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影响论文-汤运启,张移帆,王志康,李静,潘加浩

性别影响论文-汤运启,张移帆,王志康,李静,潘加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性别影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性别,足弓类型,足底压力中心,运动生物力学

性别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汤运启,张移帆,王志康,李静,潘加浩[1](2019)在《性别与足弓类型对慢跑时足底压力中心轨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探究性别与足弓类型对慢跑状态下足底压力中心轨迹的影响.使用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样频率为300 Hz)采集47名大学生(男性19名、女性28名)裸足状态下以3 m/s速度慢跑时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数据.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别对足底压力中心轨迹的速率、位移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显着性水平α设为0.05.结果发现性别因素在前足蹬伸阶段对压力中心侧向偏移量(COPx)的影响具有显着性(P=0.035),且男性COPx大于女性;足弓类型在支撑期的叁个关键时刻对COP x的影响均有显着性(P>0.05);不同足弓类型对垂直支撑时相的影响具有显着性(P=0.034);在前足蹬伸时相叁种足弓类型之间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28).这些结果进一步为不同性别与足弓类型人群的矫形鞋(垫)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具体而言,对女性来说,需要在前掌蹬伸阶段增大COP向内侧的位移,以增强人体稳定性;高弓足则需要更多的外侧支撑,而扁平足需要更多的内侧支撑来提高稳定性及减少下肢应力.(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丽霞,周玉杰,王志坚,柴萌,梁静[2](2019)在《吸烟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吸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男女性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方法:调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于安贞医院行择期PCI的患者约10 369例,所有患者根据性别和吸烟状态分为男性吸烟组,男性不吸烟组,女性吸烟组,女性不吸烟组。结果:择期PCI患者男性7 773例和女性2 596例,男性吸烟比率66. 7%(n=5 185),女性11. 0%(n=286,P <0. 001)。中位随访时间20. 6个月,2 489例(48%)男性戒烟,88例女性戒烟(30. 7%,P<0. 001)。吸烟增加女性主要不良心血管(MACE)事件较男性更显着(女性:HR:3. 68,95%CI:1. 8~7. 28,P<0. 001;男性:HR:1. 35,95%CI:1. 03~1. 77,P=0. 005,交互作用P=0. 026)。结论:在行PCI治疗的患者中男性吸烟比率较女性更高,但吸烟对女性MACE事件的影响较男性更显着。(本文来源于《心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赵懋强[3](2019)在《初中班主任性别差异对学生气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别差异:性别有"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之分。前者指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别,后者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这里指的是男性班主任和女性班主任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主要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方(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9年12期)

李晨[4](2019)在《性别规范影响农业整体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在多哥共和国洛美市举行的区域战略分析与知识支持系统(ReSAKSS)年会上发布2019年度趋势和展望报告《非洲农村性别平等:从承诺到结果》。报告称,近年来,许多非洲国家政府都致力于促进包容性农业增长,可他们往往忽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1-19)

易刚,王艳,王根红,张志忠[5](2019)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对环尾狐猴血常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对环尾狐猴血常规的影响,以合肥野生动物园环尾狐猴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季节进行血液采集,分析其血常规指标。结果显示:在性别方面,雌、雄环尾狐猴血常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在年龄方面,环尾狐猴幼年组WBC显着高于成年组(P<0.05);幼年组WBC、LYMPH%显着高于老年组(P<0.05);幼年组EO%、RDW-CV显着低于成年组(P<0.05);幼年组RBC、HGB、HCT、EO%、RDW-CV显着低于老年组(P<0.05)。在季节方面,春季RBC、HGB、PLT、LYMPH、OTHR、EO显着高于夏季(P<0.05);HGB、HCT、MCV显着低于秋季(P<0.05),HGB、HCT显着低于冬季(P<0.05);夏季LYMPH%显着高于秋季、冬季(P<0.05);夏季HGB、HCT、LYMPH、OTHR、EO显着低于秋季、冬季(P<0.05)。表明不同性别环尾狐猴间血常规指标差异不明显;不同年龄段环尾狐猴间RBC、WBC、、HGB、HCT、RDW-CV、LYMPH、EO指标差异明显,不同季节的环尾狐猴间RBC、HGB、PLT、LYMPH、OTHR、LYMPH、EO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1期)

