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特异性启动子论文-祁麟,熊梦裳,林芳珍,卢杨,熊冬生

肝特异性启动子论文-祁麟,熊梦裳,林芳珍,卢杨,熊冬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特异性启动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癌,肿瘤免疫治疗,抗CD3单链抗体,人甲胎蛋白启动子

肝特异性启动子论文文献综述

祁麟,熊梦裳,林芳珍,卢杨,熊冬生[1](2019)在《人AFP启动子操控的跨膜型抗CD3单链抗体构建及其在AFP阳性肝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肝癌特异性人甲胎蛋白启动子(hAFPp)操控的跨膜型抗CD3单链抗体(antiCD3scfv),使其仅在AFP阳性(AFP~+)肝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Ad-hAFPp-CD3scfv腺病毒载体、pAd-hAFPp-antiCD3scfv穿梭质粒载体,经测序验证其基因序列的正确性。取AFP~+人肝癌细胞HepG2、Huh-7及AFP阴性(AFP~-)正常人肝细胞HL-7702、人乳腺癌细胞MCF-7,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hAFPp的肝癌细胞转录特异性;通过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流式分析检测antiCD3scfv蛋白在细胞的表达、定位及表达效率。结果构建的pAd-hAFPp-CD3scfv腺病毒载体、pAd-hAFPp-antiCD3scfv穿梭质粒载体,经测序后基因序列正确。hAFPp在AFP~+的HepG2、Huh-7细胞中转录活性分别为160.86%±26.24%、80.08%±12.64%,而在AFP~-细胞中转录活性均<7%(P均<0.05)。在AdCD3scfv感染的细胞中,仅HepG2、Huh-7细胞中检测到antiCD3scfv蛋白表达(36.7 kD),且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细胞中GFP~+ antiCD3scfv~+细胞群比例>90%,而HL-7702、MCF-7均无条带出现。结论携带antiCD3scfv蛋白基因的腺病毒感染周围细胞后,hAFPp调控antiCD3scfv在肝癌细胞的细胞膜特异性表达,进而可能实现antiCD3scfv分子直接介导免疫杀伤的抗肿瘤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29期)

郭琼,赵立英,施维[2](2019)在《利用CEACAM6基因启动子特异性调控PE38KDEL毒素靶向治疗鳞状细胞癌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鳞状细胞癌是各种癌症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本文利用肿瘤特异性表达基因CEACAM6启动子构建PE38KDEL毒素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与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共转染,毒素质粒能够显着抑制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的蛋白合成,当质粒用量为0.1μg/2×10~5个细胞时,荧光(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魏绪磐,杨波,李文娟,张发,梁梦天[3](2019)在《前列腺特异性启动子在慢病毒介导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列腺癌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对于早期前列腺癌,采用阻断雄激素的去势治疗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但在治疗2~3年后大部分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晚期尤其是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尚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随着生物技术的兴起与发展,针对恶性肿瘤的生物靶向治疗研究日趋深入和成熟,其中慢病毒介导的基因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运用特异性启动子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可以进一步提高抗肿瘤的靶向性和安全性。本文就目前在基础研究中,前列腺特异性启动子在慢病毒介导下基因靶向治疗前列腺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陈亚东[4](2019)在《用于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根系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大丽轮枝菌引起的棉花黄萎病一直严重影响着棉花的产量与品质。由于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资源的匮乏,传统育种和栽培技术的改进并不能有效对棉花黄萎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因此通过现代基因工程技术选育抗病新品种是提高棉花黄萎病抗性的最有效方式。根特异性启动子可以使外源基因仅在受体植物的根部特异表达,从而减少外源基因在受体植物中非特异性表达所造成的浪费以及杜绝外源基因多部位表达对受体植物正常生长的干扰,但现阶段对于棉花根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还较为少见。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根特异性基因设计引物,利用PCR扩增技术从棉花中克隆获得了四个启动子MIC-3、WRK Y54、TIP-2和PRP-2。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四种启动子中都含有ROOTMOTIFTA POX1、OSE1ROOTNODULE、OSE2ROOTNODULE等根特异性表达元件,推测四种启动子为根特异性启动子,其均能够驱动外源基因在植物根部特异性表达。本研究以双元表达载体pCOMBIA1301为模板,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将pCOMBIA1301载体中的组成型启动子CaMV35S替换为四种棉花根特异性启动子,从而获得了棉花根特异性启动子驱动G US基因表达的重组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MIC-3::GUS、WRKY54::GUS、TIP-2::GUS和PRP-2::GUS,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UU 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GUS报告基因主要在转基因植株的根部特异性表达,说明MI C-3、WRKY54、TIP-2和PRP-2四种启动子具有较强的根特异表达性。BTD-S为本实验室研究设计的人工合成抗菌肽基因,其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显着的抗病功能。本研究以重组表达载体MIC-3::GUS为模板,通过酶切-连接的方式将MIC-3::GUS表达载体中的GUS报告基因替换为人工合成抗菌肽基因BTD-S,从而获得了 MIC-3启动子驱动人工抗菌肽基因BTD-S的重组表达载体,命名为MIC-3::BTD-S,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拟南芥。对转基因植株中的BTD-S抗菌肽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BTD-S抗菌肽基因主要在转基因植株的根部表达,其根部表达量明显高于叶片等部位,说明MIC-3启动子能够驱动BTD-S抗菌肽基因在植物根部的特异性表达。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离体抑菌效果鉴定,其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根部蛋白粗提取液能够有效抑制大丽轮枝菌菌丝及孢子的生长,说明MIC-3启动子能够驱动BTD-S抗菌肽基因在植物根部产生棉花黄萎病抗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6-01)

