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岗区妇产医院150040
【摘要】:目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方案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组患者给予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月经转经耗时、孕囊组织排出时间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流产失败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月经转经耗时、孕囊组织排出时间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复方米非司酮以及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的流产效果显著,可以影响的缩短患者月经转经耗时、孕囊组织排出时间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等,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复方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流产效果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及社会医疗水平的全面提高,剖宫产率在逐年递增。剖宫产后子宫手术部位常形成瘢痕,愈合慢,从而导致该部位较薄弱,再次怀孕时,易发生子宫穿孔,尤其当胎盘种植在瘢痕部位,更容易发生粘连甚至吸宫不全。本文观察分析了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方案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其中,治疗组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33.1±4.9)岁,孕周7-11周,平均孕周(9.1±0.9)周。对照组年龄25-44岁,平均年龄(33.3±5.2)岁,孕周7-12周,平均孕周(9.2±1.0)周。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早上2片,晚上1片,用药2天。第3天早上给予用药米索前列醇。治疗组给予患者服用1片复方米非司酮,1次/d,共2d,第3天早上给予用药米索前列醇3片。
1.3观察指标①临床效果。完全流产为妊娠物已完全排除,不仅月经恢复至正常状况,而且不需进行清宫术;不完全流产为患者有大出血症状发生,尽管胚囊已经停止发育,但却无法排除,而且需进行清宫术;流产失败为不仅胚囊始终存活,而且需要进行清宫术才能终止妊娠。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转经耗时、孕囊组织排出时间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比较如表1所示,治疗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流产失败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部分观察指标比较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月经转经耗时、孕囊组织排出时间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以及子宫手术的不断增加,导致瘢痕子宫的发生率也随之逐年升高。对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而言,人工流产术是一项高危术式,术后可导致子宫活动受限、子宫过度前倾前屈等子宫位置改变,导致复位固定难度较大,容易引起子宫穿孔、感染、术中出血以及术后子宫恢复不良等多种近期并发症。与常规人工流产术相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人工流产方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流产效果显著[2]。但是却可能有出血量多、孕囊组织排出时间长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等问题,而且还可能会出现流产失败问题,所以应用价值存有争议。复方米非司酮为双炔失碳酯以及米非司酮联合构成的一种复合体,其中双炔失碳酯为甾体激素类药物,除了表现出弱雌激素活性特征外,其抗孕激素活性、抗雌激素活性等方面的效果突出。联合米索前列醇用药,确保患者子宫肌维持兴奋状态,不仅能防止子宫颈胶原大量合成,而且还可以促使孕囊脱模以及变性,并且逐渐坏死,从而达到完全流产目标[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62%;治疗组患者的流产失败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月经转经耗时、孕囊组织排出时间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均明显降低。综上所述,联合用药复方米非司酮以及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患者的流产效果显著,可以影响的缩短患者月经转经耗时、孕囊组织排出时间以及阴道部位流血时间等,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春英.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9):3204-3207.
[2]张灵洁,梁开芳.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妊娠10~14周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68-69.
[3]李海晶.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方案用于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流产的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