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论文摘要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森林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和碳固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次生演替是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方法】本文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为例,通过严格的样地对比途径,研究了两种林型土壤中有机碳库大小及其剖面分布差异,旨在探讨次生演替对温带森林土壤碳源汇效应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杨桦次生林比原始阔叶红松林在表层和亚表层(0~20 cm)土壤积累了更多的有机碳,而在深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无显著差异,表明林型或次生演替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仅限于表层和亚表层。两种林型5~10 cm与0~5 cm土层、10~20 cm与5~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但杨桦次生林上部土层对下部土层的决定系数(R2)明显高于阔叶红松林,即杨桦次生林上部土层有机碳含量对下部土层的影响比原始阔叶红松林更明显。【结论】土壤动物活动和土壤环境改变所致根系分布变化可能是次生演替引起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重要原因;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尚有待研究。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和样地描述
  •   1.2 样品采集和制备
  •   1.3 样品分析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其剖面分布
  •   2.2 剖面土层间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林型转变与土壤有机碳库变化
  •   3.2 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驱动机制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斯雯,赵华晨,高菲,高雷,王明哲,崔晓阳

    关键词: 次生演替,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剖面分布

    来源: 温带林业研究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A0600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530)

    分类号: S714.2

    页码: 7-10+47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931K

    下载量: 150

    相关论文文献

    • [1].互花米草对中国海滨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6)
    • [2].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2)
    • [3].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研究述评[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3)
    • [4].中国北方典型河口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库比较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5].碳库管理指数对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指示作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03)
    • [6].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2(02)
    • [7].水力侵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0(01)
    • [8].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对人为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10)
    • [9].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库去向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1)
    • [10].经营管理对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进展[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04)
    • [11].山东省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时空变化特征[J]. 现代地质 2017(02)
    • [12].景电灌区次生盐碱地枸杞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情景模拟[J]. 中国水土保持 2015(09)
    • [13].渝西南典型区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库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14].腐植酸肥料与土壤有机碳库质量管理[J]. 腐植酸 2012(01)
    • [15].还田秸秆碳在土壤中的转化分配及对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2)
    • [16].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02)
    • [17].珠三角核心区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识别[J]. 热带地理 2018(05)
    • [18].焉耆盆地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库的特征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 2013(06)
    • [19].土壤碳库及其变化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2)
    • [20].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变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9)
    • [21].几种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容大小及周转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8(06)
    • [22].江西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J]. 生态环境 2008(01)
    • [23].甘肃景电灌区次生盐碱地枸杞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模拟[J]. 草业科学 2015(11)
    • [24].不同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库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1)
    • [25].农业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大小及周转的影响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6)
    • [26].华南典型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特征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06)
    • [27].浅谈互花米草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J]. 能源与环境 2020(04)
    • [28].有机物覆盖对核桃园土壤有机碳库及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1)
    • [29].甘肃省兰州—白银地区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估算与空间分布特征[J]. 物探与化探 2012(03)
    • [30].禁牧年限对退化伊犁绢蒿荒漠土壤有机碳库和微生物碳、氮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 2017(05)

    标签:;  ;  ;  ;  

    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剖面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