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城中学作者:高辉
摘要:“中国写实画派”的写实画家有着共同的人文追求,他们的成立宣言为:当各种新奇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时尚成为当代生活中重要语言的时候,在传统被忽视、被淡忘的背景下,当人们更多地以即时的或放纵的方式对待生活与艺术的今天,有这样一些人仍在坚持着自己多年的理想,以所喜爱的写实绘画的方式表达着自己诗人一样的情怀,对制作过程
的投入和对完美品质的要求近乎苛刻,对理性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崇尚极端执著。
关键词:写实画派;写实绘画
一、写实绘画在中国的有效传播与确立
新中国成立之后,新美术建设以现实主义(注:“现实主义”最早起源于法国,又译作“写实主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现实主义”)为主流。徐悲鸿留法归国后主张写实,首先,是学习苏联,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法取代中国写原来的“革命现实主义”,之后,又逐步过渡到“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规范化提法。1958年之后,“两结合”成为文艺创作的指导方针。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一个重要的源头是“五四”时期(1919—1937)以“写实”为基础的中西融合性实验。在蔡元培的积极倡导下,1918年4月15日北京美术学校(中央美院前身)成立。翌年,爆发了举世闻名的五四运动,从此,“西学东渐”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美术也被纳入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随着西方写实主义被引进并且形成的一套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与写实生活联系的创作理论和大众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在社会动荡时期得到了比较顺利的发展,而在中国化方面,原有的以“清初四王”为正统的价值体系受到了严重挑战,摹古、拟古之风使中国画陷入困境。一场关于中国美术和中国画前途问题的争论拉开帷幕,文人画传统受到严重冲击,而西画惟妙惟肖地表现事物的写实手法,给死气沉沉的中国画坛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于是,“中西合璧”的美术指导思想应运而生,融合中西的美术教育理念渐渐渗透到中国美术教育之中。
这一时期,徐悲鸿这位举足轻重的美术教育家就是“中西合璧”的大力倡导者之一。他在法国留学时是追随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学习写实主义绘画的,在回国之后便投入到了美术教育事业中去。他大力倡导在中国画中实行“写实主义”讲究“惟妙惟肖”“直接师法造化”,强调“尽精微、致广大”。在他的努力下,改变了中国画教学以临摹为主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一套较为完整的美术教育体系,即吸收了西方美术教学体系的优点,加上中国自己独特的长处,创造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体系。他在中国努力倡导学院派写实绘画,在教学上实行设立科系:中国画科、西画科、版画科、雕塑科、美术史论科等。在课程上将素描作为必修课,在绘画中要求学生坚持写实主义风格,同时也增加了解剖课,鼓励学生在课外要进行速写训练,以训练造型能力为主,以便能够提高学生的写实造型能力。
二、中国写实画派成立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写实油画在中国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历程中,写实油画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我国美术门类中很有影响的画种之一。可时代在发展,在改变,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写实油画遭到很多批评,很多人认为写实油画只有技术成分,没有艺术因素,风格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写实油画逐渐被边缘化了。
21世纪是一个多元的时代,艺术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等各种新奇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时尚前卫成为当代生活中的重要语言。但上述很多新奇、前卫的艺术只具有时代性、时髦的特点,很多作品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可能很快就会被人遗忘。经典的艺术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高雅的艺术一直是文化的主流。况且中国的艺术教育还处在普及的阶段,中国人的审美情感仍然比较含蓄,写实绘画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写实作品更容易让人亲近,更容易引发共鸣。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著名的写实主义画家于2004年发起成立了“北京写实画派”,当时共13人,后来陈逸飞加入其中。在接受陈逸飞的建议后,于2005年3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写实画派”,画派成员也由当初的13人扩大到30人。在当今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下,写实画派的成员们感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但他们仍旧遵从内心的选择,不屑于被当代艺术的排斥,努力地的去完成自己心中的目标。
“中国写实画派”及其代表的很多写实画家有着共同的人文追求,他们的成立宣言为——当各种新奇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时尚成为当代生活中重要语言的时候,在传统被忽视、被淡忘的背景下,当人们更多地以即时的或放纵的方式对待生活与艺术的今天,有这样一些人仍在坚持着自己多年的理想,以所喜爱的写实绘画的方式表达着自己诗人一样的情怀,对制作过程的投入和对完美品质的要求近乎苛刻,对理性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崇尚极端执著。
这是一个志同道合的集体——中国写实画派。
我们从“中国写实画派”成立的宣言中,看到了写实画派成员们不屑被当代艺术所排斥,坚持尊重传统文化,强调人文和理性精神的思想立场。
三、中国写实画派在探索中发展
中国写实画派开始用年度展览的方式介入到中国当代美术的建设中。2004年10月11日,“中国写实画派”的前身“北京写实画派”的首次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当时参加展览有13位北京的实力派写实油画家,他们是:艾轩、杨飞云、王沂东、刘孔喜等人。
中国油画建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中国写实画派”的建设性主要强调图画理法和经义,让其它艺术形式能够融入到中国的艺术精神之中,形成中国油画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写实画派自成立后,经过这几年来的不断成长与发展,已是艺术品交易市场中令人关注的一支新生力量。
中国写实画派能够有这么好的发展要得益于,中国写实画派对于“美”的定义中,这正好与人们的审美理想是一致的。艾轩笔下的人物形象在极普通的情态中有着很深厚的内涵容量,纯风情的描绘却能读出新的精神符号;杨飞云以妻子做为模特,用纯正的新古典主义绘画语言发掘了人物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气质(图一);王沂东以古典主义的形式来表现现代人的风貌,柔和而细腻,透出了东方古典美的内在温润(图二);冷军以他自己特有的构思结合非凡的艺术表现,以极端化精致的画面深入人心,这些画家的成就已说明了写实绘画并不会过时,并且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而保持它的持久生命力。
在此值得提出的是,“中国写实画派”最典型的一个创作活动是: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写实画派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等26位画家马上聚集北京,以上千份新闻图片为创作依据,夜以继日创作8天,一起突击完成了高2米、长20多米的抗震救灾大型油画作品《热血5月.2008》作品真实的再现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幕幕惨烈而悲壮的画面。艺术家们满怀创作激情,通过画笔为苍生祈福,讴歌人性,塑造时代精神。参加此幅作品创作的画家都是严肃的艺术家,他们以写实的方法创作的这幅大地震的油画作品,是他们长期以来思想、生活、修养的积累,他们的作品挖掘出了人性的光辉,将会对美术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结语
中国写实画派在2004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六年的历程,在这短短的几年里,写实画派的成员由原创之初的十三位画家,发展到现在的三十位画家,中国写实画派逐渐汇集了一大批在当代中国油画领域具有相当学术影响力的艺术家,写实画派成员的队伍在不断壮大、经典作品的不断推出、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现已成为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一支坚实的力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他们的作品将会流传甚远,并具有恒久的价值及生命力,中国写实画派也将在艺术发展历程中迎来一个更为灿烂辉煌的美好前景。
注释:
[1]《中国当代美术30年》,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1月第一版,第一节引子,第4、5页第123、124页
[2]中国写实画派成立宣言
[3]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百家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4]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百家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5]邹建平,《中国当代艺术倾向丛书》,湖北美术出版社
参考文献:
[1]斯舜威,《中国当代美术30年》,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1月第一版
[2]何卫平,《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