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维脑路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注射液,缺血性,脑梗死,脑血管病,胆碱,偏头痛,大神。
维脑路通论文文献综述
钱羲凯[1](2019)在《赛庚啶与维脑路通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赛庚啶与维脑路通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前来就诊的9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尼莫地平治疗方案)与研究组(实施赛庚啶+维脑路通治疗方案),评判标准: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93.48%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26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8.7%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6.07%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尼莫地平治疗方案相比,赛庚啶+维脑路通治疗方案的实施可有效的提高偏头痛病症的治疗效果,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较小,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司维[2](2017)在《丹红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5-06—2016-06收治的1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维脑路通组和丹红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滴。在此基础上,维脑路通组加用维脑路通注射液静滴,丹红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干预后维脑路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为(20.43±6.29)分、(57.11±3.94)分,丹红组分别为(13.18±4.71)分、(78.22±3.59)分,干预后丹红组较维脑路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更显着(P<0.05)。维脑路通组总有效率75.60%,丹红组为95.23%,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5,P<0.05)。干预后丹红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5.18±0.51)mPa·s、(0.82±0.19)mPa·s、(40.58±2.26)%、2.11±0.12,维脑路通组分别为(7.43±0.59)mPa·s、(1.81±0.34)mPa·s、(44.28±4.22)%、2.4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赵自然,杨浩[3](2014)在《血塞通与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血塞通与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根据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各为27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30%,同对照组患者的77.78%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显着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医药与保健》期刊2014年03期)
周网桂[4](2014)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维脑路通、胞磷胆碱注射液等治疗腔隙性脑梗死65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维脑路通、胞磷胆碱注射液等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方法患者65例在口服药物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 mg,加入5%GS液250 mL,胞磷胆碱注射液0.75 g、维脑路通注射液0.48 g加入5%GS液250 mL中静脉滴注,糖尿病患者液体改用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4 d。结果 65例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0±8.72)。其中基本痊愈41例,显着好转18例,好转5例,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达98.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维脑路通、胞磷胆碱注射液合用治疗腔隙性脑梗死起协同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4年03期)
左自波[5](2014)在《维脑路通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抽取7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维脑路通实施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疏血通联合维脑路通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应用疏血通联合维脑路通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4年02期)
薛书斌[6](2013)在《丹参酮联合维脑路通治疗冠心病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参酮用于治疗冠心病已越来越为临床所青睐。报道显示,临床上将其与单纯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比较,丹参酮优于单纯低分子右旋糖酐。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临床将丹参酮联合维脑路通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接受丹参酮联合维脑路通治疗冠心病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2~70岁。所有患者均临床诊断为冠心病,部分患者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次,每天3次,或服速效救心丸6粒/次,每天3次。1.2方法丹参酮注射液(南通制药厂生产)规格每支10ml,(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3年32期)
林欣庚,陈怡凯,马剑峰[7](2013)在《桂哌齐特联合维脑路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桂哌齐特联合维脑路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桂哌齐特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用维脑路通进行治疗,治疗半年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6%,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桂哌齐特联合维脑路通治疗脑梗死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3年23期)
耿亚兰[8](2013)在《维脑路通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以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目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措施有早期溶栓、抗凝、神经保护等。笔者近3年来采用维脑路通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疗效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张波[9](2012)在《利多卡因和维脑路通局部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和维脑路通局部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治疗组给予利多卡因2ml+维脑路通2ml局部注射,每个注射点1ml。根据病情选择注射部位为风池、头窍阴和完骨穴。观察疗效、复发率、疼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为优者概率显着升高,复发率显着下降,疼痛缓解时间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失败者显着下降,不良反应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和维脑路通治疗枕大神经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选择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2年23期)
翟文红[10](2012)在《维脑路通联合葛根素治疗青年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维脑路通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青年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为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2例青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静滴治疗。10d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41例(91.3%),明显优于对照组35例(76.8%)(P<0.05)。结论应用维脑路通联合葛根素治疗青年短暂脑缺血发作较单用维脑路通治疗相比,症状缓解明显,复发率低,效果肯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2年10期)
维脑路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5-06—2016-06收治的1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维脑路通组和丹红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滴。在此基础上,维脑路通组加用维脑路通注射液静滴,丹红组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干预后维脑路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为(20.43±6.29)分、(57.11±3.94)分,丹红组分别为(13.18±4.71)分、(78.22±3.59)分,干预后丹红组较维脑路通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更显着(P<0.05)。维脑路通组总有效率75.60%,丹红组为95.23%,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5,P<0.05)。干预后丹红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5.18±0.51)mPa·s、(0.82±0.19)mPa·s、(40.58±2.26)%、2.11±0.12,维脑路通组分别为(7.43±0.59)mPa·s、(1.81±0.34)mPa·s、(44.28±4.22)%、2.4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维脑路通论文参考文献
[1].钱羲凯.赛庚啶与维脑路通联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2].司维.丹红注射液与维脑路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
[3].赵自然,杨浩.血塞通与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
[4].周网桂.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维脑路通、胞磷胆碱注射液等治疗腔隙性脑梗死65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
[5].左自波.维脑路通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
[6].薛书斌.丹参酮联合维脑路通治疗冠心病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
[7].林欣庚,陈怡凯,马剑峰.桂哌齐特联合维脑路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
[8].耿亚兰.维脑路通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
[9].张波.利多卡因和维脑路通局部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
[10].翟文红.维脑路通联合葛根素治疗青年短暂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