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棒杆菌论文_谢珊,蔡友华,李露

导读:本文包含了谷氨酸棒杆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谷氨酸,杆菌,鸟氨酸,碳源,异亮氨酸,蛋白,亮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谢珊,蔡友华,李露[1](2019)在《谷氨酸棒杆菌ATCC 14067中L-精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的过表达对L-精氨酸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谷氨酸棒杆菌中与精氨酸合成相关的酶主要是由2个操纵子基因簇argCJBDFR和argGH编码合成。此外,在L-精氨酸合成途径的前体物谷氨酸和氨甲酰磷酸的合成中,由gdh、icd、gltA、carAB 4个基因分别编码的谷氨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柠檬酸合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是谷氨酸和氨甲酰磷酸合成的关键酶。研究以解除了L-精氨酸的别构抑制作用的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利用3种不同抗性的表达质粒分别对这些关键酶的编码基因进行串联共表达。在最终得到的13个菌株中,L-精氨酸产量最高的菌株是出发菌株L-精氨酸产量的6.23倍,这表明串联过表达菌株L-精氨酸合成途径中,不同节点关键酶的编码基因可以更有效地提高菌株中L-精氨酸的产量,为进一步改造L-精氨酸的合成途径、优化L-精氨酸的产量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高雄,刘秀霞,孙曼曼,杨艳坤,白仲虎[2](2019)在《乙醇对谷氨酸棒杆菌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谷氨酸棒杆菌是一种传统的工业微生物。为研究乙醇对谷氨酸棒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影响,将组成型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谷氨酸棒杆菌接入含有不同浓度乙醇的培养基中培养,发现低浓度(1%)乙醇在被利用的过程中可以显着提高菌体的单位荧光强度。将乙醇与常见的几种营养物质进行了对比,发现乙醇在促进菌体生长以及蛋白表达方面表现更好。此外,根据乙醇被利用时异柠檬酸裂合酶(Isocitrate lyase,ICL)被强烈诱导的特性构建了一个表达能力较强、诱导效果较好的自诱导表达载体。(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3](2019)在《天津工业生物所在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生产L-半胱氨酸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L-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含硫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L-半胱氨酸仅能通过毛发水解的方法生产,然而该工艺具有高污染和低得率等缺点,限制了L-半胱氨酸的大规模生产。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半胱氨酸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由(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孔帅,陈敏,郑美娟,许鹏飞,吕育财[4](2019)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L-异亮氨酸谷氨酸棒杆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23798为原始菌株,对其进行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以磺胺胍抗性和氨基酸与茚叁酮特异显色为筛选标记,以期得到高产L-异亮氨酸的诱变谷氨酸棒杆菌,并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菌株23798经过ARTP诱变处理180 s后,经0.4 mg/m L磺胺胍抗性筛选、多孔板高通量筛选、发酵培养复筛,选育出一株高产L-异亮氨酸诱变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B1。该菌株在摇瓶中发酵培养48 h,L-异亮氨酸产量达18.5 g/L,比原始菌株提高62.03%,且遗传性状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07期)

张鑫,张晓梅,李会,张晓娟,史劲松[5](2019)在《Pgk和ilvN基因对谷氨酸棒杆菌产L-丝氨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加谷氨酸棒杆菌A36的L-丝氨酸合成途径的碳流,首先过表达磷酸甘油酸激酶(pgk),以增加前体物质3-磷酸甘油酸的积累,但经发酵分析发现其对菌株A36的L-丝氨酸产量无显着影响。进一步敲除副产物L-缬氨酸合成途径的乙酰羟酸合酶(AHAS)基因ilvN,敲除该基因后L-缬氨酸只有微量积累,但重组菌并未形成营养缺陷型菌株,L-丝氨酸的产量反而下降,分析发现L-缬氨酸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L-丝氨酸的生成。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L-缬氨酸,在L-缬氨酸添加量为750 mg/L时,重组菌L-丝氨酸产量达到34.19 g/L,糖酸转化率为0.34 g/g,生产强度为0.28 g/(L·h),相比出发菌株A36分别提高了11.8%、13.3%和12.0%。(本文来源于《生物加工过程》期刊2019年04期)