孙君[5](2019)在《肿瘤特异性启动子PEG3驱动报告基因FTH1在干细胞瘤变时表达及MR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显着地进展,但干细胞与肿瘤细胞关系密切,都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不仅有相似的代谢活性,而且有很多相同的沉默基因。近年来关于干细胞成瘤的报道使干细胞移植安全性被质疑,而且移植部位常发生在脊髓、脑、眼等较敏感的部位,即使形成很小的肿瘤都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移植后干细胞的示踪可尽早检测到肿瘤的发生。在干细胞活体影像学示踪领域,主要利用光学、核医学以及磁共振成像(MRI),其中,MRI因具有叁维多序列成像且高分辨率无辐射等优点而最具潜力。MRI示踪干细胞常用方法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直接示踪法应用磁性纳米微粒先标记干细胞并利用MRI对磁标记细胞进行检测,但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及再摄取等问题限制其对干细胞的长期纵向示踪;间接示踪法常采用MRI报告基因标记干细胞,并利用其在细胞内的持续表达来示踪干细胞,有效克服了直接示踪法不能对细胞进行长期示踪的缺陷。虽然MRI报告基因成像可实现对干细胞移植后的长期纵向示踪,但无法区分早期瘤变细胞和瘤变前的干细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种在干细胞瘤变前后差异化表达的基因,该基因在瘤变细胞内高表达,而在干细胞及其正常分化的组织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利用该基因的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在瘤变细胞内特异性表达,理论上可以实现报告基因成像对干细胞瘤变的早期检出。PEG3(progression elevated gene-3)是一种来源于啮齿动物的肿瘤特异性基因,在肿瘤细胞中,PEG3启动子活性受到PEA3、AP-1两种转录因子的调节而高表达。该基因在人癌细胞系同样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细胞极少表达;目前PEG3启动子已被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和肿瘤的发生机制等研究领域。有关利用PEG3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对干细胞瘤变进行活体成像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实验将肿瘤特异性启动子PEG3与MRI报告基因FTH1相结合,构建PEG3-FTH1-LV慢病毒载体,将PEG3-FTH1系统转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内,并诱导MSCs瘤变,在诱导前后观察FTH1基因表达、聚铁效应以及MRI信号改变,探究利用PEG3启动子驱动MRI报告基因FTH1在干细胞瘤变时特异性表达及聚铁,并被MRI检测的可行性。方法1 PEG3-FTH1-LV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病毒包装PEG3启动子、FTH1基因(委托汉恒生物有限公司合成)与载体p HBLV-CMV-MCS-3flag-EF1-ZSgreen-puro通过酶切、扩增、连接得到pHBLV-PEG3-FTH1-3flag-EF1-ZSgreen-puro,测序鉴定构建成功后与质粒(p SPAX2、p MD2G)同时感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液离心得到病毒并标记为PEG3-FTH1-LV。同时构建CMV-FTH1-LV作为阳性对照,并将未感染病毒的MSCs细胞作为阴性对照。2慢病毒感染MSCs并诱导瘤变待MSCs细胞融合度达30%-40%,分别添加含PEG3-FTH1-LV、C MV-FTH1-LV病毒培养基,感染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嘌呤霉素筛选构建稳定表达株MSCs-PEG3-FTH1、MSCs-CM V-FTH1。将MSCs、MSCs-PEG3-FTH1、MSCs-CMV-FTH1分别与大鼠胶质瘤细胞C6间接共培养2周诱导其瘤变为TMSCs、TMSCs-PEG3-FTH1、TMSCs-CMV-FTH1。3诱导前后细胞的鉴定观察共培养前后细胞形态,细胞流式检测共培养前后细胞表面抗体CD29、CD34、CD45、CD90表达情况,结晶紫染色检测诱导前后细胞迁移能力,CCK-8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增殖速度,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验证细胞瘤变。4诱导前后细胞FTH1表达及聚铁Western blots检测诱导前后细胞FTH1表达,诱导前后细胞分别经FAC培养基作用72h后,3.0T MRI观察细胞T2WI信号,普鲁士蓝染色、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诱导前后FTH1基因表达所引起的聚铁效应。5诱导后细胞移植物聚铁效应检测选取4-6W、20g左右健康雄性裸鼠,将诱导后细胞种植于裸鼠颈背部皮下,每天500mmol/L FAC溶液喂养,于细胞种植后第1d、3d、7d、14d、21d、28d、35d行3.0T MR观察移植物T2WI信号;细胞移植后形成的移植物取出后行普鲁士蓝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肿块内铁颗粒情况,行苏木素-尹红染色观察其病理结构。结果1 PEG3-FTH1-LV慢病毒载体的鉴定及病毒包装经DNA测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测定已成功构建PEG3-FTH1-LV慢病毒载体,病毒滴度为1×108TU/ml。2稳定株的建立慢病毒感染细胞48h后绿色荧光明显表达,嘌呤霉素筛选7天再半量筛选3天后成功构建MSCs-PEG3-FTH1、MSCs-CMV-FTH1稳定株。3诱导前后细胞的鉴定显微镜下观察到MSCs细胞排列整齐,呈鱼群样生长,TMSCs细胞较MSCs细胞变小,核浆比变大,并排列紊乱;经CCK-8检测显示TMSCs细胞较MSCs细胞增殖速度加快;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TMSs细胞较MSCs细胞迁移能力增强;流式细胞检测结果分析得到TMSCs细胞较MSCs细胞CD34、CD45表达增加,CD90表达减少;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显示TMSCs细胞裸鼠皮下成瘤阳性,而MSCs不形成肿瘤。4诱导前后细胞FTH1表达及聚铁效应Western blots结果显示MSCs、MSCs-PEG3-FTH1、TMSCs细胞不表达或少量表达FTH1蛋白,而MSCs-CMV-FTH1、TMSCs-PEG3-FTH1、TMSCs-CMV-FTH1细胞均大量表达FTH1蛋白,MRI显示T MSCs-PEG3-FTH1细胞T2WI信号较MSCs-PEG3-FTH1细胞明显降低。普鲁士蓝染色和细胞透射电镜观察到MSCs-CMV-FTH1、TMSCsPEG3-FTH1、TMSCs-CMV-FTH1细胞内存在铁颗粒,而在MSCs、M SCs-PEG3-FTH1、TMSCs细胞内无明显铁颗粒。5诱导后细胞移植物体内聚铁效应MRI显示TMSCs-PEG3-FTH1细胞移植物信号与TMSCs-CMV-FT H1细胞移植物信号相似且均较TMSCs细胞移植物信号降低,普鲁士蓝染色和细胞透射电镜均观察到TMSCs-PEG3-FTH1与TMSCs-CMVFTH1细胞移植物内有明显的铁颗粒而TMSCs细胞移植物内铁颗粒不明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PEG3启动子控制FTH1基因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MSCs细胞,证实了PEG3启动子可驱动报告基因FTH1在干细胞瘤变时特异性表达并能被MRI检测。(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杨佳姝[6](2019)在《牛骨骼肌特异性启动子的筛选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启动子是基因工程载体的主要构成元件,是调控基因表达的“开关”,对基因的表达有开启和调节的功能。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又称器官特异性启动子,当这类启动子进行调控时,外源基因往往只能够在一些特定的器官或组织部位表达,并表现出发育调节的组织特异性。