赵芳石,张雪君[6](2019)在《DRD2基因多态性对伏隔核功能连接影响的性别特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巴胺受体(DRD2)基因rs1076560位点多态性及在不同性别中对伏隔核功能连接(FC的调控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80名健康青年人,平均年龄(22.7±2.4)岁;男性132名,女性148名。测定被试DRD2基因rs1076560位点G/T等位基因多态性,根据基因型分为T基因携带者组和GG纯合子组。采集静息态功能MR成像数据及奖赏行为学数据。采用Matlab的SPM12软件进行静息态MRI数据分析。以双侧伏隔核为种子点,进行与全脑的FC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DRD2两组基因型的伏隔核与全脑的FC值进行比较,并分别比较男性和女性的DRD2两组基因型的伏隔核与全脑FC值。对差异区FC值与奖赏依赖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2组双侧伏隔核与全脑FC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被试中,2组间伏隔核与全脑FC值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被试中,与GG纯合子组相比,T等位基因携带组左侧伏隔核与双侧前扣带FC(AlphaSim校正,体素数73,P=0.004)、右侧伏隔核与双侧前扣带(AlphaSim校正,体素数184,P<0.001)和左侧腹内侧前额叶(AlphaSim校正,体素数64,P=0.009)FC均减低。差异区FC值与奖赏依赖评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DRD2基因多态性对双侧伏隔核FC的影响存在性别特异性。(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史文静,宋良欢,李商,朱诗琪,刘冠希[7](2019)在《学科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个体的影响、原因与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女性角色特征形成的稳定而固着的印象。不少研究证明,学科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男女性人格和能力的发展,对个体的发展和就业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科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为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从优化个人性别意识,大力发展双性化教育,完善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9年21期)

黄少安,郭俊艳[8](2019)在《性别不平等观念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性平等是社会公正进步的表现。文章采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设置并计算了性别不平等观念指标,发现男性的性别不平等观念强于女性,通过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性别不平等观念对幸福感的影响,并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研究发现,个体的性别不平等观念越强,其获得高级别幸福感的概率越低,同等条件下,男性获得较高级别幸福感的概率低于女性,"男性优越"观念会导致男性获得更低的幸福感评价。性别平等观念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合理规划。(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9年11期)