侯正杰,张权威,莫晓琳,夏利,谭淼[6](2019)在《His-pull down联合质谱鉴定谷氨酸棒杆菌中乙酰羟酸合酶IlvN的相互作用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谷氨酸棒杆菌关键酶乙酰羟酸合酶调节亚基IlvN的相互作用蛋白研究为切入点,筛选出与其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针对实验室选育的1株缬氨酸高产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XV,利用his-pull down技术捕获与乙酰羟酸合酶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通过液质联用的方法对差异蛋白进行鉴定,经蛋白电泳和液质分析后,鉴定得到45种蛋白,其中,大部分蛋白为参与翻译过程的核糖体蛋白,此外,还包括参与能量产生与转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脂转运与代谢、信号传导等过程的蛋白质。乙酰羟酸合酶是支链氨基酸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关键酶,与其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涉及代谢过程中的多个方面,这些相互作用的蛋白对于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代谢可能产生影响,所得蛋白相互作用结果对进一步指导协调代谢工程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6期)

阚宝军[7](2019)在《CRISPR辅助改造谷氨酸棒杆菌合成L-鸟氨酸》一文中研究指出L-鸟氨酸(L-Ornithine)是尿素循环途径中的中间代谢产物,具有多种关键生理生化功能,在食品,医药和保健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谷氨酸棒状杆菌SNK118(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SNK118)是一株L-精氨酸工业生产菌株,本课题组已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其DNA序列。本论文基于CRISPR-Cpf1系统的基因敲除和基于质粒的异源基因重组表达,对C.glutamicum SNK118进行系统工程改造用于高产L-鸟氨酸。本论文提供了一种有应用前景的高产L-鸟氨酸生产菌株和一种增强谷氨酸棒杆菌中辅因子NADPH的有效方法。(1)为切断鸟氨酸转化为瓜氨酸,并解除全局反馈阻遏调控的干扰,将SNK118基因组上的编码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的基因argF和与其相邻的编码精氨酸阻遏物的基因argR同时敲除,获得菌株KBJ01。在500-mL摇瓶发酵84 h后,KBJ01菌株的L-鸟氨酸产量为28.24 g·L~(?1),是对照株JML04(SNK118ΔargR)的46倍(0.62 g·L~(?1))。(2)为增强L-鸟氨酸合成途径中的所需关键辅酶NADPH的供给,将糖丁基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butylicum DSM 13864)来源的gapC(编码NADP~+依赖型的叁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HB-1)来源的rocG(编码NADH依赖型的谷氨酸脱氢酶)引入菌株KBJ01中,分别构建KBJ05(KBJ01/pXMJ19-CsgapC)和KBJ06(KBJ01/pXMJ19-BsrocG)。摇瓶发酵84 h后,重组菌KBJ05和KBJ06的L-鸟氨酸产量分别为34.75 g·L~(?1)和32.93 g·L~(?1),比对照菌株KBJ02(KBJ01/pXMJ19)(26.98g·L~(?1))分别提高28.8%和22.1%,而糖酸转化率分别达到0.274 g·g~(-1)和0.271 g·g~(-1),较KBJ02(0.237 g·g~(-1))分别提高了15.61和14.35%。(3)为缓解分支途径对丙酮酸的竞争,在KBJ01中敲除编码支链氨基酸通透酶的基因ncgl2228以抑制支链氨基酸的过量合成,得到突变株KBJ07,在500-mL摇瓶发酵84 h后,L-鸟氨酸产量增加至30.46 g·L~(?1),糖酸转化率达到0.26 g·g~(-1)。(4)以上结果显示基因过表达和敲除对L-鸟氨酸产量的积极影响,为此综合上述两个策略,构建重组菌株KBJ09(KBJ07/pXMJ19-CsgapC),KBJ10(KBJ07/pXMJ19-BsrocG)和KBJ11(KBJ07/pXMJ19-CsgapC-BsrocG)。在500-mL摇瓶发酵84 h后,菌株KBJ11的L-鸟氨酸产量最高,达35.85 g·L~(?1),糖酸转化率可达0.28 g·g~(-1)。