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塞杆加工用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固定有上料输送带、接料辊、接料输送带、推送块、导向机构、定向输送带、切割机构等。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料辊等设置,实现自动上料、一根根排料,无需人工一根根排料,降低劳动强度;通过推送块、导向机构等设置,实现待切割料一根根有序的、定向地进入待切割位置,保证了切割操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因导向机构中导向筒的存在,待切割料跳动的幅度降低,相比现有技术而言,降低了切割面不平整的程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活塞杆加工用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固定有上料输送带、接料辊、接料输送带、推送块、导向机构、定向输送带、切割机构,其中上料输送带的输送尾端连接接料辊,接料辊焊接在辊轴上,辊轴的一端焊接有辊驱动电机,接料辊为一表面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条形凹槽的实心辊体且接料辊的旋转方向与上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接料输送带位于接料辊的另一侧,接料输送带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用于容纳一根一根待切割料的容纳槽,接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接料辊的输送方向一致;在接料输送带的一侧固定推送块,推送块的推送方向与接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呈正交设置,推送块的长度与位于接料输送带的输送长度相匹配,推送块上且与推送方向相反的一侧焊接有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在接料输送带的另一侧固定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且与接料输送带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位置的底板、以及以卧倒的方式固定在底板上的多组导向筒,其中导向筒的组数与接料输送带上在其输送长度范围内的容纳槽数量一致且每组导向筒与对应的容纳槽设置在同一输送路径上,每组导向筒由两个至两个以上的导向筒组成且每组的多个导向筒沿推送块推送方向同轴设置,且每个导向筒的筒底内壁所处高度与底板上表面所处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每组导向筒沿输送方向的最后两个导向筒之间的底板断开形成切割让位空间,且每组导向筒的这最后两个导向筒上且位于靠近切割让位空间的一侧均焊接有一负压吸附筒,负压吸附筒与导向筒同轴设置;负压吸附筒整体形状与导向筒的整体形状均为筒状且两者的内孔径大小一致,每个负压吸附筒的筒壁为夹层结构,在每个负压吸附筒上且靠近切割让位空间的端部周向均匀开设多个与所对应的负压吸附筒夹层结构相连通的负压孔,每个负压吸附筒顶部连接有一负压分管,所有负压吸附筒的负压分管汇集在同一根负压总管上;负压总管的端部连接有一个抽风机;在导向机构的输送后方紧密连接有一定向输送带;在导向机构中底板的下方且靠近导向机构中底板的输送后段固定有一与导向机构输送方向呈正交设置的滑轨,在滑轨上滑动配合有一底板,底板上固定有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切割刀,旋转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一旋转切割刀,旋转切割刀所处位置与切割让位空间相对应。
设计方案
1.一种活塞杆加工用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固定有上料输送带、接料辊、接料输送带、推送块、导向机构、定向输送带、切割机构,其中上料输送带的输送尾端连接接料辊,接料辊焊接在辊轴上,辊轴的一端焊接有辊驱动电机,接料辊为一表面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条形凹槽的实心辊体且接料辊的旋转方向与上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接料输送带位于接料辊的另一侧,接料输送带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用于容纳一根一根待切割料的容纳槽,接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接料辊的输送方向一致;在接料输送带的一侧固定推送块,推送块的推送方向与接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呈正交设置,推送块的长度与位于接料输送带的输送长度相匹配,推送块上且与推送方向相反的一侧焊接有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在接料输送带的另一侧固定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且与接料输送带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位置的底板、以及以卧倒的方式固定在底板上的多组导向筒,其中导向筒的组数与接料输送带上在其输送长度范围内的容纳槽数量一致且每组导向筒与对应的容纳槽设置在同一输送路径上,每组导向筒由两个至两个以上的导向筒组成且每组的多个导向筒沿推送块推送方向同轴设置,且每个导向筒的筒底内壁所处高度与底板上表面所处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每组导向筒沿输送方向的最后两个导向筒之间的底板断开形成切割让位空间,且每组导向筒的这最后两个导向筒上且位于靠近切割让位空间的一侧均焊接有一负压吸附筒,负压吸附筒与导向筒同轴设置;负压吸附筒整体形状与导向筒的整体形状均为筒状且两者的内孔径大小一致,每个负压吸附筒的筒壁为夹层结构,在每个负压吸附筒上且靠近切割让位空间的端部周向均匀开设多个与所对应的负压