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上台板和下台板之间且位于成型进料端处的进料端转轴,进料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上进料驱动齿轮和下进料驱动齿轮,模具座上设有与上进料驱动齿轮配合的上传动齿和与下进料驱动齿轮配合的下传动齿,进料端转轴连接有驱动装置;位于成型出料端处的上台板和下台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出料端转轴,出料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上传动齿配合的上出料从动齿轮和与下传动齿配合的下出料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改为两点支撑传动,可有效提高传动稳定性,齿轮齿宽可较小,齿形机加工简单方便且后续热处理彻底,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高。
主设计要求
1.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安装在上台板和下台板之间且位于成型进料端处的进料端转轴,所述进料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同步驱动啮合的上进料驱动齿轮和下进料驱动齿轮,模具座上设有与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配合的上传动齿和与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配合的下传动齿,所述进料端转轴连接有驱动装置;位于成型出料端处的所述上台板和所述下台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出料端转轴,所述出料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上传动齿配合的上出料从动齿轮和与所述下传动齿配合的下出料从动齿轮。
设计方案
1.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安装在上台板和下台板之间且位于成型进料端处的进料端转轴,所述进料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同步驱动啮合的上进料驱动齿轮和下进料驱动齿轮,模具座上设有与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配合的上传动齿和与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配合的下传动齿,所述进料端转轴连接有驱动装置;位于成型出料端处的所述上台板和所述下台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出料端转轴,所述出料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上传动齿配合的上出料从动齿轮和与所述下传动齿配合的下出料从动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的齿宽大于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的齿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的齿宽大于所述下出料从动齿轮的齿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台板和所述下台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回送导座转轴,所述回送导座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上传动齿配合的上回送导座齿轮和与所述下传动齿配合的下回送导座齿轮;所述出料端转轴和所述回送导座转轴之间设有回送传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送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端转轴和所述回送导座转轴之间的回送传动转轴,所述回送传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分别与所述下出料从动齿轮和所述下回送导座齿轮啮合的下回送传动齿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送传动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分别与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和所述上回送导座齿轮啮合的上回送传动齿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臂波纹管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双壁波纹管成型机,简称成型机,是将挤出材料成型成为双壁波纹管的主要设备。其结构通常包括对称设置的模具输送架,模具输送架通常由上台板和下台板组成,上下台板上分别设置滑道,上下滑道上均匀滑动有模具座,模具座上连接成型模具;其中模具座滑动驱动的传动机构是由转动安装在上下台板间的齿轮组及模具座上对应的传动齿来实现的,该齿轮组通常包括进料端齿轮、出料端齿轮和成型模具的回程端齿轮,进料端齿轮和出料端齿轮的配合是最主要的,他们保持固定数量且对称设置的成型模具对接成成型通道,随着齿轮带动成型模具的行走,成型的双壁波纹管最终从出料端输出,成型使用结束的模具座沿滑道在排列推送及回程端齿轮的作用下,周而复始地使用。