与对照菌株KBJ08(KBJ07/pXMJ19)的产量(30.34 g·L~(?1))相比,提高了18.16%。与菌株KBJ01相比,KBJ11产量提高了27%。(5)为进一步研究菌株KBJ11的性能,对其进行补料分批发酵。在5-L发酵中罐发酵80 h可产L-鸟氨酸60.01 g·L~(?1)。10-L罐补料分批发酵,L-鸟氨酸产量达到88.26g·L~(?1),糖酸转化率达到0.41 g·g~(-1),其中生产强度为1.23 g·L~(?1)·h~(-1)(经过72 h)。本研究成果达到了鸟氨酸产量的领先水平。(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舒萍[8](2019)在《增强谷氨酸棒杆菌中底物供应及ido表达提高4-羟基异亮氨酸产量》一文中研究指出4-羟基异亮氨酸(4-HIL)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糖尿病治疗药物。L-异亮氨酸双加氧酶(IDO)催化L-异亮氨酸(Ile)的C-4位发生羟基化形成4-HIL,同时α-酮戊二酸(α-KG)发生氧化并消耗氧气。在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将ido基因导入Ile生产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 ssp.lactofermentum SN01中表达,实现了4-HIL的从头合成。本课题在ido表达菌株SN02的基础上,通过协同改善多底物的供应并提高IDO的活性,来提高4-HIL的产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增强α-KG供应,分别表达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icd和敲除乙醛酸途径第一个基因aceA,获得菌株SZ08和SZ02。SZ08生长速率明显降低,4-HIL产量也下降,而SZ02中α-KG供应得到有效增强,4-HIL产量提高至69.47±2.18 mM,比出发菌株SN02的产量高18.9%,同时Ile合成得到加强,4-HIL与Ile的总量提高39.7%。(2)为了加强Ile供应,在aceA敲除菌中分别共表达ido-mqo和ido-lysC。所得菌株SZ03和SZ09的Ile浓度提高,4-HIL与Ile的总量增加,但Ile向4-HIL的转化率降低,使得4-HIL产量下降,原因可能是IDO活性不足。(3)为了提高IDO活性,将来自Bacillus weihenstephanensis的Ido基因ido3与mqo和ido共表达,构建菌株SZ04。共表达ido3有效地提高了IDO活性,使SZ04中4-HIL产量提高至91.54±8.29 mM。将ido3与lysC和ido共表达,构建菌株SZ10,4-HIL产量提高至78.38±1.63 mM。因此,ido3与mqo和ido共表达更有利于4-HIL的合成。(4)为了提高细胞的摄氧速率,在SZ04基础上再分别表达vgb和P_(dnaK)启动子、P_(clgR)启动子控制的vgb,获得菌株SZ05、SZ06和SZ07。虽然vgb的表达未对4-HIL产量产生显着影响,但加快了发酵前72 h中的细胞生长速度和4-HIL合成速率,尤其是用P_(dnaK)启动子表达vgb时。发酵72 h时,在P_(dnaK)-vgb表达菌株SZ06中4-HIL的产量是SZ04的2倍。(5)为了进一步提高4-HIL的产量,在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vgb表达菌株SZ05、SZ06和SZ07。叁株菌的4-HIL产量增加至102-117 mM,Ile向4-HIL的转化率都达到98%以上,其中SZ05的4-HIL产量增加至117.31±0.16 mM(17.24±0.02 g/L),比出发菌株SN02的产量提高了1.0倍,糖酸转化率提高至0.166 mol/mol,比SN02提高80%。(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杨汉昆[9](2019)在《辅因子NADPH调控谷氨酸棒杆菌合成L-赖氨酸时胞内微环境的生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在维持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细胞生长和L-赖氨酸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敲除参与C.glutamicum胞内NADPH合成途径中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zwf和苹果酸酶基因malE,并将自身NADP~+-依赖型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icd_(Cg)替换为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NAD~+-依赖型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icd_(Sm),构建一株阻断胞内NADPH合成的工程菌株C.glutamicum LYS?zwf?malE?icd_(Cg)::icd_(Sm)。