吸附筒夹层结构相连通的负压孔,每个负压吸附筒顶部连接有一负压分管,所有负压吸附筒的负压分管汇集在同一根负压总管上;负压总管的端部连接有一个抽风机;在导向机构的输送后方紧密连接有一定向输送带;在导向机构中底板的下方且靠近导向机构中底板的输送后段固定有一与导向机构输送方向呈正交设置的滑轨,在滑轨上滑动配合有一底板,底板上固定有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切割刀,旋转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一旋转切割刀,旋转切割刀所处位置与切割让位空间相对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杆加工用切割下料装置,属于液压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液压缸活塞加工中,下料是第一道工序,即将棒料进行定长切割。现有技术中的切割下料装置因结构设计的原因,需要人工辅助一根根上料,而且在切割的过程中容易因棒材跳动导致切割面不平整,增加后续处理的麻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的活塞杆加工用切割下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塞杆加工用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固定有上料输送带、接料辊、接料输送带、推送块、导向机构、定向输送带、切割机构,其中上料输送带的输送尾端连接接料辊,接料辊焊接在辊轴上,辊轴的一端焊接有辊驱动电机,接料辊为一表面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条形凹槽的实心辊体且接料辊的旋转方向与上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接料输送带位于接料辊的另一侧,接料输送带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用于容纳一根一根待切割料的容纳槽,接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接料辊的输送方向一致;在接料输送带的一侧固定推送块,推送块的推送方向与接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呈正交设置,推送块的长度与位于接料输送带的输送长度相匹配,推送块上且与推送方向相反的一侧焊接有推送气缸的活塞杆;在接料输送带的另一侧固定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且与接料输送带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位置的底板、以及以卧倒的方式固定在底板上的多组导向筒,其中导向筒的组数与接料输送带上在其输送长度范围内的容纳槽数量一致且每组导向筒与对应的容纳槽设置在同一输送路径上,每组导向筒由两个至两个以上的导向筒组成且每组的多个导向筒沿推送块推送方向同轴设置,且每个导向筒的筒底内壁所处高度与底板上表面所处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每组导向筒沿输送方向的最后两个导向筒之间的底板断开形成切割让位空间,且每组导向筒的这最后两个导向筒上且位于靠近切割让位空间的一侧均焊接有一负压吸附筒,负压吸附筒与导向筒同轴设置;负压吸附筒整体形状与导向筒的整体形状均为筒状且两者的内孔径大小一致,每个负压吸附筒的筒壁为夹层结构,在每个负压吸附筒上且靠近切割让位空间的端部周向均匀开设多个与所对应的负压吸附筒夹层结构相连通的负压孔,每个负压吸附筒顶部连接有一负压分管,所有负压吸附筒的负压分管汇集在同一根负压总管上。负压总管的端部连接有一个抽风机;在导向机构的输送后方紧密连接有一定向输送带;在导向机构中底板的下方且靠近导向机构中底板的输送后段固定有一与导向机构输送方向呈正交设置的滑轨,在滑轨上滑动配合有一底板,底板上固定有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旋转切割刀,旋转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焊接有一旋转切割刀,旋转切割刀所处位置与切割让位空间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接料辊等设置,实现自动上料、一根根排料,无需人工一根根排料,降低劳动强度;
2、通过推送块、导向机构等设置,实现待切割料一根根有序的、定向地进入待切割位置,保证了切割操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因导向机构中导向筒的存在,待切割料跳动的幅度降低,相比现有技术而言,降低了切割面不平整的程度;
3、将切割位置(切割让位空间)设置在导向机构中,在切割后,料仍旧由导向机构托起,有序的由定向输送带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待切割料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待切割料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接料辊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负压吸附筒靠近切割让位空间端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加工用切割下料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上料输送带1、接料辊2、接料输送带4、推送块5、导向机构7、定向输送带11、切割机构,其中上料输送带1、定向输送带11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皮带输送带且其驱动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方式均是跟现有技术中的间隙式的皮带输送机一致,而接料输送带4的驱动方式也同现有技术中间隙式的皮带输送机一致,而接料输送带4的结构只是在现有的皮带输送带的表面一体注塑成型有容纳槽4.1而已。
