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似乎从未停止过,每一个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都会构建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本文对庄子的“至徳之世”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做了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理想社会;至徳之世;理想国;比较
一、庄子的理想社会—“至徳之世”
庄子所处的时代,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长期的诸侯割据,频繁的兼并战争,造成连年的祸乱;统治者横征暴敛,百姓流离失所,生死无期。由于礼崩乐坏导致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失去其原有的约束作用,人们纷纷挣脱传统的礼仪规范,积极入世,图谋功名利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整个社会充斥着自私、贪婪、虚伪、争夺、倾轧等违反人性的异化行为。有感于世道的败坏,庄子构想出了一个没有战乱、罪恶和痛苦的理想社会—“至徳之世”,来表达他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尖锐批判。“至德之世”出自庄子的名篇《马蹄》,《胠箧》等名篇。
除此之外,庄子还提出了“建德之国”的理想社会,见于《山木》篇。庄子的理想社会是自由、平等、快乐的社会,没有政治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倾轧,也没有沉重的生活负担。庄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有以下特色。
第一,所处时空古远。庄子将“至徳之世”放置于黄帝之前,至黄帝之时,已是“不能致德”,以后更是每况愈下了。庄子通过借用后人也真伪难辨的“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等十二氏的名称以及通过虚构人类脱离动物界作为人而生存的最初活动(巢居、用火、耕作)来突出“至徳之世”的古远。在庄子看来,只有在那古远的时空里才能有理想的社会和时代。
第二,天人关系和谐统一。在“至徳之世”里,草木茂盛,禽兽繁多,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这是因为远古时代的人们善良淳朴,不以“万物的灵长”居高自傲,也没有征服自然的欲望。如此,大自然的生灵便不会对人类心存畏惧,也不会为了躲避人类的捕捉而流离失所。所以,此时的人们能“与麋鹿共处”。在如此的社会中,自然之美不被人工破坏,人类与自然万物处于一种相亲相和的关系之中,人身处其间,不知有物,不知有我,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这是一种超越了自我中心、人类中心的偏执之后所达到的顺天自化、天人合一的纯粹自然的境界。
第三,生活快乐自在。在“至徳之世”里,人们“卧则居居,起则于于”,人们的行为没有特定的目的与方向,完全处于随心所欲的状态,无忧无虑。正如“故至徳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马蹄》篇)。意思是说,在那个道德最高尚的时代,人们的行为单纯稳重,精神专一,彼此和睦相处,既无害人之心也不怕被害,整个社会祥和统一。人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生活,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世俗礼仪道德的束缚,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政治君主的压迫。
青花釉里红是在雍正、乾隆期间,开始研烧出青花釉里红。什么是青花釉里红,就是将青花、釉里红两种釉下颜料,同时彩绘在一件坯体上的装饰形式就是青花釉里红。也是在覆盖一层透明釉,经高温煅烧而成。青花釉里红改变了青花和釉里红单色绘画装饰,开始两色结合。青红两色互为映衬,产生出美丽的颜色混合效果。
柏拉图从他个人的人生经验及哲学观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理想的国度。但这个国度里的“公民”却是不平等的,是处在“精英”统治之下的。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做了一些政治上的改良,并且加入了更多的个人因素,但他最根本的还是寻求理想幸福的生活,在现实世界之外,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国度。
二、柏拉图的“理想国”
在庄子之前,古希腊哲学巨擘柏拉图就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构建了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即由“哲学王”统治的正义的国家。
在“理想国”里,“哲学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集智慧和权力一身。柏拉图认为,国王必须由哲学家来充当,或者国王必须钻研哲学,否则国家就不会有长久的安宁,人类则难免灾难。此外,柏拉图竭力反对私有制,他主张在统治阶级的第一、二等级中废除财产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和共产,以避免贫富差距,维护并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使得社会达到一种不平等的“和谐”。柏拉图还主张废除家庭,实行妻子和儿女公有。他认为,家庭和财产会影响统治者和官兵为国家服务。没有家庭,男人便可以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效忠国家,女性则可免去家务之苦,与男人一同接受训练,一同为国家服务,国家承担抚养子女的义务,孩子从小没有家庭观念,观念里只有国家,从小过团体生活,免生个人观念。同时,柏拉图认为美德和财富不可兼容,巨富并不等同于幸福,人们热衷于追求财富和家庭便会招致祸害和灾难,所以护国者和卫国者都不需要也不许拥有金银,否则他们就会变质,甚至会使自己和国家灭亡。