杨洁,张建新,唐炼[9](2019)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性别角色实践与个体体育行为的互动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运用社会角色理论,以个体生命历程为纵贯线索,解析性别角色期望与规范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与处于不同生命历程个体体育参与的互动影响机理,消除体育参与的性别分化现象对个体体育参与的负向影响,从而有效激发个体体育参与的主体意识,为自身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不同的考量视角。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性别角色实践与个体体育参与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解析,并提出调整策略。研究结果:1)性别角色规范及刻板印象为体育运动及参与个体贴上性别化标签在个体实践性别角色规范的基础上,易形成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特征固定的、僵化的看法,机械地以此作为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依据,也即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纵观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多数国家,受"男性主导,女性依附"父权制文化的影响,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多体现为将男女视为相反的两极,并倾向于男性是积极主动的,女性是消极被动的。以其为依据审视体育运动及个体体育行为,均被赋予性别属性,并易形成"男性体育运动天赋与能力强于女性,比女性更适合参与体育运动"、"男性适合对抗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女性适合展现身体线条的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育运动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这种将体育运动项目、个体身体特征与体育参与行为贴上性别标签的严重后果在于,其忽视了男女两性之间和同性别群体内部之间的个体差异,易导致对体育运动的片面认知,束缚了男女两性的体育参与。2)性别角色实践与不同性别个体体育参与行为的互动机制在性别角色实践的过程中,个体通过家庭、同龄群体、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等接收到社会文化所赋予的性别角色规范与刻板印象信息,经由性别认同内化至包括体育参与行为在内的个体行为之中,并随着个体生命历程的推进逐渐显现出性别差异。a)儿童期呈现"男孩好动,女孩趋静"的身体活动趋势在儿童期,个体通过与父母、家庭环境的互动和主体认知的共同作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望。较女孩而言,处于儿童期的男孩能得到更多的身体活动和体育参与机会,所得到的正面强化也较多,总体呈现出"男孩好动,女孩趋静"的身体活动趋势。b)青少年期易形成"男孩是体育运动的主要角色,女孩是陪衬角色"的刻板观念与行为青少年期是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同龄群体和大众传媒开始成为其性别角色发展与认同的主要途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通过这叁大途径强化了"男孩是体育运动的主要角色,女孩是陪衬角色"的刻板观念与行为,青少年的性别认同行为反过来又印证这一刻板印象,从而加速了不同性别青少年体育行为的分化。在学校教育方面,体育教师性别比悬殊、体育运动项目设置性别分化倾向明显、对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表现期望有明显差异。在同龄群体互动方面,体育运动是"男性气概"的试金石,令男生追捧,女生远离。在大众媒体传播方面,对男女体育报道上存在着"关注男子运动员的运动技能表现及成绩、弱化女性运动员的运动技能表现及成绩"等性别偏差现象,使男性青少年更趋向于参与竞争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彰显男性气概,女性青少年趋向于参加易塑造和表现身体线条的体育运动项目,并将体育运动的功能更多地定义为"减肥塑身"。c)青年及中年期的角色冲突易形成"男性参与体育运动,女性中断体育运动"的尴尬情形在青年及中年期,绝大多数个体会经历就业、结婚、生育并抚育子女等重要生命事件,成为性别角色扮演的主体。此阶段个体易感受到社会与家庭角色之间不同程度的角色冲突。男性可游走于家庭角色之外,女性则易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中败下阵来,形成"男性参与体育运动,女性中断体育运动"的尴尬情形。d)老年期呈现"女性体育锻炼多于男性"的特点,但仍难摆脱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老年期男女两性的体育参与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老年女性的体育锻炼时间和次数上甚至多于男性。在影响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各种因素中,场地因素对老年男性的体育锻炼影响最大,家务繁重对老年女性的体育锻炼影响最大。也即女性在退出劳动者角色后还得继续承担照顾者的角色,男性则完成社会期待,在体育参与方面较女性有更高的自由度。研究结论:性别角色规范和刻板印象给体育运动贴上的性别标签和使不同性别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逐渐呈现明显性别差异的现象并非不可改变。可通过社会层面的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家庭层面的建立平等的性别观念、学校层面的将社会性别意识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媒介层面的贯彻体现性别平等的政策方针和个人层面的积极参与、体验各种体育运动的共同努力,撕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体育运动项目及参与其中的个体所贴上的性别化标签,摒除其对个体及体育运动的负向影响,在体育运动中促使个体改观传统的性别观念,真切地感受到体育运动对人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既定目标的实现。(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付强,杨超,任盼红,曹乃鑫,傅兰英[10](2019)在《体育游戏对3-6岁“女性化”倾向男孩性别角色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在当下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幼儿在幼儿园受到的几乎都是"女性教育",即教育者为女性的教育。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后发现,国内外学者,其中既有来自幼教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有理论研究者一致认为当前的男孩具有较为明显的"女性化"倾向问题。如:不少男孩的性情、言谈举止和平时的爱好几乎无处不像女孩子,不但外表上打扮得像女孩,而且在性格、脾气方面也正朝着"女性化"倾向发展,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特点与我们国家所期盼培养的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动手创新能力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未来人才很不相称。