骨骼肌主要分布于四肢,是动物肌肉的一种,属于横纹肌。骨骼肌是机体运动的主要肌群,也是畜牧肉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筛选牛骨骼肌特异性启动子,对于创制高产优质而且安全的转基因肉牛育种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牛CAPN3、MYOZ1和MYF6基因在不同类型肌肉组织的表达丰度,筛选出骨骼肌特异性表达较高的基因。然后克隆该基因的启动子区,通过双荧光酶素报告系统筛选出活性较高的启动子,并在细胞中进行验证。研究的结果如下: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APN3、MYOZ1和MYF6基因在牛骨骼肌、心肌、胃和小肠中的表达丰度,证明了CAPN3基因和MYF6基因在牛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利用PCR技术克隆CAPN3和MYF6基因启动子序列,成功构建pGL4.10-pCAPN3和pGL4.10-pMYF6真核表达载体。将pGL4.73和启动子表达载体共转至小鼠C2C12细胞系,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筛选出CAPN3基因启动子为具有较高活性的的牛骨骼肌特异性启动子。2.分别从牛骨骼肌、心脏和胃分离得到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的细胞。将分离的牛骨骼肌细胞诱导分化,定量CAPN3基因在不同分化程度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牛骨骼肌细胞分化第5天CAPN3基因的表达丰度达到最高。3.将牛CAPN3启动子逐渐截短,用不同截短片段启动子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与pGL4.73共转染小鼠C2C12细胞,筛选出牛CAPN3核心启动子pCAPN3-216/+90,与生物信息学预测启动子位置相近。4.用pCAPN3-216/+90替换EGFP-N1的启动子构建表达载体,转染至牛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结果显示EGFP报告基因在骨骼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将脂肪沉积基因PPARγ的CDS区连接在EGFP-N1-Q7的启动子之后,构建载体EGFP-N1-Q7-PPARγ,转染至牛骨骼肌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发现PPARγ基因在牛骨骼肌中表达,证明了本研究筛选的牛骨骼肌特异性启动子可使PPARγ基因在骨骼肌中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出CAPN3基因和MYF6基因为牛骨骼肌特异性基因,验证了CAPN3启动子活性大于MYF6启动子活性,并通过逐渐截短筛选出核心启动子区,在细胞水平验证CAPN3核心启动子区可使外源基因EGFP和PPARγ基因在骨骼肌中特异性表达。(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高菽蔓[7](2019)在《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型特异性启动子序列影响型间病毒复制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体,其基因组结构及编码的蛋白都非常相似。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分别能够在型内或谱系间发生重配,但不能发生型间重配。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启动子序列高度保守,但它们在核苷酸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元素的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启动子的差异元素入手,探索它们在型间病毒复制中的生物学意义。本研究中,我们分别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各基因片段的启动子序列进行了大规模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全面展示了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启动子区的序列特征,发现了型特异性启动子元素的存在,分别为甲型流感病毒vRNA启动子中的5U、6'A和乙型流感病毒vRNA启动子中的5C、6'U。我们建立了甲型(A/WSN)和乙型(B/Yam)流感病毒的小型复制子系统,并比较了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聚合酶对同型和异型vRNA模板的偏好性,结果表明,在小型复制子系统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聚合酶都更偏好同型模板。随后,我们利用该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型特异性启动子元素互换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RNA合成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这些实验,我们首次发现型特异性启动子元素——vRNA启动子3'端第5个核苷酸是关键的启动子元素,它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聚合酶。另外,我们通过体内、体外聚合酶活性试验,深入地探索了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vRNA启动子3'端第5个核苷酸的特性在调节体内、体外聚合酶活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型特异性的启动子元素——vRNA启动子3'端第5个核苷酸的特性直接决定了聚合酶活性,它能够在RNA合成的起始和延伸的多个环节起作用。随后,我们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研究了这些启动子元素突变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我们在病毒感染水平上确认了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vRNA启动子3'端第5个核苷酸是调节型特异性的关键位点。有趣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对型特异性启动子元素互换突变的表现不同,其中在甲型流感病毒A/WSN中,将甲型特异性U5替代为乙型特异性C5,传代2-3次后,该位点能迅速地发生回复突变,而在乙型流感病毒B/Yam中,将乙型特异性C5替代为甲型特异性U5,经连续传代后,仍然能够保留该突变,但明显降低了病毒的复制效率。这些结果强调了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对核苷酸突变的容忍度及其聚合酶的纠错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总之,本研究首次发现并揭示了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型特异性启动子元素3'端第5个核苷酸是决定型特异性的关键位点。这表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启动子的变化会引起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不匹配,对进一步阐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不能发生型间重配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丰富了我们对流感病毒型特异性以及启动子生物学意义的认识。本课题还揭示了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聚合酶在转录机制上存在的细微差异,这些功能差异将为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聚合酶结构的研究提供重要素材。(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9-04-01)

