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泄洪坝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弧形,闸门,应变,混凝土,重力坝,防渗墙。
泄洪坝段论文文献综述
杨锦,陈海坤,尚高增,罗璨璨,张建海[1](2019)在《某水电站泄洪闸坝段叁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泄洪闸坝段在承受不同水位荷载作用和地震作用下的坝体结构响应,建立叁维整体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了泄洪闸在结构自重工况、正常蓄水工况、设计洪水工况、检修工况以及地震工况下的位移和应力响应,评价建基面上的抗滑安全系数。静力计算表明,设计洪水工况下坝体沉降量和水平向变位达到最大值,最大沉降量为10.96mm,向下游变形量最大值为1.94mm,都出现在下游坝顶。闸墩与闸底板相交处的上下游均出现应力集中,下游较上游显着,Mises应力分布特征与第一主应力分布特征一致。建基面整体抗滑安全系数在13.2以上,最小点安全系数为1.7,坝基稳定性良好。动力计算表明,地震作用下坝体闸墩上游顶部牛腿处最大加速度为6.0m/s~2,加速度的放大倍数达到6.0;闸墩下游中高程处最大加速度为8.0m/s~2,加速度的放大倍数达到8.0。闸墩与底板相交处上下游角点最大拉应力达到10.0MPa,最大Mises应力达到12.0MPa,需要加强抗震设计。(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吴伟[2](2015)在《功果桥水电站泄洪底孔坝段弧形闸门安装的测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功果桥水电站泄洪底孔坝段的弧形闸门位于13号坝段的中部,由于13号坝段坝体混凝土已浇筑到1280.00 m高程以上,而闸门底坎高程为1260.00 m,导致对弧形闸门安装的测量控制难度增加。为了保证泄洪底孔弧形闸门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满足弧形闸门安装施工测量质量的要求,功果桥测量队在弧形闸门的安装控制方面进行了精心组织和规范的测量作业,做到了弧形闸门安装的全过程控制,保证了弧形闸门的安装质量。(本文来源于《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新技术2015》期刊2015-06-01)
田伟[3](2013)在《大坝泄洪孔坝段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坝安全监测是了解大坝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通过安全监测及数据分析,掌握大坝的工作性状,为大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新疆某电站蓄水前监测资料为例,对大坝应力应变、渗透压力与坝体温度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坝运行正常。(本文来源于《水利技术监督》期刊2013年04期)
曹雪飞,刘万江,齐界夷[4](2012)在《向家坝水电站泄洪坝段坝基防渗墙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向家坝水电站泄④~⑦坝段坝基防渗墙设计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主要在廊道内施工,钻机就位、管线布置及排浆出渣困难。阐述了坝基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艺及方法。(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2年07期)
刘东,车清权,毛叁保[5](2012)在《叁峡工程泄洪坝段下游动床冲刷形态演变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验证模型试验坝下动床冲刷坑形态与原型之间的差异,探讨下游冲刷演变过程,用散粒料模拟冲刷岩基,选取3组典型工况复演叁峡枢纽蓄水以来泄洪坝段下游冲刷情况。研究表明不同阶段的典型试验工况与相对应条件的原型实测地形整体形态基本相似,说明冲坑形态演变与岩基地质特性有关。(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2年07期)
刘万江,张文军,关小猛[6](2011)在《向家坝二期泄洪坝段表孔混凝土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向家坝水电站二期泄洪坝段共布置12个表孔,该部分工程表孔体型复杂、混凝土模板形式多样、预埋件种类多数量大、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高。阐述了二期泄洪坝段表孔混凝土施工手段及方法。(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1年11期)
岳华文[7](2011)在《麦洛维大坝泄洪坝段上游坝面温度裂缝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总结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原理和温度裂缝产生机理,并结合麦洛维大坝工程泄洪坝段上游面出现温度裂缝的工程实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和裂缝控制进行了探索,并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裂缝控制的措施进行了总结,以供其它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期刊2011年22期)
陈玲玲,戴湘和,钱胜国[8](2010)在《叁峡泄洪坝段纵缝对地震反应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泄洪坝段是叁峡工程的重要建筑物之一,最大坝高181.0 m,以前的大坝抗震分析是按整体结构模型。现按实际情况设置施工纵缝,研究在地震作用下纵缝的接触状态以及泄洪坝段的响应。分别建立整体、有纵缝无间隙和有间隙3种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比较,缝面按接触状态非线性问题处理,计算采用时间逐步积分法。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坝与有纵缝坝的地震动力响应存在着差异,有纵缝坝似3根迭梁,缝两端的两侧应力不连续,但叁峡泄洪坝仍能保持与整体坝基本相同的功能。(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0年07期)