目前进料端齿轮、出料端齿轮和回程端齿轮均采用单个齿宽较大的齿轮结构,模具座上对应采用宽度较大的传动齿,这种结构在使用中存在一些缺点。首先,齿轮或者传动齿每个齿形的齿宽较大后,在轴向方向上常会出现因加工误差引起的变形,所以当齿形啮合时,易出现点接触,模具座因在上下滑道中滑行时的配合间隙而易出现晃动,导致成型模具行走不顺畅、影响加工精度甚至出现废品等;其次,单个齿宽较大的齿轮,其加工本身较为费时费力,成本较高,且后期热处理效果差,存在内部结构未达到热处理标准,使用较长时间后,易出现齿轮自身变形,影响正常使用,且更换更增加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提高传动稳定性,可减少模具座晃动现象出现,从而减少传动机构对成型影响,且加工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高的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上台板和下台板之间且位于成型进料端处的进料端转轴,所述进料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同步驱动啮合的上进料驱动齿轮和下进料驱动齿轮,模具座上设有与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配合的上传动齿和与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配合的下传动齿,所述进料端转轴连接有驱动装置;位于成型出料端处的所述上台板和所述下台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出料端转轴,所述出料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上传动齿配合的上出料从动齿轮和与所述下传动齿配合的下出料从动齿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的齿宽大于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的齿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的齿宽大于所述下出料从动齿轮的齿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台板和所述下台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回送导座转轴,所述回送导座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上传动齿配合的上回送导座齿轮和与所述下传动齿配合的下回送导座齿轮;所述出料端转轴和所述回送导座转轴之间设有回送传动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送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端转轴和所述回送导座转轴之间的回送传动转轴,所述回送传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分别与所述下出料从动齿轮和所述下回送导座齿轮啮合的下回送传动齿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送传动转轴上还固定连接有分别与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和所述上回送导座齿轮啮合的上回送传动齿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上台板和下台板之间且位于成型进料端处的进料端转轴,所述进料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同步驱动啮合的上进料驱动齿轮和下进料驱动齿轮,模具座上设有与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配合的上传动齿和与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配合的下传动齿,所述进料端转轴连接有驱动装置;位于成型出料端处的所述上台板和所述下台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出料端转轴,所述出料端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上传动齿配合的上出料从动齿轮和与所述下传动齿配合的下出料从动齿轮;本实用新型改为由上下两齿轮对模具座进行滑动驱动,两点支撑可有效减少模具座晃动现象出现,利于提高传动稳定性,从而减少传动机构对成型影响;齿轮齿宽可较小,齿形机加工简单方便且后续热处理彻底,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上台板;12-下台板;13-成型进料端;14-成型出料端;21-驱动电机;22-减速器;3-进料端转轴;31-上进料驱动齿轮;32-下进料驱动齿轮;4-出料端转轴;41-上出料从动齿轮;42-下出料从动齿轮;5-回送导座转轴;51-上回送导座齿轮;52-下回送导座齿轮;6-回送传动转轴;61-上回送传动齿轮;62-下回送传动齿轮;7-模具座;71-上传动齿;72-下传动齿;73-成型模具;8-成型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双壁波纹管成型机传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上台板11和下台板12之间且位于成型进料端13处的进料端转轴3,上台板11和下台板12是机架上的主要承载结构,上台板11与下台板12上分别对应设置模具座7滑行用的滑道,模具座7上设有在滑道内滑行的导向轴承,且上台板11与下台板12对应成组设置,机架上设置两组上台板11和下台板12且对称设置。其中两组所述上台板11和所述下台板12的近边为成型通道8的形成处,该近边处的滑道为直线设置,模具座7依次紧密排列且其上的成型模具73相互对接形成成型通道8,模具座7在成型通道8处的滑道上连续行走,所述成型通道8位于行走的上游端即为成型进料端13,下游端即为成型出料端14,模具座7从成型出料端14解除对接并慢慢返回成型进料端13处形成循环使用。上述结构及原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说明和现有技术很容易理解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进料端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可同步驱动啮合的上进料驱动齿轮31和下进料驱动齿轮32,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31与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32规格相同、齿形相对应,从而可形成所述同步驱动啮合。模具座7上设有与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31配合的上传动齿71和与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32配合的下传动齿72,所述进料端转轴3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1和减速器22,所述减速器22的输出端与所述进料端转轴3齿轮传动,更具体的为所述上台板11和所述下台板12之间另外转动安装一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上设置分别与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31与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32的齿轮,所述驱动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减速器22的输出端。所述驱动装置以及齿轮与轴的固定连接为公知常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将现有技术单个齿宽较大的驱动齿轮改为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31和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32,可保持两点支撑,减少模具座7晃动对成型的影响。