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对客体的认识始于儿童对客体的活动、对客体的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前提。我国着名教育家马约翰先生认为,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运动场上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能产生迁移。前期的研究也告诉我们,在幼儿教学中,男性教师讲授男性教学内容和女性教学内容都能使男孩的性度显着提高,女性性度显着降低;而女性教师讲授男性教学内容则使男孩性度有所提高,而对女性性度并无影响。3-6岁是幼儿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对此,本研究采用体育游戏对3-6岁具有"女性化"倾向的男孩进行实验干预,探讨适合男孩学习教育的方法,为学前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拟从性别角色倾向的角度切入,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自编《3-6岁"女性化"男孩性别角色影响问卷》,从本市较大的两所幼儿园284名幼儿的3-6岁幼儿中,筛出具有"女性化"倾向的80名男孩,通过对一对一的测试,重点了解男孩性别角色倾向的原因。然后,将筛查出来的80名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体育游戏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干预,测评性别角色认同、性别概念等效果;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游戏教学。通过研究,补充和充实性别角色的研究内容,提升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发展的策略,促进幼儿的性别社会化。研究结果:⑴实验前,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性别角色认同无差异的基础上,经过8周体育游戏的实验干预,实验组男性化和双性化人数显着增多,5-6岁组好于3-4岁组,女性化和未分化明显减少,其排序为:男性化、双性化、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幼儿男性化和双性化人数显着增多,女性化、未分化明显减少。这表明角色游戏可纠偏男孩"女性化"倾向心理状况、促进男孩男性化和双性化性别类型的发展。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双重写别优点的健康人格,是最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对3-6岁幼儿尤为重要。⑵从对促进男性幼儿性别角色认知的组间来看,在实验组与对照组性别概念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经过8周的体育游戏干预发现,3-4岁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但从均值上显示,4岁组好于3岁组;5-6岁组好于3-4岁组,且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而进行常规游戏教学的对照组,实验后的未分化和双性化的人数不但没能提高,反而略有减少。研究结论:⑴3-6岁男孩的性别角色概念的发展符合其年龄特点,表现在男孩的性别坚定能力与年龄呈正相关。⑵体育游戏可以提高男孩性别角色能力,有助于3-6岁性别坚定能力的提高。⑶体育游戏可有效促进男孩男性化和"双性化"角色类型的形成。实验表明,幼儿的性别角色分化在3-4岁就已经出现,且双性化人格个体已占一定比重。说明"双性化"性格的形成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体育游戏可纠偏男孩"女性化"心理状况、促进男性化和双性化性别类型的发展。⑷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家庭早教和幼儿园女性教师的教育显着相关,与父亲男性性别角色教育缺失和幼儿园缺乏教师性别教师的教育呈非常显着相关性。建议:⑴建议解决幼儿园男性教师的短缺与流失,增加男性教师的榜样。⑵幼儿园常规管理需要纠偏,幼儿教师要摒弃性别角色刻板观念。⑶建立幼儿"家校协同"教育平台,发挥父母贴心教育的效应。家校结合、齐抓共管,加强"双性化"教育,将是推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性别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吸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男女性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及交互作用。方法:调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于安贞医院行择期PCI的患者约10 369例,所有患者根据性别和吸烟状态分为男性吸烟组,男性不吸烟组,女性吸烟组,女性不吸烟组。结果:择期PCI患者男性7 773例和女性2 596例,男性吸烟比率66. 7%(n=5 185),女性11. 0%(n=286,P <0. 001)。中位随访时间20. 6个月,2 489例(48%)男性戒烟,88例女性戒烟(30. 7%,P<0. 001)。吸烟增加女性主要不良心血管(MACE)事件较男性更显着(女性:HR:3. 68,95%CI:1. 8~7. 28,P<0. 001;男性:HR:1. 35,95%CI:1. 03~1. 77,P=0. 005,交互作用P=0. 026)。结论:在行PCI治疗的患者中男性吸烟比率较女性更高,但吸烟对女性MACE事件的影响较男性更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别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1].汤运启,张移帆,王志康,李静,潘加浩.性别与足弓类型对慢跑时足底压力中心轨迹的影响[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2].杨丽霞,周玉杰,王志坚,柴萌,梁静.吸烟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9

[3].赵懋强.初中班主任性别差异对学生气质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9

[4].李晨.性别规范影响农业整体绩效[N].中国科学报.2019

[5].易刚,王艳,王根红,张志忠.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对环尾狐猴血常规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9

[6].赵芳石,张雪君.DRD2基因多态性对伏隔核功能连接影响的性别特异性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7].史文静,宋良欢,李商,朱诗琪,刘冠希.学科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个体的影响、原因与应对[J].高教学刊.2019

[8].黄少安,郭俊艳.性别不平等观念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9

[9].杨洁,张建新,唐炼.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性别角色实践与个体体育行为的互动影响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10].付强,杨超,任盼红,曹乃鑫,傅兰英.体育游戏对3-6岁“女性化”倾向男孩性别角色影响的实证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标签:;  ;  ;  ;  

性别影响论文-汤运启,张移帆,王志康,李静,潘加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