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接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同伴接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伴接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同伴,儿童,社会,自闭症,亲子,气质,幼儿。

同伴接纳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黄月胜,谭青蓉[1](2019)在《亲子分离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同伴接纳:社交淡漠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同伴提名法及班级戏剧量表、自编个人信息调查表,对257名留守与330名非留守小学儿童进行测查,考察亲子分离、社交淡漠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发现:(1)农村留守小学儿童的社交淡漠得分显着高于非留守小学儿童,而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得分显着低于非留守小学儿童。(2)在社交淡漠得分上,亲子分离时间在6年及以上的留守小学儿童显着高于亲子分离时间在3年及以下、3~6年的留守小学儿童。(3)亲子分离时间与社交淡漠呈显着正相关,亲子分离时间、社交淡漠均与同伴接纳呈显着负相关。(4)社交淡漠在亲子分离时间对同伴接纳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交淡漠是亲子分离时间影响同伴接纳的中介变量,可从干预社交淡漠行为入手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社会性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9年27期)

赵智军,吕泊怡,任林林,赵阳阳[2](2019)在《高职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同伴接纳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方法 2018年9—11月,采用同伴接纳量表、青少年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和手机依赖量表对陕西省某3所高职院校1 5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施测。结果高职大学生中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33.15%,女生手机依赖得分显着高于男生(2.36±0.82 vs 2.09±0.88,t=5.993,P<0.01),随年级增长呈下降趋势(F=5.37,P<0.01);高职大学生中同伴接纳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显着正相关(r=0.33,P<0.01),与手机依赖呈显着负相关(r=-0.35,P<0.01);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手机依赖呈显着负相关(r=-0.37,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与手机依赖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80%;回归分析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与手机依赖中起调节作用,人际交往效能感低分组个体的同伴接纳得分不能预测其手机依赖程度(B=-0.208,t=-0.96,P>0.05),人际交往效能感高分组个体的同伴接纳得分能够显着负向预测其手机依赖程度(B=-0.681,t=-8.06,P<0.01)。结论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手机依赖存在密切关系,高职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个体的手机依赖水平随同伴接纳水平的增高而降低,运用同伴接纳和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进一步解释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18期)

张力,付阿丹,王莉,熊莺,许芮嘉[3](2019)在《同伴支持对改善老年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抑郁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抑郁情绪及自我接纳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至10月对我院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进行干预和调查。随机抽取出院后门诊复诊患者60例为对照组,6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同伴支持干预。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我接纳问卷测量老年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在同伴支持干预前、后的抑郁情绪和自我接纳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且自我接纳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同伴支持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抑郁情绪及自我接纳水平。(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许秀芬,聂开银[4](2019)在《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亲子依恋的关系: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与亲子依恋和同伴接纳的关系,文章分别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亲子依恋量表对贵州省毕节市31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总得分为(38.64±7.97),在是否独生和年级上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其中独生或年级越低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得分均越高;孤独感与亲子依恋、同伴接纳均呈显着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0.36,p<0.01);同伴接纳在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孤独感之间起着显着的中介作用(B=-0.33,P <0.01)。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问题比较突出,亲子依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部分是通过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实现;预防和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风险,应注重从家庭亲子关系和同伴支持多个层面入手。(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立伟[5](2019)在《逆境信念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同伴接纳/同伴拒绝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获得主观幸福感对于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对那些处于亲子亲情缺失状态之下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往往更容易经历消极情绪的困扰(包括孤独、焦虑、抑郁等)和生活满意度水平下降等情况。国内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那些处于留守状态下儿童比其他人有更低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不利环境下的儿童青少年被心理韧性的研究工作者普遍认为仍有积极适应的可能性,而这种积极适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内部和外部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父母缺席的情况下,特定的保护因素在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作为众多保护因素之一,自身的逆境信念对孩子的积极发展至关重要。依据研究者提出的农村留守青少年发展的生态模型,个体特征能够在近环境的作用下共同影响儿童的成长。另外,伴随儿童年龄的增长,同伴在他们的世界里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分别作为影响留守儿童发展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能否作用于逆境信念与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将关注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两个重要因素,探究二者在逆境信念与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采用心理测验法,以416名父亲外出儿童和154名双亲外出儿童为被试,运用了逆境信念和主观幸福感量表以及同伴提名方法对儿童的逆境信念、主观幸福感、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进行测量,分别探讨了他们的逆境信念、同伴接纳、同伴拒绝和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特点,以及逆境信念、同伴接纳、同伴拒绝对这两个留守儿童群体主观幸福感不同指标(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最后揭示了同伴接纳、同伴拒绝和性别在逆境信念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逆境信念对两类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同伴拒绝仅对父亲外出儿童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指标产生重要的影响。2.逆境信念对男孩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于女孩。3.同伴拒绝调节双亲外出留守儿童逆境信念与其消极情绪关系:在低同伴拒绝情况下,逆境信念显着负向预测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在高同伴拒绝的情况下,不存在这种预测作用。同伴拒绝对父亲外出留守儿童逆境信念与幸福感的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4.同伴接纳对逆境信念与父亲外出儿童积极情绪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无论男孩的同伴接纳水平较高还是较低,逆境信念均能对他们的积极情绪产生显着正向预测,但是对于女孩,仅在较高同伴接纳的情况下,逆境信念对他们的积极情绪产生显着正向预测。(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0)