并比较分析阻断胞内NADPH合成对菌体生长、葡萄糖代谢和L-赖氨酸合成的影响。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NADPH溶液以确定维持细胞L-赖氨酸合成能力最适NADPH阈值范围,并分析胞内微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初步解析胞内辅因子NADPH水平调控胞内微环境的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组菌胞内NADPH含量降低至0.15μmol·(g DCW)~(-1),明显低于出发菌1.43μmol·(g DCW)~(-1),同时胞内NADH含量由出发菌1.97μmol·(g DCW)~(-1)提高至2.73μmol·(g DCW)~(-1),实现了异柠檬酸脱氢酶辅酶依赖型的转变。ATP含量降低13.10%,而ADP和AMP含量均有所升高。摇瓶发酵结果表明,重组菌葡萄糖代谢能力明显减弱,生长也相对缓慢,菌体生物量降低4.36%。同时L-赖氨酸产量降低87.69%,而在胞内积累了大量副产物,如丙酮酸、乳酸等。(2)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终浓度NADPH溶液考察其对L-赖氨酸生产强度的影响。与未添加NADPH相比,当NADPH终浓度为0.2 mmol·L~(-1)、0.5 mmol·L~(-1)、1 mmol·L~(-1)、2mmol·L~(-1)和4 mmol·L~(-1)时菌体生物量分别提高7.98%、11.77%、22.28%、15.86%和6.52%,L-赖氨酸产量分别提高1.16倍、4.87倍、9.59倍、11.54倍和7.61倍,而L-赖氨酸生产强度分别提高0.08倍、3.36倍、6.84倍、8.96倍和6.14倍。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辅因子NADPH时,菌体生长、L-赖氨酸产量及其生产强度均得到了一定恢复,当过量添加时其促进作用均明显减弱。伴随着NADPH含量的提高,L-赖氨酸生产强度呈现出先逐渐增强后逐渐减弱的趋势。(3)对不同NADPH阈值浓度0 mmol·L~(-1)、0.5 mmol·L~(-1)、2 mmol·L~(-1)和4 mmol·L~(-1)下胞内能量辅因子(AMP,ADP,ATP)、氧化还原辅因子(NAD~+,NADH,NADP~+,NADPH)、乙酰-CoA和活性氧簇(ROS)进行定量分析和差异比较,并初步解析了胞内辅因子NADPH水平调控胞内微环境的生理机制。当NADPH阈值浓度为0 mmol·L~(-1)、0.5mmol·L~(-1)、2、4 mmol·L~(-1)时胞内NADPH水平分别为0.15μmol(g DCW)~(-1)、0.24μmol(g DCW)~(-1)、1.83μmol(g DCW)~(-1)和2.65μmol(g DCW)~(-1),ATP水平分别为4.21μmol(g DCW)~(-1)、4.32μmol(g DCW)~(-1)、4.48μmol(g DCW)~(-1)、4.67μmol(g DCW)~(-1),胞内ROS水平分别提高1.35%、1.79%和15.21%。实验结果表明,当NADPH阈值浓度低于2 mmol·L~(-1)时,阈值浓度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胞内NADPH、ATP水平和L-赖氨酸生产强度,降低胞内NADH水平,增强乙酰-COA供给并强化中心碳代谢途径。然而当NADPH阈值浓度超过2 mmol·L~(-1)时,阈值浓度的提高使得L-赖氨酸生产强度逐渐降低,同时胞内NADH水平提高并伴随着乙酰-CoA减少,中心碳代谢弱化。此外,在高NADPH阈值浓度下活性氧簇(ROS)增强,而过高的ROS水平引起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菌体生物量减少。(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冯丽妍[10](2019)在《基于改造谷氨酸棒杆菌转氨基途径优化L-亮氨酸的生产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的L-亮氨酸合成途径中,最后一步反应是由支链氨基酸转氨酶(BCAT)催化的氨基转移反应。然而BCAT同时催化叁种支链氨基酸(BCAAs)与相应α-酮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造成了另外两种BCAAs始终以副产物的形式存在于发酵液中,为后续分离提取增加了难度。所以本文以L-亮氨酸产生菌C.glutamicum FA-1为出发菌株,通过改造转氨基途径筛选对L-亮氨酸有特异催化合成活性的转氨酶,考察其对L-亮氨酸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同源重组原理敲除出发菌株C.glutamicum FA-1中编码BCAT的ilv E基因,研究其对L-亮氨酸和L-缬氨酸合成的影响。