性特征于创造性的影响重视不够。 2.对高创造性者典型的个性特征的评价,公众的看法与专家的观点较为一致,但显示出一定的文化差异。 3.教师和家长两个群体在对影响创造性的重要个性特征和高创造者典型个性特征的评价和区分上,意见较一致。 4.教师和家长的性别、年龄(或子女就学年段)、受教育程度、教师工作的学校层次和任教的学科、家长职业和经济状况等变量,对影响创造性的重要个性特征和高创造者典型个性特征的认识有不同程度的显着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教师工作的学校层次和任教的学科、家长职业等因素的影响范围更大。(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1-04-01)
王国莲[7](2000)在《论邓小平创造性思维的建构及个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创造性思维是邓小平理论创新品格的核心,它以解放思想为前提,问题意识为内核,异中求同则是其集中体现,并且在创造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上高度统一。(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0年01期)
罗盛希[8](1988)在《精神生产的创造性与精神生产者的个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与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构成人类社会的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叁种生产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叁种生产协调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精神生产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期刊1988年03期)
创造性个性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创造性人才是完善智力和独特个性的完美结合。"创造性有一般和卓越之分。如果个体具备有利于创造的个性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与创造动机、创造能力交互作用,那么个体就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卓越创造力。"反之,就会表现平平。创造性个性特征对创造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创造性个性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盛青,谭咏梅.高中生个性特征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6
[2].尚慧馨.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认识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
[3].尚慧馨.关于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认识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
[4].杨国平,纪育华.创造性思维训练要体现学科个性特征[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2
[5].蒋晓芸.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人才的个性特征[J].高等理科教育.2001
[6].赵淑兰.创造性个性特征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
[7].王国莲.论邓小平创造性思维的建构及个性特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8].罗盛希.精神生产的创造性与精神生产者的个性特征[J].理论探讨.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