吴秋杰[9](2010)在《泄洪坝段基础约束区混凝土高温季节施工的温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季节在基础约束区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是关键,乌江银盘水电站二期工程左中区泄洪坝段工程,中区各个坝段的基础约束区较大方量混凝土在高温季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保证了基础约束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为后续脱离约束区的施工赢得了充分时间,同时为高温季节在基础约束区混凝土施工积累了经验。(本文来源于《云南水力发电》期刊2010年03期)
张娟[10](2010)在《清峪水库泄洪底孔坝段叁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力坝是我国高坝建设中的主要坝型,在已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拦河坝中始终占有比较大的比例。重力坝主要依靠其自身的重力来维持稳定,其坝体体积大,稳定性好,但由于各种原因,仍有可能失事。一旦发生溃坝事件,不仅工程毁坏,而且对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因此,对于重力坝的应力应变状态,一直是重力坝设计中十分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问题。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清峪水库泄洪排沙坝段具有孔洞多、各孔洞在空间结构上纵横交错且相互间距小的特点,形成复杂的空间应力场,对坝体刚度削弱严重。因此泄洪坝段的应力应变状态是工程成败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叁维非线性有限元理想弹塑性模型对其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如下:1、应变分析:在不考虑坝体自重和考虑坝体自重两种情况下,研究库水及泥沙压力对坝体变位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坝体整体都向下游变位,但在不考虑坝重情况下的坝体水平向位移较考虑坝重情况下大,而向下沉降量较考虑坝重情况下小的多。两种情况下坝体内各孔洞均随坝体一起向下游协调变位,泄洪洞的存在对廊道变位略有影响。2、应力分析:通过对各孔洞沿孔洞轴线在各特殊位置进行剖分,所得应力分布规律为:①由于坝体内孔洞的存在,坝体内应力在孔洞周边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②基础灌浆廊道及坝体排水廊道应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在廊道顶板及底板均出现拉应力,拉应力值较小,廊道应力分布呈对角线对称分布;③泄洪洞顶板及底板中间拉应力最大,泄洪洞四角点压应力最大;④检修闸门井各项应力最大值均位于闸门井底部剖面;⑤由于泄洪洞的存在,使廊道应力集中值在泄洪洞位置较其他相邻坝段出现突变;⑥坝体各孔洞周边环向拉应力量值不大,若按应力要求进行一定的配筋设计,则可以满足坝体应力安全要求。3、在空库工况下,坝体未出现塑性应力及塑性应变,不存在塑性区域。在正常水位及设计水位工况下,坝体塑性区位于坝体上游侧底部0.5m坝踵处,塑性区域较小。4、结果比较:对叁维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结果与常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有限元法所得压应力集中值大于常规计算,拉应力值基本一致。在孔洞等应力集中部位配筋设计时,宜采用有限元计算结果。(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1)
泄洪坝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功果桥水电站泄洪底孔坝段的弧形闸门位于13号坝段的中部,由于13号坝段坝体混凝土已浇筑到1280.00 m高程以上,而闸门底坎高程为1260.00 m,导致对弧形闸门安装的测量控制难度增加。为了保证泄洪底孔弧形闸门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满足弧形闸门安装施工测量质量的要求,功果桥测量队在弧形闸门的安装控制方面进行了精心组织和规范的测量作业,做到了弧形闸门安装的全过程控制,保证了弧形闸门的安装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泄洪坝段论文参考文献
[1].杨锦,陈海坤,尚高增,罗璨璨,张建海.某水电站泄洪闸坝段叁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2].吴伟.功果桥水电站泄洪底孔坝段弧形闸门安装的测量控制[C].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新技术2015.2015
[3].田伟.大坝泄洪孔坝段监测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3
[4].曹雪飞,刘万江,齐界夷.向家坝水电站泄洪坝段坝基防渗墙施工技术[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2
[5].刘东,车清权,毛叁保.叁峡工程泄洪坝段下游动床冲刷形态演变过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
[6].刘万江,张文军,关小猛.向家坝二期泄洪坝段表孔混凝土施工技术[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
[7].岳华文.麦洛维大坝泄洪坝段上游坝面温度裂缝成因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
[8].陈玲玲,戴湘和,钱胜国.叁峡泄洪坝段纵缝对地震反应影响的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
[9].吴秋杰.泄洪坝段基础约束区混凝土高温季节施工的温度控制[J].云南水力发电.2010
[10].张娟.清峪水库泄洪底孔坝段叁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