赵艳,唐涌洲,史玉倩[8](2019)在《水稻种子特异性谷蛋白GluB1启动子在水稻愈伤组织中驱动外源基因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水稻谷蛋白启动子GluB1(GluB1promoter,pGluB1)常用于外源基因在种子中特异性高效表达的研究,也是研究种子储藏蛋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模型。前人研究表明,pGluB1只在水稻胚乳中表达,而在根、茎、叶片、叶鞘、颖壳等组织中均无表达活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筛选周期长的缺点。【方法】将由pGluB1驱动的霍乱毒素B亚单位和重组胰岛素原组成的融合基因(a fusion gene of the cholera toxin B subunit and human proinsulin, CTBIN)表达载体pCAMBIA1302-pGluB1sig-CTBIN-NOS经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通过RT-PCR和蛋白质印迹杂交试验检测融合基因CTBIN在水稻愈伤组织中的转录和翻译表达。【结果】获得的7个转基因愈伤克隆中,有6个克隆的融合基因CTBIN在转录水平上表达。选取其中4个克隆进一步进行蛋白质印迹杂交试验检测证实融合基因CTBIN均在翻译水平上表达,而且从分子量大小推断融合蛋白包含的谷蛋白GluB1的N-端信号肽序列(24个氨基酸残基)在所测的愈伤组织细胞中均被成功切除。【结论】水稻种子特异性启动子pGluB1在愈伤组织中具有驱动外源基因表达活性,种子蛋白体亚细胞定位信号肽序列可在愈伤组织细胞中被切除。这为在愈伤组织细胞中快速检测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活性和探索愈伤组织中蛋白质的亚细胞分拣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李思雨,袁怡君,郑育声,李东栋[9](2018)在《油棕DGAT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获得长度为1035 bp的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2)的启动子区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DGAT2基因启动子含有大量光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及部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本研究同时构建了DGAT2基因启动子和GUS基因植物融合表达载体,通过蘸花法侵染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并对转基因拟南芥中GUS基因表达的特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GUS基因在拟南芥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没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DGAT2在油棕不同器官中的转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焦勇,柳小庆,江海洋,陈茹梅[10](2019)在《植物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植物与环境的互作过程中,其结构和形态会发生极大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一系列基因在特定组织、特定时间表达所控制,这一精准的调控"开关"就是植物组织特异性启动子。基于这类启动子表达部位专一的特性,目前在模式植物(拟南芥、烟草)、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等)和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花生等)中均有大量的研究。综述了植物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近况,并展望分离鉴定和应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创新性研究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01期)