在构建理想中的国家时,柏拉图认为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天赋才能进行不同的社会分工。但是由于人们的天赋不同才能各异,每个人只能从事一种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才能使得社会井然有序。根据天赋差别和社会分工,柏拉图把国家成员分成三类: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这三个阶层在严格的阶级制度下,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才能实现城邦的和谐自治。所以,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在知识的指导和明确的社会分工下,城邦按照既有的秩序维持和谐稳定的局面。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值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国家民主制度出现危机,整个希腊城邦制度走向衰落的时候。在战争后期,雅典的盟国纷纷反叛脱离,甚至发生暴动。柏拉图面对国家政治制度的瓦解,雅典城邦的持续衰落,作为哲学家的他开始寻求一种解救的办法,而此时,先进的斯巴达社会制度便成了柏拉图设计“理想国”的灵感来源。混乱的社会现实和衰败的民主制度让他更加渴求完成对这种理想国度的设计。
虽然庄子和柏拉图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但他们构建理想世界时却有相似的地方。首先,“至徳之世”与“理想国”产生的背景相似,都是在经历了现实的黑暗与衰败之后才积极寻求解救的道路,于是庄子和柏拉图构建了各自的“理想国”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同时寄托了一种美好的向往。其次,“至徳之世”与“理想国”都主张了财产公有。庄子提出:“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庄子·盗跖》),而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也提出废除财产私有制,妻子儿女公有。
综上所述,“至徳之世”的理想社会正是由于庄子对黑暗混乱的现实社会不满才设计出来的。他深刻地批判了人类文明的异化现象,无情地揭露了人类文明的弊端,但同时,他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他完全忽视了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他没有看到人类文明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
(二)技术角度: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国家要重点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智慧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同时,要将信息技术广泛有效地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全面实现提升城市、企业与人之间信息化智慧化交流沟通的水平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各智慧功能区建设与智慧应用发展,在满足公众需求与利益的基础上提升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创新公共服务模式,逐步提高城市智慧化发展水平,使公众享受更优越更高端的城市智能化服务,从而改善公众对智慧化城市建设的总体满意率。
三、庄子与柏拉图理想世界的比较
柏拉图更强调艺术教育,他主张艺术应服从于道德政治的教化。他所提倡的教育包括体操、数学、音乐、天文、几何、声学以及辩证法在内的“七艺”,探讨政治、道德及其它的广泛的问题。柏拉图注重音乐教育,却强烈批判诗人及诗歌。他认为诗人离真理最远,而诗歌会滋养人们的欲念,其本身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柏拉图主张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但这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了诗歌、艺术,他需要有本领的真正的艺术家来描绘出自然的优美,使青年们耳濡目染优美的作品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
然而,“至徳之世”与“理想国”更多的是不同的地方。首先,两种理想社会的性质不同。“至徳之世”是庄子虚构的,久远的过去的黄金时代,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有现实原型的,它是以斯巴达的社会制度为模型来构建的。其次,庄子的“至徳之世”是没有阶级压迫的,虽然有君主,但君主对人民的生活不造成压力,而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有严格的阶级划分的,统治者集智慧和权力于一身。第三,庄子和柏拉图对待教育的态度不同。在“至徳之世”里,人们过着淳朴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庄子忽略甚至反对人类文明的成果,而柏拉图却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尤其是艺术教育的作用。
总体来看,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场长的相关规定既有单行法规也有综合性法规,相关条文对公共体育场场长的任职条件、薪金待遇、主要的工作职责等作出了规定。这些法规为公共体育场场长的身份提供了法制方面的保障,同时也是我们认识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场长这一群体的基础。
四、结论
人类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一直都是在一个不断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中,反映了人类真正想要达到的平等和谐共生的理想。庄子与柏拉图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然而他们却做出了同样的举动——为人类追寻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毕竟由于处于不同的时代与国度,他们所构建的理想社会在细节上还是有很多差异的。
提升风电场MMC-HVDC系统LVRT能力的协调控制策略//朱蒙,李卫星,晁璞璞,徐殿国,李语童//(19):77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5]王晓斌.先秦诸子的理想国理论探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 (5).
[6]严春红.浅谈柏拉图的《理想国》[J].经济研究导刊,2012 (4).
[7]张袁.老子与柏拉图对理想世界的诉求[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 (1).
标签:柏拉图论文; 理想国论文; 庄子论文; 理想论文; 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北方文学》2019年第15期论文; 三亚学院论文;