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包括安装钢环和若干组穿管组件,安装钢环与若干组穿管组件卡合连接,穿管组件设置于钢管和聚乙烯外护管之间,穿管组件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连接端、连接部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连接部和第二连接端一体化连接,第二连接端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形成引导部,引导部的中部通过螺丝可转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长度尺寸大于钢管的内壁与聚乙烯外护管的外壁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无需人工撬动变形的聚乙烯外护管端部就能够实现钢管的穿管过程。
主设计要求
1.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钢环(15)和若干组穿管组件(1),所述安装钢环(15)与若干组所述穿管组件(1)卡合连接,所述穿管组件(1)设置于钢管(2)和聚乙烯外护管(3)之间,所述穿管组件(1)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连接端(4)、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端(6),所述第一连接端(4)、所述连接部(5)和所述第二连接端(6)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6)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形成引导部(7),所述引导部(7)的中部通过螺丝(8)可转动安装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钢管(2)的内壁与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设计方案
1.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钢环(15)和若干组穿管组件(1),所述安装钢环(15)与若干组所述穿管组件(1)卡合连接,所述穿管组件(1)设置于钢管(2)和聚乙烯外护管(3)之间,所述穿管组件(1)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连接端(4)、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端(6),所述第一连接端(4)、所述连接部(5)和所述第二连接端(6)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6)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形成引导部(7),所述引导部(7)的中部通过螺丝(8)可转动安装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钢管(2)的内壁与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端(4)的厚度尺寸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6)的厚度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9)包括抵管端(10)和脱钩端(11),所述抵管端(10)与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相接触,所述钢管(2)与所述脱钩端(11)位置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2)和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之间填充有保温层(12),所述保温层(12)设置为硬质聚氨酯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2)的外壁涂覆有防腐层(13),所述防腐层(13)设置为电镀锌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开设有环形槽(14),所述安装钢环(15)的内缘均匀设置有若干凸块(16),所述凸块(16)的尺寸与所述环形槽(14)的尺寸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穿管组件(1)呈圆周均匀布置,每组所述穿管组件(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钢环(15)、所述钢管(2)和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共轴设置,所述安装钢环(15)的内缘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的内缘尺寸。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直埋保温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直埋保温管,又称直埋保温管,主要应用于城镇热电厂、大型锅炉房、地热、低温核供热为热源的集中供热系统,以及工业园区和厂区蒸汽输送系统、区域集中供冷系统、高寒地区管道输水系统、化工工艺管道系统及油、气长输管道系统等。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是一种保温性能好、安全可靠、且工程造价低的直埋预制保温管,有效地解决了集中供热140℃以下输热用预制直埋保温管的保温、滑动润滑和裸露管端的防水问题。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采用直埋供热管道技术,标志着中国供热管道技术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起点。
保温管由钢管、保温层和聚乙烯外护管组成,聚乙烯外护管与钢管之间的空隙填充保温层。钢管进入聚乙烯外护管和安装支撑块时,由于外护管端口有收缩变形现象,需要人工撬动变形的聚乙烯外护管端部,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严重影响了钢管穿管的效率,从而使得预制直埋保温管的生产过程存在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快速穿管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包括安装钢环和若干组穿管组件,所述安装钢环与若干组所述穿管组件卡合连接,所述穿管组件设置于钢管和聚乙烯外护管之间,所述穿管组件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连接端、连接部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端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形成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的中部通过螺丝可转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钢管的内壁与所述聚乙烯外护管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厚度尺寸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厚度尺寸。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包括抵管端和脱钩端,所述抵管端与所述聚乙烯外护管相接触,所述钢管与所述脱钩端位置相抵。
优选地,所述钢管和所述聚乙烯外护管之间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为硬质聚氨酯层。
优选地,所述钢管的外壁涂覆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设置为电镀锌层。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安装钢环的内缘均匀设置有若干凸块,所述凸块的尺寸与所述环形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安装钢环、所述钢管和所述聚乙烯外护管共轴设置。