上料输送带1的输送尾端连接接料辊2,接料辊2为一表面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条形凹槽2.1的实心辊体且接料辊2的旋转方向与上料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一致,接料辊2焊接在辊轴上,辊轴的一端焊接有辊驱动电机3且辊轴支撑并限位在机架上,辊驱动电机3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接料辊2的设置位置以使从上料输送带1输送而来的待切割料16能够落入其条形凹槽2.1内为准,而接料辊2上相邻两个条形凹槽2.1的设置间距以能使从上料输送带1输送而来的待切割料16能够满足一个条形凹槽内落入一根待切割料16(条形凹槽2.1的宽度略大于待切割料的直径,但条形凹槽2.1的深度要稍大于待切割料的半径,即每个条形凹槽2.1内只能容纳一根待切割料,调整好上料输送带1的输送速度和接料辊2的输送速度的匹配程度,以保证一个条形凹槽2.1内落入一根待切割料16)。接料输送带4位于接料辊2的另一侧,接料输送带4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用于容纳一根一根待切割料的容纳槽4.1(容纳槽4.1的宽度略大于待切割料的直径,但容纳槽4.1的高度要小于待切割料的半径,即每个容纳槽4.1内只能容纳一根待切割料,这个只要调整好接料输送带4的输送速度和接料辊2的输送速度的匹配程度即可),接料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与接料辊2的输送方向一致;在接料输送带4的一侧固定推送块5(推送块5的高度要大于待切割料的半径),推送块5的底部与接料输送带4的上表面贴合,推送块5的推送方向与接料输送带4的输送方向呈正交设置,推送块5的长度与位于接料输送带4的输送长度相匹配,推送块5上且与推送方向相反的一侧焊接有推送气缸6的活塞杆,推送气缸6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在接料输送带4的另一侧固定有导向机构7,导向机构7与接料输送带4之间紧密衔接,导向机构7包括以螺栓固定在机架上的底板7.1、以及以卧倒的方式并以焊接固定在底板7.1上的多组导向筒7.2,其中导向筒7.2的组数与接料输送带4上在其输送长度范围内的容纳槽4.1数量一致且每组导向筒7.2与对应的容纳槽4.1设置在同一输送路径(即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每组导向筒7.2由两个至两个以上的导向筒7.2组成且每组的多个导向筒7.2沿推送块5推送方向同轴设置,每个导向筒7.2的长度恰好为1\/2的待切割棒料长,且每个导向筒7.2的筒底内壁所处高度与底板7.1上表面所处高度位于同一水平面;在每组导向筒7.2沿输送方向的最后两个导向筒7.2之间的底板7.1断开形成切割让位空间7.3,且每组导向筒7.2的这最后两个导向筒7.2上且位于靠近切割让位空间7.3的一侧均焊接有一负压吸附筒8,负压吸附筒8与对应的导向筒7.2同轴设置;负压吸附筒8整体形状与导向筒7.2的整体形状均为筒状且两者的内孔径大小一致(均稍大于待切割料16的直径),每个负压吸附筒8的筒壁为夹层结构,在每个负压吸附筒8上且靠近切割让位空间7.3的端部周向均匀开设多个与所对应的负压吸附筒8夹层结构相连通的负压孔8.1,每个负压吸附筒8顶部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一负压分管8.2,负压分管8.2与对应的负压吸附筒8的夹层结构相连通,所有负压吸附筒8的负压分管8.2通过三通并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汇集在同一根负压总管9上,负压总管9的端部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一个抽风机10;在导向机构7的输送后方紧密连接有一定向输送带11;在导向机构7中底板7.1的下方且靠近导向机构7中底板7.1的输送后段固定有一与导向机构7输送方向呈正交设置的滑轨12,滑轨12为常规的滑轨,在滑轨12上滑动配合有一底板13(即底板13底部焊接的一滑块,滑块嵌入滑轨内且两者滑动配合),底板13上固定有切割机构,切割机构包括旋转电机14、旋转切割刀15,旋转电机14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3上,旋转电机14的输出轴焊接有一旋转切割刀15,旋转切割刀15所处位置与切割让位空间7.3相对应。
使用时,将待切割料16倒入上料输送带1上且稍微用人工将待切割料16整理成有序状(即待切割料的轴向与输送方向呈正交状态),然后各输送带间歇性的动作(间歇式输送),经上料输送带1输送而来的待切割料16由接料辊一根根接料,再一根根地落入到接料输送带4的容纳槽4.1内,从图中可看到,在接料输送带4的输送长度内只有3个容纳槽4.1,恰好是容纳三根待切割料,每接满三根待切割料后,推送气缸6动作,带动推送块5将三根待切割料推送至导向机构7的导向筒7.2内,总共三组导向筒,每组导向筒7.2中保证位于首端的那个导向筒7.2前端部与底板7.1的前端部差不多平齐,每组导向筒7.2中相邻两个导向筒7.2的间距要小于1\/2待切割料长。在后续的待切割料的推送下,前面进入至导向筒7.2的切割料最终被推送至待切割位置(即切割预留空间7.3),待每根待切割料完全处于每组最后两个导向套筒7.2内(即切割预留空间7.3差不多处于待切割棒料的1\/2长处),切割机构启动、推送气缸停止动作,圆形切割刀滑动进入切割预留空间7.3处,将待切割料一根根切断,继续推送,直至完成。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9128.7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318908U
授权时间:20190830
主分类号:B23D 47/04
专利分类号:B23D47/04;B23D47/12
范畴分类:26E;
申请人:常德市鼎城奕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常德市鼎城奕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溪沿社区三组
发明人:唐必胜;杨德志
第一发明人:唐必胜
当前权利人:常德市鼎城奕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江妹
代理机构:43208
代理机构编号: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