魏霞,廖金平[6](2019)在《小学生社会技能对羞怯水平的影响——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随机抽样方式,运用羞怯量表、社会技能量表和同伴提名方法对江西省南昌市某小学694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小学生羞怯感、社会技能和同伴接纳叁个变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小学生羞怯水平和社会技能呈显着负相关;小学生羞怯水平与同伴接纳呈显着负相关;小学生社会技能与同伴接纳显着正相关;同伴接纳在社会技能和羞怯水平中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9年13期)

周佩[7](2019)在《同伴接纳、社会价值取向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个体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利于其身心健康、良好社会化,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而同伴接纳作为同伴关系中的一种,在无形中也影响着青少年的认知、行为、人格发展,也是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接纳程度越高,其亲社会水平越高、亲社会行为越多。另外,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不仅有情境因素,也有个人特质及其相互作用,因此本研究引入社会价值取向这一人格特质,同时探讨同伴接纳和社会价值取向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一的实验采用社会心理学范式网络投球游戏(Cyberball Game)进行同伴接纳/排斥情境启动,以及经济学范式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中的贡献量作为亲社会行为指标,考察青少年在被接纳或被排斥之后公平决策行为的差异,公平行为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二采用问卷法,考察青少年成长的同伴接纳和排斥的环境是否对其亲社会行为有所预测作用。同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教育实践启示,在青少年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应重视其同伴关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亲社会氛围,并且积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不论是研究一中的独裁者博弈任务,还是研究二中的亲社会行为倾向测量,青少年普遍表现出公平偏好以及较高的亲社会水平;2、同伴接纳程度与社会价值取向均能正向预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即被接纳个体比被排斥个体亲社会行为更多,亲社会取向者比亲自我取向者亲社会行为更多;3、在青少年群体中,同伴接纳与社会价值取向的交互作用不显着。同伴接纳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强烈的情绪体验,以及心理上的存在感、归属感、自尊感、控制感所引起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马江霞[8](2019)在《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及其与教师接纳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上融合教育倡导者认为,融合教育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促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社会交往技能缺陷,他们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往往难以与普通学生之间建立高质量的同伴关系。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的同伴关系状况进行调研,并探究自闭症学生的同伴关系与教师接纳的关系,以期从教师群体入手,为促进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发展提供建议,进而促进自闭症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第一部分选取上海市4-9年级共18名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和550名普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自闭症学生在班级中的同伴接纳、友谊关系和同伴交往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在同伴接纳层次,总体上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处于被忽视和被拒绝的同伴接纳状态,其中半数的小学自闭症学生被同伴忽视,而初中自闭症学生则几乎全部被同伴所拒绝。(2)在友谊关系层次,总体上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的朋友数量比较少,初中阶段的自闭症学生没有好朋友,小学阶段也只有16.67%的自闭症学生拥有一个互选好友,不过拥有好朋友的自闭症学生与好朋友之间的友谊质量较高。(3)在同伴交往层次,小学自闭症学生的同伴交往较为积极,但不同自闭症学生之间差异较大,而初中自闭症学生的同伴交往则普遍比较消极。(4)同伴接纳、友谊关系和同伴交往的关系分析显示:相比无互选好友的自闭症学生,有互选好友的自闭症学生更受普通学生喜欢;受欢迎程度越高的自闭症学生,拥有越多的玩伴,与固定学伴一起学习的频率越高;越不受普通学生喜欢的自闭症学生玩伴越少,与固定学伴一起学习的频率越低。研究的第二部分选取18名自闭症学生所在班级普通教师107名,普通学生5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自闭症学生的教师接纳态度、教师喜欢程度和教师接纳行为状况,并以同伴接纳作为反映同伴关系的主要层次,依次探究了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与教师接纳叁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教师喜欢程度和教师接纳态度都在一般水平以上,而教师接纳行为则在一般水平以下。(2)小学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的同伴关系与教师喜欢程度、教师接纳行为呈正相关;初中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的同伴关系与教师接纳的相关性不显着。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建议促进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发展要及早,不同学段的教师对自闭症学生的教育侧重点应不同,教师可通过调整班级活动组织形式促自闭症学生广交玩伴、深交学伴,对普通教师的培训应关注具体策略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段丹[9](2019)在《3-5岁幼儿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对303名3-5岁幼儿进行问卷和同伴提名法测量,考察3-5岁幼儿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如下:①幼儿的气质类型及气质特征对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具有显着影响。②不同性别的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存在显着差异。③父母教养方式对同伴接纳具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32期)

