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包括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内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顶尖定位装置、导向辅助装置和产品导入装置,顶尖定位装置包括斜楔机构、顶尖套、顶尖和定位辅助套,顶尖套内竖向设置有一个顶尖孔,所述定位辅助套内竖向设置有一个产品定位孔,斜楔机构包斜楔,斜楔的右端可拆卸设置有气缸支座,气缸支座上可拆卸设置有夹紧气缸装置,斜楔上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顶尖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夹紧气缸装置的气缸活塞杆伸缩带动斜楔左右滑动,斜楔推动顶尖上下滑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需手工导正、定位快捷、准确且能够自动定位并夹紧,实用性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包括定位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1)内设置有工作腔(11),所述工作腔(1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顶尖定位装置(2)、导向辅助装置(3)和产品导入装置(4),所述顶尖定位装置(2)包括斜楔机构(21)、顶尖套(22)、顶尖(23)和定位辅助套(24),所述顶尖套(22)与定位辅助套(24)固定连接,所述顶尖套(22)内竖向设置有一个顶尖孔(221),所述定位辅助套(24)内竖向设置有一个产品定位孔(241),所述产品定位孔(241)的竖向中心线与顶尖孔(221)的竖向中心线互相重合;所述斜楔机构(21)包斜楔(211),所述斜楔(211)的右端可拆卸设置有气缸支座(5),所述气缸支座(5)上可拆卸设置有夹紧气缸装置(6),且所述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朝左设置,斜楔(211)的右端与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楔(211)上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212),所述顶尖套(22)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212)匹配的第二导向斜面(222),且顶尖套(22)的第二导向斜面(222)抵压在第一导向斜面(212)上;所述顶尖(23)下端设置在顶尖孔(221)内,且顶尖(23)的下端面抵压在第一导向斜面(212)上,顶尖(23)上端位于产品定位孔(241)内;所述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伸缩带动斜楔(211)左右滑动,斜楔(211)推动顶尖(23)上下滑动。
设计方案
1.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包括定位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1)内设置有工作腔(11),所述工作腔(1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顶尖定位装置(2)、导向辅助装置(3)和产品导入装置(4),所述顶尖定位装置(2)包括斜楔机构(21)、顶尖套(22)、顶尖(23)和定位辅助套(24),所述顶尖套(22)与定位辅助套(24)固定连接,所述顶尖套(22)内竖向设置有一个顶尖孔(221),所述定位辅助套(24)内竖向设置有一个产品定位孔(241),所述产品定位孔(241)的竖向中心线与顶尖孔(221)的竖向中心线互相重合;所述斜楔机构(21)包斜楔(211),所述斜楔(211)的右端可拆卸设置有气缸支座(5),所述气缸支座(5)上可拆卸设置有夹紧气缸装置(6),且所述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朝左设置,斜楔(211)的右端与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楔(211)上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212),所述顶尖套(22)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212)匹配的第二导向斜面(222),且顶尖套(22)的第二导向斜面(222)抵压在第一导向斜面(212)上;所述顶尖(23)下端设置在顶尖孔(221)内,且顶尖(23)的下端面抵压在第一导向斜面(212)上,顶尖(23)上端位于产品定位孔(241)内;所述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伸缩带动斜楔(211)左右滑动,斜楔(211)推动顶尖(23)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定位孔(241)内设置有待加工产品(7),所述待加工产品(7)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定位孔(71),所述顶尖(23)的上端插入定位孔(7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辅助装置(3)的右端设置有产品导向槽(31),所述待加工产品(7)左端位于产品导向槽(31)内,所述顶尖(23)推动待加工产品(7)沿产品导向槽(31) 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导入装置(4)包括定位套(41),所述定位套(41)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口(411),所述定位套(41)位于导向口(411)内端位置设置有产品限位凹槽(412),所述待加工产品(7)的上端位于所述产品限位凹槽(4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套(22)与定位辅助套(24)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辅助装置(3)与定位支架(1)一体设置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导向辅助装置(3)的产品导向槽(31)开口朝右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导入装置(4)与定位支架(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或焊接固定或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支座(5)与定位支架(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夹紧气缸装置(6)与气缸支座(5)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顶尖定位夹紧机构在轴壳类零件加工中应用广泛,结合气动或液压机构进行对轴壳类零件的夹紧,但是,现有的顶尖定位夹紧机构还存在不足:结构设计不合理,在顶尖孔小及夹紧速度快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顶尖难进入顶尖孔而导致顶偏的情况;为避免产品顶偏发生产品报废的现象,通常情况下需一手操纵开关,一手进行手工导正,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需手工导正、定位快捷、准确且能够自动定位并夹紧的快速顶尖夹紧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包括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内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顶尖定位装置、导向辅助装置和产品导入装置,所述顶尖定位装置包括斜楔机构、顶尖套、顶尖和定位辅助套,所述顶尖套与定位辅助套固定连接,所述顶尖套内竖向设置有一个顶尖孔,所述定位辅助套内竖向设置有一个产品定位孔,所述产品定位孔的竖向中心线与顶尖孔的竖向中心线互相重合;所述斜楔机构包斜楔,所述斜楔的右端可拆卸设置有气缸支座,所述气缸支座上可拆卸设置有夹紧气缸装置,且所述夹紧气缸装置的气缸活塞杆朝左设置,斜楔的右端与夹紧气缸装置的气缸活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楔上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顶尖套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匹配的第二导向斜面,且顶尖套的第二导向斜面抵压在第一导向斜面上;所述顶尖下端设置在顶尖孔内,且顶尖的下端面抵压在第一导向斜面上,顶尖上端位于产品定位孔内;所述夹紧气缸装置的气缸活塞杆伸缩带动斜楔左右滑动,斜楔推动顶尖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产品定位孔内设置有待加工产品,所述待加工产品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