肝特异性启动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鳞状细胞癌是各种癌症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本文利用肿瘤特异性表达基因CEACAM6启动子构建PE38KDEL毒素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通过与萤火虫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共转染,毒素质粒能够显着抑制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的蛋白合成,当质粒用量为0.1μg/2×10~5个细胞时,荧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特异性启动子论文参考文献

[1].祁麟,熊梦裳,林芳珍,卢杨,熊冬生.人AFP启动子操控的跨膜型抗CD3单链抗体构建及其在AFP阳性肝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J].山东医药.2019

[2].郭琼,赵立英,施维.利用CEACAM6基因启动子特异性调控PE38KDEL毒素靶向治疗鳞状细胞癌的分子机制研究[C].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3].魏绪磐,杨波,李文娟,张发,梁梦天.前列腺特异性启动子在慢病毒介导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9

[4].陈亚东.用于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根系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9

[5].孙君.肿瘤特异性启动子PEG3驱动报告基因FTH1在干细胞瘤变时表达及MR成像[D].重庆医科大学.2019

[6].杨佳姝.牛骨骼肌特异性启动子的筛选及验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7].高菽蔓.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型特异性启动子序列影响型间病毒复制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

[8].赵艳,唐涌洲,史玉倩.水稻种子特异性谷蛋白GluB1启动子在水稻愈伤组织中驱动外源基因表达[J].中国水稻科学.2019

[9].李思雨,袁怡君,郑育声,李东栋.油棕DGAT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研究[J].植物科学学报.2018

[10].焦勇,柳小庆,江海洋,陈茹梅.植物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

标签:;  ;  ;  ;  

肝特异性启动子论文-祁麟,熊梦裳,林芳珍,卢杨,熊冬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