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英国教师伙伴学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伙伴学校,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模式,英国
英国教师伙伴学校论文文献综述
辛艳华[1](2012)在《伙伴学校—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模式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教育实习是连结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引领未来教师进入专业领域的关键环节,又是培养未来教师能力的重要因素。探讨和分析英国“伙伴学校”教育实习模式,对促进我国教育实习的改革与发展,完善教师教育实习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英国的教师培养主要是由大学教育学院来完成的。教育学院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除了安排相应的专业及教育理论课程外,其教学实践模式独具特色。实习课程安排强调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在中小学校的学习和传帮带中顺利实现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系统分析了英国“伙伴学校”这一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特点,旨在探究该模式在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规律与成功经验,透视其注重实践因素的深层原因。以伙伴学校为基地的教师教育实习模式突出了教育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的交互出现,重视中小学校在教育实习中的作用,其课程安排强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在结构上,本文由绪论和四个章节构成。绪论,主要论述了问题的提出以及国内外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从历史、文化因素及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叁个方面分析了“伙伴学校”形成的深层原因;第二章从伙伴导师、时间任务和质量监控叁个维度对英国“伙伴学校”的运行进行剖析;第叁章阐述了英国伙伴学校教育实践模式的特点:伙伴学校基地稳定;实践目标明确;实践内容丰富多样;实践管理规范和实践评价方式多元;第四章主要结合我国教师实习的不足,借鉴英国伙伴学校实践模式的经验,及对我国教师培养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25)
刘丽群,邓花[2](2012)在《论英国教师伙伴学校运行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在英国,教师教育已步入以提高教师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控制时代"。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教师伙伴学校呼之欲出,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英国伙伴学校的成功运转得益于大学与中小学的亲密联姻,人性化的组织管理,教师明确的实践取向和强烈的参与意识,清晰的角色定位,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教师教育的高效发展。(本文来源于《课程教学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徐娟[3](2007)在《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两种“U-S合作模式”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改革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U-S合作模式”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一种途径,将成为各国的理性选择。本文选取英美两种具体的“U-S合作模式”即教师伙伴学校和专业发展学校分别进行研究,并对两种模式加以比较分析,探究大学与中小学合作进行教师教育的规律,从而为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改革的尝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全文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产生及发展。本部分在阐述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历史演变及对传统教师教育中大学与中小学关系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U-S合作模式”的必然性及终极追求与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英国的“U-S合作模式”—教师伙伴学校。本部分主要对英国教师伙伴学校的产生、发展过程及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第叁部分:美国的“U-S合作模式”—专业发展学校。本部分主要对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产生、发展过程及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比较与分析。本部分主要从动因、运行体系、实施效果叁个方面对英美两种“U-S合作模式”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关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规律性认识。第五部分:反思与借鉴—对我国实施“U-S合作模式”的思考。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我国建立“U-S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改革尝试。在分析我国当前实行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障碍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7-06-30)
徐娟[4](2007)在《英国教师伙伴学校的发展、特点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伙伴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英国教师职前教育体系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以大学和中小学合作为特征的教师教育模式。本文在分析教师伙伴学校的发展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教育》期刊2007年05期)
徐娟[5](2007)在《英国教师伙伴学校的发展、特点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伙伴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英国教师职前教育体系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以大学和中小学合作为特征的教师教育模式。文章在分析教师伙伴学校的发展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本文来源于《世界教育信息》期刊2007年03期)
徐娟[6](2007)在《教师伙伴学校:英国教师教育的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伙伴学校(也“称教师专业学校”或“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教育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职前教师教育体系变革中出现,其目(本文来源于《湖南教育(综合)》期刊2007年03期)
谌启标[7](2005)在《英国教师伙伴学校及其质量保证》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教师职前教育体系变革的亮点在于大学与基础学校建立伙伴协约关系,即“教师伙伴学校”,并且越来越强调教师培养的质量保证。文章主要以诺丁汉大学教师伙伴学校为例,特别介绍“教师伙伴学校”导师的角色与培训,以及相应的质量保证机制。(本文来源于《外国教育研究》期刊2005年08期)
英国教师伙伴学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在英国,教师教育已步入以提高教师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控制时代"。一种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教师伙伴学校呼之欲出,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英国伙伴学校的成功运转得益于大学与中小学的亲密联姻,人性化的组织管理,教师明确的实践取向和强烈的参与意识,清晰的角色定位,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教师教育的高效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国教师伙伴学校论文参考文献
[1].辛艳华.伙伴学校—英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模式及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刘丽群,邓花.论英国教师伙伴学校运行机制[J].课程教学研究.2012
[3].徐娟.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下两种“U-S合作模式”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徐娟.英国教师伙伴学校的发展、特点及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7
[5].徐娟.英国教师伙伴学校的发展、特点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7
[6].徐娟.教师伙伴学校:英国教师教育的新模式[J].湖南教育(综合).2007
[7].谌启标.英国教师伙伴学校及其质量保证[J].外国教育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