与出发菌株C.glutamicum FA-1相比,重组菌株C.glutamicum FA-1Δilv E的葡萄糖平均消耗速率大大降低,并且L-亮氨酸和L-缬氨酸的产量分别降低了87.1%和92.4%,而丙酮酸等副产物由于代谢通路的阻断而增加。另外,BCAT的失活导致重组菌株对L-亮氨酸和L-缬氨酸的酶活力分别降低了94.4%和93.0%,但是重组菌株只表现出L-缬氨酸营养缺陷,由此猜测体内存在其他的转氨酶参与L-亮氨酸的合成以满足菌株正常生长的需求。(2)为验证重组菌株体内仍有其他转氨酶参与L-亮氨酸的合成,克隆及表达C.glutamicum来源的8种转氨酶基因,结果发现只有重组菌株C.glutamicum FA-1Δilv E/p EC-XK99E-asp B表现出L-亮氨酸催化合成活性,L-亮氨酸的产量达20.81 g·L-1,并且不影响L-缬氨酸的合成。与对照菌株C.glutamicum FA-1Δilv E相比,L-亮氨酸的酶活力提高了537%,证实了在ilv E-菌株体内,确实存在着除BCAT外的催化L-亮氨酸合成的转氨酶。由此推测C.glutamicum FA-1Δilv E的正常生长不依赖于L-亮氨酸可能是由于asp B基因的存在,其在体内催化合成L-亮氨酸,可以满足菌株生长的需求而不需要额外添加。(3)通过构建ilvE-aspB-双突变体菌株,研究其对L-亮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双突变体菌株C.glutamicum FA-1ΔilvE ΔaspB不再具有L-亮氨酸催化合成活性,并且表现出L-天冬氨酸和L-亮氨酸双重缺陷,证明C.glutamicum FA-1ΔilvE的正常生长不依赖于L-亮氨酸是由于aspB基因的存在,其可以满足菌株正常生长对L-亮氨酸的需求。由于BCAT和AspB的失活扰乱了糖酵解途径和TCA循环,使得菌体的生长及代谢缓慢,副产物(L-丙氨酸、L-谷氨酸和丙酮酸)含量有所增加,但L-缬氨酸产量不受影响。由于重组菌株C.glutamicum FA-1ΔilvE ΔaspB消除了体内L-亮氨酸的影响,对下一步筛选特异性的转氨酶提供了基础,用于下一步实验。(4)为筛选出对L-亮氨酸具有特异催化合成活性的转氨酶,在双突变体菌株中克隆及表达26种外源转氨酶基因,结果表明转氨酶Ectyr B和Ecavt A分别仅具有L-亮氨酸和L-缬氨酸催化合成活性,并且重组菌株FA-1Δilv EΔasp B/p EC-XK99E-Ectyr B发酵生产L-亮氨酸的产量为18.55 g·L-1;另外,来源不同的BCATs均具有L-亮氨酸和L-缬氨酸催化合成活性,并且它们的催化能力相近,而其他的转氨酶未检测到L-亮氨酸和/或L-缬氨酸催化合成活性。(5)通过对所使用的转氨酶蛋白进化分析及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所有的BCATs位于进化树的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并且推测的酶活性位点及结合底物和辅助因子的位点一致;另外EctyrB位于单独的一个分支,与其他的转氨酶亲缘关系比较远;而CgaspB与其他AspATs位于不同的分支,并且通过序列比对发现CgaspB与其他AspATs的活性位点一致,但结合底物及辅助因子PLP的残基是独特的,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比较远。由于CgaspB和EctyrB具有专一的L-亮氨酸催化特性,因此它们可以用于构建L-亮氨酸产生菌,优化L-亮氨酸的生产。(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谷氨酸棒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谷氨酸棒杆菌是一种传统的工业微生物。为研究乙醇对谷氨酸棒杆菌表达外源蛋白的影响,将组成型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谷氨酸棒杆菌接入含有不同浓度乙醇的培养基中培养,发现低浓度(1%)乙醇在被利用的过程中可以显着提高菌体的单位荧光强度。将乙醇与常见的几种营养物质进行了对比,发现乙醇在促进菌体生长以及蛋白表达方面表现更好。此外,根据乙醇被利用时异柠檬酸裂合酶(Isocitrate lyase,ICL)被强烈诱导的特性构建了一个表达能力较强、诱导效果较好的自诱导表达载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谷氨酸棒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1].谢珊,蔡友华,李露.谷氨酸棒杆菌ATCC14067中L-精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的过表达对L-精氨酸合成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9