王宝珠[10](2019)在《听障初中生印象整饰策略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弱势群体社会交往问题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交往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听力障碍青少年的印象整饰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合理的印象整饰为人们提供了社会表现的礼仪样式和规则、能够调节和润滑人际关系、建立真诚的人际氛围、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已有研究显示在融合学校的听障学生同伴接纳水平不高且人际交往现状不理想,而特殊学校的听障初中学生同伴接纳尚无研究,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其同伴接纳的现状,因此研究特殊学校听障初中生的印象整饰策略与同伴接纳十分有必要。通过对从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研究对象有待拓展到弱势群体、研究领域相对狭窄、研究工具缺乏等问题。本研究将在开发有效研究工具的基础上,探讨听障初中生印象整饰策略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尝试揭示出听障初中生印象整饰策略的发展水平以及在同伴接纳中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改善其印象整饰策略进而提高其同伴接纳水平。本研究基于印象整饰的理论基础和已有测量工具以及听障初中生和教师的访谈结果确定自编问卷的维度和题项,再根据特教专家和教师的修改意见对初试问卷进行改编,随后进行试测和统计分析,最后形成《听障初中生印象整饰策略问卷》。同时根据听障初中生的特点对同伴接纳的问卷进行相应修订。在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安徽省、山东省等特殊教育学校中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抽取306名听障初中生为有效被试。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探讨听障初中生印象整饰策略与同伴接纳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自编的《听障初中生印象整饰策略问卷》包括讨好、自我展示、自我包装和依仗四个维度,共17个项目,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听障初中生印象整饰策略处于中等水平,听障初中生的印象整饰策略以讨好和依仗为主,自我展示得分最低。(3)听障初中生印象整饰策略在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所在地、是否有残余听力上存在显着差异,而在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无显着差异。(4)听障初中生的同伴接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同伴接纳在是否独生子女、性别、是否有残余听力、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上无显着差异。(5)听障初中生印象整饰策略中的讨好和自我包装对其同伴接纳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自我展示和依仗与同伴接纳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自我展示对听障初中生的同伴接纳有显着预测作用,依仗通过自我展示对同伴接纳有显着的预测作用。根据本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教师引导听障初中生正向使用印象整饰策略。(2)听障初中生减少使用讨好策略,通过增强自身素质赢得交往对象好感。(3)加强对全聋听障初中生使用印象整饰策略能力的培养。(4)听障初中生增加自我展示和依仗策略的使用提高其同伴接纳水平。(5)应给听障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同伴接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方法 2018年9—11月,采用同伴接纳量表、青少年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和手机依赖量表对陕西省某3所高职院校1 5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施测。结果高职大学生中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33.15%,女生手机依赖得分显着高于男生(2.36±0.82 vs 2.09±0.88,t=5.993,P<0.01),随年级增长呈下降趋势(F=5.37,P<0.01);高职大学生中同伴接纳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显着正相关(r=0.33,P<0.01),与手机依赖呈显着负相关(r=-0.35,P<0.01);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手机依赖呈显着负相关(r=-0.37,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与手机依赖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80%;回归分析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与手机依赖中起调节作用,人际交往效能感低分组个体的同伴接纳得分不能预测其手机依赖程度(B=-0.208,t=-0.96,P>0.05),人际交往效能感高分组个体的同伴接纳得分能够显着负向预测其手机依赖程度(B=-0.681,t=-8.06,P<0.01)。结论高职大学生同伴接纳、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手机依赖存在密切关系,高职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个体的手机依赖水平随同伴接纳水平的增高而降低,运用同伴接纳和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进一步解释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伴接纳论文参考文献

[1].黄月胜,谭青蓉.亲子分离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同伴接纳:社交淡漠的中介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

[2].赵智军,吕泊怡,任林林,赵阳阳.高职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同伴接纳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机制[J].职业与健康.2019

[3].张力,付阿丹,王莉,熊莺,许芮嘉.同伴支持对改善老年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抑郁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9

[4].许秀芬,聂开银.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亲子依恋的关系: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王立伟.逆境信念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同伴接纳/同伴拒绝的调节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9

[6].魏霞,廖金平.小学生社会技能对羞怯水平的影响——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

[7].周佩.同伴接纳、社会价值取向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9

[8].马江霞.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及其与教师接纳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9].段丹.3-5岁幼儿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教育现代化.2019

[10].王宝珠.听障初中生印象整饰策略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9

标签:;  ;  ;  ;  ;  ;  ;  

同伴接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