位于成型出料端14处的所述上台板11和所述下台板12之间转动安装有出料端转轴4,所述出料端转轴4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上传动齿71配合的上出料从动齿轮41和与所述下传动齿72配合的下出料从动齿轮42,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41和所述下出料从动齿轮42也优选规格相同、齿形相对应。所述上台板11和所述下台板12之间转动安装有回送导座转轴5,所述回送导座转轴5位于所述出料端转轴4出料斜向外侧的方向。所述回送导座转轴5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上传动齿71配合的上回送导座齿轮51和与所述下传动齿72配合的下回送导座齿轮52,所述上回送导座齿轮51和所述下回送导座齿轮52也优选规格相同、齿形相对应。所述上回送导座齿轮51和所述下回送导座齿轮52用以将成型通道8处完成一次成型工作的模具座7导回成型进料端13处,循环使用,同时所述上回送导座齿轮51和所述下回送导座齿轮52可起到在回送过程中防止模具座7滑行别卡。
所述出料端转轴4和所述回送导座转轴5之间设有回送传动装置,所述回送传动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出料端转轴4和所述回送导座转轴5之间的回送传动转轴6,所述回送传动转轴6上固定连接有分别与所述下出料从动齿轮42和所述下回送导座齿轮52啮合的下回送传动齿轮62,通过所述下回送传动齿轮62使所述回送导座转轴5受到所述出料端转轴4的传动力。本实施例所述回送传动转轴6上还固定连接有分别与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41和所述上回送导座齿轮51啮合的上回送传动齿轮61。通过两点传动,增加传动的平稳性,减少模具座7滑行的别卡,从而减少阻滞。
本实施例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31的齿宽大于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41的齿宽。因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41为从动啮合,即由排列滑行过来的模具座7上的所述上传动齿71带动转动,加之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41和所述下出料从动齿轮42也形成两点稳定支撑,所以不需较高的强度,可将齿宽设计较小即可,这样同时可再减小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41和所述下出料从动齿轮42的啮合阻力。根据上述原理,本实施例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32的齿宽也大于所述下出料从动齿轮42的齿宽。所述上回送导座齿轮51、所述下回送导座齿轮52、所述上回送传动齿轮61和所述下回送传动齿轮62的动力均来自于所述出料端转轴4,所以其齿宽也可设计为与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41同样的齿宽,进一步减小啮合阻力。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进料端转轴3转动,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31和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32共同对所述模具座7形成支撑并带动所述模具座7慢慢滑行,滑行到近边处后相对的成型模具73对接形成成型通道8,所述上进料驱动齿轮31和所述下进料驱动齿轮32继续啮合下一所述模具座7上的所述上传动齿71和所述下传动齿72,并在带动下一所述模具座7的同时,下一所述模具座7在近边处对脱离驱动的所述模具座7形成排列推挤,排列后的若干所述成型模具73共同构成完整的成型通道8,且排列滑行的模具座7最终在出料端处其上传动齿71和所述下传动齿72分别与所述上出料从动齿轮41和所述下出料从动齿轮42分别形成啮合,并以此带动所述出料端转轴4转动,本实施例利用排列滑行的模具座7受到的滑行阻力使成型模具73排列紧密,并在近边处形成理想的成型通道8;所述出料端转轴4的转动通过所述上回送传动齿轮61和所述下回送传动齿轮62将动力传递给所述回送导座转轴5,所述上回送导座齿轮51和所述下回送导座齿轮52可对从成型出料端14处排挤滑行出的模具座7进行导回,可减少导回过程模具座7的滑行别卡,模具座7返回成型进料端13处循环使用。
本实施例将现有技术单个齿宽较大的齿轮,改为由上下两齿轮对模具座7进行滑动驱动,两点支撑可有效减少模具座7晃动现象出现,从而减少传动机构对成型影响。齿轮齿宽可较小,齿形机加工简单方便且后续热处理彻底,成本低且使用寿命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7937.4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54125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B29C 48/25
专利分类号:B29C48/25;B29L23/00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孙斋堂
第一申请人:孙斋堂
申请人地址: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经济开发区石佛村西北青州市塑霸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孙斋堂;于文新
第一发明人:孙斋堂
当前权利人:孙斋堂
代理人:牟军平
代理机构:37244
代理机构编号: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