[2].高雄,刘秀霞,孙曼曼,杨艳坤,白仲虎.乙醇对谷氨酸棒杆菌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J].生物学杂志.2019

[3]..天津工业生物所在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生产L-半胱氨酸方面取得新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9

[4].孔帅,陈敏,郑美娟,许鹏飞,吕育财.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L-异亮氨酸谷氨酸棒杆菌[J].中国酿造.2019

[5].张鑫,张晓梅,李会,张晓娟,史劲松.Pgk和ilvN基因对谷氨酸棒杆菌产L-丝氨酸的影响[J].生物加工过程.2019

[6].侯正杰,张权威,莫晓琳,夏利,谭淼.His-pulldown联合质谱鉴定谷氨酸棒杆菌中乙酰羟酸合酶IlvN的相互作用蛋白[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7].阚宝军.CRISPR辅助改造谷氨酸棒杆菌合成L-鸟氨酸[D].江南大学.2019

[8].张舒萍.增强谷氨酸棒杆菌中底物供应及ido表达提高4-羟基异亮氨酸产量[D].江南大学.2019

[9].杨汉昆.辅因子NADPH调控谷氨酸棒杆菌合成L-赖氨酸时胞内微环境的生理机制[D].江南大学.2019

[10].冯丽妍.基于改造谷氨酸棒杆菌转氨基途径优化L-亮氨酸的生产性能[D].江南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一10不同生物中nvl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的...谷氨酸棒杆菌的基因组-图3-1 Coryne...谷氨酸棒杆菌的基因组-图3-2 Coryne...谷氨酸棒杆菌的基因组-图3-3 谷氨酸...过量表达DS 基因对谷氨酸棒杆菌...不同谷氨酸棒杆菌菌株蛋白粗提液...

标签:;  ;  ;  ;  ;  ;  ;  

谷氨酸棒杆菌论文_谢珊,蔡友华,李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