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万古霉素;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疗效
通常情况下来说,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腹膜炎类型,这种腹膜炎和患者的透析行为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恰当,将会导致患者死亡[1]。目前临床医学对于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主要是依靠万古霉素以及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等药物[2]。本文基于此对我院的130例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然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进行治疗,现将有关治疗情况和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130例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这些患者全部存在着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典型症状,经过医学检验,全部符合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并且排除了一些影响本次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情况。然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65例。A组患者中男性为40例,女性为25例,该组患者年龄在51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04±0.99)岁。B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8例,女性患者为27例,该组患者的年龄在52岁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64±0.97)岁。
1.2研究方法对A组患者使用经验性一代头孢类抗生素(五水头孢唑啉1g)加三代头孢(头孢哌酮他唑巴坦1g)加入腹透液中,留腹至少4小时,每日1次。对B组患者使用万古霉素联200mg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1g同样加入腹透液中留腹至少4小时,每日1次。上述两组患者的疗程都是15天。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诊断标准:具备以下3项中的2项或以上即可诊断:1)腹痛、腹透液混浊,伴或不伴发热;2)腹透流出液中白细胞计数>100×106/L,中性粒细胞比例>50%;3)腹透流出液中培养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难治性腹膜炎:合适的抗生素治疗5天后引流液没有变清。
治疗失败:治疗过程中因腹膜炎拨管转临时血透,或拨管转永久血透或死亡。
1.3评价指标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白细胞数以及具体的临床疗效,上述相关指标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和统计。
1.4统计学分析次研究使用χ2和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切实保证本次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一般指标B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白细胞数等指标与A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
2.2具体疗效B组患者的治愈率87.69%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7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病死率0.00%明显小于A组患者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一种急性感染类的疾病,患者在确定该病之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接受正规治,否则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另外,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在出现了典型临床症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第一袋浑浊的腹透液进行保存,然后交由医院进行细菌培养,这样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很有好处[3]。
目前临床医学领域对于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主要是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常用的是一代加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本文为了对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在治疗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我院的130例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然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使用一代联合三代头孢以及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进行治疗。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治愈率87.69%明显大于A组患者的7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病死率0.00%明显小于A组患者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在治疗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更好一些,该研究结果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4]。
另外本次的研究结果还得出,B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白细胞数等指标与A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使用一代加三代头孢以及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在治疗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对于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白细胞数恢复都有积极的影响,差异不大,该研究结果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万古霉素联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在治疗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疗效非常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白细胞数等指标,并十分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蓓茹,田密,于锐,白瑜,吴岩,张静娟,李丹,李德天.单发性和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08:879-882.
[2]牛红心,汤珣,周伟东,魏连波,陈治国,龙海波.频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探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04:855-858.
[3]官继超,龚淑文,汪艳艳,王时敏.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15:1781-1785.
[4]彭卫生,周巧玲,敖翔,唐荣,李晓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细菌谱及耐药性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2:120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