顶尖的上端插入定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辅助装置的右端设置有产品导向槽,所述待加工产品左端位于产品导向槽内,所述顶尖推动待加工产品沿产品导向槽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产品导入装置包括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口,所述定位套位于导向口内端位置设置有产品限位凹槽,所述待加工产品的上端位于所述产品限位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尖套与定位辅助套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辅助装置与定位支架一体设置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导向辅助装置的产品导向槽开口朝右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产品导入装置与定位支架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或焊接固定或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支座与定位支架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夹紧气缸装置与气缸支座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待加工产品放入顶尖定位装置中,同时对准导向辅助装置的产品导向槽内,不需要手动导正,夹紧气缸装置的气缸活塞杆伸缩带动斜楔左右滑动,斜楔推动顶尖上下滑动,顶尖推动待加工产品沿产品导向槽上下滑动,在产品导入装置的定位套引导下自动定位并夹紧,待加工产品完成定位装夹过程;具有“放手不管”的效果。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需手工导正、定位快捷、准确且实用性好。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辅助套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斜楔机构处的局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快速顶尖夹紧机构,包括定位支架1,所述定位支架1内设置有工作腔11,所述工作腔1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顶尖定位装置2、导向辅助装置3和产品导入装置4,所述顶尖定位装置2包括斜楔机构21、顶尖套22、顶尖23和定位辅助套24,所述顶尖套22与定位辅助套24固定连接,所述顶尖套22内竖向设置有一个顶尖孔 221,所述定位辅助套24内竖向设置有一个产品定位孔241,所述产品定位孔 241的竖向中心线与顶尖孔221的竖向中心线互相重合;所述斜楔机构21包斜楔211,所述斜楔211的右端可拆卸设置有气缸支座5,所述气缸支座5上可拆卸设置有夹紧气缸装置6,且所述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朝左设置,斜楔 211的右端与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斜楔211上端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212,所述顶尖套22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212匹配的第二导向斜面222,且顶尖套22的第二导向斜面222抵压在第一导向斜面 212上;所述顶尖23下端设置在顶尖孔221内,且顶尖23的下端面抵压在第一导向斜面212上,顶尖23上端位于产品定位孔241内;所述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伸缩带动斜楔211左右滑动,斜楔211推动顶尖23上下滑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斜楔211的右端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夹紧气缸装置6 的气缸活塞杆左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部与斜楔211的右端面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或者斜楔211与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焊接固定。所述定位辅助套24设置在顶尖套22上端。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定位支架1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架底板10,所述定位支架1的工作腔11内还设置有导向销8,所述导向销8与支架底板10固定;所述斜楔211设置有两个长方形导向槽2110,在导向销8作用下沿夹紧气缸装置 6的气缸活塞杆运动方向滑动,本实施例斜楔211是在导向销8作用下沿夹紧气缸装置6的气缸活塞杆运动方向左右滑动;所述顶尖套22内设置有两个导向孔 220,所述顶尖套22沿导向销8可上下滑动。所述导向销8均与支架底板1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或通过焊接固定。所述定位支架1底部与支架底板1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或通过焊接固定。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产品定位孔241内设置有待加工产品7,所述待加工产品7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定位孔71,所述顶尖23的上端插入定位孔71内。
所述导向辅助装置3的右端设置有产品导向槽31,所述待加工产品7左端位于产品导向槽31内,所述顶尖23推动待加工产品7沿产品导向槽31上下滑动。
所述产品导入装置4包括定位套41,所述定位套41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口 411,所述定位套41位于导向口411内端位置设置有产品限位凹槽412,所述待加工产品7的上端位于所述产品限位凹槽412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套41、定位孔71、顶尖23、产品定位孔241和顶尖孔221的竖向中心线互相重合。
所述顶尖套22与定位辅助套24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导向辅助装置3与定位支架1一体设置或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导向辅助装置3的产品导向槽31开口朝右设置。作为优选的,产品导向槽31两侧对待加工产品7旋转进行限制,产品导向槽31的槽底与待加工产品7的大平面接触,对待加工产品7的向上运动进行导向。
所述产品导入装置4与定位支架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或焊接固定或通过胶水粘接固定。
所述气缸支座5与定位支架1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夹紧气缸装置6与气缸支座5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实际应用时,利用待加工产品外圆与顶尖孔同心的原理,在顶尖的外部设计比产品外圆略大的定位辅助套,待加工产品放入定位辅助套中,待加工产品外圆在产品定位孔的定位下,待加工产品的定位孔能自动套入顶尖,与顶尖工艺保证同心,并与顶尖可相对滑动,顶尖在斜楔的作用下推动待加工产品上移,实现定位夹紧,具体工作原理为:待加工产品放入顶尖定位装置中,同时对准导向辅助装置的产品导向槽内,不需要手动导正,夹紧气缸装置的气缸活塞杆伸缩带动斜楔左右滑动,斜楔推动顶尖上下滑动,顶尖推动待加工产品沿产品导向槽上下滑动,在产品导入装置的定位套引导下自动定位并夹紧,待加工产品完成定位装夹过程;具有“放手不管”的效果。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需手工导正、定位快捷、准确且实用性好。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9332.9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03839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24B 41/06
专利分类号:B24B41/06
范畴分类:26F;
申请人:温州市东启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温州市东启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北岙街道燕山路485号
发明人:樊艳军;陈集;张耀华;姜胜利
第一发明人:樊艳军
当前权利人:温州市东启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