优选地,若干组所述穿管组件呈圆周均匀布置,每组所述穿管组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安装钢环、所述钢管和所述聚乙烯外护管共轴设置,所述安装钢环的内缘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聚乙烯外护管的内缘尺寸。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设置由第一连接端、连接部和第二连接端构成的穿管组件,第二连接端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形成引导部,引导部的中部通过螺丝可转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受到聚乙烯外护管的挤压力发生转动,钢管于支撑板的脱钩端发生脱钩,从而使得钢管顺利穿过聚乙烯外护管,无需人工撬动变形的聚乙烯外护管端部,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明显提高了钢管的穿管效率。
(2)通过均匀设置若干组穿管组件,第一连接端、连接部和第二连接端一体化连接,通过这种设置确保了钢管在穿管的过程中与聚乙烯外护管始终是共轴的,不易产生变形的问题,提高了钢管穿管生产过程的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的穿管组件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的穿管组件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的穿管组件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的穿管组件脱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的穿管组件结束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的整体结构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的穿管完成的结构截面图;
图中:1-穿管组件;2-钢管;3-聚乙烯外护管;4-第一连接端;5-连接部;6-第二连接端;7-引导部;8-螺丝;9-支撑板;10-抵管端;11-脱钩端;12-保温层;13-防腐层;14-环形槽;15-安装钢环;16-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预制直埋保温管用穿管装置,包括安装钢环15和若干组穿管组件1,所述安装钢环15与若干组所述穿管组件1卡合连接,所述穿管组件1设置于钢管2和聚乙烯外护管3之间,所述穿管组件1由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连接端4、连接部5和第二连接端6,所述第一连接端4、所述连接部5和所述第二连接端6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6的自由端向下弯折形成引导部7,所述引导部7的中部通过螺丝8可转动安装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钢管2的内壁与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的外壁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5的厚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端4的厚度尺寸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端6的厚度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9包括抵管端10和脱钩端11,所述抵管端10与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相接触,所述钢管2与所述脱钩端11位置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2和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之间填充有保温层12,所述保温层12设置为硬质聚氨酯层,通过在钢管2和聚乙烯外护管3之间填充有保温层12,能够使得聚乙烯外护管3与硬质聚氨酯层发泡相粘合,有效地减少了热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2的外壁涂覆有防腐层13,所述防腐层13设置为电镀锌层,电镀锌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利用电化学防腐方式对钢管2进行防护,延长了钢管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5开设有环形槽14,所述安装钢环15的内缘均匀设置有若干凸块16,所述凸块16的尺寸与所述环形槽14的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若干组所述穿管组件1呈圆周均匀布置,每组所述穿管组件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钢环15、所述钢管2和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共轴设置,所述安装钢环15的内缘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聚乙烯外护管3的内缘尺寸,通过这种设置保证了钢管2在穿管的过程中与聚乙烯外护管3始终是共轴的,不易产生变形的问题。
实施例一:穿管组件1的数量为16组。
实施例二:穿管组件1的数量为12组。
穿管前,钢管2的外缘固定设置有若干支撑块,支撑块等间隔200mm设置,起到支撑聚乙烯外护管3的作用,从而使得钢管2在穿管和浇注保温层时始终与聚乙烯外护管3保持同心的。钢管2采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石油部标准的无缝钢管、螺旋缝钢管或直缝钢管;聚乙烯外护管3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制成,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保温层12设置为硬质聚氨酯层,其芯部密度不低于60kg\/m3,硬质聚氨酯层完全填充钢管2与聚乙烯外护管3之间的间隙,并与钢管2和聚乙烯外护管3之间粘接牢固,保证钢管2、聚乙烯外护管3和保温层12三者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操作人员将支撑板9的脱钩端11搭在钢管2的管口端部的边缘位置上,支撑板9的抵管端10竖直抵靠在聚乙烯外护管3的端部,如图1所示,此为穿管组件1工作的初始状态,接下来穿管机开启工作,穿管机带动钢管2靠近聚乙烯外护管3向前移动直至钢管2的外壁与聚乙烯外护管3的内壁相抵,此时支撑板9受到聚乙烯外护管3的挤压力进行逆时针转动,抵管端10向左转动,脱钩端11向右转动直至钢管2脱离脱钩端11,如图3所示,此为穿管组件1工作的脱钩状态,随着钢管2继续向前移动,抵管端10受到聚乙烯外护管3的挤压力继续逆时针转动直至近水平,钢管2完全脱离脱钩端11被送入聚乙烯外护管3,如图4所示,此时穿管组件1穿管完成。穿管机为钢管2提供动力,聚乙烯外护管3提供脱钩力,通过设置穿管组件1实现了将钢管2顺利穿过聚乙烯外护管3,无需人工撬动变形的聚乙烯外护管3端部,由于该工装滞留在聚乙烯外护管3的入口处,安装支撑块时也无需撬动聚乙烯外护管3,大大提高了钢管2的穿管效率,广泛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供冷领域。可用于输送长期运行温度不高于130℃的热水、热油、冷水等介质。具有保温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的特点。
保温管由钢管2、保温层12和聚乙烯外护管3组成,聚乙烯外护管3与钢管2之间的空隙填充保温层12。钢管2进入聚乙烯外护管3时,由于聚乙烯外护管3的端口有收缩变形现象,需要较多的人力,该装置利用钢管2提供动力,利用聚乙烯外护管3提供脱钩力,通过在钢管2与聚乙烯外护管3之间穿入支撑板9,就不再需要人工撬动变形的聚乙烯外护管3的端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1534.2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632922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25B 27/10
专利分类号:B25B27/10
范畴分类:26G;
申请人:天津太合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太合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通跃路与永丰道交口东北角
发明人:李宪实;李建军;周曰从;李志;魏松;李一譞
第一发明人:李宪实
当前权利人:天津太合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蔡岩岩
代理机构:1168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