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主岭市二十家子中心校太平洋希望小学136100
“学讲”计划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学讲”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进去”,而另一个是“讲出来”,而“问出来”也是“讲出来”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能够“问出来”并且敢于“问出来”是一个学生在开展自主学习时必须具备的能力。“问出来”有两种目的:一种是向懂的人请教,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另外一种是向对方提问,为了检验和巩固对方的学习成果。本文所讲的“问出来”,具有上述两种目的,学生在提问中可以解除心中的疑惑,锻炼其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自主学习占主要地位的“学讲”课堂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质量地提问,不仅仅简单地增加提问者的知识和被提问者的成就感,更能够促使被提问者主动思考和探索,这就是教学相长。
那么,如何在“学讲”课堂上让小学生“问出来”呢?
一、玩中生智,在游戏中让学生“问出来”
游戏在“学讲”课堂中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你问我答”就是其中的一种。一开始实行“学讲”计划时,学生相互之间扭扭捏捏,不好意思去问问题。在玩了“你问我答”游戏后,这一状态发生明显变化。在复习乘法时,学生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小组甲代表:“我们组抽中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出租车的起步价是6元,包含3公里,超过部分每公里3元钱一个人坐了6.7公里。请问他应该付多少钱?”
小组乙代表:“这个我们知道,6.7公里应该去掉包含的3公里,数量乘以单价,再加上起步价就对了。具体的算法是:(6.7-3)*3+6=17.1元。”
小组乙另一位学生:“等一等,我突然想起另一种算法,我们可以假设包含在起步价的3公里也是每公里3元,然后再扣除差价就行了。算法是,6.7*3-(9-6)=17.1。”
小组乙欢呼,并由小组乙开始提问。
……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这一题目的点评:小组甲设计的第一个题目问的非常好,虽然简单,但难度不小,设计这道题的同学值得鼓励。小组乙同学的第一个回答是常见的回答,答案正确,更加难得的是小组乙临场发挥,想出第二个答案。连小组甲设计的标准答案都没有这种思路,非常难得,在满分10分的基础上加一分难度分和一分创新分,总共12分。小组甲设计的题目非常合理,加题目设计分满分5分……
二、创造具体情境,提高学生“问”的欲望
“学讲”计划指出:教师的角色应该由之前的教导者、命令者逐渐转化为启发学生质疑能力的启发者,意见交流者,俗话说“授人以鱼不了授人以渔”。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之前,我让各位学生自己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然后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告诉我,我就会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们一个个积极地给我提问,我准确回答出答案,他们觉得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这么厉害呀?”在之后的自学中,学生就会带着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疑惑进入导学案的学习中,有的小组甚至自发的进行了比赛,看看谁能最快地回答出问题中角的度数,甚至在课堂上向我挑战,提出了“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这样更深刻的问题。
三、正确教给质疑方法,激发学生“问”的能力
1.学会提问,将不明白之处提出来
小学生由于天性思维活跃,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作为老师,应该重视这点,正确引导他们的天性,培养学生用质疑的眼光看待课堂中的问题以及周围的事物,并从中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法,寻找质疑的乐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提供机会,课堂上多设置愉悦的互动提问环节,这样既能教学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并且在课后要让学生回顾自己掌握了哪些,没掌握哪些,从而改进质疑方式,激励学生对知识的更深追求。
2.学会联想,在问题的关键点上提出质疑
联想是思维的翅膀,展开联想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形成高质量的质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质疑欲望。联想能够有效地创造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找到问题突破口。老师可以引导教导学生利用已知的规律和知识,联想到新的规律和方法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联想能力。从小学就开始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好奇心,更有助于学生日后的整体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营造和谐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勇于“问”
1.营造和谐积极的心理环境
学生只有感到心里安全和自由,才能够放开自己,勇于向疑难提出问题,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所以,作为老师,与学生们之间保持良好和谐的的师生关系是引导学生质疑的重要前提。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在平时的课间,应该与他们成为朋友,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真正与他们交心,,让学生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中发展。
2.创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要想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敢于“问”,不仅要让他们处于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还要使他们处于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之中。老师要明确指出,提问不仅仅是老师的权利,学生们一样拥有,积极鼓励学生勇于敢于提问,并准备贴近生活,学生们感兴趣的课件进行讲课,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同时老师还要用眼神、微笑和掌声对同学进行肯定,并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